這次講座的主題是如何通過兒童繪畫培養(yǎng)兒童形象思維。我們要談的事情是如何教育好幼兒。這個問題不管是從哪個角度談,哪個老師談,都是圍繞這個中心。家長也都希望在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方面獲得一點幫助。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就是素質教育。關于素質教育以及如何解決就存在一些問題。現(xiàn)在國家教委提倡我國要全面開展素質教育。許多家長也開始考慮,如何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對"素質"怎樣理解?有一次,有一個很大的會議,與會者提出兩個問題:1、什么是素質教育?2、怎樣進行素質教育? 這兩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解答起來難度很大。首先,什么是素質教育?國家教委把素質教育主要放在中小學生教育上,接著把它逐漸擴大,上到大學,下到幼兒。"素質"一詞的涵義按其本意來說就是一個基本素材,對人來說就是素質,對心理學來講就是先天遺傳的東西。所謂先天素質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素質教育是從遺傳素質挖掘他先天發(fā)展的可能性,等于說挖掘先天帶來的潛在能力。從字典上看,素質的另一個涵義是質量──人的質量。擴大一點范圍,包括各個行業(yè)培養(yǎng)一個高質量的人。我們現(xiàn)在姑且不談素質教育,單說現(xiàn)在怎樣教育好孩子,家長往往提出類似這樣的問題:"3歲孩子開始教育晚不晚?"可以這么說,如果說晚,那么已經(jīng)晚了三年;要說不晚,也是正確的,孩子從0歲到16歲都叫做兒童,它的教育都是兒童教育,應該說是從0歲開始,在兒童期哪一個階段進行的教育相對人生發(fā)展來講都是不晚的。前幾天我到一所小學去,與校長談天時聊起差生,她的感慨就很多。她說:"我們從一年級開始教育孩子,可是我們不是在塑造,而是在改造。"也就是說孩子的許多毛病已經(jīng)是從幼兒帶過來了,上了小學已經(jīng)形成了這些毛病。后來我去幼兒園談了這件事,園長也強調他們也是在改造孩子,孩子上幼兒園時已經(jīng)帶來這些毛病了。這么推下去,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就是從家庭開始了嗎? 孩子的良好習慣與不良習慣是從家里開始了。家長不能再說:"我也是在改造孩子。"孩子的一些問題的確產生在家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終生的,只要孩子沒有離開你,盡管孩子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他都要受家庭教育。所以家長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解脫對孩子教育的責任。 這個責任可以說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先天帶來的素質,這是不可改變的遺傳素質;另一個方面是家長平時跟孩子在一起,家長的言談舉止給孩子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這是后天帶來的那部分特質。所以他的先天特質、后天特質都離不開家庭教育。素質確實與家長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落實到家庭教育確確實實非常重要。學校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每一階段教育都有特定的內容。對家長來說,家庭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復雜的、非常細致的、非常艱巨的任務。我們也有必要解決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教育問題從本質上說是面向未來的。任何家長心里都非常明了教育孩子決不是僅僅為了今天,決不是為了此時、此地、此事。目標是希望他長大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或者說讓孩子將來做一個有用的、能干的,在社會競爭中能夠是一個勝利者,或者說是能夠很好的在未來生活中完成他應完成的任務。所以教育孩子一定是放眼未來,立足現(xiàn)在。這是教育的基本本質。教育的實質,一方面是內容,把已經(jīng)有的文化傳遞給他;另一個方面是教他能力,這個能力是社會變革的一個過程。他融入這個社會,包括他的態(tài)度,他的價值觀,他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等等,他還要參加社會的改造。 教育要放眼未來。未來對孩子的要求是什么? 21世紀的初期,孩子將成為社會的動力。他們在這個社會競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國家的中堅。