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小兒大便干可以用火麻仁嗎?
答:一般不必,加大生白術(shù)量即可。
問:加火麻仁有什么壞處嗎?
答:小兒便秘不是缺乏津液,而是小腸泌別清濁之功能失司,火麻仁乃為津虧而設,故于此癥不宜。白術(shù)有泌別清濁之功,其作用是雙向的:腸中水液太多、腹瀉,它把水分理到膀胱去;腸中水液太少、便秘,它把水再調(diào)回來。
問:我早就聽過白術(shù)對老年人的氣虛便秘有神奇的效果,小兒用到多少量能有這種效果呢?
答:30-50克,都可以的,至少20克。
問:出汗多可以在方中加入浮小麥嗎?我看有的醫(yī)生會在一個方子里把浮小麥、癟桃干、麻黃根全用上,但是效果也不是很明顯。
答:我們可以看《傷寒論》、《金匱要略》,那么多條提到汗出的癥狀,沒有一條用所謂的止汗法,這就是仲景方的妙處。太陽之汗,當和營衛(wèi);陽明之汗,需清熱泄府;少陽之汗,應和解之;太陰病脈浮汗出,可發(fā)汗;少陰之汗,宜急溫之;厥陰之汗,宜補斂之。有的時候呢,傷寒后期有汗,不需要治,營衛(wèi)和則自愈。這需要觀察『病勢』。所謂的病勢,即是看正邪往哪個方向走。如果正盛邪衰,可以不必止汗,將自愈。
問:一年輕女性患肝硬化,癥現(xiàn)手足涼、脘腹痞滿、喜熱飲,與柴胡桂枝干姜湯合外臺茯苓飲,其中柴胡用12克,干姜用20克,其效不顯;復診時,細詢其手足雖怕冷,但周身不畏寒,舌質(zhì)暗紅、質(zhì)偏老,因?qū)⒉窈臑?5克,干姜改為5克,兩三天后,腹脹口苦均消失。今欲探其理致。
答:這是典型的四逆散證,所謂陽郁致厥,非純陽虛證之類也,觀其舌暗紅、質(zhì)堅老,周身不畏寒可知,此古人所謂獨處藏奸是也。這類舌質(zhì)堅老的病人,體質(zhì)多偏實,若確有柴胡證,柴胡的量可以大一些,二三十克都可以,他可以承受得了。此例的用藥還可以再精簡一些,雖然用柴胡桂枝干姜湯合外臺茯苓飲取效了,但是還沒達到用藥極簡的目標。即,你所開的這一大堆藥里面,真正起作用的應該是:柴胡,黃芩,甘草,枳實,大概是這幾味藥起的主要作用,所以有進一步精準的空間。如果仔細推敲了一下,她的癥狀是腹脹、四肢末梢逆冷、口苦,用四逆散合樸姜夏草人參湯加黃芩可能是最優(yōu)的選擇。藥物排列如下:
柴胡、黃芩、旱半夏、黨參、炙甘草、白芍、枳實、厚樸、生姜
問:婦人崩漏我常用歸脾湯、補中益氣湯等升提之法,但有時效果不顯,應該怎么辦?
答:歸脾湯只是對于氣血兩虛患者兼帶有漏下癥者才用。補中益氣湯更不必說了,柴胡和升麻根本沒有升提之功,是東垣先生的臆說。真正的有效的常用方劑有三個:吳佩衡止血方、膠艾湯、溫經(jīng)湯。
吳佩衡止血方:對于崩中和漏下都有效,尤其適合大量血崩之癥,有藥到病除之功。辨證越簡單越好,從氣能攝血入手,直截要害。方是:黃附片30炮姜30-50炙甘草30艾葉15當歸30黃芪30-50棕櫚炭15阿膠15(烊化)。附片的量還可以加大,吳先生原方用90-120克也是很常見的。
膠艾湯:此方一般不適合治崩證,只用于漏證,或者月化衍期,淋漓不斷,舌象略偏紅一點都可用。如果寒象明顯的,就加些姜附,都可以。
溫經(jīng)湯:偏虛的漏證可用,急崩也不行。辨證要點是需要有少腹里急、腹?jié)M,就是患者常說的,覺得小肚子發(fā)脹,月經(jīng)還淋漓不止,量不太多,比較適合用本方。這個方子現(xiàn)在我不怎么用,最常用的還是上面兩個。
建議多讀讀鄭欽安先生的書,盡量用陰陽與六經(jīng)辨證,一切病都以陰陽和六經(jīng)為準繩,把臟腑辨證(脾胃啊、肝腎啊)忘掉,才能擺脫用方套病的老路,更上層樓。
問:丁香的作用與用法?
