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故事(上)
陳李楊輯
1. 七步詩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他從小聰明過人,十多歲時,就能夠誦讀《詩經》、《論語》等經典著作。到了青年時代,他的文學才華更是充分顯露,寫下了《洛陽賦》、《銅雀臺賦》等傳世名篇,曹操對他十分欣賞。
曹操的長子曹丕也是一個很有文學才能的人,但與曹植相比,還略遜一籌。曹操看到曹植才能在曹丕之上,曾好幾次想立曹植為世子。曹丕得知后,心中非常惱火,從此埋下了與曹植之間的怨恨。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曹丕如愿以償,繼任魏王。曹丕怕當時任臨淄侯的曹植日后養(yǎng)成勢力,威脅他的寶座,便以父死不來奔喪、醉酒侮辱他的使者為名,派許諸帶兵把曹植逮住押到洛陽。
曹植的母親卞太后得知消息,十分焦急。她趕到曹丕那里,對他說:“你三弟曹植平生喜歡喝酒,脾氣怪僻,性情疏狂,這都是我平時教養(yǎng)不嚴造成的。你要是能念手足之情,饒他一命,我就是死了,也可以暝目了?!?/p>
曹丕跪下說:“母后放心,三弟的才學我也喜愛,我怎么會殺了他呢?我只是想警戒警戒他,讓他把壞脾氣改掉。”
第二天,曹丕升殿,命曹植進見。曹丕說:“我和你雖是兄弟,可是照國法,我們是君臣,你怎么能狂妄自大,蔑視法令制度,違抗我的命令,侮辱我的使臣?”曹植聽了,連連叩頭,請求恕罪。
曹丕又說:“父王在世時,常??洫勀愕奈牟牛覒岩赡闶钦埲舜P的。今天我要親自考考你:限你走七步,做詩一首。如你真有才能,免你一死;如徒有虛名,足見你一向欺詐,決不寬容?!?/p>
曹植站起身來,說:“請出題目。”
曹丕想了一想,說:“我和你是兄弟,就以此為題,可是詩句中不準出現(xiàn)兄弟兩字。”
曹植略加思索,一面邁步,一面念道:
zhǔ dòu rán dòu qí
煮 豆 燃 豆 萁 ,
lù chǐ yǐ wéi zhī
漉 豉 以 為 汁 。
qí zài fǔ xià rán
萁 在 釜 下 燃 ,
dòu zài fù zhōng qì
豆 在 釜 中 泣。
běn shì tóng gēn shēng
本 是 同 根 生,
xiāng jiān hé tài jí
相 煎 何 太 急 。
七步未完,詩已做成。在場的文武官員都嘆服曹植的奇才,紛紛請求寬恕曹植。卞太后也從殿后出來,笑著說:“做哥哥的別把兄弟逼得太緊了?!?/p>
曹丕也不由驚佩曹植的才思,對卞太后說:“母后放心,我會因此赦免他的。”
于是,曹丕下令說:“植弟是我同胞兄弟,我對天下尚且無所不容,何況兄弟?為了骨肉之情,我免他死罪,改封他為安鄉(xiāng)侯!”
就這樣,曹植以自己的詩才躲過了一場慘禍。然而曹丕后來仍不放過自己的三弟,把他貶東謫西,使他時時處于恐懼不安之中。曹植只活到四十一歲,就離世而去。
后來,“七步詩”這一典故,用來稱譽人文思敏捷,才氣超群。
此詩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生活現(xiàn)象,曹植以“豆”自喻,一個“泣”字充分表達了受害者的悲傷與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后發(fā)酵過的豆子,用以制成調味的汁液?!拜健笔侵付骨o,曬干后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后兩句筆鋒一轉,抒發(fā)了曹植內心的悲憤,這顯然是在質問曹丕: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
2. “重入椒房拭淚痕”
皇帝唐武宗李炎曾對一名宮妃非常不滿,一直想找個機會把她悄悄處理掉,但又心存不忍,于是干脆找了柳公權這位老臣來,打算問問他意見。柳公權看出皇帝在猶豫,當然不能說這個妃子該殺了。于是就勸說皇帝,讓皇帝再給妃子一個機會。
唐武宗想了想說:“這樣吧,都說你詩很厲害,思才又敏捷。人家曹子建七步成詩,你三步就成。那你為她寫一首,如果朕覺得好,就饒過她?!?/p>
柳公權聽罷,第一反應是崩潰,這叫什么事兒?。‰y道皇帝懷疑我給他戴了綠帽不成?你的妃子關我什么事???在經歷了一番思想斗爭后,柳公權也管不了很多,就順著皇帝的意思來吧。于是他稍加思索,一揮而就:
不忿前時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長門。
今朝卻得君王顧,重入椒房拭淚痕。
這就是《應制為宮嬪詠》七言絕句的來歷。
武宗一看,嘿,這不正是在為這位宮妃訴說心聲嗎?真不愧是過來人,寫得真是好啊。于是他立即賞了柳書法家二百匹錦緞,并趕緊讓那名宮妃出來,向柳公權道謝。
好一出“才子救佳人”,不過“才子”可不希望和“佳人”扯上什么關系,心里七上八下的趕緊開溜了。
毫無疑問,如果柳公權沒有當場作詩,這位宮妃多半連辯解哀怨的機會都沒有,就會被稀里糊涂悄悄處理掉。不得不驚服柳書法家的才氣。
3.“從此蕭郎是路人”
《全唐詩》收錄著崔郊唯一的一首是《贈去婢》,其中“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兩句被后人廣為傳頌,“從此蕭郎是路人”更是作為分手時的常用語,雖然是訣別詩,可是人家作者卻靠它要回了自己的女朋友。
唐憲宗元和年間,崔郊還只是個窮秀才,窮到一無所有。他只知道讀書賦詩,不習營生。更巧的是他的老姑姑也和他一樣窮,窮到要賣掉家里的婢女春紅來貼補生活。相傳這個春紅長得非常漂亮,被刺史于頔( dí )一眼看中,花四十萬錢買下了。
本來主人家賣個婢女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是這個絕色小婢女卻是崔郊的心上人。原來崔郊閑時常到姑媽家走動,那婢女見崔郊敦厚樸實,才華橫溢,便兩情相悅,私定終身了。在知道春紅被賣以后,崔郊茶飯不思,就整天跑到于頔家周圍轉悠,在寒食節(jié)那天,終于見到了心心念念的姑娘,兩人遙遙相對,不知所措,最后還是分離了。崔郊就在分開前寫下了這首斷情詩: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婢女雖不是大家閨秀,但也略通文墨,領悟到了崔郊的情意,心如刀絞,卻也無能為力。
本以為這又是一段才子佳人凄涼的愛情故事,沒想到,不久這首詩就傳到于頔手里了,他讀完以后讓人找來了崔郊,在所有人都以為這秀才要被這當?shù)剀娬啄X責罰的時候,于頔竟然把春紅還給崔郊了,還問他為什么不早說!崔郊和春紅回家前,于頔還擔心他們日后生存艱難,送了一些飾物讓他們安穩(wěn)度日。之后,崔郊從一個一窮二白的窮光蛋變成了有錢人,還娶到了心上人,一步登上人生巔峰。
4.“相公何必更追歡”
唐昭宗朝有個宰相叫張濬(jùn),倜儻不羈,涉獵文史。他經常和幕僚們到萬壽寺游玩作樂。有一次,他們正在飲酒聊天,天氣突變,剎那間烏云密布,大雨傾盆,一直到天黑也沒有停。眾官僚雖然早就酒足飯飽,仍余興未盡。又傳喚歌妓表演,夜飲狂歡。
萬壽寺本來靠近街衢,傳來了聲聲哀嚎。原來是窮人因為茅屋擋不住風雨,在露天里掙扎,張濬等一幫昏官竟認為攪合他們的雅興,要派人去驅趕。這個時候,一位名叫張隱的年青伶官按捺不住義憤,就當場作了一首《萬壽寺》詩歌,并高聲唱起來:
位乖燮理致傷殘,四面墻匡不忍看。
正是花時堪下淚,相公何必更追歡。
唱完竟揚長而去。宴席上的官僚面面相覷,大驚失色,一場歡宴就這樣不歡而散了。
5. “世上如今半是君”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擔任太學博士的李涉前往九江,去看望自己做江州刺史的弟弟李渤。船走到浣口(在今安慶市,皖水入長江的渡口)的井欄砂,已是夜晚,四周漆黑一片,忽然遇到一群搶劫的盜賊。當時的社會并不太平,官船被劫也時有發(fā)生。只見幾十個賊人手拿刀槍,命令他們停船。船停下后,盜賊就問:“船上是什么人?”船夫答道:“是李涉博士?!狈耸茁犝f后,命令部下停止搶劫,說:“如果真是李博士,我們就不搶財物了。不過早就聽說李博士的詩名,希望他能給我們寫一首詩?!崩钌媛犕?,放下心來,拿出紙筆,就著船上的燈火,當場寫下一首題為《井欄砂宿遇夜客》的絕句:
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匪首得到這首詩非常高興,不但沒搶李涉的錢財,反而送了許多財物給他。
這個故事不知真假,但流傳很廣,可見李涉在當時的名氣是很大的。同時,從這件趣聞我們可以看出,在唐代,詩人在社會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并且受到了人們的普遍尊重,也可以看出詩歌在社會生活中廣泛的作用──甚至可以用來應酬“綠林豪客”。
當然,這首詩的流傳,不僅僅是因為有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而更在于它的詼諧幽默中所含有的頗為嚴肅的社會內容和現(xiàn)實感慨。“世上于今半是君”,當時的唐朝,政治昏暗,藩鎮(zhèn)強悍,到處都是貪官暴吏,倒是這些強盜,他們還懂得敬重詩人,反而很有人情味了。
6.推敲的來歷
唐朝苦吟詩人賈島被稱為“詩奴”,作詩講究“練字”。一天,賈島騎驢而行,忽然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初擬用“推”字,又改為“敲”字,在驢背上引手作推敲之狀,不覺一頭撞到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隨即被人押至韓愈面前。
韓愈是著名詩人,聽說賈島因作詩入迷,才沖撞了自己,惺惺相惜,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立馬思之良久,對賈島說:“推敲的取舍在于那僧出門時交代過小和尚沒有。若交代過,小和尚定會給老和尚留門不栓,老和尚回去自然是用推;若是沒有交代,小和尚則會栓好門,老和尚回去自然得敲了。這是以實際情況而定。”
韓愈停了停,又說道:“還是作‘敲’字佳。從意境角度看,山中夜晚,寺門緊閉,題目有寫的是幽居。在那月光如水,夜深人靜的環(huán)境中,忽然聽到梆梆的敲門聲,以動襯靜,就更顯寺院的深幽了。”這樣,兩人就并轡而行,共倫詩道,留連累日,竟成為布衣之交。
“推敲”一詞,比喻寫作時逐字逐句思考的過程,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
題李凝幽居(唐)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7.四季香酒助興“春風又綠江南岸”
宋神宗年間,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后,閑職在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居住。初春一天晚上,王安石因事又來到瓜州(今長江北岸,揚州市南面),在岸邊散步游玩。 此時,王安石正在醞釀改革變法事宜,望著浩瀚長江,皓月當空春風撲面,對面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市依稀可見,鐘山巍然……想著自己雖然變法受阻,但宋神宗對自己還是信任的,變法也得到老百姓的支持,還可以繼續(xù)下去,來日還可大展宏圖……心潮澎湃、詩興大發(fā),不覺口占一首:
