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偏誤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敗,你會系統(tǒng)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不了解現(xiàn)實的你(與雷托一樣)對成功抱有一種幻想,認識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每位成功的作家背后都有100個作品賣不出去的作家,每個作品賣不出去的作家背后又有100個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每個找不到出版社的作者背后又有數(shù)百個抽屜里沉睡著剛動筆的手稿的寫作愛好者。而我們總是聽到成功者的故事,認識不到作家的成功概率有多小。攝影師、企業(yè)家、藝術家、運動員、建筑師、諾貝爾獎得主、電視制作人和選美冠軍的情況也是一樣。媒體沒興趣去刨挖失敗者的墓地,這事也不歸他們負責。這意味著:要想緩解幸存偏誤,你就得了解這些。大多數(shù)公司——都不會出現(xiàn)在股票指數(shù)里。股票指數(shù)并不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就像新聞不會報道所有音樂家一樣。你也應該懷疑那些暢銷圖書和成功教練,因為失敗者是不著書立說,不去演講他們的失敗的。幸存偏誤意味著:你系統(tǒng)性地高估了成功概率。解決辦法:盡可能常去逛逛曾經(jīng)大有希望的項目、投資和事業(yè)的墓地。這樣的散步雖然傷感,但對你是有好處的。女模特兒為化妝品做廣告,有些消費者就以為化妝品會讓人變漂亮,但其實讓這些女人成為模特兒的并非化妝品。這些模特兒天生麗質,因此才被選來拍化妝品廣告。就像游泳選手一樣,在這里,美麗是一種選擇標準,而不是結果。 一旦我們混淆選擇標準和結果,我們就會產(chǎn)生游泳選手身材錯覺。如果沒有這種錯覺,一半的廣告都不會奏效。結論:凡有人謳歌某種東西值得追求——強健肌肉、美貌、高收入、長壽、影響力、快樂,你都要看仔細。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鏡子。你要誠實地對待自己。我們總是系統(tǒng)性地高估我們的學識和預測能力——而且高估得很厲害。對于過度自信效應,重要的不是單個估計是否正確。過度自信會令你忽視你真正知道的東西與你已知的東西之間的區(qū)別。真正令人吃驚的是:過度自信效應對專家的影響比對非專家的影響還嚴重,一位經(jīng)濟學教授在預測油價的5年走勢時會與非經(jīng)濟學家一樣出錯。只不過他這么做時過高地估計了自己。(1)不存在相反的不夠自信效應。(2)過度自信效應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顯——女人較少高估自己。(3)不僅樂觀者會受到過度自信效應的影響,就連自稱悲觀的人也會高估自己——只不過高估的幅度要少些罷了。 結論:請對所有預測持懷疑態(tài)度,尤其是當這些預測是由所謂的專家們作出的。請你在籌劃任何事情時都從悲觀的角度出發(fā),作最壞的打算。這樣你才會真正有機會,更現(xiàn)實一些地判斷形勢。從眾心理(有時被含糊地稱為隨大溜)是指:只要別人做什么我也跟著做什么,我的行為就是正確的。換言之,越多的人認為一個想法正確,這個想法就更加正確——這當然是荒謬的。 從眾心理是僅次于股市泡沫和股市恐慌的惡魔。在時裝、管理技術、業(yè)余活動、宗教和節(jié)食里都存在從眾心理。從眾心理能讓整個文化癱瘓——請想想邪教的集體自殺吧。當一家公司聲稱它的產(chǎn)品“銷量最高”時,請你表示懷疑。這是個荒唐的說法。