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男孩派原創(chuàng)
?
白云悠悠,微風習習,撒貝寧、王冰冰、尼格買提、任魯豫等人圍坐在一桌,說話間,就聊到了餐桌教育。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著各種家規(guī):
不準吧唧嘴、不準掉一粒飯,不準掉菜,不準挑食,不準剩飯……
撒貝寧還透露,自己小時候吃飯時,如果碗里還有菜沒吃完,就不能去夾同樣的菜。
有一次,他不小心犯了這個錯,二姑媽一筷子就打過來,他手上立馬就腫起了兩條印子。
雖然狠,但撒貝寧表示,這樣的懲罰很有用,打一次就記住了。
一旁的任魯豫也頗為認可地點了點頭。
是啊,孩子再小,餐桌教育不能少。
有句話說的好:“吃品見人品,餐桌見三觀?!?/span>
小小飯桌,看似不起眼,卻蘊藏著最重要的家庭教育。
一日三餐,看似循規(guī)蹈矩,卻蘊藏著父母和孩子的教養(yǎng)。
要想養(yǎng)出一個受歡迎,有修養(yǎng)有內(nèi)涵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下面這4個教育細節(jié)。
藏著孩子的感恩
網(wǎng)上看過一個牛肉面的故事。
每天放學后,奶奶都會帶孫子去學校旁的餐館吃面。
兩碗牛肉面,奶奶每次都把自己的牛肉夾到孫子碗里,樂呵呵地看著孫子大口吃肉。
有一次,奶奶提前將自己碗中的牛肉,夾到了孫子碗里,孫子沒看見,便嚷嚷著要奶奶把肉給他。
任憑奶奶怎么解釋,孩子都一口咬定奶奶把牛肉偷吃了,大喊“奶奶是騙子”,在店里撒潑大鬧,還一把打翻奶奶的面條。
直到奶奶同意再點一碗面,把牛肉都給他才罷休。
故事雖短,卻暴露了大多數(shù)家庭的通病:
吃的都按著孩子的喜好來,總是給孩子特殊照顧;
好吃的都緊著小孩先吃,大人自己隨便將就。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受之無愧感”:指的是孩子習慣了接受,就會覺得什么都是理所應當。
一個孩子,總是被優(yōu)待,被放在家庭C位,他就會覺得受之無愧。
對他再好,他也覺得那是理所應該的,不會知道感恩;
反之,你稍微忽視了他,他就會心生不滿和怨恨。
受之無愧感強烈的人,最后往往會變成一頭“白眼狼”。
所以,想要孩子不自私,就不能給孩子特權感。
對此,李玫瑾教授給出了兩點建議:
一是不準孩子先吃。
孩子喊餓時,父母可以告訴他:自己也餓著肚子,但還要煮飯菜,要想快點開飯,就要一起幫忙。
一定要讓孩子在勞動和付出中學會理解和體貼父母。
二是教會孩子念著父母。
比如吃飯時爸爸還沒下班,就要提前給爸爸分出一份干凈的飯菜。
讓孩子知道,眼里不能只有自己,還要心疼長輩、敬重長輩。
養(yǎng)出一個懂得心疼父母,感恩父母不易的暖寶寶,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董卿曾在采訪中透露,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飯。
因為吃飯的時候,父親一上桌,就開始'訓導’她,說這個怎么不好,那個怎么不對等等。
董卿經(jīng)常就是一邊吃飯一邊哭。
她說:“我最開心的事,就是父親出差了,這樣我就可以好幾天不用見他?!?/span>
吃飯時間,本該是托舉著一家人團圓的幸福時光。
但如果父母習慣性在餐桌上教訓孩子,孩子的大腦就會將“吃飯”和“挨訓”聯(lián)系在一起。吃飯,就會變成孩子痛苦的來源。
久而久之,這種負面情緒還會潛移默化地烙進孩子的性格里。
知名心理學家胡慎之講過自己的故事。
他說自己常常因為吃飯這樣的小事而情緒失控。
比如,公司訂餐,送餐的來晚了5分鐘,他就會氣憤不已,先是訓斥遲到的送餐員,然后再不分青紅皂白斥責一通負責訂餐的職員。
這種性格讓他的人際關系一塌糊涂。
胡慎之自己分析,之所以對吃飯這件事沒有容忍度,其實是源于兒時父親對他的嚴苛。
小時候,他經(jīng)常因為吃飯的事情和父親發(fā)生爭吵:
他不想吃肉,但父親非要他吃肉;明明不想再吃了,父親總叫他再多吃點。
父親還經(jīng)常讓他在吃飯的時間面壁思過,一罰就是3個小時,眼看著飯都涼了,父親都沒有半點憐憫。
久而久之,他也變成了吃飯時易怒易燃的成人。
教育孩子,場合與時機很重要。
飯桌上不教子,是對孩子的尊重,更是對孩子愛的表達。
讓孩子愉快地吃好每一頓飯,與家人共度溫馨時刻,就是給予孩子成長的重要“養(yǎng)料”。
女兒曾和我說討厭班上一位男孩,還說大家都不喜歡跟他玩。
一開始我還不理解,直到上周參加了女兒班上的春游活動。
中午飯桌上,菜還沒上來,女兒口中的男孩就大聲嚷嚷,催服務員快點,還一直拿筷子敲碗。
第一盤菜剛端上來,他就先轉(zhuǎn)向自己前面,吃了一口覺得不好吃,直接吐在地上:“呸呸,真難吃。”
席間,還在每個盤子里扒來扒去。
我很客氣地提醒:“小朋友不要挑食哦,夾到什么就吃什么呀!”
