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淳熙八年,正值水稻揚花之際,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從此在上饒隱居近十五年,度過了難得的閑散時光。這首《夜行黃沙道中》的詞,就是夜宿黃沙嶺所做。
憂國憂民的辛棄疾,詩詞每多豪邁之氣,這首詞卻疏朗婉約,大氣自然。清風、明月、疏星、蟬鳴,風中有稻花飄香,田間有蛙聲一片,讓長年奔波輾轉的詩人心曠神怡!優(yōu)美如畫的詩詞,不僅寫出了山間村莊之美,更說明了水稻作為一種主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種植。
主食是一個國家、一個文明賴以生存的基礎,它要受到耕作水平、作物種群、水土氣候的影響,主食不僅僅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更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一個國家的文明進程和前進路線。
大約一萬年前,在地球不同的角落里,不同的人類群落栽下了自己選擇的第一棵種籽開始,人類文明開始邁向向農耕時代前進。華夏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農耕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更是最大的農作物起源地之一。
在漫長的歲月里,華夏文明的主食也經歷了不斷的變化,演變出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在華夏人的食物譜系中,五谷是占據(jù)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它們不僅有著悠久的種植栽培歷史,更是經歷了無數(shù)風雨、戰(zhàn)亂的考驗,養(yǎng)育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先民,在大亂與大治的交替中,度過了無數(shù)黑暗卻又充滿希望的歲月。
通常,我們一說到主食,就會想到五谷。在明清時代的馬鈴薯和紅薯尚未進入之前,五谷在華夏人的飲食中占據(jù)著主要地位。那么,什么是五谷呢?
《周禮·天官·疾醫(yī)》:“以五味、五谷、五藥養(yǎng)其病。” 鄭玄 注:“五谷,麻、黍、稷、麥、豆也。”
《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趙歧 注:“五谷謂稻、黍、稷、麥、菽也?!?/p>
從這兩則記載來看,古人對“五谷”的定義有著明顯的地域區(qū)別。前者多了水稻,少了麻,后者有麻而無水稻。從《周禮》來看,華夏文明最初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殷、商、周等國家都是在黃河流域建國,并發(fā)展壯大的。
在夏之前,華夏人是多主食的飲食特色,主要是受限于耕作技術,作物的產量有限,體現(xiàn)不出農業(yè)規(guī)?;a的優(yōu)勢。很多地方甚至還有明顯的“攫取型農業(yè)”,即以采摘為主,并沒有去“有意識”地耕種。
討論五谷的起源,必須先要考證耕作的起源。人類最初獲得食物是狩獵和采摘,依靠自然界的天然產出來維持生存。狩獵發(fā)展出了畜牧業(yè),而采摘則發(fā)展出了耕作農業(yè)。這一階段是“有什么吃什么”。
人類在采摘食物的過程中,將一部分多余的食物儲存起來,其中一些植物的種籽在適宜的溫度、溫度下發(fā)芽,引起了人類的好奇。同時,人類糞便中未消化的植物種子,以及拋棄的垃圾等,也會促進種籽發(fā)芽。
這種現(xiàn)象引起了人類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他們小心地呵護這些幼苗,其中一部分存活下來的作物,開花結果,最終有了產出。產出的果實和自然界中天然生長的完全相同。人類意識到這些植物是可以馴化的,能夠通過有組織的種植獲得食物。于是人類開始向農耕文明邁進。
在經歷了不知道 多少歲月的積累之后,人類的耕作技術有了一定的積累,通過種植收獲的食物遠遠超過了采摘,這也導致了人類部落發(fā)生了出現(xiàn)以來最大的變化: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轉變。從工具利用的角度來看,也可以稱為新石器時代。但最根本的轉變還是原始農業(yè)的出現(xiàn)所導致的。
在新石器時代,最早成為主食的粟,也就是俗稱的小米,而粟從被人類耕種開始,就牢牢地占據(jù)著主食的地位數(shù)千年,即使是面對麥、稻的挑戰(zhàn),依然有著無可撼動的地位!小米的為何有這么大在優(yōu)勢呢?