答:丁香的常見用途:一、消脹痛:公丁香與郁金合用,治療脾胃及肝膽的脹痛,是三畏湯的組成成份。二、與白胡椒、高良姜等合用,用于溫陽除寒濕。三、也可以與理中湯、黃連合用,治療口氣。用法用量:直接入煎,10-15克就可以了。
問:對于內(nèi)傷病,舌苔與舌質(zhì)哪個重要?
答:內(nèi)傷病,舌苔黃白都不論,因為多數(shù)為一過性現(xiàn)象,只看他舌質(zhì)就行了,舌質(zhì)體現(xiàn)的是體質(zhì)。當然體質(zhì)不會一下子就改變了,舌質(zhì)亦如是。
問:元陽上浮證可以用牡蠣收納嗎?再有,同是甲殼類,為什么潛陽丹中用龜甲而不用鱉甲?
答:元陽上浮可以用牡蠣,仲景桂枝龍牡湯、桂甘龍牡湯都有這個意思。至于潛陽丹中用龜甲而不用鱉甲,應該是一種傳統(tǒng),龜在古代視為吉祥的靈物,有通陰潛陽之妙,甲又具金相,故以之潛鎮(zhèn)浮陽。鱉甲雖然也有用作滋陰潛陽的,但神農(nóng)派經(jīng)方體系中,一般用它來破癥瘕堅積的??傊?,用龜甲潛陽,這不是經(jīng)方的用法,屬于后世的東西。
問:服溫陽藥有的人會出現(xiàn)手指尖發(fā)脹,這是什么原因?
答:手指尖脹是末梢氣血循環(huán)不暢引起的,用溫陽藥后,陽氣運行,會打通原來不通暢的地方,所以暫時會覺得更脹一些,慢慢都會好的。
問:烏梅丸與封髓丹原方中黃連、黃柏的量都很大,但是《經(jīng)方醫(yī)案》中用的量很小,這是為什么?
答:烏梅丸原方中黃連、黃柏的比例大一些,這是針對蛔厥癥及寒熱錯雜的久瀉而設的,前者是因為蛔得苦則下,后者是因為連柏苦味堅陰止瀉,故用量偏大。至于封髓丹,并不是鄭欽安原創(chuàng)的,它是來自元代的《御醫(yī)院方》,原方黃柏的量也是比較大的。我用這兩個方劑,黃柏、黃連的用量主要看舌質(zhì)(注意:不是看舌色):如果舌質(zhì)堅老的,連柏的量可以大一些;若是比較嫩的,連柏的量要小一些。如果是真正的陽虛,連柏這種反佐的藥自然要少用。
問:元陽浮越是危證嗎?
答:不一定。老年人出現(xiàn)元陽浮越,不一定會有什么危險,這和陽氣暴脫還是有差別的。有的老年人這個癥狀能持續(xù)很長時間,但依然活著,只是生活質(zhì)量受一些影響。
問:虛陽外越的患者一定會出現(xiàn)局部或者全身的發(fā)熱現(xiàn)象嗎?
答:虛陽外越的多數(shù)會發(fā)熱,如果是虛陽上浮的則不一定,有的會表現(xiàn)目赤,或者口瘡,或者牙齦腫痛等等。古人用詞有時候不是很一致。元氣浮越與亡脫,這兩個有程度上的差別。一般來說,浮越、上浮,這種情況很常見,算比較輕的;亡脫這種很重,危重癥時才能見到。
問:鄭欽安醫(yī)書中說封髓丹能收納浮陽,那么它與四逆湯的回陽作用有何區(qū)別?
