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十”部的三個漢字:“十、丈、千”。這三個漢字均為現(xiàn)代漢語常用漢字,使用頻率極高,因此需要認(rèn)真記憶。三個字的詳情如下:
1、十。讀shí?!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數(shù)之具也?!弧癁闁|西,‘丨’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敝甘伦?。本義是數(shù)詞,九加一的和。在《說文》體系下,它是(十進(jìn)位)數(shù)字完備的標(biāo)志。給的理由是:“一”表示東西,“丨”表示南北,一丨相交為十,那么東西南北和中央全都完備了。
我們看一下它的字形發(fā)展:
(十的字形發(fā)展)
在甲骨文時期,“十”就是一個鍥刻符號,也可能是“針”的象形初文。最初只有一豎筆。到了金文豎筆中部加肥,后變成一個圓點,這種寫法一直延續(xù)到漢初古隸。后來中部的圓點又變?yōu)闄M畫(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十’字初形本為直畫,繼而中間加肥,后則加點為飾,又由點孳化為小橫。數(shù)至十復(fù)反為一,但既已進(jìn)位,恐其與‘一’混,故直書之。是‘十’與‘一’之初形,只是縱橫之別?!毙熘惺妗都坠俏淖值洹罚骸柏瓰楣糯慊I,豎置一籌表示數(shù)量‘十’,以與橫置之算籌之算籌‘一’區(qū)別。”也是同樣的意思。
徐灝《段注箋》:“上古結(jié)繩而治,未有文字,先契以紀(jì)數(shù)。一二三亖,各如其數(shù),自五以上,不可勝數(shù),故變?yōu)閄,以為小成之識,變而為十,以為大成之識。數(shù)始于一,成于十。自是以往,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惫试皇疄椤皵?shù)之具。”
先民們開始計數(shù),就是契刻,一二三亖分別代表1到4,到五就刻成X,以為“小成”,到十,就不再刻成橫畫,而是刻成一豎。以為“大成”,就是“數(shù)之具”。
(甲骨文一至十的寫法)
另外,在早期漢字中,“七”也是一橫一豎兩筆交叉,它與“十”的區(qū)別是:“十”字豎長橫短,“七”字豎短橫長。這種區(qū)別一直持續(xù)到漢代簡帛書。
許慎說“十”是“數(shù)之具”,這里的“之”指的是“走向”?!熬摺敝傅氖蔷邆洹⑼陚?。就是說數(shù)發(fā)展到“十”就全部完備了。《說文解字》部首必為540部,其原因即6(陰)x9(陽)x10(數(shù)完備)=540部。另外,他說“十”表示“四方中央備”則是把“十”與五行五方相配,并和“五”呼應(yīng)。這與許慎所處的時代有關(guān),儒道互為表里的陰陽五行說是許慎哲學(xué)思想的核心。
在現(xiàn)代漢語里,十的本義是數(shù)詞,就是九加一的和?!稄V韻·緝韻》:“十,數(shù)名?!薄兑住ね汀罚骸芭迂懖蛔郑昴俗?。”孔穎達(dá)疏:“十者,數(shù)之極。”《易》這句話直譯就是:女子守持正固不急于出嫁,久待十年才締結(jié)良緣。這里的十,言時間之久,又含有達(dá)到極點的意思?!稘h書·律歷志上》:“數(shù)者,一、十、百、千、萬也?!?/p>
十也用作序數(shù)詞,第十。比如《詩·豳風(fēng)·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獲稻。”八月打棗子,十月收稻米。
(八月剝棗)
本義之外,十還有其他用法,如:
(1)特指十倍?!秾O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用兵的法則: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圍敵人,五倍的兵力就進(jìn)攻敵人,兩倍的兵力就分割消滅敵人。
(2)表示完備甚至達(dá)到極點。比如:十分;十足;十全十美。宋代孔平仲《對菊有懷郎祖仁》:“庭下金齡菊,花開已十分?!?/p>
(花開十分)
(3)古代的戶籍單位,指十戶。后作“什”。《管子·君臣下》:“上稽之以數(shù),下十伍以征?!币伦ⅲ骸凹鹊闷涠〝?shù),下其什伍以征之也?!贝笠饩褪牵荷厦婧硕ㄒ欢ǖ臄?shù)額,下到“什伍”的居民組織來征集人才。
十的小篆寫法如圖:
(十的小篆寫法)