他們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未來社會對他們是一個什么樣的要求呢?未來是個不確定的事物,雖然有許多未來學家,針對未來有很多猜測,但畢竟是個推測而已。那個時候到底是什么樣,誰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推測。首先,面對未來,這些孩子必須是有知識的。未來社會是知識社會。社會發(fā)展步驟是從農業(yè)經(jīng)濟、工業(yè)經(jīng)濟向知識經(jīng)濟過度的。1996年開了一個國際會議,會議提出關于"知識經(jīng)濟"這么一個名詞。美國首先提出來,這個名詞很快被世界所接受。知識經(jīng)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到那個時候,孩子必須要掌握社會所需要的知識?,F(xiàn)在我們就要給孩子一種掌握學習知識的能力──學會學習。否則,孩子在社會競爭中就很難立足。舉個現(xiàn)實的例子,現(xiàn)在社會結構和人員都在調整過程中,這個過程中處于有利地位的還是有知識才能的人,有些知識掌握不夠的在社會變革終究很難立足?,F(xiàn)在已經(jīng)是這樣,未來就更明顯了,所以現(xiàn)在一定要把握這一條。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么呢?就是要教會他們學會學習。第二點,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未來社會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非??臁H绻f按部就班的學習知識是永遠也學不完的,跟不上社會發(fā)展的,那么就必須教會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創(chuàng)造性對孩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后面我還要針對這個問題具體講解。第三點是培養(yǎng)孩子適應性。適應性就是能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F(xiàn)在社會發(fā)展很快,我這個年齡許多變化已經(jīng)跟不上了,在座的年輕人比較多,幾年前,你們也不會想到現(xiàn)在社會是這樣的。將來的社會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更快,更新的更快,社會變化也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必須要有適應能力,以適應各種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等。在現(xiàn)實社會工作中,有些人的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往往不行,這不見得是知識缺乏,而相當一部分是適應能力不行。 所以要培養(yǎng)孩子靈活的適應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環(huán)境適應能力,包括環(huán)境的變化要適應,這種適應能力動物也是有的;對于人來講,還有一個適應是創(chuàng)造性適應,就是在現(xiàn)有環(huán)境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新的環(huán)境。 第四點,協(xié)作能力?,F(xiàn)在講究世界經(jīng)濟、國際貿易,國際交流越來越多。許多事情,在全世界都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比方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危機,經(jīng)濟危機在一個國家發(fā)生,就會帶動許多國家。再例如中國現(xiàn)在穩(wěn)定人民幣不貶值,此舉就給現(xiàn)在經(jīng)濟危機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日元貶值很厲害,如果不加控制的話,日本從中獲取利益,美國也從中獲取利益。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中國的損失就很大,如果這樣堅持下去,我們能不能支撐下去?所以我國提出警告:如果日本再這樣下去,那么中國人民幣開始貶值。假使中國出現(xiàn)人民幣貶值,那么會給世界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日本投入幾十億的美元來控制局面。國際間的協(xié)作能力尚且如此,對于孩子來講,具有良好的協(xié)作能力是尤其重要的。以上幾點是我考慮到孩子將來面向未來要具備的幾點。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這幾點,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孩子目的是將來孩子能夠具備這些能力,在工作之中具有一席之地。 