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成五年(840年)正月初四日,31歲的唐文宗李昂病逝,李昂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他空懷中興大唐的雄心,卻遭逢晚唐頹弱的國勢,身處宦官、藩鎮(zhèn)、朋黨政治三大泥潭中不能自拔,特別是在公元835年的甘露之變后,李昂徹底淪為宦官手中的傀儡,以至于發(fā)出受制于家奴的感嘆。李昂去世后,宦官頭目仇士良、魚弘志矯詔廢除了李昂生前指定的接班人(皇太子),另立李昂的弟弟潁王李炎為帝,次年改元會昌,是為唐武宗,大唐進入會昌時代。
李炎掌權(quán)后,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大唐的弊政做了一系列改革。當(dāng)時,因為藩鎮(zhèn)割據(jù)導(dǎo)致大唐中央朝廷對地方上的控制逐漸削弱,地方上的財富往往被藩鎮(zhèn)節(jié)度使們截留,而朝廷又要供養(yǎng)龐大的中央軍神策軍以及長安的一整套帝國行政班子,如此一來,大唐就陷入了嚴(yán)重的財政危機中。大唐迫切希望開拓新的財政來源,但是地方上已經(jīng)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就在李炎為錢的問題焦慮之時,李德裕給出了新的解決方案,李德裕將目光盯上了寺廟。
由于大唐此前的歷代皇帝多崇信佛教,并特賜佛教寺院土地可以不繳納賦稅,佛教僧侶可以免除賦稅徭役等特權(quán)。在制度激勵下,大唐境內(nèi)的佛教寺院經(jīng)濟瘋狂擴張,大量兼并寺廟周邊的良田,而且許多不堪朝廷重賦的平民也主動將土地貢獻給寺廟,以求免稅的特權(quán),還有更多失地的農(nóng)民也紛紛轉(zhuǎn)而出家為僧侶。如此一來,寺廟掌控的土地和人口越來越多,又不用繳稅;朝廷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則越來越少,但每年需要繳納的賦稅徭役則一分都不能少,那么其它的百姓的負(fù)擔(dān)也就越來越沉重。再加上李炎信奉道教對佛教一點都不感冒,聽到李德裕的匯報后,李炎當(dāng)即決定開始對佛教的打擊運動,因在會昌年間,史稱會昌法難(也稱會昌毀佛、會昌滅佛)。
會昌五年 (845年)四月,唐武宗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侶人數(shù)。五月,又命令長安、洛陽左右街各留二寺,每寺僧各三十人。天下諸郡各留一寺,寺分三等,上寺二十人,中寺十人,下寺五人。八月,令天下諸寺限期拆毀;括天下寺四千六百余所,蘭若(私立的僧居)四萬所。——《新唐書》
此次運動,大唐中央朝廷收繳了大量的金銀佛像,朝廷將鐵像用來鑄造農(nóng)器,銅像及鐘、磬用來鑄錢。朝廷還沒收寺產(chǎn)良田數(shù)千萬頃,解放寺廟奴婢15萬人,朝廷還強令260500余名僧侶還俗,以及釋放寺院役使的良人50余萬,并將以上的奴婢、僧侶、良人全部納入朝廷直接控制的戶籍人口,這些都是精壯的勞動力,大唐的兵源和勞動力問題一下子等到了緩解,再加上收繳寺廟的大量財富和土地,大唐的財源迅速充沛起來。大唐由此進入了短暫的中興時代,史稱會昌中興。
會昌六年(846年)正月,南詔、契丹、室韋、渤海、牂牁、昆明等國遣使入朝。十七日,武宗于麟德殿接見各國使者。廿三日,渤海王子大之萼入朝至長安。大唐重現(xiàn)萬邦來朝的偉大時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