京口瓜州一水間( jiàn),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偶得佳句,王安石非常高興。冷靜之后,王安石又覺得此詩雖然可以,但總覺平淡,詩味不濃,缺少畫龍點睛之感。尤其是第三句那個“到”字,看了怎么也覺得不合適,于是他又想了“過”字,也覺不妥,后來絞盡腦汗,搜腸刮肚,冥思苦想,一連用了“臨”、“度”、“來”、“吹”、“遍”等十幾個字,都覺得不好,一時江郎才盡,一連三天寢食難安,茶飯不思。
忽一日,家丁來報:“家鄉(xiāng)來人,并送來幾壇好酒”。 王安石不善飲酒,且又在發(fā)悶,但一聽見是臨川老家來人,也只得強打精神出來相見。原來是老家李員外赴金陵經商,順路來看看他。王安石一見兩壇酒,問道:“這是什么酒”?李員外道:“是家鄉(xiāng)特產四季香”?!昂螢樗募鞠??”安石又問。李員外回答說:“丞相有所不知,此酒名為四季香,有四大特色:此酒采用上等紅米、精白糯米磨碎做原料,吸取黔地茅臺,晉地汾酒,蜀地川酒和本地贛酒做法于一爐,延長發(fā)酵期,陳釀五年。釀出的酒,春季清亮透明,入口怡暢;夏季色澄力猛,入口如火;秋季棕黃晶澈,入口甘醇;冬季瑞麗豐瑩,入口綿甜。更有趣的是,春季香氣清新如三月桃花初開,夏季香氣濃郁如六月荷花綻蕾,秋季香氣淡雅如八月桂花吐芬,冬季香氣雋永如冰天臘梅豪放,故名四季香。四季香之所以質高品優(yōu),色香味俱佳,還得益于臨川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尤其是臨川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非常好。全國有名的臨川溫泉就在附近,地下水質清澈甘甜,是釀酒用最好水質。丞相一來離家久遠,二來從政繁忙,顧不上家鄉(xiāng)之事,所以不知。今天丞相應該為家鄉(xiāng)的妙品感到高興啊?!崩顔T外把四季香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如數(shù)家珍,侃侃而談。
王安石聽后,非常高興,遂命人打開酒蓋,只覺一股異香撲鼻,不覺舌根翻動,口水上溢,忍不住喝了一口,頓覺一股醇香入口,香氣四溢,沁人心脾,頓時,心曠神怡,滿臉紅光,不覺大喜,又一連喝了幾口,幾天來的愁思苦結一掃而光。 忽然,王安石眼前一亮:四季香香氣撲鼻,酒力一口涌全身,此時,春風又到江南岸,萬物復蘇,江南不就綠了嗎,對,春風又“綠”江南岸。就這樣王安石酒后詩興大發(fā),用一個“綠”字,把江南的生氣勃勃,春意盎然的美景“活”畫了出來,一時傳遍大江南北,成為千古佳作。
不久,王安石第二次為相回到京城,見面第一天,宋神宗問道:“愛卿又得佳句,可否賜教?!?安石道:“過獎了,區(qū)區(qū)小作,怎么連皇上也知道了”。 “天下人都知道了,我怎能不知呢!”。神宗笑道。于是王安石告訴宋神宗,實乃飲酒所至。宋神宗愈發(fā)驚奇了,怎么愛卿家鄉(xiāng)有如此好酒,不拿來與我品嘗! 王安石連忙叫人送了幾壇四季香給宋神宗。宋神宗飲后,也連稱,好酒、好酒。
8.黃巢的菊花詩
傳說黃巢小的時候和爺爺在院子里觀賞菊花??粗ё税賾B(tài)、爭妍斗奇的菊花,爺爺要黃巢吟詩,沒想到五歲的黃巢脫口而出:
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
老人一聽不禁喜上眉梢,連連稱好??墒呛⒆拥母赣H在一邊直瞪眼,責怪兒子。
“這兩句詩真好!”黃巢的祖父高興地說,“我家姓黃,他贊美黃菊花能當百花的領袖,真是人小志氣大啊!”說著,他把黃巢拉到身邊,撫摸著他的頭,叫他作一道完整的菊花詩。黃巢環(huán)顧四周,想了一想,便大聲吟誦: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祖父聽了,笑得合不攏嘴,說:“想像太豐富啦,讓菊花跟桃花同在春天開放,不同凡響,妙極了!”一旁的父親,臉上也露出了贊許的笑容。
從小聰明過人的黃巢長大后,反而幾番殿試均落第了。他并沒有垂頭喪氣,又寫了一首著名的《賦菊》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果然,到公元880年冬,黃巢率領農民起義軍轉戰(zhàn)近半唐朝江山,稱帝長安,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抱負。
9.“不須惆悵怨芳時”
公元835年,杜牧做江西觀察史沈傳師的幕僚,有一天閑暇時,杜牧只身到郊外游玩,遇到一個老婦帶著一個不足十歲的女孩走過來。杜牧駐足凝視,大喜過望,在鄉(xiāng)間竟能有如此美女,心生愛慕,就急忙迎過去,誠懇地對老婦說,想要把小女孩接回家。老婦驚訝地說:“對不起大人,我家小女還不到婚配年齡呢?!?/p>
杜牧連忙分辯道:“我不是哪個意思。我是相約以后呢!”于是就商定了十年的期限,等那時杜牧做了大官時,就來迎娶。老婦也答應了。
后來,杜牧終于出任刺史,可是這時候相距和老婦的盟約,卻早已過去了十四年。等杜牧找到原來了那對母女時,以前相約要迎娶的那個女子,已經嫁人三年,生了兩個孩子了。
老婦指責杜牧不守盟約,杜牧懷著滿腔后悔和惆悵,寫下了這首詩:
嘆花 (唐 ) 杜牧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10.一字師的來歷
唐代鄭谷隱居仰山,詩僧齊已奉《早梅》詩求教: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fā)映春臺。
鄭谷認真地看了幾遍,贊賞說:“大作取景造意,處處是早字妙趣:根暖是早,昨夜花開,說明昨日之前無花,是早,禽窺也見早。寫凍、雪更見早。”
鄭谷思慮再三,又說,'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中的'數(shù)枝'改為'一枝'不僅切合題意,而且更見“一枝”傲岸不群的品格和昂揚奮發(fā)的升級。齊已當庭拜鄭谷為'一字師'。
詩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皚皚深雪,作為孤梅獨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耙恢﹂_”是詩的畫龍點睛之筆:梅花開于百花之前,是謂“早”;而這“一枝”又先于眾梅,悄然“早”開,更顯出此梅不同尋常。
后以“一字師”稱呼善改詩文的人;比喻一個人虛心學習的胸懷,即使比自己多認識一個字或了解一件事也可為自己的老師。
11. “人面桃花相映紅”
唐代詩人崔護生平事跡不詳,《全唐詩》僅存詩六首,但一首《題都城南莊》卻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關于這首詩,孟棨在《本事詩》里講述了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崔護是博陵人,才華出眾,品性高潔,很年輕就考中了進士。有一年的清明節(jié),他一個人去郊外游玩。走到都城南門外時,感到口渴難耐,正好看見一處莊園,房舍不大,園內花木叢生。崔護走上前敲了敲門,過了一會兒,一個姑娘從門縫里探出了頭,問道:“誰呀?”崔護報出了姓名,說:“我一個人出城游玩,酒后口渴,特來討點水喝?!迸捍蜷_門,讓他進園坐下,然后進屋端了一杯水來。她自己則靠著桃樹靜靜地站著看他喝,姑娘羞紅的臉龐在桃花的映襯下,面頰緋紅,風姿綽約,艷麗之極。崔護和她都默默不語,只是互相注視著。因為男女授受不親,崔護喝完了水,若有所思地告辭。女孩送至園門,有些依依不舍。崔護不住地回頭,嘆著氣悵然而歸。
到了第二年清明節(jié),他忽然思念起那個姑娘來,思念之情無法控制,就直奔城南。崔護到了那里,門庭莊園和去年一模一樣,但是大門已上了鎖。惆悵了很久,崔護在園門上寫了一首《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無奈失落而返,過了幾天,崔護難抑思念之情,他又到城南去尋找那位女子。卻聽見門里有哭聲,敲門一問,有位老人走出來說:“你不是崔護嗎?”他答道:“正是?!崩先丝拗f:“是你害死了我的女兒?!贝拮o又驚又怕,手足無措。老人說:“我女兒從小就知書達理,已經成年了還沒有嫁人??墒亲詮娜ツ昵迕鞴?jié)后,她經常神情恍惚,若有所失。今年清明節(jié)那天陪她出去散心,回家時,看見了門上的題字,進門她便病倒了,好幾天沒吃沒喝就死了。我老了,只有這么個女兒,遲遲不嫁,就是想找個可靠的君子,寄托我的終身,如今她竟不幸去世。這不是您害死她的嗎?”說完又拉著崔護大哭。崔護淚眼潸然,入室哭拜。他看到姑娘仍安詳仰臥在床上,像是熟睡了一樣。崔護抬起她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哭著禱告說:“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不一會兒,女孩兒奇跡般地睜開了眼睛,死而復生了。老父大為驚喜,便將女兒許配給了崔護。
死亡的女孩被心上人喚醒,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是一個讓人暖心的浪漫故事?!短綇V記》里把崔護和他偶遇的美嬌娘寫成了“天作之合”;同樣,《警世通言》里對此也有演繹。這個故事以及崔護的題詩后來衍生了一個典故“人面桃花”。它被用來形容男女邂逅分離后男子追念的情形,用于泛指所愛慕而不能再見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產生的悵惘心情。后世文人創(chuàng)作常用到這個典故。
12. 劉禹錫百折不撓
“詩豪”劉禹錫因為“二王八司馬”的事,使得他先是被貶連州,因為摯友柳宗元的幫助,后又改為朗州。好容易挨過十年,有奉旨回長安的機遇,他卻狂妄地寫了首《戲贈看花諸君子》: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當時朝政在滿朝新貴把持下,愈趨腐敗,詩人十分憤慨,于是借游玄都觀看花一事,寫詩諷刺,詩題竟明顯地用了“戲贈”二字。由于此詩“語涉譏刺”,使?jié)M朝新貴極為不滿,執(zhí)政者更不高興,于是沒過幾天,詩人又被排擠出京,被貶逐到十年前逃過的比朗州更邊遠的連州去作刺史。計詩人到京,才一個月。
轉眼又是十年,他已五十有幾,因裴度宰相鼎力舉薦,才得以再回長安。不想,他又豪放不羈的寫下《再游玄都觀絕句》: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其結果是又惹得“執(zhí)政不悅”,又幾次遭到貶謫。他恃才傲物,不但不去巴結逢迎,反而作了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用以表現(xiàn)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心酸和憤懣不平,也透露出他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后來,長官不滿劉禹錫的執(zhí)拗,送他一塊頑石,予以譏刺他不合時宜。不想劉禹錫竟然把頑石稍加打磨,刻下了《陋室銘》這一千古傳世大作!
悲乎?樂乎!