答:四逆湯純陽無陰,雖然甘草有伏火之功,但總體來說,它是一個激發(fā)性的方子。注意:熱性與寒性,我的解釋與古人不太一樣,但實質(zhì)是相同。所謂熱性,不是說這個藥是熱的,而是說它可促進機能代謝,故名激發(fā)性;而寒性的本質(zhì)是抑制性,即它能使過于亢進的機能減退下來。三才封髓丹,它有一種收納性,這與四逆湯的激發(fā)性不同。它可以使虛性的亢奮得以潛藏,潛陽丹亦是如此。封髓丹中,甘草不必說,西砂仁辛溫納氣歸腎,黃柏可以退虛熱。黃柏是寒性藥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它雖性寒而不傷脾胃,這與梔子、大黃、知母等不同,它不會引起腹瀉,故適合消除虛性的浮熱。配合砂仁、甘草,納浮陽歸元,故名封髓丹。
有人認為四逆湯大補元陽,這實際上不準確。嚴格來說,是振奮、提振,四逆湯把快要滅的火苗吹旺起來,然后你再添柴(比喻通過補充營養(yǎng)食物、休養(yǎng),來恢復元氣)。也就是說,無論是四逆湯、封髓丹,它們都不能補充元氣,四逆湯只能激發(fā)元氣,封髓丹只能收納元氣。
在實際使用上二者的區(qū)別,其實很簡單:輕癥,特別像一些五官『上火』的,可以用封髓丹;重癥、危癥,非四逆湯不可。換個角度說,輕癥你可以四逆湯,殺雞用牛刀也未嘗不可;但是重癥用封髓丹,它沒那個能力。真正陰陽離決了,陽氣要脫出去了,你用封髓丹就是杯水車薪了。有些時醫(yī)所謂的虛熱證,比如手腳心熱,你用小建中加點封髓丹,這都是可以的。它所能勝任的范疇,就是一些不是特別嚴重的陽氣上浮、浮越,這一類的病。
問:小兒驚風的病機與治法如何?
答:驚風,實際上兩個癥狀的混合,一者神昏,二者抽動。抽動,《金匱》名痙癥,有幾種情況:一者剛痙,惡寒、發(fā)熱、無汗;二者柔痙,惡寒、發(fā)熱、有汗。這兩個是帶表證的,還有入里化熱的,即大承氣湯證。承氣湯這種情況,依現(xiàn)在的醫(yī)療環(huán)境和人的體質(zhì),很難見到。再一個就是陰證了,包括一些慢驚(當然急驚也有陰證的),這種類型的需要姜附等溫陽方來治療。
一般小孩子最開始發(fā)熱多數(shù)有表證,這個表證就有桂枝證與麻黃證(或者葛根湯證),即表實與表虛兩類。表虛的,汗出之后,傷津液,筋脈失于濡養(yǎng),故發(fā)痙癥。表實的葛根湯證呢,它沒出汗傷津液,怎么也發(fā)痙了呢?這是因為太陽經(jīng)脈被寒邪給拘住了。治法呢?表虛汗出的,用桂枝湯,加上天花粉,解表的同時生津;表實的就用葛根湯。為何不用麻黃湯?因為麻黃湯比較峻,已經(jīng)發(fā)痙癥了,再出汗大了更不好。所以用葛根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點麻黃開表,加葛根舒解太陽經(jīng)脈。葛根還有一個作用,本草經(jīng)上說的,『起陰氣』,就是升津液的意思。如果轉(zhuǎn)成少陰證的發(fā)痙,那非用附子不可,不要因為抽搐了就不敢用。
凡是發(fā)痙的孩子,其原因是:一、津液可能偏不足(不是所有的類型都是)。二、表氣被郁住了,標熱被困在里面。由于小孩的陽氣比較旺,但神經(jīng)卻比較敏感,所以被困住的熱,會上沖入腦,引起神昏。熱從體表散不出去,就得往上沖。神經(jīng),中醫(yī)來說也屬于『筋』,故抽搐與神昏同屬于筋之病。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能輕率的清熱,要搞清楚熱是哪一經(jīng)的。
問:依夫子之言,鼻炎等病都是寒邪,故當以溫法為上策?鼻炎、鼻竇炎的證型挺多,不都是寒邪侵襲吧,其他證型如何治之?
