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又稱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地支是古代人用來紀(jì)錄時閘的符號,因?yàn)橛惺€符號,所以叫做十二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地支十二個符號也分為陰支和陽支兩大類:
陽支:子、寅、辰、午、申、戌;
陰支:丑、卯、巳、未、酉、亥。
十二地支手掌訣
【子】
同“茲”,表示萬物茲萌于既動之陽氣下;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丑】
同“紐”,是表示用繩子捆住的意思;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寅】
同“演”,表示萬物開始生長;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寅時,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寅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寅時
【卯】
同“茂”,表示萬物茂盛;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辰】
同“震”,表示萬物震動生長;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國人民“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
【巳】
同“已”,表示萬物已成;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
【午】
同“仵”,表示萬物已過極盛之時,又是陰陽相交的時候;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午時
【未】
同“味”,表示萬物已成有滋味;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申】
同“身”,表示萬物初具形體;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
【酉】
同“老”,表示萬物已經(jīng)十分成熟;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戌】
同“滅”,表示萬物消滅歸土;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亥】
同“核”,表示萬物成種子;代表十二時辰的時間是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jīng)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午巳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辰戌丑未屬土,辰戌為陽土,丑未為陰土。
未戌為干土,丑辰為濕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濕土者其中藏水。
十二地支陰陽五行
寅卯東方木,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
辰戌丑未四季土。
少陽見于寅,壯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屬木,司春,為東方。
太陽見于巳,壯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屬火,司夏,為南方。
少陰見于申,壯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屬金,司秋,為西方。
太陰見于亥,壯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屬水,司冬,為北方。
十二地支方位
子方:指針度345 —15角度。
丑方:指針度15 — 45角度。
寅方:指針度45 —75角度。
卯方:指針度75 —105角度。
辰方:指針度105 — 135角度。
巳方:指針度135 — 165角度。
午方:指針度165 — 195角度。
未方:指針度195 —225角度。
申方:指針度225 — 255角度。
酉方:指針度255 — 285角度。
戌方:指針度285 — 315角度。
亥方:指針度315 — 345角度。
天干地支度數(shù)
(注:十二地支方位: 每方位30度,即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相對。)
天干(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暗含天干
一年十二個月,即地支十二個符號一個循環(huán)紀(jì)錄。一月三旬,一旬十天,即天干十個符號一個循環(huán)紀(jì)錄。
將十二地支與十天干組合排列得到六十個不同的符號,這就是六十甲子。用甲子循環(huán)既可以紀(jì)年,又可以紀(jì)月,還可以紀(jì)日,甚至也可以紀(jì)時辰,十天干相對于十二地支而言,則為陽;十二地支相對于十天干而言,則為陰。天干與地支的關(guān)系猶如樹干與樹枝的關(guān)系一樣,天干為樹干,地支為樹枝。
天干、地支、六十甲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