13. “一日看盡長安花”
貞元七年(791年),孟郊41歲,才在故鄉(xiāng)湖州舉鄉(xiāng)貢進第,于是往京應進士試。貞元八年,正式考試日期臨近,舉子們都忙著找門路,投獻自己的“行卷”,孟郊好不容易才向副主考梁肅投獻了一首《古意贈梁肅補闕》:
曲木忌日影,讒人畏賢明。自然照燭間,不受邪佞輕。
不有百煉火,孰知寸金精。金鉛正同爐,愿分精與粗。
孟郊把自己比作“精金”,把別人比作“粗鉛”,像這樣求人而又沒有媚顏卑辭,結果只能是下第。到了放榜,他既傷心又憤慨,寫下了《落第詩》:
曉月難為光,愁人難為腸。誰言春物榮,獨見葉上霜。
雕鶚失勢病,鷦鷯假翼翔。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
貞元九年,應進士試,再下第,他黯然傷神,徹夜難眠,又寫下《再下第》詩:
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
貞元十二年,孟郊46歲,奉母命第三次應試,才進士登第。多年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一切心酸屈辱一掃而光,他與同榜進士在曲江宴集賦詩,意氣風發(fā),縱情暢飲,又寫下了《登科后》: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隨即東歸,告慰母親。
14. 游子吟
唐代詩人孟郊(751—814),字東野。他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做上了溧陽縣尉的小官。
孟郊上任后,想起母親養(yǎng)育自己的恩情,非常激動。原來,他家中貧困,自己早年在河南嵩山隱居,一家生計全靠母親支撐。他中年時,三次赴京應考,每次出門前,老母總要親自為他準備行裝……孟郊回憶起母親親手為他縫制出門衣服時的情景:她老人家一邊飛針走線,擔心兒子在外鄉(xiāng)遲遲難歸,衣服總是縫得十分結實耐穿,一邊口中喃喃自語,盼望兒子早日回到自己身邊。母親的愛,正像春天太陽的光輝那樣溫暖深厚!于是,孟郊立即派人到家鄉(xiāng)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把老母接到溧陽來好好侍奉。同時,他把上面這些想法寫成一首《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在詩的最后兩句,把兒子比作在三春暉撫育下成長的小草,深刻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情:新衣暖身,母愛暖心,兒子對于母親的愛是無論怎樣都報答不盡的。
這天,孟郊在縣衙里,一面吟哦這詩,一面在想:武康離溧陽不遠,這兩天母親應該到了。果然,下午時分,他兒子急匆匆進來稟報:祖母大人坐的船,很快就要靠上河碼頭了。這時,孟效放心了,在《游了吟》詩題下寫了“溧上迎母作”五個字,就同兒子趕到河碼頭去了。
15. 祖詠輕功名
《終南望余雪》祖詠的佳作,在當時它卻是一首被考官遺棄的詩篇。這首詩是祖詠參加科舉考試的應試之作。當年年輕的祖詠意氣風發(fā),去長安城參加科考,考題中是這么要求的:以“終南忘余雪”為題目,創(chuàng)作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祖詠思考片刻,便在試卷上揮筆寫道: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清新美麗的畫面,讓人讀著便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和意蘊。四句詩作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祖詠也就停筆而坐,只等交卷。交卷之時,監(jiān)考老師詫異道,年輕人,我們要的是十二句長律,你這詩作只才四句,拿回去重寫吧。
對于監(jiān)考老師之言,祖詠卻不以為意,回答說四句話就已經將意思表達完了,再寫的話就是畫蛇添足了。于是祖詠執(zhí)意交卷。后果也可想而知,惹得監(jiān)考老師不高興不說,祖詠也沒有被錄取。但讓監(jiān)考老師意想不到的是,正是這被遺棄的四句詩作,竟然流傳千古,成為了傳世之作,令人稱頌不絕。
從祖詠身上我們能夠看到的東西也不僅僅只有隨心而作這一點,祖詠的淡泊、坦然、本真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16. 唐代酒價知詩史
宋真宗有次在太清樓宴請大臣,君臣交接融洽,談笑親密?;实弁蝗婚g問起現(xiàn)在市面上最好的酒在哪里,內侍說南仁和不錯。馬上命令呈上來,賞賜給大臣。真宗挺喜歡,問酒的價格,內侍如實回答。真宗再問身邊的大臣,唐朝時的酒價怎樣?卻沒有人能回答。只有丁晉公回答說,唐朝酒價每斗三十文。真宗問你怎么知道?晉公回答,我過去讀過杜甫的詩,從中可知----
逼側行贈畢四曜(唐)杜甫
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巷北。
可恨鄰里間,十日不一見顏色。
自從官馬送還官,行路難行澀如棘。
我貧無乘非無足,昔者相過今不得。
實不是愛微軀,又非關足無力。
徒步翻愁官長怒,此心炯炯君應識。
曉來急雨春風顛,睡美不聞鐘鼓傳。
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
已令請急會通籍,男兒性命絕可憐。
焉能終日心拳拳,憶君誦詩神凜然。
辛夷始花亦已落,況我與子非壯年。
街頭酒價??噘F,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
宋真宗聽了大為贊賞,“杜甫在世時,人們就稱其詩為詩史。眾愛卿要像丁晉公一樣博學廣聞?!?/p>
17. 王安石與蘇軾辨菊花
蘇東坡去拜見王安石,恰遇王公有事離開房間。蘇東坡獨自踱到書房,見四壁書櫥關閉有鎖,文案上只有筆硯,更無馀物。東坡開硯匣,看了硯池,是一方綠色端硯,甚有神采。硯上余墨未干。方欲掩蓋,忽見硯匣下露出些紙角兒。東坡拿開硯匣,乃是一方素箋,疊做兩摺。取而觀之,原來是兩句未完的詩稿,認得荊公筆跡,題是《詠菊》。東坡笑道:“士別三日,刮目相看。昔年我曾在京為官時,此老下筆千言,不假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正是江淹才盡,兩句詩不曾終韻?!蹦盍艘槐?,“呀,原來連這兩句詩都是亂道。”----
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
東坡為何說這兩句詩是“亂道”?原來一年四季,風各有名:春天和風,夏天薰風,秋天金風,冬天朔風。和、薰、金、朔四樣風配著四時。這詩首句說西風,西方屬金,金風乃秋令也。那金風一起,梧葉飄黃,群芳零落。第二句說:“吹落黃花滿地金”,黃花即菊花。此花開于深秋,其性屬火,敢與秋霜鏖戰(zhàn),最能耐久,隨你老來焦干枯爛,并不落瓣。說個“吹落黃花滿地金”,豈不是錯誤了?興之所發(fā),不能自已。舉筆舐墨,依韻續(xù)詩二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寫便寫了,東坡愧心頓萌?!疤却死铣鰰肯啻娏舜嗽?,當面搶白,不像晚輩體面,欲待袖去以滅其跡,又恐荊公尋詩不見,帶累下人。”思算不妥,只得仍將詩稿摺疊,壓于硯匣之下,蓋上硯匣,步出書房。到大門首,取腳色手本,付與守門官吏囑付道:“老太師出堂,通稟一聲,說蘇某在此伺候多時。因初到京中,文表不曾收拾。明日早朝赍過表章,再來謁見。”說罷,騎馬回下處去了。不多時,荊公出堂。那守門官吏,雖蒙蘇爺囑付,沒有紙包相送,那個與他稟話。只將腳色手本和門簿繳納。荊公也只當常規(guī),未及觀看。心下記著菊花詩二句未完韻。恰好下人從太醫(yī)院取藥回來,荊公喚他送置東書房,荊公也隨后入來。坐定,揭起硯匣,取出詩稿一看,問下人道:“適才何人到此?”下人跪下稟道:“湖州府蘇爺伺候老爺,曾到?!鼻G公看其字跡,也認得是蘇學士之筆??谥胁徽Z,心下躊躇:“蘇軾這個小畜生,雖遭挫折,輕薄之性不改!不道自己學疏才淺,竟敢來譏訕老夫!明日早朝,奏過官里,將他削職為民?!庇窒氲溃骸扒易?,他也不曉得黃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叫下人取湖廣缺官冊籍來看。單看黃州府,馀官俱在,只缺少個團練副使。荊公暗記在心。命下人將詩稿貼于書房柱上。明日早朝,密奏天子,言蘇軾才力不及,左遷黃州團練副使。天下官員到京上表章,升降勾除,各自安命。惟有東坡心中不服。心下明知荊公為改詩觸犯,公報私仇。沒奈何,也只得謝恩。朝房中才卸朝服,長班稟道:“丞相爺出朝?!睎|坡露堂恭候,荊公肩輿中舉手道:“午后老夫有一飯。”東坡領命。回下處修書,打發(fā)湖州跟官人役,兼本衙管家,往舊任接取家眷黃州相會。午牌過后,東坡素服角帶,寫下新任黃州團練副使腳色手本,乘馬來見丞相領飯。門吏通報。荊公分付請進到大堂拜見。荊公侍以師生之禮。手下點茶。荊公開言道:“子瞻左遷黃州,乃圣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子瞻莫錯怪老夫否?”東坡道:“晚生自知才力不及,豈敢怨老太師!”荊公笑道:“子瞻大才,豈有不及!只是到黃州為官,閑暇無事,還要讀書博學?!睎|坡目窮萬卷,才壓千人。今日勸他讀書博學,還讀什么樣書!口中稱謝道:“承老太師指教?!毙南掠硬环?。荊公為人至儉,肴不過四器,酒不過三杯,飯不過一箸。東坡告辭。次日辭朝出京,星夜奔黃州道上。黃州合府官員知東坡天下有名才子,又是翰林謫官,出郭遠迎。選良時吉日公堂上任。過月之后,家眷方到。
東坡在黃州與蜀客陳季常為友。不過登山玩水,飲酒賦詩,軍務民情,秋毫無涉。光陰迅速,將及一載。時當重九之后,連日大風。一日風息,東坡兀坐書齋。忽想:“定惠院長老僧送我黃菊數(shù)種,栽于后園,今日何不去賞玩一番?”足猶未動,恰好陳季常相訪。東坡大喜,便拉陳同往后園看菊。到得菊花棚下,只見滿地鋪金,枝上全無一朵?;5脰|坡目瞪口呆,半晌無語。陳問道:“子瞻見菊花落瓣,緣何如此驚詫?”東坡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見此花只是焦干枯爛,并不落瓣,去歲在王荊公府中,見他《詠菊》詩二句道:‘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苤坏来死襄e誤了,續(xù)詩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瘏s不知黃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遷小弟到黃州,原來使我看菊花也?!标悜V笑道:“古人說得好:
廣知世事休開口,縱會人前只點頭。
假若連頭俱不點,一生無惱亦無愁?!?/p>
18. 打油詩的來歷
打油詩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間,以后瓜瓞綿綿,不斷發(fā)展,表現(xiàn)出活躍的生命力。這類詩一般通俗易懂,詼諧幽默,有時暗含譏諷,風趣逗人。