答:患鼻炎者,多數(shù)都是少陰人,故并無真實熱證可得。不要看著流黃涕就判為風熱,《因明》里已經(jīng)說過,根本就沒有風熱證,黃涕也只是中性粒細胞的產(chǎn)物,只代表細菌感染,不代表熱證。無論是內(nèi)經(jīng)還是傷寒,都將此列為寒邪之屬,譬如金匱云:『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fā)熱色和者,善嚏?!挥秩纾骸?nbsp;太陽中風,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挥秩纭吨琳嬉笳摗罚骸禾査咎欤蛣賱t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則咳?!挥械臅狭信e的脾虛、腎虛等證型都是充數(shù)的,如果確有其事,可以隨證加減,例如瘀血證可以與寒邪并見,加通竅活血藥可也。至于萎縮性鼻炎,多數(shù)屬于厥陰人,治愈難度很大,此不論。
太陽人、太陰人、少陰人,是鼻炎患者的主要來源,最多的還是少陰人陽虛型的。鼻炎現(xiàn)陽明熱證者,從未見過。當然,有的醫(yī)家把舌頭稍微干一點、鼻涕黃一點的也列入陽明兼證,在麻黃湯、桂枝湯里加用敗醬草、薏米也不是不可以,但它并不是真正的陽明熱證。只有元氣不足、免疫力底下的人才會患鼻炎、咽炎,他怎么可能會有真實的熱證呢!應知。
問:治療過敏性鼻炎,麻黃附子細辛湯用量如何?
答:過敏性鼻炎,麻黃量不要太大,10-15克之間就可以了。附子,黃附片30-60-90都可以,從小劑量開始,最好合四逆湯一起用。干姜可以用50、60克。如果加一些補骨脂、菟絲子等效果會更鞏固些。細辛,15-30克都行,我一般用20左右的。
問:細辛用量大否,我平時最多只敢5克?
答:不大的,只要不是散劑,水煎服的都沒問題。經(jīng)方中細辛都是二兩、三兩的用,折合為40多克。我最多用30克,很安全的。給你考證一下:
這是《本草綱目》中引用宋元時代陳承的《本草別論》:
『承曰:細辛非華陰者不得為真。若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雖死無傷。近年開平獄中嘗治此,不可不記。非本有毒 ,但不識多寡耳。 』
陳承說:細辛如果單獨用,而且用的是末(散劑),那么不能超過一錢,多用了人會憋悶而死。細辛末用一錢能不能致死,沒試驗過。但是確實很嗆人。后來清朝康熙年間有張志聰,對陳承這段話有過評論:
《本草崇原》:『細辛乃《本經(jīng)》上品藥也,味辛臭香,無毒。主明目利竅。宋元陳承謂細辛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閉不通而死。近醫(yī)多以此語忌用,嗟嗟。凡藥所以治病者也,有是病,服是藥,豈辛香之藥而反閉氣乎?豈上品無毒而不可多服乎?』
他說:細辛是本經(jīng)中的上品藥,辛香無毒?,F(xiàn)在人因為陳承這么說就不敢用了,豈有此理?辛香開竅的藥怎么能閉氣呢?上品無毒的藥怎么就不能多用呢?
到了汪昂的《本草備要》里,也引用了陳承的話,但是引文變了:
『然味濃性烈不可過用,不可過一錢,多則氣不通,悶絕而死?!?/span>
把人家的單用末不可超過一錢,他給改成了不可過一錢。汪昂這個人本來不是學醫(yī)的,好名之甚,找了老大夫?qū)懙臅?,他花了錢,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問:本草書看什么比較好?
答:本草的話,看《本經(jīng)三家注》《名醫(yī)別錄》就行了,還有清代黃元御的《長沙藥解》《玉楸藥解》,日本的《藥征》,現(xiàn)代黃煌的《張仲景五十味藥證》,都可以參考。
問:請講講常用經(jīng)方藥物的用量。溫熱之品,自上學時就不敢多用,且中藥教材藥量偏小,藥典之中諸多掣肘,臨床之內(nèi)紛亂雜陳,望不吝賜教!