坦白講,小米的口感并不好,營養(yǎng)且不論,用小米做的干飯,特別“辣”喉嚨,吃一頓兩頓是嘗個新鮮,連續(xù)吃上幾天你再試試?也有人說小米粥特別香,你吃上幾天試試?小米之所以能夠在農耕文明率先占領了人類的餐桌,成為最早的主食,是與它的作物特點分不開的。
小米是屬于耐旱作物,無論是土地肥沃的平原,還是貧瘠的山地,或者是高原地帶,小米都可以很好地生長,相比之下,小麥和小稻嚴重依賴水利條件。人類在相當長的歲月中,無法組織規(guī)?;乃ㄔO和整治,依舊屬于靠天吃飯的階段,發(fā)源于黃河流域的小米以其超強的耐旱性能被廣泛種植。
目前,在距離今天五、六千年的、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等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址中,都發(fā)現(xiàn)了炭化了的粟粒和粟殼。證明早在六千前以前,粟作為主要的作物,在北方被廣泛的種植。
實際上小米也經歷了一番由北向南的推進過程,逐漸在南方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這種優(yōu)良的耐旱作物,陪伴遠古的人類經歷了無數(shù)自然界的冰雪風霜,走過了漫長的戰(zhàn)亂與和平。
小米的產量也是相當驚人的,在沒有選種育種、沒有化肥農藥的古代,它的畝產量可以達到驚人的200斤以上,這依舊是水稻和小麥所無法企及的。古代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基本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在戰(zhàn)國時代,能夠成為雄霸一方的諸侯國,哪個不是農業(yè)大國?沒有關中的千里沃野,秦國統(tǒng)一天下只能是夢想。
最后,小米還有一個令人發(fā)指的“天賦技能”,那就是貯存能力雄居所有作物之冠。
《新唐書》:其后洛、相、幽、徐、齊、并、秦、蒲州又置常平倉,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濕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著于令。北宋《天圣令》:諸倉窖貯積者,粟支九年;米及雜種支五年。下濕處,粟支五年;米及雜種支三年。
在古代粟的存儲時間能夠達到9年之久。無論是封建王朝統(tǒng)治時代,還是科學昌明的現(xiàn)代,糧食儲備都是國家糧食安全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糧食儲備可用于應對荒年、戰(zhàn)爭消耗等。
而這9年,并不是粟的貯存上限,只是一個“保質期”,如果有需要的話,存放十年也不是什么問題!在農耕文明不發(fā)達的古代,僅憑耐旱、產量高、耐貯存,足以讓小米牢牢占據(jù)著餐桌主食霸主的地位!
近年來,曾經有人提議用高產的土豆替代主糧,卻遭到無情的嘲諷,不說品味營養(yǎng)、烹飪習慣,水份豐富的土豆很容易腐爛生芽,根本經不起“歲月的考驗”,提出這種建議的人不是蠢就是壞。跟“何不食肉糜”有什么區(qū)別?
那么,小米的這種優(yōu)勢保持了多久?“小米加步槍”五個字足矣證明它的生命力之頑強!沒有任何一種作物,在華夏人的餐桌上占據(jù)了如此之久的主食地位!但是,小米也有著許多強有力的挑戰(zhàn)者!
小麥目前種植的農作物中最重要的糧食品種,栽種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于前三,全球有三分之一、中國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小麥為主糧,與水稻地位并尊。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營養(yǎng)豐富、適口性好,尤其是它的花樣是小米所無法比擬的,能夠制作成各種各樣的美食,但小麥挑戰(zhàn)成功用了整整四千年!
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東龍山文化時期,小麥已經作為農作物被種植,在陶罐內發(fā)現(xiàn)了相當數(shù)量的炭化麥粒。關于小麥的起源,最普便的觀點是小麥大約在4500年左右的時候,由西亞傳中華夏,然后迅速被推廣種植。
小麥之所以能夠向粟發(fā)起挑戰(zhàn),主要是他具有三大優(yōu)勢:產量高、口感好、能冬作。但是由于耕作技術落后,小麥的這些優(yōu)勢完全無法得到體現(xiàn),而且,對于灌溉條件的需求限制了小麥的種植推廣,尤其是華夏北方特有的春旱現(xiàn)象,導致小麥很難挺過干旱,老百姓和統(tǒng)治者對其興趣不高,這一時期的小麥一直在坐冷板凳。
那么,小麥是不是一無是處呢?
《左傳·成公十八年》中有這么一段:“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
菽是指豆類,無法分辨豆麥、不識五谷居然被當作繼承人的判斷標準,可見當時小麥已經在中原地區(qū)被廣泛種植!但是除產量因素外,小麥在當時的烹飪條件下,體現(xiàn)不出粉食的優(yōu)勢。當時的磨面技術,只是將小麥的麥粒磨成碎粒,本質上依舊屬于“粒食”,在口感上也沒有突出的優(yōu)勢!根本無法撼動小米的地位。
小麥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向小米發(fā)起挑戰(zhàn)是在秦。因為這段時間正好碰到難得的暖期,氣候趨于溫暖潮濕,為小麥的推方提供了氣候條件。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時期冬小麥出現(xiàn)了!