唐人張打油不過是一般的讀書人,也有人說他是個農民,總之是個無名小卒。但他鐘愛詩歌,卻不講究格律。寫的詩通俗易懂,詼諧幽默。
有一年冬天,大雪紛飛,銀裝素裹。面對美麗雪景,張打油詩興大發(fā),張口就吟出一首《詠雪》詩:
江上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此詩一鳴驚人,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打油詩體,名垂千古。此詩描寫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寫,由顏色而及神態(tài)。通篇寫雪,不著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躍然。遣詞用字,十分貼切、生動、傳神。用語俚俗,本色拙樸,風致別然。格調詼諧幽默,輕松悅人,廣為傳播,無不叫絕。
又是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見大殿墻壁上寫了這樣一首詩:
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鐵鍬的使鐵鍬。
大官讀罷,頓時大怒,下令緝拿作詩人。左右將其平日喜作這類詩的張打油抓了來。為了證實該詩是否張打油所作,大官未急于治罪,而是令張再作詩一首。那時安祿山兵困南陽郡,張于是便以此為題,脫口吟道:
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援救也無糧。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兩首詩如出一轍,大家聽了,哄堂大笑起來,連這位大官也被惹笑了,終于破例饒了張打油。張打油從此遠近聞名。后來人們常把這類以俚語俗句入詩,不求平仄對仗的詩作,稱為打油詩。
19. 孟浩然錯獻詩
年輕的時候,孟浩然也曾帶著自己的詩詞作品上京城到處拜謁達官貴人、毛遂自薦。本來靠著他的才華,這事兒都快成了。只可惜孟浩然智商有余,卻情商不足。
唐玄宗開元十六年,40歲的孟浩然來到長安,準備應試,并結識了著名詩人王維和宰相張九齡,得到了他們的推薦和宣傳。相傳,孟浩然在王維的引薦之下獲得了一次極其難得的面圣機會。唐玄宗見到這位名聲在外的大才子以后,自然想親自考驗一下孟浩然的文學能力。于是,唐玄宗讓孟浩然獻詩一首。
然而當時的孟浩然也的確是一位格局不夠大的年輕人,面對著眼前這位倜儻風流的皇帝,他居然緊張得語無倫次、渾身發(fā)抖。情急之下,孟浩然慌忙從袖筒里拿出剛剛寫好的《歲暮歸南山》高聲吟誦了一遍: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這首詩抒發(fā)的是孟浩然懷才不遇、仕途受挫的憤懣與抑郁之情。語言豐富,層層輾轉反復,風格悠遠深厚,富有韻味。
也許說者無心,但聽這句話的當權者的唐玄宗,幾乎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埋怨了。尤其是那一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寫得十分的尖銳。
正所謂“圣代無隱者,英靈盡歸來”,孟浩然當面說出這種話,難道是怨恨自己埋沒了人才?唐玄宗越想越氣,惱怒地說:“你自己這么多年不來京應試,怎么能說不才明主棄?應該是不明才主棄,多故病人疏!”然后喝令孟浩然回鄉(xiāng)下去,這也直接宣告孟浩然這輩子也無法再出來獲取功名、步入仕途了。
好不容易才得來的機會,就這樣因為自己的口不擇言而化成了泡影。孟浩然非常后悔,但確實是無法回天的了。王維也是虛汗淋漓,惶恐地送走盛怒的皇上后,責問孟浩然:“為什么不背誦你的《春曉》呢?”事已至此,孟浩然索性也看破了出仕入相的名利場,帶著學富五車的才華、在遠離繁華的山水之間逍遙度日。也許當白發(fā)蒼蒼的詩人坐在充滿鄉(xiāng)野之趣的田園里、望著連綿高聳的群山,他依然會心情激動地想起自己年輕時未曾實現(xiàn)的遠大抱負與仕途理想。他會想起那些錯過的機會和錯過的前程,然后眼含熱淚地感嘆幾句:“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20. “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是個喜歡交友的詩人,他的朋友圈,相當華麗。從現(xiàn)存王昌齡詩歌看,有綦毋潛、李頎、岑參、王維、李白、劉昚虛、常建等。薛用弱《集異記》所記旗亭賭酒的故事,王昌齡跟高適、王之渙等交游。辛文房《唐才子傳》稱王昌齡與王之渙、辛漸“交友至深”。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笨梢娎畎赘醪g之間的情誼非同尋常。須知,王昌齡以擅長七絕而名重一時,當時已經有“詩家夫子王江寧”的說法。從文學史上看,王昌齡跟李白在七絕上的成就,是旗鼓相當?shù)?。這樣的兩個人,能夠成為好朋友,大概可以提示我們,王昌齡跟李白一樣,沒有文人相輕的陋習,是個有胸襟氣度之人。
王昌齡跟孟浩然的交往,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痛。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記載:開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齡游歷襄陽,跟孟浩然相見。當時孟浩然背脊毒瘡,即將痊愈,二人相處很快樂。于是,大開宴席,開懷暢飲。結果,“食鮮疾動”,孟浩然舊病復發(fā),不治身亡。好朋友的死跟自己有關,而且死在自己面前,王昌齡內心的悲慟,不難想象。
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江蘇南京)丞。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陪他從江寧到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然后在此分手。他和辛漸一起來到芙蓉樓,王昌齡極盡地主之誼,為好友踐行。
溫酒三杯下肚,胸中漸漸有些暖意。他們憑窗遠眺,江水奔流,細雨斜織,煙霧迷蒙。兩人雙手捧杯,眼含熱淚,不知所以。
王昌齡凝視著好友,悲愴地說;“辛漸兄,此地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見??!”
辛漸強打精神,動情地說:“兄長不必掛懷!我倒是擔心你耿直諫言,遭致更多的小人誹謗?。 ?/p>
王昌齡凄涼地說:“這沒什么!我屢屢受挫,早已習慣了!”
辛漸關切地說:“難得兄長襟懷寬廣??墒?,等我回到洛陽以后,朋友們問起你,我該說什么才好呢?”
王昌齡拭了拭雙眼,堅定地說:“那你就告訴他們,我王昌齡的清白之心就像玉壺里的冰晶,絕不會被那些流言蜚語所玷污的!”王昌齡略微頓了頓,情不自禁地吟誦了兩首《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br>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21. “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是山西太原人,少年時有放蕩不羈的習性??既∵M士后仍以飲酒為事。當時并州(今太原)有位長史叫張嘉貞很欣賞他的才氣,總是對他“禮接甚厚”,他也就時常不好意思,為這位張大人寫了不少樂府詞曲,還回請他吃飯喝酒,親自在酒席上又唱又跳,那目的其實也有兩個,一是表達謝忱之意,二是顯示自己的才華。這一招,果然很靈,連當時到并州來接替張嘉貞任長史的張說,也領略了王翰的這套活兒,且也對王翰推崇備至。沒兩年,張說升任三品的兵部尚書,也沒忘了提拔王翰,做了個九品秘書正字的小官。不久又找了個機會,一下子把他提為七品的通事舍人。三年後再升為五品的駕部員外郎。
從初唐乃至開元盛世,邊界上各少數(shù)民族對中原的侵犯其實始終未斷,所以朝廷必須屢派軍隊前往御敵。而軍隊里除了帶兵打仗的武官,也還需要一批文官隨軍掌管文牘事務,這樣一來,大批的文人就有了去邊塞參戰(zhàn)的機會,“邊塞詩”的發(fā)達也就由此而生。用後來杜牧的詩說,“唯有涼州歌舞曲,流傳天下樂閑人”,可見以“涼州詞”這種新樂府體裁所寫下的詩篇,不止於王翰,諸如王昌齡、王之渙、高適、岑參等人的許多“涼州詞”,也都為初唐詩壇帶來了無比振奮的新氣象。
王翰是以駕部員外郎的身份前往西北前線的,“駕部”是專門負責往前線輸送馬匹與糧草等軍需物資。員外郎是個副職,基本也由文職人員擔任,所以不忙不閑的,也還有時間作詩。王翰的這一首,顯然是站在某位即將奔赴戰(zhàn)場的將軍角度上寫就的----那將軍在行轅里正痛飲著甜美的葡萄酒,而此刻,探子忽然來報說敵軍到了。他來不及將剩下的酒喝完,催他披掛上陣的琵琶聲便也奏響。他放下酒杯,跨上戰(zhàn)馬,這會兒似乎又感到酒勁兒有點上來了,搖搖晃晃的。不過,臨行前他還是對身邊的僚屬們開了句玩笑說:沒準兒我是醉倒在沙場上的,而不是被敵人打死的,即使如此你們也不能笑話我,因為自古到今,本來在那戰(zhàn)場上就沒幾個人能回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
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
這首詩抓住了邊塞風光景物的一些特點,借其嚴寒春遲及胡笳聲聲來寫戰(zhàn)士們的心理活動,反映了邊關將士的生活狀況。詩風蒼涼悲壯,但并不低沉,以俠骨柔情為壯士之聲,這仍然是盛唐氣象的回響。
22. 詠鵝
詠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這是號稱“初唐四杰”的駱賓王七歲時寫的著名詩篇。
駱賓王,唐朝時候婺州義烏人。駱賓王的父親在山東博昌當縣令,他和母親在義烏鄉(xiāng)下。
一天上午,駱賓王家里來了客人,賓王的母親忙著燒飯燒菜招待,等客人吃完飯問起小賓王時,母親才想起孩子跟幾個小同伴到村后淺水塘里洗澡去了。她連忙到鄰居家打聽,可是鄰近的幾個小孩都已回家吃飯了,說賓王還在那里玩。這下,賓王的母親急了,趕到村后一看,只見小賓王坐在塘邊草地上,附近沒一個人,只見他面前的水塘里幾只鵝在水面上游來游去。母親見小賓王一個人癡癡呆呆一動不動地坐著,以為他病了,就一邊喊一邊跑到他身邊,用手摸摸他的額頭燙不燙,誰知小賓王把小腦袋一歪,伸手把母親的手撥開,說:“媽,你看——”
小賓王叫母親看什么呢?原來,駱賓王從小就非常注意觀察景物,善于思考。現(xiàn)在,他伸手指著塘里游水的鵝,對母親說:“媽媽,你看,鵝的叫聲真響亮啊,伸著長長的項頸,頭是朝天上的,紅色的腳掌在水里撥動,游來游去多么好看??!”
駱賓王正說著,剛好他家的客人也來到塘邊,客人聽了小賓王的話就笑著問:“好哇,那你就以‘詠鵝’為題,吟一首詩我們聽聽!”駱賓王看了看客人,又看了看母親,用手摸摸小腦袋說:“行??!”