答:欲明現(xiàn)在藥典藥量規(guī)定之形成,必先明古今度量衡之變化。湯液經(jīng)方形成于商代,但是商代的度量衡現(xiàn)已不可考。我們現(xiàn)在可以了解的是東周到現(xiàn)的情況。從東周至西漢,1斤都是約250克。到東漢時,1斤改為220克左右,當時稱為『今制』,以別于古制。這個220克基本保持到了隋末。到了唐宋時就變了,唐1斤是660克左右,宋元都是630左右。這樣,漢以前至仲景時代,1兩就折為13.8克至15.8克之間??墒?,宋元時的1兩可就大了,有40克。在桂枝湯中,桂枝3兩,白芍3兩,按東漢制為45克左右,若按宋元制每味藥就有120克了,太大了。宋代那時候出了個《和劑局方》,就像現(xiàn)在的常用藥手冊一樣,幾乎每個醫(yī)生手里都有一本。局方里面很多藥物都是散劑,就像現(xiàn)在的成藥。
比方說參蘇飲:『木香(半兩) 紫蘇葉 干葛(洗) 半夏(湯洗七次,姜汁制,炒) 前胡(去苗) 人參 ,各半兩) 上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七片,棗一個,煎六分,去滓,微熱服,不拘時候。』
這時按照宋朝的度量來的,打成末之后,每次用4錢,放幾片姜,一個棗,煮水喝。那時候每錢4克,4錢就是16克。量不大。同時代的李杲也是這么來的,很多藥的用量都很小,三分、五分、一錢,就是1.2克到4克之間。
然后到了明朝李時珍那就說了:『今古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未經(jīng)考證,這樣隨便說就有點隨意了。明朝的一錢是3.69克,也有說3.72克的,基本差不多。后來清朝也仍襲明制,都是這么用。所以,藥物的用量就越來越小,特別明清溫病家尚清靈,更是如此了。民國期間還有一次改制,把明清的1斤等于590克,改成了500克,這樣算來,就是我們中藥書的500/16=3.125克。
傷寒論是來自于湯液經(jīng),有些劑量仲景作了調(diào)整,但大致上差不多,故《傷寒雜病論》上的一兩折合現(xiàn)在的15克左右。所以,經(jīng)方中一般藥的常用量都是三兩左右,所以多數(shù)藥都可以用到30—50克。
還有藥是用升來算的,比如半夏、五味子等,現(xiàn)代都有人做過考證。比如小青龍湯,半夏用半升,折合45克左右。也接近三兩。五味子也用半升,大概是37克。所以平時用20、30都沒問題。生附子,仲景用枚來計算,附子大的1枚有30克左右。如果按照四逆湯、白通湯的煎煮法,大概煮個20分鐘左右就可以服用了。生附子30克,比有的黃附片100克力量都猛的多,這一般是少陰證救急用的。杏仁常用量70枚,折合28克左右。所以平時我也用30克。麥冬,一般用半升,是60克,這個量很大,我一般也是30。吳茱萸,仲景用1升,大概有80克。我大概最多用50。柴胡是最大的,小柴胡湯用八兩,120克左右,我最大用40,120克柴胡確實有些嚇人。葛根也可以大量用,仲景一般都用六兩,90克。我常用40-60。粉葛古代是用作食物的,大點量沒事。陰證人,干姜和附子的量都可大。干姜很沉,所以起手的量最好不低于30克,最多120也用過,平時就30-50-75這樣子。附子的量要看人,厥陰證少用,十來克就行。少陰人以上的,可以大劑。有些陰寒重癥可以用到八九十克,一百克都可以。我用過的最大量是生附子50克左右,半生的制附子150克。以上所說的劑量都是指黃附片,黑附子不要用。
用藥劑量小的問題不是現(xiàn)在才提出來的,早在宋代就有人說了??茏趭]曰:『今人用古方多不效者,何也?不知古人之意爾。如仲景治胸痹,心中痞堅,逆 氣搶心,用治中湯。人參、術(shù)、干姜、甘草四物,共一十二兩,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 升,日三服,以知為度;或作丸,須雞子黃大,皆奇效。今人以一丸如楊梅許服之,病既不去,乃曰藥不神。非藥之罪,用藥者之罪也?!?/span>
用理中湯,術(shù)姜參草總共十二兩,當時人用梅子大的一丸來吃,怎么能怪藥無效呢?現(xiàn)在人用十克、二十克黑附子還惴惴不安,那假附子和芋頭實在沒什么差別。
