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饋贈,既需要謙遜,也需要勇氣。
這句發(fā)人深省的話,出自英國作家蕾秋·喬伊斯的暢銷小說《一個人的朝圣》。
小說的故事并不復雜。
60歲的哈羅德·弗萊,在一個清晨收到了多年未見的好友奎妮·軒尼斯寄來的一封信,好友在信中表明自己患上癌癥,時日無多。
悲痛和震驚之余,哈羅德決定一路向北,踏上拯救病重的奎妮的道路。
87天,627英里。
千里迢迢,徒步向前。
一路上,哈羅德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的事,不僅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還對現(xiàn)實命運有了新的理解。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時常感到郁悶、遺憾或痛苦,一定要看看這個關于心靈旅程的故事。
接納自己的平凡
是人一生的必修課
哈羅德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老頭。
65歲的他,不僅事業(yè)上毫無成就,家庭關系也很復雜、冷漠。
他好像什么都做不好,就連切一個面包,都會弄得一團糟。
人生的各種積郁與痛苦堆疊在一起,讓哈羅德陷入了極度的自卑與自我否定中,非常消沉。
直到他收到奎妮的信。
得知老友罹患癌癥、即將離世的消息,哈羅德難過極了。
他很想告訴老朋友自己有多遺憾,可天生不善言辭的他,最后只能無奈地在信上寫下一句“祝你身體早日康復”。
在寄信的路上,他決定,不管怎樣都要見奎妮最后一面。
旅途就此展開。
一路上,哈羅德遇到了很多人,每個人雖然是獨特的,卻都有一樣的地方。
一樣會因為不完美而感到焦慮,一樣會重復犯各種錯誤,一樣普通而渺小。
哈羅德開始梳理自己的一生,直面自己的平凡,不跟自己較勁后,他發(fā)現(xiàn)人生竟能如此開闊。
知乎上有個話題:你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個平凡人?
有回答說:
高中的時候,努力學習,最后還是沒考上理想的大學;
大學畢業(yè)時,用力證明自己,可最后去的單位,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樣厲害;
工作后,拼盡全力完成KPI,到最后卻發(fā)現(xiàn),再怎么拼命,不過是日復一日過著普通的一生。
周國平曾說: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的生活來衡量其價值。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的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算圓滿?!?/p>
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終其一生,都只能過著普通的生活。
欲望越大,只會讓自己越累。
接受平凡的自己,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認清自己的生活現(xiàn)實,擺正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我們才能享受到生活給予的每一份小確幸。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
從改變自己開始
周鴻祎曾說:
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后的輸家是你自己。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一邊消極應付每一天,一邊哀嘆生活千篇一律,沒有絲毫改變。
與其抱怨命運不公,不如大膽改變自己。
當你敢于逃離現(xiàn)狀,自然會擁有更豐富的生活。
《一個人的朝圣》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哈羅德自退休后,便躲在自以為的舒適區(qū)里,過著溫水煮蛙般的日子。
雖然他也想過出去走走,但是出去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修修草坪,而他昨天才剛剪過。
起初,哈羅德很滿意這樣的生活,畢竟于他而言,再沒有比這更讓人覺得安逸的了。
慢慢地,哈羅德開始在安逸中變得焦慮,不僅頭發(fā)掉得更多了,還無法入睡。
后來,因為想要拯救奎妮,他決定讓自己動起來,計劃徒步走到奎妮所在的城市。
當哈羅德克服懶惰,戰(zhàn)勝安逸,他的生活便不再是一攤死水了。
當有人問他是否真的從心底里相信,自己可以走到貝里克時,哈羅德回答:
只要敢一步接一步往前走,總會到的。
世界上最難的事從來不是已經(jīng)做的,而是還未去做的。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明明有想做的事情,卻因貪戀舒適區(qū),而懶得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精彩的人生,從來不會垂青躺在“舒適區(qū)”的你。
只有不斷挑戰(zhàn)自己,改變自己,人生才能擁有更多選擇。
放下過去的痛苦
才能迎接嶄新的生活
哈羅德和妻子莫琳曾有一個孩子,名叫戴維。
戴維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的成績名列前茅,從來不需要父母的協(xié)助,他甚至考上了劍橋大學,可18歲那年,他自殺了。
失子之痛讓哈羅德和莫琳漸行漸遠,有一段時間,他們都習慣沖對方發(fā)火。
莫琳責怪哈羅德,說他應該做個更好的父親,哈羅德懊悔于自己對兒子關心太少。
如果我平時多關心戴維,早些知道他患有抑郁癥,就好了;
如果在得知他對酒精和藥物上癮的那天,我把他抱在懷里 ,就好了。
戴維的死讓哈羅德陷入深深的自責與痛苦中,他喝得酩酊大醉,闖入酒廠做了些糟糕的事。
莫琳搬進了戴維生前的房間,整日對著戴維的黑白照片自言自語。
夫妻倆無話可說,仿佛中間隔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但值得慶幸的是,這場朝圣,讓哈羅德和莫琳彼此審視自己,最終放下過去,重歸于好。
哈羅德不再懊悔于自己一次次缺席的擁抱,而是學著怎么去關心和愛別人。
莫琳不再把過錯歸咎于哈羅德身上,她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看到了哈羅德不善言辭背后隱藏著的愛。
當他們徹底和過去的不幸告別后,嶄新的生活也隨之而來。
《人生沒什么不可放下》里有句話說:
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
沒有人能一生順遂,生活也不會一直眷顧誰。
放下錯付的感情,才能擁有新的幸福;
放下過往的痛苦,才能開始享受生活;
放下內(nèi)心的枷鎖,才能重新認識自我。
人生就像修剪花枝,你總要學會恰到好處地剪去不好的枝丫和葉片,才能擁有更美的風景。
故事的最后,哈羅德終于來到了療養(yǎng)院,見到了奎妮,盡管她已形容枯槁。
他把自己一路上挑選的紀念品送給了她,和奎妮像大多許久未見的老友一樣,回憶過往。
最后,奎妮走得很安詳。
雖然哈羅德未能挽救奎妮的生命,但他卻通過這趟一個人的朝圣,改變了自己的心態(tài)和生活方式。
他自然地接受命運給予的一切,不再糾結(jié)于過去的傷痛,他接納了曾經(jīng)卑微的自己,努力去愛身邊的所有人。
世事無常,難免無奈。
命運在給予我們苦澀和傷痛人生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們重新生活的能力。
接受該接受的,改變能改變的,放下該放下的。
就像書中說的那樣:
我們都有過去,都有遺憾,但發(fā)生的事情無法更改,好好珍惜當下,才能不負未來。
點個“贊”,與朋友們共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