憑什么一種產(chǎn)品“銷量最高”就應該更好呢?英國作家毛姆這樣講道:“就算有5000萬人聲稱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成為聰明之舉。”第二天召開營銷會議。廣告宣傳的影響已經(jīng)連續(xù)4個月遠遠低于預期了,我主張立即停止此事。廣告部負責人用下列理由反駁我:“我們已經(jīng)投入了這么多錢作宣傳,要是現(xiàn)在停下來,那些錢就全都打水漂了?!彼彩窃谧プ〕翛]成本不放手。 一位朋友被一段問題戀情折磨多年。那女人一次次欺騙他。每當他逮住她時,她都后悔不迭地回來,懇求他的原諒。雖然再跟這個女人維持關系早就沒有意義了,他還是一次次接受了她。當我與他談論此事時,他向我解釋道:“我在這段戀情中投入了那么多感情,現(xiàn)在離她而去是錯誤的?!边@是典型的糾纏于沉沒成本。唯一有效的是股市未來的前景(和可選投資未來的行情)。每個人都會出錯,特別是在股市里。糾纏于沉沒成本的不幸,其關鍵就是:你投資一只股票虧的錢越多,你越是抱緊它不放?!拔覀円呀?jīng)行駛了這么遠……”“我已經(jīng)讀了這本書的這么多頁……”“我已經(jīng)花了兩年時間接受這個培訓了……”從這種句子可以看出,你是如此與沉沒成本難舍難分。 有許多好理由支持你繼續(xù)投資下去,但如果你只是因為舍不得已經(jīng)作出的投資而決定繼續(xù)做某件事,這就不是一個好理由了。理性的決定意味著忽視已經(jīng)投入的成本。你已經(jīng)投資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現(xiàn)在的形勢及你對未來的評估。最近,一個女人向我解釋了她在酒吧里為什么不讓別人請她喝飲料:“因為我不想要這種跟他上床的潛在義務。”這樣做很明智。如果下回在超市里有人主動跟你搭訕,讓你品嘗葡萄酒、奶酪、火腿或橄欖,你就知道你為什么最好是拒絕他了。>確認偏誤是所有思維錯誤之父——它傾向于這樣詮釋新信息,讓它們與我們現(xiàn)有的理論、世界觀和信念相兼容。換句話說:我們過濾掉與我們的現(xiàn)有觀點相矛盾(因此被稱作反駁證據(jù),不過它缺少合適的德語表達)的新信息。這是危險的。赫胥黎說過:“事實不因為被忽視而消失?!钡覀兦∏∈沁@么做的。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也知道這一點,“人類最擅長這樣過濾新信息,使現(xiàn)有解釋仍然成立”。很可能,巴菲特之所以這么成功,就是因為他了解確認偏誤的危險,于是強迫自己換位思考。這位機智的學生與他的同學的區(qū)別在哪里呢?他的同學只想證明他們的理論是對的,而他試圖證明他的理論是錯的——有意識地尋找反駁證據(jù)。確認偏誤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且聽下回分解。>占星學家和經(jīng)濟學家的行事原則也是一樣。他們的說法如此含糊,它們像磁鐵一樣吸引證明,例如“接下來的幾星期你會經(jīng)歷悲傷的瞬間”、“中期看,美元存在貶值壓力”。什么叫作中期?什么是貶值壓力?與什么比會貶值——黃金、日元、比索、小麥、柏林克羅伊茲貝格區(qū)的房產(chǎn)還是咖喱烤腸的價格? 宗教信念和哲學信念因其含糊性更是確認偏誤的杰出溫床,它在這里瘋狂地滋生。信徒們一步步看到神存在的證明。神不直接現(xiàn)身——除了向沙漠里和偏僻山村里的文盲現(xiàn)身,從不出現(xiàn)在法蘭克福或紐約這樣的都市里——這表明確認偏誤是多么強大,就連最有力的異議也被過濾掉了。成功指南和生活援助手冊也是按照這個原則撰寫的。擺上臺面的都是最無聊的理論,比如:“冥想是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甭斆鞯淖髡弋斎挥写罅坷幼C明這一理論。