家長要從大處著眼,從未來著眼來考慮對孩子的教育。有許多家長問過我這樣的問題:"我的孩子要不要參加繪畫班?"這個問題比較具體,既然教育孩子一個是面向未來,一個是立足現(xiàn)在。但是面向未來不能給孩子吃大道理,那么就立足現(xiàn)在。未來的精神要在現(xiàn)在中體現(xiàn),那么現(xiàn)在怎么做?家長無從下手。 幸好在座的是幼兒的家長,如果是小學生的家長,他們關心的是孩子不好好聽講,不好好寫作業(yè),功課上不去。家長別的都不要聽,只要聽怎樣解決。立足現(xiàn)在也要考慮把未來和現(xiàn)在結合在一起。包括現(xiàn)在兒童本身的特點是什么?孩子的優(yōu)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他的教育情況是什么樣的?將這些結合起來,有針對地對孩子實行教育。 有些家長在孩子快上學時面臨了一些問題。究其根源,往往是家長教育孩子不得法,溺愛,走進教育誤區(qū)。這些問題都是長時間存在的。也許您孩子在小的時候,打了你一巴掌,你會覺得這孩子會打人了,并不覺得怎樣。這些問題積累多了,才對家長產生影響。但是家長提問題的心態(tài)總是認為孩子有什么樣的毛病,該怎樣解決,沒有哪個家長說他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毛病,他該怎樣解決。 這就出現(xiàn)一個問題,怎樣來看教育。孩子的毛病是你和他共同造成的,是一個相互磨合的過程。問題出現(xiàn)了,該怎樣對待?孩子和家長互相牽制,相互之間形成了優(yōu)點和缺點。形成之后,讓一方解決不行,必須要雙方解決。所以說教育問題是雙方雙向交互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正確對待孩子的教育。 教育是個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不可能我在這里拿出一把鑰匙,大家回去都能開鎖。我不過是給大家一個制鑰匙的模子,然后家長回去針對各自不同的孩子配不同的鑰匙。 孩子一生下來便進入了一個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包括社會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生理條件。家庭和家長都是屬于社會環(huán)境。在這個社會環(huán)境下,家長要與孩子進行交流,交流的過程,包括與他學習,與他模仿,也包括孩子特點的展現(xiàn),遺傳素質的暴露及家長對他的改造。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點。這些方法在一些孩子身上很有效,在另一些孩子身上較有效,在其他一些孩子身上根本沒有效果,這些情況都很正常。所以家長要"拿鑰匙的模子"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創(chuàng)造性的配制教育自己孩子的鑰匙。所以說教育問題對各位家長任重道遠,建議家長多學點有關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知識,更好的教育孩子。還有一個問題是教育觀點。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對兒童觀和教育觀的看法。我們國家的教育特點是自古代起,孩子都是被動受教育者。這就相當于把我們的教育看成是教育工程學,是教育工程學的塑造。事實上,孩子不是被動者,是主動的發(fā)展者,積極的學習者。任何一個孩子只要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中,他就會積極地發(fā)展,努力地去提高。 比如說孩子整天玩,實際上他一方面在玩,一方面也在學習。但是他從玩中能得到多少知識,就需要家長的引導和環(huán)境的提供。有一個教育家,他朋友的夫人有個金殼表,孩子把金殼表給拆了,她很生氣的將孩子打了一頓,這個教育家說她槍斃了一個中國的愛因斯坦。也就是說孩子的探索精神是個創(chuàng)造性活動。你應該正確引導,而不應該扼殺他的理想和創(chuàng)造力。孩子總是愛發(fā)展,1、2歲的孩子走在路上都要問你"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這個時候的孩子認識能力只能達到他想知道"是什么"的階段,他只滿足于是什么。等孩子到了4、5歲的時候,他就不滿足"是什么",他要問:"這是為什么?那是為什么?"這時孩子發(fā)展到解決問題的階段,深入一步了解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就是強烈的求知欲。有一件事印象很深,我到東北去,有一個小孩放到了敬老院,沒有人管他,我們在屋里說話時,他也聽,我們笑,他也跟著笑。我感想很深,這個孩子有強烈的求知欲??梢哉f沒有一個孩子不愿意積極向上的,沒有一個孩子自暴自棄。有一次,我去幼兒園,有兩個孩子在罰站,我進去時正看見兩人在玩,看見我后,假裝站好。