母親聽小賓王說“行啊”,連忙拉他站起來,說:“小孩子要懂禮貌,更不能說謊話。你能即興吟的出來嗎?”見小賓王肯定地點點頭,母親又說:“就是吟得出來也要謙虛,要客氣?!毙≠e王說:“這有什么好客氣 的?”原來他已經看了鵝好一會,心里早已想好。“噔噔噔”走到客人面前,仰起小腦袋,一副很自信的樣子,張開小嘴巴,一句一句地吟出了那首《詠鵝》。
那客人聽得笑瞇瞇地直點頭,對賓王的母親說:“你的孩子真聰明,將來必定有出息?!笨腿撕孟袷翘匾庖獮殡y下小賓王,慢慢地說:“小時聰明大了未必聰明呢!”賓王緊接著回敬道:“想來客人小時必定聰明喏!”大家聽了,都開懷大笑起來。
23. “今日青娥屬使君”
趙嘏字承佑,山陽人,會昌四年進士。宣宗雅知其名,因問宰相:'趙嘏詩人,曾為好官否?可取其詩進來。'讀其詩,首題秦詩云:'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上不悅,事寢。嘏嘗早秋賦詩曰:'殘星數(shù)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杜牧之呼為'趙倚樓',賞嘆之也。又初有詩,落句云:'早晚粗酬身事了,水邊歸去一閑人。'仕途屹兀,豈其讖也?嘏豪邁爽達,多陪接卿相,出入館閣,如親屬。然能以書生,令遠近知重。所謂'一日名動京師,三日傳滿天下'。
先嘏家浙西,有美姬溺愛。及赴長安應試,想把愛妾帶在身邊,遭致母親反對,不得不將愛妾留在家里留伺候母親。會中元游鶴林寺,浙帥窺見悅之,奪歸。明年嘏及第,自傷賦詩曰:
寂寞堂前日又曛,陽臺去作不歸云。
當時聞說沙吒利,今日青娥屬使君。
帥聞之,殊慘慘,遣介送姬入長安。時嘏方出關,途次橫水驛,于馬上相遇,姬因抱嘏痛哭,或因大悲大喜,樂極生悲,信宿而卒,遂葬于橫水之陽。嘏思慕不已,臨終目有所見,時方四十余。
24. 陳子昂摔琴揚名
唐朝殿試,主考除了看試卷外,還要看考生在社會上的名望和品行。所以初到長安博取功名的人,總要千方百計尋找門路。陳子昂不過一介書生,舉目無親,一下子竟不知所措。
一天,恰逢有一個人賣胡琴,索價百萬。有錢人相互傳看,但沒識貨的。陳子昂就挺身而出,對手下人說:拿千緡買下來。大家驚訝不已,就問他。他答道:我善于玩這種樂器。大家都問,能不能彈給大伙欣賞一下?陳子昂說:明天你們到宣陽里集合等候。到了第二天,大家結伴而往,只見陳子昂已經準備好了酒肴,席前還擺著昨天那把胡琴。陳子昂盛情邀請大家大家豪吃痛飲,宴罷,大家準備聽陳子昂彈琴了。陳子昂捧著琴說:我陳子昂是四川人,寫有文章百卷。今天到京城奔走,碌碌無為,不為人知,如同塵土。這樂器是低等人謀生用的,哪里值得大家來關注。說完,他就舉起胡琴往地上摔碎了,接著又拿出他自己的詩文逐一贈給赴約的人。一天之內,他的名聲傳遍了京都。
那一年陳子昂24歲,一舉開上了進士??墒恰K冀K都沒有得到真正的信任和重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郁郁寡歡。他登上附近的幽州臺,遙想千多年前賢主明君燕昭王不惜重金,筑臺求賢的佳話,又想想自己的悲慘遭遇,揮筆寫下了千古名篇---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25.回轉百里改一字
唐代詩人高適在擔任兩浙觀察使時,有一次經過杭州清風嶺去臺州巡察。此時,秋意正濃,金風送爽,蒼勁古松上白鶴撲打著翅膀,冰冷的露水浸濕了衣裳。他觀賞著修直挺拔的翠竹,幽雅清凈的古剎,清澈的江水映照著前村的一彎殘月,詩興大發(fā),就情不自禁地在僧房里寫了一首詩:
絕嶺秋風已自涼,鶴翻松露濕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
寫完他就繼續(xù)趕路。途經錢塘江時正值月落,高適細看江潮,發(fā)現(xiàn)月落時,江潮隨風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來描寫月夜之時的江潮,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盡管一路視察,已經走出一百多里了,但他還是在完事后執(zhí)著地趕回去,回到僧房,專門去改詩??墒?,一踏進房門,便看見這句詩已被人改過來了。高適感到很納悶,忙問是誰改的。僧人告訴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員從此路過,偶然看見了這首詩,連聲贊嘆,但惋惜詩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準確,便不待作者回來相商,徑直給它改了。高適暗暗稱奇,心想:“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后來他多方打聽,才得知那位改詩的官員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學家駱賓王。
26“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在唐天寶年間755年,旅居南陵叔父家。涇川豪士汪倫性格豪爽,喜歡結交名士,仗義疏財,慷慨解囊。 素慕李白詩名,很想見他,但想想,李白這樣大人物,怎能說來就會來呢?于是,汪倫想個主意,特意寫了封邀請信,騙李白說: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當時正在安徽宣城游玩,看了汪倫的信很高興,馬上到了。到后就找汪倫喝酒看桃花,汪倫圓謊說:“離此十里有桃花渡,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不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大笑,既來之則安之,索性就在涇川玩一玩。汪倫對李白是上佳款待,有吃有喝、有陪有游。李白一連玩了幾天特開心。臨別那天,汪倫又贈他名馬八匹、官錦十段,并親自送上船,還組織了一群美女在岸上,用腳踏著節(jié)奏唱送別歌。汪倫這儀式挺隆重,李白看了很感動,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自己連吃帶拿的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就作了首特深情的詩作為答謝: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7.王勃與《滕王閣序》
王勃生于唐初,山西省萬榮縣通化村人,他自幼聰慧,六歲就能寫出很好的文章,九歲便指出大學問家顏師古所注《漢書》中的許多謬誤,十歲精通詩歌。據(jù)說王勃少時,曾夢見有人“遣以丸墨入袖”,他寫文章先磨墨數(shù)升,然后引被覆面而臥,忽起,援筆而書,一氣呵成,不加點竄,時人謂之腹稿。十三歲時,隨舅游江左,獨至一處,見一老叟,容服純古,他感到很奇異。老叟問:你不是王勃嗎?王勃說,我與你非親非故,你怎么知道我的姓名?老叟說,當然知道。王勃知其為異人,就作揖拜問,你是神還是仙呀?請你指教我。老叟說,我是中元水府之主,來日滕王閣作記,你有高才,怎么不去試試?你登舟,我助你一席清風,希望你回來時千萬不要再路過這個地方。王勃登舟,舟去如飛,來到洪州府。正好洪州都督閻公召集江左名賢聚集滕王閣吟詩作賦以記其盛。
席間,閻都督讓他的女婿把早已作好的文章拿出來念給大家聽,并大加贊揚,還故意擺起紙墨筆硯,邀請客人即席撰文助興。賓客知道閻公的用意,相互推托都不提筆。而年青的王勃卻當仁不讓,欣然鋪紙命筆。閻公見王勃狂傲無人,憤然拂袖退到另一個席間。卻叫手下人把王勃寫的文章一句一段隨時報念給他聽。當手下人報告他王勃始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時,閻公說:“這不很平常嘛”。接著報來下面幾句:“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聽了,若有所思,沉默不語。當聽到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聯(lián)名句時,閻公拍案叫絕:“這真是天才!他的文章應當名垂不朽了?!庇谑?,連忙回到席上,把王勃拉到身旁,贊不絕口……
不久,王勃再路過巧遇老叟的地方,只見老叟坐在石頭上。王勃恭拜說,神既助以好風,又教以不敏,當修牢酒以報神賜。請問我的壽夭窮達可以知道嗎?老叟說,壽夭系陰司,言之是泄陰機而有陰禍。子之窮通,言亦無患。子之軀,神強而骨弱,氣清而體贏,腦骨虧陷,目精不全,雖有不羈之才,高世之俊,終不貴矣。況富貴自有神主乎!王勃聽了,心里老大不高興。第二年,王勃去海南探望父親,不幸溺海而死,英年早逝。
28.“長安居大不易”
白居易聰穎過人,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舌生瘡,寫得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發(fā)全都白了。貞元十六年(800),到長安應試,他帶著自己的詩稿,去拜訪老詩人顧況,希望得到指教和薦引。顧況覺得白居易這名字與眾不同,就接見了他。顧況端詳著面前這身材頎長、口舌生瘡,文弱有余,相貌不足的青年,想先試一試他的內才,就用半開玩笑的口吻說道:“長安的大米一向昂貴,最近又漲價了,想要在京城白白居住下來,可是不容易的??!”話語中,還故意把“白”、“居”、“易”三字說得重一些。
白居易并不答話,而是畢恭畢敬地把自己的詩稿奉獻上去,請他指點。顧況接過來,翻看第一頁,不由自主地吟出聲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顧況愛不釋手,反復吟哦,開懷贊嘆:“好詩,好詩!”
經過顧況的熱心推薦,加上白居易的成績優(yōu)秀,終于考上了進士。
29.范仲淹千金酬答
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廬作太守時,因敬仰東漢隱士嚴子陵,特地在桐廬宜春江給他建造了祠堂,并撰寫了《嚴先生祠堂記》,文中有一首頌詩: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
文章寫成后,范仲淹拿給好友李泰伯斧正。李泰伯看了幾遍后說:“云山、江水內容宏偉,用詞氣派。而下一個德字略顯生硬,不太流暢,換成風字怎么樣?”范仲淹聽罷,大為贊嘆:“好,好!云山江水風都屬自然一類,風更有風傳千里、風流千古之意!”范仲淹連忙稱謝,拜李泰伯為“一字師”,并以一千兩白銀作為酬答。
30.詩家大忌
元朝蒙古族詩人薩都刺,詩風清婉,多寫自然景物和民間疾苦。曾為一聯(lián)詩“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吟哦再三,頗為自得。適逢一老人聽到,連連搖頭,不以為然。薩都刺見狀,知道老人必有高見,便虛心討教。老人說:“這一聯(lián)詩摹景狀物別有意境,只是聞、聽二字雖不同形,卻隱含耳意,恰犯詩家大忌?!彼_都刺恍然大悟,忙問:“依您高見,改什么字為好?”老人不慌不忙的回答:“唐詩中有林下老僧來看雨的佳句,何不借來一用?”這樣一改,更加工穩(wěn)了。薩都刺連忙深深拜揖。
31.程氏作詩誨夫
四川成都府眉州眉山縣,有一大賢,姓蘇名洵,字曰明允,號稱老泉。此人才高志大,不樂讀書,笑傲山林以自樂,流連詩酒以為歡。為人仗義輕財,好施樂善。二十五歲始知讀書,從士君子游?!睍r間實已太晚,何況一開頭的時候,態(tài)度又不認真,仗著聰明,看看與他同輩的人,都不見得比自己高明,以為讀書沒有什么難。
夫人程氏,蜀郡儒家之女。常勸老泉靜心讀書,以取科第。老泉不從。一日,因縱酒感疾,閑居在家。見程夫人親筆寫了幾句,題在書房壁間:
童年讀書,日在東方。
少年好學,日在中央。
壯夫立志,兩山夕陽。
老來讀書,秉燭之光。
人不知書,悠悠夜長。
嗟爾士子,勿怠勿荒。
老泉嘆道:“賢妻誨我深矣。果然人不知書,如長夜漫漫,一無所見。我今年未三十,須發(fā)將白。若不讀書,悔之晚矣?!币蚨醋詸z討,立志攻書,再搬出幾百篇自己的舊作細讀,不禁喟然嘆道:“吾今之學,乃猶未之學也!”憤然將這批舊稿,一把火燒個干凈,重新取出《論語》、《孟子》、韓愈文來從頭再讀,繼續(xù)窮究詩書經傳諸子百家之書,貫穿古今。每日端坐在書齋里,苦讀不休者達六、七年,并發(fā)誓讀書未成熟前,不寫任何文章。此時,蘇洵已二十七歲。
32.東坡不殺生
東坡侍兒朝云,姓王氏,年十二。侍坡公,初不識字,久而能詩,字學東坡手跡。一日,東坡退朝,食罷,捫腹徐行。問眾侍兒曰:“汝輩且道腹中何所有?”或云忠孝,或云文章,或云滿腹珠璣,或云珍羞百味。東坡皆曰:“非也。”獨朝云摸其腹曰:“一肚皮不合時宜?!睎|坡捧腹大笑。朝云一日侍側,坡公幼子,庭前嬉戲,衣領有一虱,朝云取而殺之。坡公不悅,謂之曰:“吾方廣贖禽魚放生,以資冥福,不昔捐金。取諸遠者而放之,汝卻近取諸身者而殺之,何也?”朝云對曰:“奈被欲嚙人何?”坡公作偈曰:
蟣虱近人身,氣體所感召。
彼饑而嚙人,如人食麥稻。
又如禽魚輩,飛躍任所好。
胡為綱與羅,恣殺供庖灶。
一切蠢動物,有生同大造。
勸人息殺機,免受諸業(yè)報。
朝云聞言大悟,自是再不殺生,長齋奉佛,后從東坡卒于惠州。臨終,朗誦金剛偈畢而后沒。東坡作《西江月》寄意詠梅,以吊之曰:
玉骨那愁瘴霧,水肌自有仙風。
海仙時過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又作一律曰:
不學楊枝白樂天,且隨通德伴伶玄。
阿奴絡秀方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壚為活計,舞衫歌扇舊如綠。
丹成別我三山去,不作巫陽云雨仙。
33.宋之問偶遇駱賓王
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曾參與起兵反對武則天,作《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武則天大贊奇文,深責宰相之過。但起義歸于失敗,駱賓王只得隱姓埋名,出家當和尚。
一年秋天的傍晚,宋之問來到杭州西湖的靈隱寺。他眺望拔地而起的飛來峰,怪石嶙峋,秀麗崢嶸。山巖層層疊疊,峰嶺郁郁蔥蔥。群山懷抱之中的靈隱寺,愈發(fā)莊嚴幽靜。夜幕降臨,于寺間長廊漫步,見皓月當空,野山魃魃,面對這罕見的絕妙勝景,宋之問詩興大發(fā),開口吟道:
鷲嶺郁岧峣,龍宮隱寂寥
自覺意味無窮,兩句有山有寺,交相輝映,氣勢磅礴。可是下面兩句該用怎樣壯美的景色來續(xù)寫呢?盡管他搜索枯腸,還是半個字也接不上來,只是反復囁嚅著“鷲嶺郁岧峣……”。
長廊盡頭,宋之問忽見一老僧打坐,便上前招呼。老僧問他“為何總念著那兩句詩???”他便難為情的說出了自己才思枯竭。老僧道:“老衲倒有兩句 ——”于是,他緩緩吟來:
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
宋之問聽了,驚喜萬分。老僧出口成章,且氣勢不凡。宋之問受到啟發(fā),剛才堵塞的才思豁然開朗,接著吟誦起來: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fā),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念完,頓覺心曠神怡,淋漓痛快,欣然踱回房間,一邊開懷暢飲,一邊整理今晚的詩作。
第二天一大早,宋之問突然想起在寺院見到的老和尚,想著得去拜見那位詩僧。就興沖沖地跑去寺院,可不見人影。正在徘徊悵然之際,一個小和尚經過,宋之問趕忙上去詢問,和尚道:“噢,他就是駱賓王啊??裳巯聟s不知何方云游去了?!?/strong>
34.賀知章金龜換酒
賀知章,唐越州會稽人,自號四明狂客,人稱酒仙。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的第一位:'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真是醉態(tài)可掬。與張旭、包融、張若虛稱'吳中四士',都是嗜酒如命的人。在賀知章50多年的宦海沉浮和飲游生涯中,最得意的一件事,是賞識了李白。
唐天寶元年,詩人李白來到京城長安。因為沒有一個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道觀去游覽,碰見了著名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很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賞識。這次偶然相逢,就親切地攀談起來。他向李白要新作來看,當他讀完《蜀道難》時,驚訝地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詩仙呀!'