還有單方和復方的問題:單方量可以大,比如給患者開理中湯,黨參、干姜用50克都可以。復方(合方)每味藥的量要小一些,比如需要柴胡湯與葛根湯合用,那么桂枝、白芍、黨參等藥用20克左右就可以了。傷寒論里面的這類方劑都是這樣折算的,比如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黃(去節(jié))各一兩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那么一兩十六銖就是1.67兩,折合25克左右??梢宰约赫遄弥谩?/span>
還有白菊花也可以大量用,如侯氏黑散,我常用40克,降血壓效果明顯。這個侯氏黑散用的話都需要按照金匱要略的原量來折算。
麻黃用量不要太大,如果體質(zhì)差的話確實受不了,常用十來克左右,最多用到三四十,大量用適合水腫、類風濕實證。
葛根湯中別的藥都用三四十克,麻黃一般也就15克左右。有一次給個患者用多了,渾身發(fā)顫。所以以后一般不多用。
熟地一般用30-90,大量用要配合砂仁。脾虛的人用到60克以上可能會覺得惡心。公丁香一般10-15,多了的話那個味道不太好受。
十八反中,附子烏頭與半夏、瓜蔞、白斂、白芨,我都一起用過,沒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
唐宋以后,關(guān)于中藥的謠言很多:
十八反、十九畏多數(shù)都是假的。李可老的三畏湯很好使,都無毒。公丁、郁金,肉桂、赤石脂,人參、五靈脂。海藻和甘草我也一起用過,無毒。
桔梗載諸藥上行:謠言,沒有的事。本草經(jīng)和藥理證明,只有利咽和排膿的作用。
柴胡、升麻升提:沒有的事。不信你把補中益氣湯里的人參黃芪去掉,看它能不能升提。
柴胡主降,如《本草經(jīng)》柴胡:『主心腹,去腸胃中結(jié)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span>
心腹:就是脅下部位的疾病,也就是胸脅苦滿。
去腸胃中結(jié)氣,飲食積聚,推陳致新:通便。
寒熱邪氣:這是柴胡治往來寒熱的作用。
補中益氣湯是李杲的方子,他不是按照本經(jīng)和傷寒來用藥的,他的說法不少來自他師父張元素。桔梗載藥上行就是張元素說的,張元素還說:傷寒如果葛根用早了,會引邪入陽明,這也是沒有根據(jù)的。
《本草經(jīng)》升麻:『味甘苦平,微寒。主解百毒,辟瘟疫、瘴氣、邪氣;風腫諸毒,喉痛口瘡?!?/span>
升麻本來是解毒,治療傳熱性疫病,表現(xiàn)為咽喉腫痛者的。仲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都是這么用的。
比如金匱:『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唾膿血,升麻鱉甲湯主之?!?/span>
又如傷寒論麻黃升麻湯:『三五七、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span>
都是咽喉不利唾膿血為主證。直到宋朝的《證類本草》都是這么記載升麻的作用:
『味甘、苦,平、微寒,無毒。主解百毒,殺百精老物殃鬼,辟溫疫,瘴氣,邪氣,蠱 毒。入口皆吐出,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金元這兩個朝代可以說是中華文化蠻荒的時代,也是中醫(yī)衰落的開始,也是謠言的開始。因此,金元以后,《本草綱目》這一類的本草書都不可以看。補中益氣湯,用柴胡調(diào)和一下肝脾倒是也說的通,升麻是毫無道理的。
問:中藥書中葛根也有提升作用,對否?
答:葛根本草經(jīng)記載『起陰氣』,是有升津液的作用。
問:某女,40歲,素體羸瘦,孕二月,自感有灼熱感自腿下行至足底涌泉,何者?
答:此亦鄭欽安所云之元陽沿經(jīng)絡外脫也,一般如果無余癥的話,可以用封髓丹合四逆湯主之。這種元氣外脫有時候會從不同部位發(fā)現(xiàn),譬如肩背、前胸后背、大腿、額頭、足心,都曾見過。柴胡體質(zhì)人多見于肩背、胸脅、耳朵,大腿外側(cè)。還有元氣虛弱的少陰人、厥陰人也很常見,位置不定,很多人表現(xiàn)為五官虛火癥。
問:可對胎兒有影響?可有外治法?
答:無影響,經(jīng)云有故無殞也。若有顧慮可不用四逆湯,單用封髓丹也行,安全。外治法,暫時想不起來。如果多閉目養(yǎng)神的話,癥狀會減輕。
問:此癥病機如何?