先秦《禮記·月令》所載:“季春之月……天子乃為麥祈實?!庇郑骸爸偾镏隆嗣兴荆っ袷諗?,務畜菜,多積聚,乃勸種麥,毋或失時,其有失時,行罪無疑。”
將小麥的種植上升到律法的程度,可見封建王朝對它的重視! 傳統(tǒng)的小米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就是俗稱的春種秋收,但是從春天到秋天漫長的幾個月里面,糧食是處于缺乏狀態(tài)的,只能靠吃存糧、瓜菜來度過青黃不接的春荒,歷史上的大饑荒基本上都發(fā)生在這個季節(jié)。
而冬小麥是秋播夏收,來年五月就能夠收獲,填補了中間的糧食空檔,為中原王朝解決了旱地耕作的重大難題。而且冬小麥在秋后播種,碰到災年時能夠迅速補種,只要熬過了這段時間就能夠活下去。所以,冬小麥的出現(xiàn)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也帶來了政權的穩(wěn)定和國家治理的改善,所以小麥的種植才受到如此重視,才會出現(xiàn)由官府組織的“勸種”,這種榮耀是其它作物從來沒有享受到的。
唐孔穎達:“以黍、稷、百谷不云勸種,于麥獨勸之,是尤重故也?!?/p>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帶領部下行軍時,曾下令“士卒無敗麥,犯者死”,可他自己的馬卻跑到了麥田里,最后曹丞相耍了賴皮,把頭發(fā)害蟲了代替刑罰!麥苗青青的季節(jié),理個發(fā)倒也不錯!但是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三國時期對小麥的重視。
當然,漢唐時期小麥的種植主要是由于當時的氣候條件,只要大氣候一旦轉冷,小麥的種植優(yōu)勢立刻喪失殆盡,所以第一次挑戰(zhàn)失敗。
小麥對粟的第二次挑戰(zhàn),始于南北朝,興于宋朝,成于明中。南北朝繼承了隋唐的農業(yè)技術,而隨著冶煉技術的進步,鐵制農具得到推廣,筒車和汲車等灌溉工具出現(xiàn),能夠實現(xiàn)精耕細作的曲轅犁得到應用,為小麥的推廣種植提供了水土條件。到了宋朝,小麥開始發(fā)起了總攻!
宋朝的軍事在歷朝談不上強盛,但它的經濟發(fā)展和城市化卻能穩(wěn)居前列。在宋朝,由于水利設施的完善、耕作技術的成熟,人類開始逐步擺脫靠天吃飯的限制,有能力改造自然地貌,形成宜于小麥生長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小麥有了一個強勁的隊友,那就是水稻。麥稻兩熟輪作開始出現(xiàn)在華夏大地上,這絕對是華夏農業(yè)另外一個革命性的改變。
當小麥收獲之后,馬上可以種植水稻,確保了土地的產出效率,小麥得以在長江流域推廣,并形成了由“蘇湖熟,天下足”向“湖廣熟,天下足”的改變。到了明后期,湖北、湖南的長江中游地區(qū),人們開始平湖造田,大批湖灘草蕩變成了適宜耕作的良田,逐步取代了蘇常地區(qū)而成為了最重要的糧食基地。
除了耕作技術和農具的進步外,小麥的口感優(yōu)勢在先進的加工工藝下開始發(fā)揮!在春秋直到漢朝之后,雖然有了石磨的再現(xiàn),但是粗粒的小麥依舊和其它糧食一起蒸煮食用,而直到到了漢朝晚期,磨面技術越來越精細,精細的面粉開始出現(xiàn),同一時間人們又發(fā)現(xiàn)了面粉的發(fā)酵現(xiàn)象,而今逐漸豐富起來。經過近千年的不斷積累,終于在宋朝形成了完全的面食體系。
在宋時,面粉已經發(fā)展出煮、蒸、煎、烤、炸、烙、焙、烘、炒等十多種烹飪技術,面點更是包括了面條、面餅、蒸饃、包子、餃子、抄手等上百個花樣,而面點、糕點的出現(xiàn),讓小麥的地位更加牢固,在國外更是出現(xiàn)了以面包為代表的烘焙系,在清朝時,小麥已經完成這個挑戰(zhàn)過程,變成了華夏人餐桌上的主食。
但此時的小米并沒有銷聲匿跡,它依舊憑借“吃苦耐勞”的特性被廣泛種植,“小米飯、南瓜湯”不也是打造了一支戰(zhàn)無不勝的鐵軍嗎!