他們的腦子里沒有犯錯誤的概念,他根本搞不清自己犯了什么錯誤。我們對孩子的處理方法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孩子受到了批評,表面上看孩子好象無所謂,事實上如果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比如說在課堂上,當著大家的面將孩子叫到前面批評他,這種事情最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任何一種情況下,我們都要想到我們是有觀點的,我們的兒童觀、教育觀是什么樣子的。所以不要單純地把孩子看成是被教育者,把家長看成是教育者。要把孩子看成是主動的發(fā)展者、受教育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把教和學、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系協(xié)調好。下面,我具體的講一下關于兒童畫的問題。家長到底怎樣來引導? 這幾十年來,我一直從事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近十年來將兒童心理和教育結合在一起。因為21世紀的教育對搞心理學的也有責任。 教育是要從早期抓起的,可是如何抓、怎么抓?我十幾年前開始探討這個問題,比如用語言、用計算、用體育等來做,后來我考慮采取用兒童畫的方式來做這項研究。通過這種研究解決怎樣在21世紀的社會條件下教育孩子。未來孩子需要這么多的要求,這些要求怎樣灌輸在工作當中?不管是幼兒園也好,家長也好,用什么活動來對待,也應該灌輸在我們的教育研究中。以上講的是我搞這個研究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 選圖畫的目的就是想要孩子更好的發(fā)展。語言、算術創(chuàng)造性不強,圖畫可以隨便造,它對孩子來講創(chuàng)造性很強。圖畫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自主性和想象能力。 還有一個問題是讓孩子做模仿畫還是自由畫,或者是做別的?最后選擇了自主畫。我們經(jīng)過調查研究,采取一種辦法叫做自主性繪畫,就是說這種繪畫不同于東方的模仿畫,也不同于西方的自由畫,是一個讓孩子發(fā)揮自己能力的自主畫。我們選取3歲到6歲的孩子連續(xù)做了3次這樣的研究。第一個班是在廣西做的,范圍是從3歲到7歲;第二個班是在湖北做的,是從3歲到6歲;第三個班是在北京做的,是從2歲到6歲。 前后花了10年的時間。對每個班來講,效果都非常好。我們做了若干項目的測查,發(fā)現(xiàn)我們的實驗班與同齡組的其他班相比差別很大,各項指標遠遠高于其他班。還有10項指標相對于同齡孩子來講差距非常的大,有的小班孩子可以達到小學一年級的水平,大班的孩子達到小學三年級的水平。想象能力、觀察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語言能力、分類能力等各個方面的檢測,效果都是很好的。所以可以肯定我們這樣做下來,確實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好的效果。我們做鑒定的時候,請來了全國各地的專家,開了個展覽會。他們實地考察孩子,看孩子的能力到底如何,出了各種題目讓孩子當場作出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畫。事實證明,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很強,他們的畫的確可以表現(xiàn)出他們的想象力、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我們對孩子作畫的具體看法是:我們研究圖畫,目的不在于培養(yǎng)畫家,目的不在于技能技巧,而是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孩子的能力。具體做法:連續(xù)三年把一個班的孩子作研究對象。小班的孩子不過多的干涉,以自由畫為主,涂鴉為輔。隨著孩子年齡的發(fā)展,要求孩子能力越來越高。到了大班,要求孩子能夠畫出非常漂亮的創(chuàng)造性的畫。這個過程中需要做的有這么幾點:首先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是在具有豐富的想象基礎之上的,沒有想象談不上創(chuàng)造。讓孩子有想象力靠什么?必須給孩子良好的知識,沒有知識談不上想象。想象是對原有的知識進行的重新組合,所以從小要給孩子豐富的知識。豐富知識有兩種形式,一個是在量的方面豐富知識。我們前面說過,3-6歲的孩子求知欲特別強,他們可以接受很多很多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辦法增加孩子的知識。我們采取一種態(tài)度,如果孩子積極性很高,我們就給他很多知識;如果孩子積極性不高,就不給那么多知識。我們努力把孩子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孩子學到更多知識。