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發(fā)展緣于校長和教師的不斷追求。尤其是作為一名校長,既要滿懷教育的理想,又要冷靜地審視教育的現實。構筑師生共同發(fā)展的高效課堂,是校長的責任,更是校長的追求。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校長要站在為學生一生負責的高度,去思考一個永恒的命題:課堂,究竟該拿什么獻給學生?
構筑高效課堂是校長的職責 ■江蘇省江都市國際學校校長 禹克亮 校長要加強對課堂的領導,以此來提高課堂實效,是學校管理工作中一個無須證明的命題。目前校長對課堂的領導,還存在著這樣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 問題一:用行政管理的方式來實施課堂領導。校長對課堂的領導專業(yè)含量不足,對課堂領導的意識還停留在對教師實施課堂教學行為的監(jiān)控上,主要側重于檢查教學常規(guī)、規(guī)范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導致課堂領導的淺層次重復。 問題二:用學科研究的方式來實施課堂領導。校長對課堂的領導關注領域不寬,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比較注重對自己所在專業(yè)學科的指導,二是比較關注對重要年級(如畢業(yè)年級)的指導。前者容易囿于自身專業(yè)領域,后者則體現出較多的功利色彩。如果從學校發(fā)展的現實需要出發(fā),這些行為具有一定合理性,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易陷入“為實效而實效”的泥潭。 古人云:“功夫在詩外”。在構筑師生共同發(fā)展高效課堂的探索中,作為校長,我的體會是: 沒有校長的專業(yè)含量就沒有高效發(fā)展的課堂 校長的專業(yè)含量體現在有思想、有勇氣、有智慧。 做一個有思想的校長。教育的偉大使命是讓人們由無知走向睿智,從幼稚走向成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人們具有崇高的理想、完美的人格。一個有思想的校長,應該深深地懂得教育的真諦,牢牢地把握住教育的本質,充滿教育的熱情,肩負起“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這一重任。 為了做一個有思想的校長,校長要在實踐中明確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所以,需要倡導校長重回課堂。江都市教育系統要求校長到一線、進課堂,顯然是一個明智的決策。當然,重回課堂并不只是要求校長完成一個普通教師的學科教學任務,而是要求校長在實踐中明確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靠前指揮,要讓教師真正地認同校長對“課堂的領導”,產生共同的愿景。 做一個有勇氣的校長。當大多數人只盯住提高升學率的時候,當大多數人為了升學率而背棄教育規(guī)律的時候,作為一個校長,是屈從現實還是堅持真理,是選擇沉默還是選擇奮起?這需要思想,更需要勇氣! 為了做一個有勇氣的校長,校長要具有廣闊的視野,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專業(yè)引領。 校長對課堂的領導,應對學校的所有課程具有指導意義但又不能太空泛。所以,校長應抓住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的問題,加以研究,加以指導。 做一個有智慧的校長。急功近利沒有前途,遵循規(guī)律才會取得成功。 一邊是現實需求,一邊是歷史使命,如何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找到平衡。這需要校長的智慧。 為了做一個有智慧的校長,校長要努力尋求教育的規(guī)律。為此我校進行了“嘗試、診斷、發(fā)展”課堂教學范式的探索,以更好地改變課堂中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和教師的行為方式。 嘗試,是為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嘗試是學習的本質,人的一切成長,都有明顯的嘗試過程。面對新知識、新技能,消極的心態(tài)是等待老師教,積極的心態(tài)是自己主動嘗試。因此“嘗試”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而且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主動嘗試的結果一定是主動發(fā)展,成為學習的主人。 診斷,是為了尋求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最佳平臺。“診斷”用到教育上來,就是要用醫(yī)生為病人看病的細心,客觀地、科學地、準確地、辯證地、由表及里地找出教育教學問題的癥結,便于對癥下藥,解決問題,提高效率。在教育教學上,“診斷”的主體有兩個,一是教師,二是學生。教師根據學生嘗試的過程與結果等信息,進行分析、診斷。學生也能根據自己在嘗試活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自我診斷。通過自身的不斷診斷與教師的分析診斷,學生能不斷地克服障礙,及時調整目標,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發(fā)展,是為了實現教育的終極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人的發(fā)展。