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又叫紅母雞草、石門坎、黃食草、細(xì)葉龍鱗草、大黃草;為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的帶根全草。全年可采。取全株,除去莢果(莢果有毒)及雜質(zhì),曬干。它出自《嶺南采藥錄》屬于南方地方藥材。
《南寧市藥物志》:'消炎解毒。治傳染性肝炎,跌打駁骨。葉:搗絨敷乳瘡。'《中國藥植圖鑒》:'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瘀血內(nèi)傷;并作清涼解熱藥。'
《嶺南草藥志》:'清郁熱,舒肝,和脾,續(xù)折傷。'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傷。'
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取干雞骨草全草2~3兩(兒童1~2兩),瘦豬肉2兩,加水1000毫升同煎。沸后文火再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直至痊愈為止.治療44例,治愈42例,治愈時間平均為21天。黃疸消失平均為15天;肝功能恢復(fù)一般為18~21天;肝腫大隨肝功能的恢復(fù)逐漸恢復(fù)正常。治程中未見不良反應(yīng)。
本品對慢性肝炎效果不佳。不過曾報道1例重癥肝炎(嚴(yán)重黃疸合并昏睡)患者,服雞骨草煎劑每次60毫升,日服3次,4天后,神志開始清楚,小便增多,第5天自覺癥狀顯著減輕,第14天自覺癥狀消失,黃疸不顯,第19天一般情況恢復(fù)正常,停藥觀察,肝功能逐漸恢復(fù)。住院共38天痊愈出院。摘錄《中藥大辭典》
肝炎雞骨草茶:雞骨草30克~50克,佩蘭9克。
【制作】上方藥量加大20倍,共研為末。每次
用40克~50克,置保溫瓶中,沖入適量沸水,蓋悶15分鐘。
【用法】代茶頻頻飲用,每日1劑,連飲2周。脾胃虛寒較甚者不宜久飲。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舒肝。適用于急性肝炎,全身皮膚、鞏膜黃染,色鮮明,納差,上腹部飽脹,小便色黃,或伴惡寒發(fā)熱;慢性遷延性或活動性肝炎,肝炎癥狀反復(fù)發(fā)作。實驗室檢查酶譜增高,免疫功能不全,蛋白電泳異常,也可出現(xiàn)肝掌、蜘蛛痣等體征,乙肝兩對半檢查異常,具有傳染性;肝硬化腹水,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常見腹水、肝掌、蜘蛛痣、白蛋白與球蛋白比例倒置等,亦可合并門靜脈高壓、脾腫大等病癥。
食療方肝炎方:雞骨草30克,豬瘦肉60克,紅棗4枚。豬肉洗凈,切塊,與雞骨草、紅棗同入鍋中,加水同煮熟。吃肉喝湯,治黃疸身目俱黃。
前列腺食療方:
雞骨草50g、田螺500g。
將田螺放在清水盆中養(yǎng)24~48小時,經(jīng)常換清水,除盡污泥后與雞骨草一起燉湯飲用。
適用于濕熱、氣滯、血瘀患者。
【臨床應(yīng)用】
1.母兒ABO血型不合用雞骨草湯(雞骨草、溪黃草、茯苓、蓮蓬、甘草) 治療母兒ABO血型不合70例,27例痊愈,21例顯效,22例無效。
2.急性肝炎雞骨草膠囊每日3次,每次4粒,20天為1個療程,治療急性肝炎65例,13例痊愈,24例顯效,有效2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5.4%。雞骨草60~90g,瘦豬肉60g,加水煎煮至300mL,每日分3次服,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44例,治愈42例,平均服藥時間21天。
3.胃脘痛、風(fēng)濕骨痛雞骨草、兩面針、救必應(yīng)等,水煎服有效。
4:骨折駁骨散:桃仁250g、梔子500g、側(cè)柏葉1500g、生地500g、紅花250g、當(dāng)歸尾1000g、毛麝香1000g、黃連250g、黃柏500g、黃芩500g、骨碎補1500g、薄荷1000g、防風(fēng)500g、丹皮1000g、銀花藤1000g、透骨消1000g、甘草500g、赤芍500g、三七500g、蒲公英500g、雞骨草1000g、石斛250g、自然銅500g、土別500g,共為細(xì)末備用,用時用酒或醋或開水調(diào)勻外敷。
5;膽結(jié)石:雞骨草60克,紅棗10枚。將雞骨草、紅棗置砂鍋內(nèi),加水3碗,煎至1碗,去渣飲用,每天1次,10~15天,為1療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