知識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知識的結構。我們改變知識的結構,使之不僅是一個集合,而且還要是一個系統(tǒng)。形成一個規(guī)律讓孩子掌握,孩子腦中有一些結構的知識,運用起來很方便。 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學種子這方面的知識。首先老師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知道種子的性質。然后給孩子提供一些畫片,有各種種子,接下來讓孩子回家,收集各種種子,什么種子都往幼兒園拿,讓孩子擁有好多實物。這是一個素材的積累,我們還要把種子分成若干類別,然后歸類再給孩子講。我們還將種子做成一大鍋八寶飯,與孩子一同享用,邊吃邊議論有關種子的問題。通過上面的過程,孩子對種子的印象就很深刻。我們還將有殼的種子弄來吃,邊吃邊給孩子講其特點如何。這個過程大概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我們還在與孩子游戲時將眼睛朦上,讓孩子聞水果的味道等??傊覀兺ㄟ^刺激孩子味覺、感覺、知覺、觸覺等方法,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除了對孩子講種子的名稱以外,我們還對孩子講種子的發(fā)展、種子的傳播。這樣,孩子對種子的了解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堆積的過程,而是在橫向、縱向、相互聯(lián)系中系統(tǒng)地了解了這個內容。當然,我們不是把它講到生物學的角度,而是深入淺出,在孩子理解的范圍內讓孩子了解這么多的東西。同時也讓孩子自己動手種一些東西,然后請家長來參觀。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孩子了解的知識就是有機的,而不是機械的。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配合孩子畫畫,比如讓孩子畫開花、結果。秋天讓孩子畫豐收的景象,孩子畫的非常好。有一幅畫是各種蔬菜圍成一圈歡歌跳舞,慶祝豐收。還有的孩子畫花生炒花生,蘋果做蘋果醬。有的孩子畫了一棵大白菜被一個人舉起來,大白菜流了一串淚珠,孩子說:"它怕把它給殺了。后來,有人勸它說是給人類吃的,這個大白菜就好了,第二次就高高興興讓人用刀切。" 孩子之所以能夠畫出這么多豐富的想象畫和創(chuàng)造畫,都是知識豐富的結果,在量上和知識結構上豐富了孩子的知識,這就等于是孩子的食糧,沒有食糧無法讓孩子創(chuàng)造。第二,要給孩子知識技能。我們不做模仿畫,許多家長問:"如果你不教孩子,他怎么能會?"甚至包括在一次有六百多幼兒園教師參加的報告會上,我就遇到了這個問題。我談了我的想法,談了想法之后讓大家寫意見。其中只有幾十人同意我的意見,很多人就說:"你不教怎么會?" 的確是這樣,但我們的處理方法是,一方面尊重孩子把畫做好。小孩畫畫有他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律,小時候涂鴉期有他的特點。例如畫人要畫蝌蚪人,一個大腦袋,兩條腿,有的時候是在頭上伸出兩個胳膊,這就是小孩子畫人的最初觀念。畫其他東西也有他的特殊規(guī)律性,我們要尊重孩子畫畫的特殊規(guī)律。但是模仿畫沒有這個規(guī)律,模仿畫是老師有個范畫,不管如何,都要按照范畫去畫,畫的像的就是好的,畫的不像的就是不好的,這就抹殺了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所有的孩子都是千篇一律,看不出他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事實上孩子具有先天規(guī)律,我們不強求他畫出多么好的畫。 我曾經(jīng)要過展覽會上的一些作品,我發(fā)現(xiàn)那些畫都是經(jīng)過多次模仿過的,創(chuàng)造性已經(jīng)大打折扣了。所以我們應尊重孩子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律。我們對孩子進行智力技能訓練。孩子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特點是認識事物的表面特征,非本質特征,也叫做外部特征。外部特征起很大作用的是形和色,這也是符合幼兒心理特點的。簡單地說,要告訴孩子顏色。我們在孩子適應的范圍內教10多種顏色和圖形。我們還重點教一些事物的形狀,例如心形、柳葉形、豆形、雨點形、飛機的流體形等。孩子掌握了這些內容,在認識新鮮事物時,就不會有干巴巴的感覺。他可以通過形和色認識事物,概括事物,這樣對事物的認識就深一層。另外孩子掌握形和色就可以用形和色表現(xiàn)事物。 我們除了教孩子形和色以外還教孩子概括能力、空間能力、分類能力等。這些能力都是在平時的教學中灌輸進去的,我們還注意培養(yǎng)智力技能的多方面性。我們給了孩子養(yǎng)料,又給了他能力,他就會知道如何去組合他的知識去學習更多的東西。