在“嘗試、診斷、發(fā)展”這一課堂教學范式中,發(fā)展是嘗試、診斷的目的。通過嘗試、診斷,學生的學習能力將得到發(fā)展,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創(chuàng)新意識也會得到相應的發(fā)展。不僅如此,它還應該包括教師的發(fā)展。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嘗試、診斷既是學生學的方式,也是教師教的方式。在嘗試、診斷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反饋信息進行診斷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師的教學方法得到很大的改善,教師的教學風格得以形成,教師的人格魅力得以提升。 一個校長,有了思想,有了勇氣,有了智慧,才會有專業(yè)含量,有了校長的專業(yè)含量,才可能會有高效發(fā)展的課堂。 沒有課堂文化積淀就沒有高效發(fā)展的課堂 文化的概念很寬泛,也很抽象,具體到課堂便具有了課堂文化的特質。課堂文化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的總和,是師生行為的特征體現。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學習發(fā)展目標,在課堂文化范疇中,這樣的目標同樣應該成為對教師的要求。 在高效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興趣是高昂的,參與是積極的;教師的教學作風是民主的,技能是精湛的,方法是科學的。高效的課堂,是師生精神的歷險、生命的洋溢……顯然,有無這樣的課堂文化,決定著課堂是否高效。 如何形成這樣的課堂文化?主要是靠學校文化的建構,尤其是辦學目標、辦學理念的確立。 課堂文化是學校文化在課堂中的具體體現。因此,從這一意義上來說,課堂教學是否具有實效性,或者說有沒有提高實效性,還要看課堂教學有沒有體現辦學目標、體現辦學理念。因此,江都國際學校提出了這樣的辦學理念,并以此來作為“課堂文化”的指引:“不僅要有高的升學分數,還要培養(yǎng)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的中國人。”可以肯定,片面追求分數的教育不是良好的教育,沒有自己課堂文化的課堂肯定不是高效的課堂。 沒有教師的共同發(fā)展就沒有高效發(fā)展的課堂 要想實現課堂實效的全面提高,僅僅有校長的專業(yè)引領,有學校自己的課堂文化,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靠全體教師的價值認同和努力實踐。因此,作為校長,必須要促進教師的共同發(fā)展。 在很多教師的意識里,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在很多校長的意識里,教育既要發(fā)展學生,也要發(fā)展學校。學生、教師、學校的發(fā)展是內在統一的,沒有教師的發(fā)展,就沒有學生的發(fā)展,沒有師生的發(fā)展,就沒有學校的發(fā)展,三者統一于課堂中,課堂才是高效的。需要說明的是,在提高課堂實效的初始階段,需要打造名師,以點帶面,促進發(fā)展;在全面提高實效階段,需要打造教師團隊,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 促進教師的共同發(fā)展,校本研修是非常有效的途徑。 在內容選擇上,凸顯課堂教學方面的培訓。校本研修的內容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但核心只能有一個,那就是課堂教學方面的培訓。因為教師的發(fā)展主要在課堂,而任何一種教育教學理論,只有到了課堂的實踐中才能真正煥發(fā)生機。所以,我校的校本研修始終把目標瞄準課堂,活動圍繞課堂目標的制訂、課堂評價的實施等開展,課題研究也圍繞課堂來進行,如《課堂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心理發(fā)展的實踐研究》等。 在操作形式上,凸顯規(guī)范、務實的特點。學校建立了務實的校本培訓操作模式,設立科教處,理順工作關系;實施“主題引領,連環(huán)跟進、分層推進”校本培訓操作模式,提高校本培訓實效;積極進行培訓形式的嘗試,如集中時間開展教學理論對話、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朗誦、演講、板書、課件制作)展示等。 在合作機制上,凸顯豐富、靈活的特點。設計多種教師團隊合作的載體,形成教師團隊,以備課組、教科研組、年級組、課題組活動為載體,共同制訂工作目標、共同學習研究、共同承擔相應的任務、共同承擔責任、共同享受成果。如2006年11月,我校成立了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會,青年教師自主加入,自我規(guī)劃,自立章程,自組沙龍,形式活潑,不拘一格。兩年來,青年教師研究會發(fā)展如火如荼,自然入會率高達100%,先后送出培訓100多人次,專項支出10萬余元,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速度明顯加快。 在成果交流上,凸顯“共享”與“個性”。把教師的個性研究成果,盡可能地向媒體、向專家、向全體教師加以推介,以此來實現資源共享;張揚教師研究的個性,讓教師在自身不斷地超越和創(chuàng)造中享受到校本培訓帶來的愉悅感,幸福感。 《中國教育報》2008年7月8日第5版 |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