黃昏時分,賀知章邀請李白去飲酒,在酒店剛坐下,才想起身邊沒有帶錢。他想了想,便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做為酒錢。李白阻攔說:'使不得,這是皇家按品級給你的飾品,怎好拿來換酒呢?'賀知章仰面大笑:'這算得了什么?今日有幸與仙人結友,可要喝個痛快!區(qū)區(qū)金龜哪能妨礙我倆一同享樂呢?'
兩酒仙直到都醉意朦朧時才告別。后來,賀知章向皇帝推薦李白,皇帝也已久聞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為翰林學士。
后來賀知章去逝,李白獨自對酒,悵然有懷,想起當年金龜換酒,便寫下《對酒憶賀監(jiān)二首》并序:
太子賓客賀公。于長安紫極宮一見余。呼余為謫仙人。因解金龜換酒為樂。歿后對酒。悵然有懷而作是詩。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中。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
賀知章金龜換酒與李白暢飲,后人引為曠達酣飲、傾心結交的典故。
35.張九齡辭相作賦
李林甫真不愧為弄權高手,經他一折騰,張九齡、裴耀卿等人在玄宗面前形象受損,失去了相位;嚴挺之則被貶為洺州刺史;王元琰更是被流放嶺南。
真可謂是一石數(shù)鳥,李林甫被任為中書令。早朝開始之前,文武百官蜂擁般地走進大明宮的含元殿,細心的官員已經發(fā)覺李林甫與往日有所不同,趾高氣揚的;也察覺張九齡與以前相比更為意氣消沉。李林甫的最能揣摩皇上,他平時有事沒事總要找機會在玄宗跟前侍奉,甜言蜜語,人們常說他“善伺人主意”。當然,李林甫還有另外一條途徑,那就是拉攏宮中的一些要害之人如武惠妃、高力士等充做內線。
前些天,玄宗通過高力士賜給張九齡一把羽扇,張九齡由這把羽扇聯(lián)想了許多,他經過嚴肅而慎重的考慮,向玄宗獻了一篇《白羽扇賦》,以極為含蓄的方式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我張九齡有能力有志向,“伊昔皋澤之時,亦有云霄之志”,而且是忠誠于朝廷的,為國事是盡心竭力的,“茍放用之得所,雖殺身之何忌!”然而,官場艱險,小人弄術,君子難為,自己就像白羽扇雖能滌暑清風但卻被棄置于篋中,不能發(fā)揮作用。
《白羽扇賦》呈送皇上之后,玄宗不以為然,他下敕答張九齡說:“朕送羽扇,聊以滌暑,你卻借題發(fā)揮,以羽扇棄置于篋中不被重用自喻,雖然詞工理妙,頗見情愫義不當也?!睆拇酥?,玄宗對張九齡顯得更加冷淡了,甚至連一句勸慰的話都沒有。張九齡知道,皇上厭棄自己,主要因為李林甫別有用心的讒言和挑拔,李林甫與自己是勢不兩立了。他現(xiàn)在已經沒有心思與李林甫爭什么高低啦,就干脆表明心跡,讓李林甫別再那樣咄咄逼人了。
于是,他寫了一首詩《歸燕》,派人送給李林甫:
海燕何微渺,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潭淺,只見玉堂開。
香戶時雙入,華軒日幾開。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36.王之渙酒樓畫壁
唐玄宗開元年間,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齊名,當時他們還沒有做官,交游來往大抵都是相同的圈子。
有一天,冷風颼颼,微雪飄飄。三位詩人一起到酒樓去,賒酒小飲。忽然有梨園子弟十余人登樓聚會宴飲。三位詩人離席,相互偎依,圍著小火爐,且看她們表演節(jié)目。一會兒又有四位漂亮而妖媚的梨園女子,珠裹玉飾,搖曳生姿,登上樓來,一字排開坐定。隨即樂曲奏起,演奏的都是當時有名的曲子。王昌齡等私下相約定:'我們三個在詩壇上都算是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未能分個高低。今天算是有個機會,可以悄悄地聽這些歌女們唱歌,誰的詩被編入歌詞多,誰就最優(yōu)秀。'
不一會,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就用毛筆在墻壁上畫一道:'我的一首絕句。'
隨后一歌女唱道:'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高適伸手畫壁:'我的一首絕句。'
又一歌女出場:'奉帚平明金殿開,強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王昌齡又伸手畫壁,說道:'兩首絕句。'
王之渙自以為出名很久,可是歌女們竟然沒有唱他的詩作,面子上有點下不來。就對王、高二位說:'這幾個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丫頭片子,所唱不過是'巴人下里'之類不入流的歌曲,那'陽春白雪'之類的高雅之曲,哪是她們唱得了的呢!'于是用手指著幾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個說:'到她唱的時候,如果不是我的詩,我這輩子就不和你們爭高下了;如果是唱我的詩的話,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為師好了。'三位詩人說笑著等待著。
一會兒,輪到那個梳著雙髻的最漂亮的姑娘開唱了:'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得意至極,揶揄王昌齡和高適說:'怎么樣,鄉(xiāng)巴佬,我說的沒錯吧!'三位詩人開懷大笑。
那些歌手們聽到笑聲,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紛紛站起身走了過來:'請問幾位公子,在笑什么呢?'三位詩人就把比詩的緣由告訴她們。歌女們施禮下拜:'請原諒我們俗眼不識詩仙,恭請諸位大人赴宴。'三位詩人應了她們的邀請,歡宴一天。
37.最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
1084年,李清照誕生于北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明水鎮(zhèn)。李清照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于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
18歲,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結婚。趙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優(yōu)裕,詞作多寫閨閣之怨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漁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樽沉綠蟻,莫辭醉,此話不予群花比”。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與丈夫南渡江寧《金石錄后序》:“既長物不能盡載,乃先去書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畫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無款識者。后又去書之監(jiān)本者,畫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屢減去,尚載書十五車,至東海,連艫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行至鎮(zhèn)江時,張遇陷鎮(zhèn)江府,鎮(zhèn)江守臣錢伯言棄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寧府。
南渡后,詞人的生活困頓。1129年丈夫于農歷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李清照為文祭之:“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謝伋:《四六談麈》卷一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紹興,在土民鐘氏之家,一夕書畫被盜。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飽受打擊,其寫作轉為對現(xiàn)實的憂患,因此后期經歷了國破家亡、暮年飄零后,感情基調轉為凄愴沉郁,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紹興二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張汝舟,婚姻并不幸福,數(shù)月后便離異。
李清照晚景頗為凄涼,朱彧《萍洲可談》說她:“不終晚節(jié),流落以死,天獨厚其才而嗇其遇,惜哉?!标斯洹犊S讀書志》亦載:“然無檢操,晚節(jié)流落江湖間以卒。”《碧雞漫志》中說:“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jié)流蕩無歸?!?,卒于1155年(此前另有1151年、1156年等不同說法)。陸游《夫人孫氏墓志銘》“夫人幼有淑質。故趙建康明誠之配李氏,以文辭名家,欲以其學傳夫人。時夫人始十余歲,謝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薄O氏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卒,卒年五十三,她十歲時即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由此可知,李清照當卒于1151年之后?!端问贰に囄闹尽分姓f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八卷,但已經遺失?,F(xiàn)有《漱玉詞》輯本,現(xiàn)存約五十首左右。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散文,通曉金石,而尤通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畢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詞的創(chuàng)作。她的詞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易安體”。
