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形演變
金文仍延續(xù)甲骨文的寫法,上面的橫代表天空,下面彎曲的部分代表云朵。寫作:
小篆發(fā)生分化,一種是繼承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寫作“云”;一種是上面加形符“雨”作“雲(yún)”,表示雲(yún)能下雨,從雨從云,云兼表聲音,成為形聲字。由于“雨”在小篆中表現(xiàn)多樣,所以小篆寫法較多。
隸書中沿續(xù)篆書的字形,仍保留“云”和“雲(yún)”兩種寫法,只是將筆畫變?yōu)槠街薄南笮窝葑優(yōu)楸硪狻?/p>
楷書繼承隸書寫法,仍保留“云”和“雲(yún)”兩種寫法,現(xiàn)代漢語簡化后只保留“云”這種寫法。
二、含義
“云”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云氣、云彩,象形。《說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轉(zhuǎn)形?!倍印坝辍弊诸^后,“雲(yún)”變?yōu)闀庾?從雨,從云。本義為云彩,是指懸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冰晶或兼由兩者組成可見的聚合體。《說文解字》:“云,山川氣也?!薄对姟ば⊙拧ぐ讟濉罚骸坝⒂自?,露彼菅茅?!?/p>
引申出盛、多的意義,用云比喻多。又賈宜《過秦論》:“天下云集響應(yīng)?!?/p>
古文中“云”假借作“曰',即說的意思?!墩撜Z·子罕》:“詩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又假借為“如”,作“如此”講,《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又焉用盟。”
古時云字的“云”與“雲(yún)”各有分工,用作本義時用繁體“雲(yún)”。其余作假借義時用簡體“云”;現(xiàn)代漢語就只用“云”了。在書法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們說“子曰詩云”的“云”只能是“云”,而不能寫做“雲(yún)”,而指“云雨”時最好用“雲(yú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