在華夏人的主糧中,素有“南稻北麥”的說法,水稻能夠奪取主食的半邊天,與其悠久的栽種歷史有關。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
水稻是由野生稻馴化而來,在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由稻子的殼、桿、葉及稻粒堆積而成的遺存,平均厚度達到了四十五厘米,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栽培稻。
在稍晚的時代,考古學家在太湖、江淮、江漢及海門地區(qū)的古人類遺址中,都發(fā)現(xiàn)了稻谷了存在。從地域分布上來看,從長江為分界線,一直到南方,古代人類已經掌握了成熟的水稻種植技術。
但是水稻和小麥一樣,對水肥有相當?shù)囊螅瑹o法旱地種植,所以在數(shù)千年的時間里,始終沒有能力挑戰(zhàn)小米的統(tǒng)治地位。既然產量低、要求高,那么大米為什么能夠成為主食的“后備軍”呢?這主要是因為在當時的烹飪條件下,大米良好的適口性,甚至比小麥更有優(yōu)勢。
在新石器時代,人們食用“五谷”基本上全部是“粒食”,即將這些種籽用火烘干食用,對于大米、小麥這樣的食物來說,這種原始的燒烤實在難吃!直到人類發(fā)明了陶器之后,煮食才成為烹飪的主流。
古代人類將谷物放在陶器中加水煮熟,就是我們今天的米飯。它的烹飪過程和今天的沒有任何區(qū)別,唯一的區(qū)別可能是那時候的稻谷谷粒較小,顏色也沒有這么雪白。
事實上,能夠成為主食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無味”。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無味難道不是寡淡嗎?然而這正是米面的優(yōu)勢所在,因為只有“無味”,才能適應更多的品味,通過菜肴的搭配變得豐富多彩。
可以說,水稻出現(xiàn)不久,它的烹飪技術就已經達到了頂峰,是所有作物中最先點滿了技能點的!
《禮記·內則》淳熬,煎醢加于陸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禮記上記載的“淳熬”,就是把肉煎熟,然后把肉汁和肉一起澆在米飯上食用,這和今天的鹵肉飯有區(qū)別嗎?如果再配上各種調料,或者用別的菜肴替代肉塊,和今天的蓋澆飯有區(qū)別嗎?
口腹之欲最撩人,在蒸飯技術上,古代的吃貨也是充分發(fā)揮才智,他們將米用溫水浸泡,然后用冷水淘洗,這樣蒸出來的米飯“飯色潔白,無異清流之米?!毕胍幌攵剂骺谒。?/strong>
所以,水稻能夠一直存在,首先是因為南方水土豐沃的地方,它幾乎是唯一能夠大面積種植的作物,其實是由于它的美味,和辣喉嚨的小米、稀糊糊的麥粒飯比起來,鹵肉飯不香嗎?水稻一出場就高高在上,直到南北朝,它都是貴族享用的奢侈品。
水稻能夠逆襲成功,小麥功不可沒,稻麥輪作技術的成熟,為水稻成為主食提供了現(xiàn)實基礎。從水稻成為主食的時間軸來看,東晉衣冠南渡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jié)點。
《齊民要術:種谷》: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稈有高下,收實有多少,質性有強弱,米味有美惡,粒實有息耗。地勢有良薄,山澤有異宜。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
水稻的大發(fā)展自南朝后期始,至宋南移,至明奠定地位。主要原因還是由于耕作技術和農具的進步,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宋朝的人口爆炸式增長,在結束了五代十國之亂后,宋朝人口超過了一億,有了極為充足的勞動力,再加上長江流域優(yōu)越的農業(yè)條件,水稻得以大面積種植,甚至在華夏的東北高緯度地區(qū)也出現(xiàn)了優(yōu)質稻米品種。
所以,當外部條件具備之后,口感優(yōu)良的水稻,以其三倍于小米的產量,終于成為了千家萬戶的主食之一,進而形成了“南稻北麥”的基本格局,自清代之后再也沒有被撼動過,至此,主食爭霸硝煙落定!
黍是最先出局的,因為粘乎乎的口感差,產量也不高;
菽,即豆類也很快出局,豆類雖然蛋白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卻只有稻、麥的三分之一,需要攝入更多的數(shù)量才能夠滿足身體所需,而它的產量卻不如這三者。
盡管豆類沒有成為主食,卻在另外一個領域成為了霸主,那就是油料作物,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用油是大豆提供的,榨油剩余的豆粕還是優(yōu)質的飼料。
最牛的高粱,耐旱高產的它,雖然因為糟糕的口感沒有成為主食的潛力,但是它淀粉含量較高,易于發(fā)酵,物質配比恰到好處,微生物發(fā)酵產香順利,能夠很好地產生各種香味物質,用它造酒,甘洌香醇,回甘綿軟,遠勝于其他糧食酒。
至于馬鈴薯和紅薯,進入中國的年代較晚,并且水分較高不耐儲存,紅薯吃多了還會燒心,只能屈居其后,委屈無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