她的詞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yōu)美。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嘆身世,懷鄉(xiāng)憶舊,情調悲傷。如《聲聲慢·尋尋覓覓》。《金石錄后序》是一篇自傳性的散文,婉轉曲折,細密詳實,語言簡潔流暢,風格清新,詞采俊逸?!对~論》是李清照所著的一篇關于詞的專論文章。李清照擅長賭博,撰有《打馬圖經》一卷。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須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
她被稱為“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
38.李白斗酒詩百篇
李白一生好酒,不求仕進,志欲邀游四海,看盡天下名山,嘗遍天下美酒。先登峨眉,次居云夢,復隱于祖僚山竹溪,與孔巢父等六人,日夕酣飲,號為竹溪六逸。有人說湖州烏程酒甚佳,白不遠千里而往,到酒肆中,開懷暢飲,旁若無人。時有逸葉司馬經過,聞白狂歌之聲,遣從者問其何人。白隨口答詩四句。
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
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后身。
逸葉司馬大驚,遂請相見,留飲十日,厚有所贈。臨別,鼓勵他赴長安應試。李白從其言,乃游長安。一日到紫極宮游玩,遇了翰林學士賀知章,通姓道名,彼此相慕。知章遂邀李白于酒肆中,解下金貂,當酒同飲。至夜不舍,遂留李白于家中下榻,結為兄弟。次日,李白將行李搬至賀內翰宅,每日談詩飲酒,賓主甚是相得。時光荏苒,不覺試期已迫。賀內翰道:'今春尚書省省試官,正是楊貴妃兄楊國忠大師,監(jiān)視官乃大尉高力士,二人都是貪財之人。賢弟卻無金銀買囑他,便有沖天學問,見不得圣天子。此二人與下官皆有相識,下官寫一封札子去,預先囑托,或者看薄面一二。'李白雖則才大氣高,遇了這等時勢,況內翰高情,不好違阻,將賀內翰柬帖,投與楊太師、高力士。
二人接開看了,冷笑道:'賀內翰受了李白金銀,卻寫封空書在我們這里討白人情,到那日專記,如有李白名字卷子,不問好歹,即時批落。'時值三月三日,大開尚書省,會天下才人,盡呈卷子。李白才思敏捷,一揮而就第一個交卷。楊國忠見卷子上有李白名字,也不看文字,亂筆涂抹道:'這樣書生,只好與我磨墨。'高力士道:'磨墨也不中,只好與我著襪脫靴。'喝令將李白推將出去。正是:不愿文章中天下,只愿文章中試官!李白被試官屈批卷子,怨氣沖天,回至內翰宅中,立誓:'日后吾若得志,定教楊國忠與我磨墨,高力士與我脫靴,方才滿愿。'賀內翰勸白:'且休煩惱,權在舍下安歇。待三年,再開試場,別換試官,必然登第。'終日共李白飲酒賦詩。
日往月來,不覺一載。忽一日,有番使遞國書到。朝廷差使命急宣賀內翰陪接番使,在館驛安下。次日舍人接得番使國書一道。玄宗敕宣翰林學士,拆開番書,全然不識一字,拜伏金階不起。玄宗將與楊國忠開讀,照樣雙目如盲。問遍滿朝,并無一人曉得。龍顏大怒,喝罵'許多文武,竟無一個飽學之士與朕分憂。此書識不得,將如何回答發(fā)落番使,卻被番邦恥笑,欺侮南朝,必動干戈,來侵邊界,如之奈何!敕限三日,若無人識此番書,一概停俸;六日無人,一概停職;九日無人,一概問罪。別選賢良,并扶社稷。'圣旨一出,諸官默默無言,再無一人敢奏。
賀內翰朝散回家,將此事轉述李白。白微微冷笑:'可惜我李某去年不曾及第為官,不得與天子分憂。'賀內翰大驚道:'想必賢弟博學多能,辨識番書,下官當于駕前保奏。'次日,賀知章入朝,越班奏道:'臣啟陛下,臣家有一秀才,姓李名白,博學多能。要辨番書,非此人下可。'天子準奏,即遣使命,資詔前去內翰宅中,宣取李白。李白告天使道:'臣乃遠方布衣,無才無識,今朝中有許多官僚,都是飽學之儒,何必問及草莽?臣下不敢奉詔,恐得罪于朝貴。'說這句'恐得罪于朝貴',隱隱刺著楊、高二人,使命回奏。天子初問賀知章:'李白不肯奉詔,其意云何?'知章奏道:'臣知李白文章蓋世,學問驚人。只為去年試場中,被試官屈批了卷子,羞于出門。今日教他白衣入朝,有愧于心。乞陛下賜以恩典,遣一位大臣再往,必然奉詔。'玄宗道:'依卿所奏。欽賜李白進士及第,著紫袍金帶,紗帽象簡見駕。就煩卿自在迎取,卿不可辭!'
賀知章領旨回家,備述天子拳拳求賢之意。李白穿了御賜袍服,騎馬隨賀內翰入朝,至金階拜舞,山呼謝恩,躬身而立。天子一見李白,如貧得寶,如暗得燈,如饑得食,如旱得云。開金口,動玉音:'今有番國書函,無人能曉,特宣卿至,為朕分憂。'白躬身奏道:'臣因學淺,被大師批卷不中,高大尉將臣推將出門。今有番書,何不令試官回答,卻乃久滯番官在此?臣是批黜秀才,不能稱試官之意,怎能稱皇上之意?'天子道:'朕自知卿,卿其勿辭!'遂命侍臣捧番書賜李白觀看。李白看了一遍,微微冷笑,對御座前將唐音譯出,宣讀如流。
眾官聽得讀罷番書,下覺失驚,面面相覷,盡稱'難得'。天子聽了,龍情不悅。沉吟良久,方問兩班文武:'今被番家要興兵搶占高麗,有何策可以應敵?'兩班文武,如泥塑木雕,無人敢應。賀知章啟奏道:'陛下試問李白,必然善于辭命。'天子乃召白問之。李白奏道:'臣啟陛下,此事不勞圣慮,來日宣番使入朝,臣當面回答番書,與他一般字跡,書中言語,羞辱番家,須要番國可毒拱手來降。'天子問,'可毒何人也?'李白奏道:'渤海風俗,稱其王曰可毒。猶回屹稱可汗,吐番稱贊普,六詔稱詔,河陵稱悉莫成,各從其俗。'天子見其應對不窮,圣心大悅,即日拜為翰林學士。遂設宴于金鑾殿,宮商迭奏,琴瑟喧閱,嬪妃進酒,彩女傳杯。御音傳示:'李卿,可開懷暢飲,休拘禮法。'李白盡量而飲,不覺酒濃身軟。天子令內官扶于殿側安寢。
次日五鼓,天子升殿。凈鞭三響,文武班齊。李白宿酲,內官催促進朝。百官朝見已畢,天子召李白上殿,見其面尚帶酒容,兩眼兀自朦朧。天子分付內侍,教御廚中造三分醒酒魚羹來。須臾,內侍將金盤捧到魚羹一碗。天子見羹氣大熱,御手取牙箸調之良久,賜與李學士。李白跪而食之,頓覺爽快。是時百官見天子恩幸李白,且驚且喜,驚者怪其破格,喜者喜其得人。惟楊國忠,高力士愀然不樂。圣旨宣番使入朝,番使山呼見圣已畢。李白紫衣紗帽,飄飄然有神仙凌云之態(tài),手捧番書立于左側柱下,朗聲而讀,一字無差,番使大駭。李白道:'小邦失禮,圣上洪度,置而下較,有詔批答,汝宜靜聽!'番官戰(zhàn)戰(zhàn)兢兢,跪于階下。天子命設七寶床于御座之傍,取象管兔毫筆,獨草龍香墨,五色金花箋,排列停當。賜李白近御榻前,坐錦墩草詔。李白奏道:'臣靴不凈,有污前席,望皇上寬恩,賜臣脫靴結襪而登。'天子準奏,命一小內侍:'與李學士脫靴。'李白又奏道:'臣有一言,乞陛下赦臣狂妄,臣方敢奏。'天子道:'任卿失言,朕亦不罪。'李白奏道:'臣前入試春闈,被楊太師批落,高太尉趕逐,今日見二人押班,臣之神氣不旺。乞玉音分付楊國忠與臣捧硯磨墨,高力士與臣脫靴結襪,臣意氣始得豪爽,舉筆草詔,口代天言,方可不辱君命。'天子用人之際,恐拂其意,只得傳旨,教'楊國忠捧硯,高力十脫靴'。二人心里暗自揣摩,前日科場中輕薄了他,今日恃了天子一時寵幸,就來還話,報復前仇。出于無奈,不敢違背圣旨,正是敢怒而不敢言。常言道:
冤家不可結,結了無休歇。
侮人還自侮,說人還自說。
李白此時昂昂得意,踢襪登褥,坐于錦墩。楊國忠磨得墨濃,捧硯侍立。論來爵位不同,怎么李學士坐了,楊太師到侍立?因李白口代天言,天子寵以殊禮。楊太師奉旨磨墨,不曾賜坐,只得侍立。李白左手將須一拂,右手舉起中山兔穎,向五花箋上,手不停筆,須臾,寫就嚇蠻書。字畫齊整,并無差落,獻于龍案之上天子看了大驚,都是照樣番書,一字不識。傳與百官看了,各自駭然,天子命李白李白就御座前朗誦了一遍。
天子聞之大喜,再命李白對番官面宣一通,然后用寶入函。李白仍叫高太尉著靴,方才下殿,喚番官聽詔。李白重讀一遍,讀得聲韻鏗鏘,番使不敢則聲,面如上色,不免山呼拜舞辭朝,賀內翰送出都門,番官私問道:'適才讀詔者何人?'內翰道:'姓李名白,官拜翰林學士。'番使道:'多大的官,使太師捧硯,太尉脫靴?'內翰道:'太師大臣,太尉親臣,不過人間之極貴。那李學士乃天上神仙下降,贊助天朝,更有何人可及!'番使點頭而別,歸至本國,與國王述之,國王看了回書,大驚,與國人商議,天朝有神仙贊助,如何敵得。寫了降表,愿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此是后話。
話分兩頭,卻說天子深敬李白,欲重加官職。李白啟奏:'臣不愿受職,愿得逍遙散誕,供奉御前,如漢東方朔故事。'天子道:'卿既不受職,朕所有黃金白壁,奇珍異寶,惟卿所好。李白奏道:'臣亦不愿受金玉,愿得從陛下游幸,日飲美酒三千,足矣:'天子知李白清高,不忍相強。從此時時賜宴,留宿于金鑾殿中,訪以政事,恩幸日隆。一日,李白乘馬游長安街,忽聽得鑼鼓齊嗚,見一簇刀斧手,擁著一輛囚車行來。白停駿問之,乃是并州解到將官,今押赴東市處斬。那囚車中,囚著個美大夫,生得甚是英偉,叩其姓名,聲如洪鐘,答道:'姓郭名子儀。”李白相他容貌非凡,他日必為國家柱石,遂喝住刀斧手:'待我親住駕前保奏。'眾人知是李滴仙學士,御手調羹的,誰敢不依。李白當時回馬,直叩宮門,求見天子,討了一道赦敕,親往東市開讀,打開囚車,放出子儀,許他戴罪立功。子儀拜謝李白活命之恩,異日銜環(huán)結草,不敢忘報。此事擱過不題。