實際上是給了他一個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第二部分給他知識技能,讓他掌握方法,運用這些東西去解決問題,等于我們給他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說起來是概括的,實際上我們這些能力是在三年時間內逐漸積累的,所以我們實驗班的孩子碰到問題時慣于自己解決。這些成績不僅僅表現(xiàn)在畫面上、生活中,也灌輸在孩子的心中。第三,語言。語言對幼兒來說非常重要,幼兒是口頭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三歲孩子的語言詞匯量是很有限的,大概在100-200個單詞左右。到了六歲時孩子掌握的詞匯量可以達到500-600個。三歲孩子是語音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很強。句子發(fā)展也是特別快,從情境語到獨白語、對話語。如果在幼兒期口頭語言培養(yǎng)不好,到了小學主要是書面語言,改變起來更加費勁。因此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如故事、詩歌、交談、講話等。這樣孩子對繪畫的表述就很豐富。 語言和思維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離開語言去讓兒童發(fā)展很困難,我們提倡語言交流。有個詩人叫蕭伯納,他說:"你一個蘋果,我一個蘋果,我們兩個相互交換蘋果,那么每人還是一個;如果你一個思想,我一個思想,我們兩個人交換思想那么你有兩個思想,我也有兩個思想。"也就是說讓孩子交流思想可以豐富知識。事實上還不僅如此,通過交換,兩個人都得到提高。這種情況下,1+1就不等于2,而是大于2。因此交流思想是很有好處的,所以我們在促進孩子語言和思想發(fā)展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把畫作為載體、研究工具來體現(xiàn)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性。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和語言能力,也包括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通過三年系統(tǒng)的教育給孩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最后獲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假使給孩子一張范畫讓孩子照著畫,孩子無非是按照上面的畫。這樣的結果,孩子無非觀察能力提高一點,模仿能力提高一點,教育的意義不是很大。外邊賣的膠畫和塑膠畫孩子得到的無非是游戲,最多孩子動手能力提高了一點。 我們的畫需要孩子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經(jīng)驗和愿望,甚至包括情感、思維和知識。我們曾經(jīng)做過一幅畫題目為《爸爸媽媽》。有個孩子父母離婚了,他便只畫了一個人,這就反映孩子的情感問題。還有一次做題為《我愛爸爸媽媽》。這個題目老師要求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動來表達愛爸爸媽媽的思想。有一個孩子畫的很感人,共畫了三幅畫。第一幅是有兩棵樹,樹枝不高,下面有小兔等。他講:"這是樹兄樹弟在商量,怎樣讓爸爸媽媽過好生日。"樹兄就對樹弟說:"我們快快長樹枝,用它來搭一個彩棚讓爸爸媽媽乘涼。" 第二幅畫是樹枝開始長長,小動物給他們拿來了彩燈。 第三幅畫是樹兄樹弟已經(jīng)搭好了彩棚,彩燈也放好了,樹爸爸和樹媽媽身穿節(jié)日盛裝在樹下跳舞。 這部畫的主題是表現(xiàn)用自己的能力愛爸爸媽媽,六歲孩子用這么一個主題表現(xiàn)對爸爸媽媽的愛是很好的。我們的孩子經(jīng)過這么一段時間的訓練,他的思想和能力已經(jīng)得到了一個提高。就畫面而言,孩子的技能技巧也不比別的孩子差。 我們很重要的一點是不批評孩子,關于畫的指導,我們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比如說孩子畫了一個象瓜子的東西,后面有一根線,他說是小老鼠;還有的孩子畫一條線,他說是蛇;有的孩子畫個圓不圓的東西說是汽車,過了一會再問又說是媽媽。 我們加以引導,例如說:"你的小老鼠有點像,要是多個耳朵就更像了。"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動手,讓孩子動手,孩子會有成就感。 以上是有關怎樣從繪畫入手培養(yǎng)孩子形象思維的發(fā)展。希望大家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將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得更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