2、丈。讀zhàng?!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丈,十尺也。從又持十。”會意字。本義是度量單位,十尺為丈。又就是手,用手拿著“十”來會意。
在《說文》體系下,丈,就是度量單位,等于十尺,這與秦漢出土文獻(xiàn)普遍使用的意義相符。但另有一種說法可供參考:
徐灝《段注箋》引戴侗說:“老者疾者之所扶,象之,故亦曰丈。別作杖?!绷拄斯狻段脑础罚骸笆髫?,象杖形,手持之?!崩先嘶蛘呱≈耸殖终鹊臉幼樱矗?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font-weight: 700;border-width: 0px;border-style: initial;border-color: initial;">丈是杖的本字。
(蘇軾持杖圖)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周制,:八寸為尺;十尺為丈?!薄秶Z·周語下》:“其察色也,不過墨丈尋常之間。”韋昭注:“五尺為墨,倍墨為丈?!薄痘茨献印ぬ煳摹罚骸笆缍鵀槌?,十尺而為丈?!?/p>
本義之外,丈還有其他用法,如:
(1)丈量?!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把舱沙??!倍蓬A(yù)注:“丈,度也?!毖不卣闪砍枪?。又比如《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復(fù)丈,高六尺七寸。”
(2)對長輩男子的稱謂。如:老丈、岳丈。《大戴禮記·本命》:“丈者,長也?!边@里的長,即年長之長。杜甫《奉贈李八丈曛判官》:“我丈恃英特,宗枝神堯后。”《西游記》第六十三回:“他郎丈兩個做賊?!泵駠嚾苏乒手?,多用此用法稱謂年長男子。
(戲曲中的老丈)
(3)丈夫。如:姐丈,指姐姐的丈夫。妹丈,指妹夫。
(4)扶;倚。后作“杖”?!队衿ふ刹俊罚骸罢?,扶也?!薄读鶗齻巍ゐB(yǎng)韻》:“丈,借為扶行之丈。老人持丈,故謂之丈人。別用杖通?!薄稇?zhàn)國策·齊策六》:“坐而織蕢,立則丈插。”(田單)一坐下來就編織草筐,一站起來就扶鏟(插)鏟土。
此外,丈還是姓氏?!度f姓統(tǒng)譜·養(yǎng)韻》:“丈,見《姓苑》?!?/p>
丈的小篆寫法如圖:
(丈的小篆寫法)
習(xí)小篆,要注意“丈”和“支”的區(qū)別。
3、千。讀qiān?!墩f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千,十百也。從十,從人?!睍庾?。本義是數(shù)詞,十百為千。
在《說文》體系下,千是會意字,即由“十”,由“人”會意。一個人活一百歲,十個一百,就是千。關(guān)于這一點,徐灝《段注箋》說得清楚:“人壽以百歲為率,故十人為千?!?/p>
現(xiàn)代的研究者認(rèn)為千是指事字,來看字形演變:
(千的字形演變)
依《字源》李守奎先生說的話:“千”本來是借與其音近的“人”形(上古,千、人同屬真部)表示,后在“人”的下部加一短橫或一圓點以示區(qū)別。甲骨文中“人”形正、反無別,“千”也有正、反異體。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千”字有“人”上加點異體,這種形體未必是從西周橫畫“千”字演變而來,可能有更遠(yuǎn)的源頭。按李先生的說法,千該是從一、從人。
實際上,理解成從一、從人,也利于記憶千字的篆法。就是一個“人”,加上“一”橫。
不管何種體系,千的意義沒有區(qū)別,都是十百為千?!对姟ぶ茼灐む嫖罚骸耙喾柛?,十千維耦。”鄭玄箋:“于是民大事耕其私田,萬耦同時舉也?!币馑际钦f:從事耕作需要抓緊,萬人耦耕齊勞動。十千就是一萬。
(古代農(nóng)人耕作)
本義之外,千還有其他用法,如:
(1)表示多。比如:千方百計;成千上萬;千里之行?!对姟ば⊙拧じμ铩罚骸澳饲笄箓},乃求萬斯箱?!笨煸靷}庫上千座,快造車子上萬輛。千表示多,并不是準(zhǔn)確的一千座。
(2)田間南北小路。后來寫作“阡”?!豆茏印に臅r》:“修封疆,正千伯。”尹知章注:“千伯,即阡陌也。”
(阡陌縱橫紅土地)
此外,千還是姓氏?!度f姓統(tǒng)譜·先韻》有載。
千的小篆寫法如圖:
(千的小篆寫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