他置若罔聞,依舊只挑自己愛吃的菜,盡管碗里還很多菜。
一旁男孩的媽媽很不好意思地道歉,可說話間,卻還在往男孩碗里夾雞腿。
我們常說,教養(yǎng),是孩子對外的社交名片。
很多時候,孩子的教養(yǎng),就藏在一蔬一飯,一言一行之間。
有遠見的父母,不會對孩子的不雅吃相視若無睹,更不會無底線地縱容,而是趁早立下餐規(guī),規(guī)范孩子的用餐禮儀。
應采兒就曾在節(jié)目中提到,自己給兒子Jasper立了很多規(guī)矩:
不能浪費食物; 筷子不要擺在桌子上; 一定要坐端正; 中餐最好用筷子; 飯不能掉桌上。 ……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Jasper年紀雖小,舉手投足間卻都是教養(yǎng),被網(wǎng)友們稱作是“小紳士”。
吃飯時,爸爸給他夾菜,他會禮貌地說謝謝;
不小心掉了米飯出來,他會立馬道歉。
有一次,Jasper因為被媽媽責備無心吃飯,外公叫他吃東西時,他雖然心情煩躁,卻依然很平和地回應:“no,thank you”。
在節(jié)目上,他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桌上有三塊巧克力,他首先分給小伙伴一人一塊,自己最后才吃。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
善于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時間,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餐桌,絕不僅僅是享受食物的地方,更是家庭教育最好的修道場。
教會孩子好好吃飯,應該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聽過一句話:“孩子的獨立,從父母退出餐桌開始?!?/span>
有人曾研究過不同國家家長餐桌上的表現(xiàn),結果發(fā)現(xiàn):
美國的父母在餐桌上的表現(xiàn)像是朋友。
在孩子能拿得動勺子時,父母就不會再給孩子喂飯。
至于孩子喜歡吃肉還是蔬菜,或者別的,父母從不加以干涉,最多只是提出建議。
孩子吃多吃少,父母更不愿意再管。
因為在美國父母的眼里,孩子已經(jīng)可以為自己負責了,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中國的父母在飯桌上的表現(xiàn)則好比服務員,如果家中還有老人的話,那老人堪比“海底撈”服務員:
老人用顫抖的雙手捧著碗端到桌上,一遍又一遍呼喚著孩子吃飯;
父母則端著碗追趕著孩子喂飯;
有的孩子都十幾歲了,還父母幫忙盛飯,夾菜,添湯。
雖然不是說中國孩子應當如美國孩子那樣吃飯,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的中國餐桌都缺了獨立教育。
父母在餐桌上的代勞,不是愛,而是害,不僅剝奪了孩子的動手能力,更是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還記得《變形記》里的富家女劉思琪嗎?
從小,父母就給了她全方位的照顧,小到吃飯穿衣,都不用自己動手。
這導致她都16歲了,每天吃飯依然動口不動手,還要媽媽一口一口地喂。
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教育學者錢志亮說:“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就是在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培養(yǎng)起來的。”
家長再愛孩子,也不要越界;再不放心,也要孩子自己動手。
家長越早退出餐桌,孩子才能越早獨立。
教育學家尹建莉曾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餐桌是最好的課桌,家是最出色的學校。
飯桌雖是方寸之地,卻藏著孩子未來的模樣。
今天,我們在餐桌上的每一次用心,未來都會在孩子的成長軌跡中顯山露水。
所以,不要只把餐桌當做一個填飽肚子的地方,而是要當做孩子價值觀樹立、性格發(fā)展、品質(zhì)培養(yǎng)、獨立教育的“修煉場”。
良好的餐桌教育,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chǎn)。
點個“在看”,愿每一個家庭,都能養(yǎng)出一個有修養(yǎng)、懂感恩、自信獨立的好孩子。
與君共勉。
*本文系男孩派原創(chuàng),我家有男孩,成長交流平臺,400萬精英家長都已經(jīng)關注我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