是時,宮中最重木芍藥,是揚州貢來的。如今叫做牡丹花,唐時謂之木芍藥。宮中種得四本,開出四樣顏色,那四樣,大紅、深紫、淺紅、通白。玄宗天子移植于沉香亭前,與楊貴妃娘娘賞玩,詔梨園子弟奏樂。天子道:'對妃子,賞名花,新花安用舊曲?'命梨園長班李龜年召李學士入官。有內侍說道:'李學士往長安市上酒肆中去了。'龜年不往九街,不走三市,一徑尋到長安市去。只聽得一個大酒樓上,有人歌道: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是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李龜年道:'這歌的不是李學士是誰?'大踏步上樓梯來,只見李白獨占一個小小座頭,桌上花瓶內供一枝碧桃花,獨自對花而酌,已吃得酪叮大醉,手執(zhí)巨碗,兀自不放。龜年上前道:'圣上在沉香亭宣召學士,快去!'眾酒客聞得有圣旨,一時驚駭,都站起來閑看。李白全然不理,張開醉眼,向龜年念一句陶淵明的詩'我醉欲眠君且去',就瞑然欲睡。李龜年也有三分主意,向樓窗下一招,七八個從者,一齊上樓。不由分說,手忙腳亂,抬李學士到于門前,抬上了玉花馬,眾人左扶右持,龜年策馬在后相隨,直跑到五鳳樓前。天子又遣內侍來催促了,敕賜'走馬入宮'。龜年遂扶李白下馬,內侍幫扶,直至后宮,過了興慶池,來到沉香亭。天子見李白雙眸緊閉,兀自未醒。命內侍鋪紫潞桶于亭側,扶白少臥。親往省視,見白口流涎沫,天子親以龍袖拭之。貴妃奏道:'妾聞冷水沃面,可以解酒。'乃命內侍汲興慶池水,使宮女含而噴之。白夢中驚醒,見御駕,大驚,俯伏道:'臣該萬死!臣乃酒中之仙,幸陛下恕罪!'天子御手攙起道:'今日同妃子賞名花,不可無新詞,所以召卿,可作《清平調三章》,李龜年取花箋授白,白帶醉一揮,立成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天子覽詞,稱美不已:'似此天才,豈不壓倒翰林院許多學士。'即命龜年按調而歌,梨園眾子弟絲竹并進,天子自吹玉笛以和之。歌畢,貴妃再拜稱謝。天子道:'莫謝朕,可謝學士也!'貴妃持寶玉杯,親酌西涼葡萄酒,命官女賜李學士飲。天子敕賜李白遍游內苑,令內侍以美酒隨后,恣其酣飲。自是宮中內宴,李白每每被召,連貴妃亦愛而重之。
高力士深恨脫靴之事,無可奈何。一日,貴妃重吟前所制《清平調》三首,倚欄嘆羨。高力士見四下無人,乘間奏道:'奴婢初意娘娘聞李白此詞,怨入骨髓,何反拳拳如是?'貴妃道:'有何可怨?'力士奏道:''可憐飛燕倚新妝',那飛燕姓趙,乃西漢成帝之后。則今畫圖中,畫著一個武士,手托金盤,盤中有一女子,舉袖而舞,那個便是趙飛燕。生得腰肢細軟,行步輕盈,成帝寵幸無比。誰知飛燕況與燕赤鳳相通,匿于復壁之中。成帝入宮,聞壁衣內有人咳嗽聲,搜得赤鳳殺之。欲廢趙后,賴其妹合德力救而止,遂終身不入正宮。今日李白以飛燕比娘娘,此乃詆毀之語,娘娘何不熟思?'原來貴妃那時以胡人安祿山為養(yǎng)子,出入宮禁,與之私通,滿宮皆知,只瞞得玄宗一人。高力士說飛燕一事,正刺其心。貴妃于是心下懷恨,每于天子前說李白輕狂使酒,無人臣之禮。天子見貴妃不樂李白,遂不召他內宴,亦不留宿殿中。李白情知被高力士中傷,天子存疏遠之意,屢次告辭求去,天子不允。乃益縱酒自廢,與賀知章、李適之、妝陽王斑、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友,時人呼為飲中八仙。
卻說玄宗天子心下實是愛重李白,只為宮中不甚相得,所以疏了些兒。見李白屢次乞歸,無心戀闕,乃向李白道:'卿雅志高蹈,許卿暫還,不日再來相召。但卿有大功于朕,豈可白手還山?卿有所需,朕當一一給與。'李白奏道:'臣一無所需,但得杖頭有錢,日沽一醉足矣。'天子乃賜金牌一面,牌上御書:'敕賜李白為天下無憂學士,逍遙落拓秀才,逢坊吃酒,遇庫支錢,府給千貫,縣給五百貫。文武官員軍民人等,有失敬者,以違詔論。'又賜黃金千兩,錦袍玉帶,金鞍龍馬,從者二十人。白叩頭謝恩,天子又賜金花二朵,御酒三杯,于駕前上馬出闕,百官俱給假,攜酒送行,自長安街直接到十里長亭,樽罍不絕。只有楊太師、高太尉二人懷恨不送。內中惟賀內翰等酒友七人,直送至百里之外,流連三日而別。李白集中有《還山別金門知己詩》以記此事。
李白錦衣紗帽,上馬登程,一路只稱錦衣公子。果然逢坊飲酒,遇庫支錢。下一日,回至錦州,與許氏夫人相見。官府聞李學上回家,都來拜賀,無日不醉。日往月來,不覺半載。一日白對許氏說,要出外游玩山水,打扮做秀才模樣,身邊藏了御賜金牌,帶一個小仆,騎一健驢,任意而行。府縣酒資,照牌供給。忽一日,行到華陰界上,聽得人言華陰縣知縣貪財害民,李白生計,要去治他。來到縣前,令小仆退去,獨自倒騎著驢子,于縣門首連打三回,那知縣在廳上取問公事,聽見了,連聲'可惡,可惡,怎敢調戲父母官!'速令公吏人等拿至廳前取問。李白微微詐醉,連問不答。知縣令獄卒押人牢中,待他酒醒,著他好生供狀,來日決斷。獄卒將李白領入牢中,見了獄官,掀髯長笑。獄官道:'想此人是瘋顛的?'李白道:'也不瘋,也不顛。'獄官道:'既不瘋顛,好生供狀。你是何人?為何到此騎驢,唐突縣主?'李白道:'要我供狀,取紙筆來。'獄卒將紙筆置于案上,李白扯獄官在一邊說道:'讓開一步待我寫。'獄官笑道:'且看這瘋漢寫出甚么來!'李白寫道:
“供狀錦州人,姓李單名白。弱冠廣文章,揮毫神鬼泣。長安列八仙,竹溪稱六逸,曾草嚇蠻書,聲名播絕域,玉輦每趨陪,金鑾為寢室。吸羹御手調,流涎御袍拭,高太尉脫靴,楊太師磨墨。天子殿前尚容乘馬行,華陰縣里不許我騎驢入?請驗金牌,便知來歷。”
寫畢,獄官接過看了,唬得魂驚魄散,叩拜謝罪。李白道:'不干你事,只要你對知縣說,我奉金牌圣旨而來,所得何罪,拘我在此?'獄官拜謝了,急忙將供狀呈與知縣,并述有金牌圣旨。知縣此時如小初聞霹靂,無孔可鉆,只得同獄官到牢中參見學士,叩頭哀告道,'小官有眼不識泰山,一時冒犯,乞賜憐憫!'在職諸官,聞知此事,都來拜求,請學士到廳上正面坐下,眾官庭參已畢。李白取出金牌,與眾官看,牌上寫道:'學士所到,文武官員軍民人等,有不敬者,以違詔論。'眾官看罷圣旨,一齊低頭禮拜,'我等都該萬死。'李白見眾官苦苦哀求,笑道:'你等受國家爵祿,如何又去貪財害民?如若改過,方免汝罪。'眾官聽說,人人拱手,個個遵依,不敢再犯。就在廳上大排筵宴,管待學士飲酒三日方散。自是知縣洗心滌慮,遂為良牧。此信聞于他郡,都猜道朝廷差李學士出外私行觀風考政,無不化貪為廉,化惡為善。
李白遍歷趙、魏、燕、晉、齊、梁、吳、楚,無不流連山水,極詩酒之趣。后因安祿山反叛,明皇車駕幸蜀,誅國忠于軍中,縊貴妃于佛寺,白避亂隱于廬山。永王時為東南節(jié)度使,陰有乘機自立之志。聞白大才,強逼下山,欲授偽職,李自不從,拘留于幕府。未幾,肅宗即位于靈武,拜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克復兩京。有人告永王謀叛,肅宗即遣子儀移兵討之,永王兵敗,李白方得脫身,逃至潯陽江口,被守江把總擒拿,把做叛黨,解到郭元帥軍前。子儀見是李學士,即喝退軍士,親解其縛,置于上位。納頭便拜道:'昔日長安東市,若非恩人相救,焉有今日?'即命治酒壓驚,連夜修本,奏上天子,為李白辨冤,且追敘其嚇蠻書之功,薦其才可以大用,此乃施恩而得報也。正是:兩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時楊國忠已死,高力士遭貶,玄宗皇帝自蜀回歸為太上皇,亦對肅宗稱李白奇才。肅宗乃征白為左拾遺。白嘆宦海沉迷,不得逍遙自在,辭而不受,別了郭子儀,泛舟游洞庭岳陽,再過金陵,泊舟于千石江邊。是夜,月明如晝。李自在江頭暢飲,忽聞天際仙樂聲響亮,漸近舟次,舟人都與聞。忽然江中風浪大作,有鯨魚數(shù)丈,奮猛而起,仙童二人,手持節(jié)仗,到李白面前,口稱:'上帝奉迎星主還位。'舟人都驚倒,須臾蘇醒。卻見李學士坐于鯨背,音樂前導,騰空而去。明日將此事告于當涂縣令李陽冰,陽冰具表奏聞。天子敕建李滴仙祠于千石山上,春秋二祭。
到宋太平興國年間,有書生于月夜渡千石江,見錦帆西來,船頭上有白牌一面,寫'詩伯'二字。書生遂朗吟二句道:'誰人江上稱詩伯?錦繡文章借一觀!'舟中有人和云:'夜靜不堪題絕句,恐驚星斗落江寒。'書生大驚,正欲傍舟相訪,那船泊于千石之下。舟中人紫衣紗帽,飄然若仙,徑投李謫仙祠中。書生隨后求之祠中,并無人跡,方知和詩者即李白也。
39.李白擱筆黃鶴樓
黃鶴樓(江南三大名樓、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長江南岸,相傳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唐時名聲始盛,宋之后,曾屢毀屢建,清同治七年(1868)重建,毀于光緒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唐代著名詩人崔顥題寫的《登黃鶴樓》使它聞名遐邇: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論吟風弄月的造詣,詩壇上下李白還沒怕過誰,但唯獨卻輸給了崔顥。天寶年間,浪跡天下的李白來到了黃鶴樓,眾多文人騷客在此留下墨寶,李白當然不遑多讓,于是趁著酒興,登樓眺望,躍躍欲試??烧l知,李白大發(fā)的詩興竟被墻上的一首詩給壓了回去,人瞬間清醒了。生性狂傲不羈的李白第一次感覺到難為情,他放下了筆,不敢再寫。還哀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p>
黃鶴樓的傳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從前,有一位辛先生以賣酒為業(yè)。有一天這里來了一位身材魁偉,但衣著襤褸的客人,神色從容地問辛先生,'可以給我一杯酒喝嗎?'辛先生不因對方貧窮潦倒而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連帶寫小吃奉上。如此半年,這位客人白吃白喝,一天不落。而辛先生卻并沒有半點厭倦,依然每天熱情地招待。有一天,客人告訴辛先生說:'我欠了你很多酒錢沒有辦法還你。'于是從籃子里拿出橘子皮畫了一只黃鶴在墻上,接著一邊手打節(jié)拍,一邊唱著歌,墻上的黃鶴也跳下來隨著歌聲,合著節(jié)拍蹁躚起舞。酒店里其他客人看到這種奇妙的事都爭相付錢觀賞。如此十年,辛先生也因而累積了很多財富。有一天,那位衣著襤褸的客人又飄然而至,辛先生上前致謝說:'我愿意照您的意思供養(yǎng)您。'客人笑著回答說,'我哪里是為了這個而來呢!'接著便取出笛子吹了幾首曲子,沒多久,只見一朵朵白云憑空而下,畫鶴隨著白云飛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鶴背,隨白云飛上天去了。辛先生為了感謝、紀念這位客人,便在此蓋了一棟樓,取名'黃鶴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