答:病機在《陰陽六人大論》厥陰人章有。簡言之:陰不斂陽,陽氣上浮、外越。
問:《經(jīng)方醫(yī)案》中姜孩反復發(fā)熱20天一案中,加砂仁是為什么呢?
答:西砂仁辛溫,可以納浮陽歸于下焦。此中發(fā)熱,鄭欽安謂之陰火,非實熱也,故以干姜、附子、砂仁、炙甘草收納之。在鄭欽安的醫(yī)學體系中,砂仁有類似附子的作用(當然力量比附子是差很多的)。
問:這種發(fā)熱是因為外感后反復不愈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嗎?你說的陰證是陰寒嗎?
答:陰癥是指六經(jīng)病的三陰證而言。外感發(fā)熱不是人體出問題了,而是一種抵抗,通過這種形式排除寒邪。此兒先是太陽外感,如果當時給桂枝湯、葛根湯,幾副藥就解決了。但醫(yī)院給了抗生素與退熱藥,當時把太陽經(jīng)的抵抗強壓下去了。但小兒陽氣足,不久之后元氣恢復,發(fā)熱就又上來了。如此就進入了『發(fā)熱~壓制~再發(fā)熱~再壓制』的惡性循環(huán)中?,F(xiàn)在我們只需給辛溫劑,把入侵太陽經(jīng)的表寒散掉,那么發(fā)熱自然就消除了。入侵者沒有了,戰(zhàn)事自然就沒有了。如果用大量的抗生素真的把陽氣按下去了,以后患者的發(fā)熱會減少,就會轉(zhuǎn)成過敏性咽炎、哮喘等癥。
問:這種情況怎么判斷陽虛呢?是因為前期用抗生素這樣的病史、還是通過舌脈呢?
答: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問問,要不要喝水,喜歡熱水還是涼水。嬰兒看一下舌頭,水滑的,津液充足的,都可以用辛溫藥。鑒別三原則:舌質(zhì)潤;口不渴,飲水不多,或者即使喝水也是喜歡喝熱一點的;神志清楚(略困乏無礙)。只要滿足這幾條,基本都不是實熱證,可以大膽用溫陽藥。(2017年)
問:支氣管哮喘當用何種治療方法?
答:如果是青少年或者虛寒象明顯的,可以用溫陽化飲的方劑,如小青龍湯、四逆湯等;若是成年人,特別是四五十歲往上的,則上法十用九不效,以此類患者多有氣滯血瘀,以柴胡劑合活血藥很有效。柴胡可以治瘀血,這是從本經(jīng)和仲景方中得到的,如《本經(jīng)》云:『柴胡,主心腹腸胃中結(jié)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span>一個一個說:寒熱邪氣:這就是往來寒熱,少陽證的發(fā)熱。心腹腸胃中結(jié)氣,推陳致新:心,是指心胸,這里也包括肺。古書里心不是指心臟,而是指那個部位。所以,胸脅部位的郁滯、憋悶、不舒服,就是所謂的『結(jié)氣』,它都可以治。再有,少陽經(jīng)不光是指的膽經(jīng),也包括手少陽三焦經(jīng),這個三焦經(jīng)像網(wǎng)膜一樣,分布于胸、脅、腹部,里面運行的是水液。如果上焦的網(wǎng)膜水飲積聚的多了,更加上氣結(jié),就會引起胸悶。所以咳喘如果有胸悶的表現(xiàn)者,可以用柴胡來治。如果年紀大了,氣結(jié)的久了,就會產(chǎn)生瘀血。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慢支、哮喘患者,細支氣管及肺泡間小血管內(nèi)有血栓形成。這就是用化瘀劑治療哮喘的原理。早年讀過胡希恕先生用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之哮喘,但當時不信,也不理解。后來在臨證中發(fā)現(xiàn),這類患者用小青龍湯、苓桂術(shù)甘湯、四逆湯等根本無效。后來用這個柴胡劑合桂枝茯苓丸,效果很好。當然,小柴胡湯不但能治療哮喘,還可以治療變異性咳嗽,就是咽癢干咳,總也不好的類型,只要有柴胡證就可以用。(2018年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