相反,尋找反駁證據(jù)則是徒勞,即尋找那些未冥想而幸福的人和雖冥想?yún)s不幸福的人。有多少讀者上了這種圖書的當啊,真是可悲。 該死的是認識不到確認偏誤。當然,我們不喜歡我們的信念被攻擊得千瘡百孔。但實際情況不是我們在我們的信念前豎起了一塊擋箭牌,實際情況恰似對方在使用消音器朝我們射擊:子彈落下,而我們聽不到槍聲。 互聯(lián)網(wǎng)讓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志同道合者。我們閱讀支持我們理論的博客。新聞個人化使得相反的意見根本不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電腦屏幕上。我們越來越多地活動在思想一致者的社區(qū)里,這更加加深了確認偏誤。 我們怎樣才能保護自己呢?作家亞瑟·奎勒·庫奇的一句話很有幫助:“干掉你的寵兒。”他的這句話是對那些經(jīng)常舍不得刪除漂亮但多余的句子的作家們講的。他的呼吁不僅適用于優(yōu)柔寡斷的作者,也適用于我們大家。 結論:請你與確認偏誤作斗爭。請你寫下你的信條——有關世界觀、投資、婚姻、健康預防措施、節(jié)食、成功策略的,然后尋找反駁證據(jù)。干掉自己最心愛的理論,這是一樁艱苦的工作,但作為聰明人士,你不會躲避的。不管什么時候遇到一位專家,我都會設法向他挑戰(zhàn)。請你也這么做。你對權威的批判性越強,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對比效應是常見的思維錯誤之一。你會為你的新車訂購真皮車座,因為你覺得3000歐元相對于6萬歐元的車價來說只是筆小錢。所有靠銷售裝潢用品生存的部門都在玩弄這一把戲。 但對比效應在別處也有效。試驗表明,為了節(jié)約10歐元,人們會走10分鐘的路去購買一種食物??墒牵绻茉诮值懒硪欢嘶?79歐元而不是989歐元買一套西服,誰也不會想到要去走這10分鐘的路。這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因為10分鐘還是10分鐘,10歐元還是10歐元。 沒有對比效應,就完全無法想象打折生意。一種從100歐元降到70歐元的產(chǎn)品,會顯得比一直就賣70歐元的產(chǎn)品更便宜。而事實上最初的價格根本無關緊要。不久前一位投資者對我說:“這只股票便宜,因為它只有最高價的50%。”我輕輕搖搖頭。股票價格永遠不會“低”或“高”。它是怎么樣就是怎么樣,唯一值得考慮的是它從這一刻起是會漲還是會跌?!八K生吸煙,每天3盒,卻活到了100多歲。因此吸煙的危險不可能有多大?!薄皾h堡是安全的。我認識一個人,他住在白沙島①中部,他從不鎖門,哪怕出去度假都不鎖門,他家還從未失竊過?!边@些話是想證明某種東西,但它們其實什么也證明不了。這么講話的人,就是犯了現(xiàn)成偏誤?,F(xiàn)成偏誤是指:我們依據(jù)現(xiàn)成的例子來想象世界。這當然是愚蠢的,因為外界現(xiàn)實中的某種東西不會因為我們更容易想到而出現(xiàn)得更頻繁。 由于現(xiàn)成偏誤,我們的腦子里總有一張錯誤的風險卡。于是我們系統(tǒng)性地高估了因飛機墜毀、汽車事故或謀殺而遇難的風險。我們低估了因為糖尿病或胃癌這樣不太能引起轟動的方式死亡的風險。炸彈襲擊要比我們認為的少得多,抑郁癥則要常見得多。壯觀、華麗或大聲的一切,我們都高估了它們出現(xiàn)的概率。而無聲、無形的一切,我們都低估了它們出現(xiàn)的概率。因為我們的大腦更容易接受壯觀、華麗或大聲的東西。我們的大腦是劇本式思維的,而不是量化思維的。某種東西重復出現(xiàn),我們的大腦就很容易重新提取它。它并不一定是真的。納粹領導人不就是經(jīng)常重復“猶太人問題”,直到大眾堅信存在一個嚴肅的問題嗎?你只需要足夠經(jīng)常地重復“不明飛行物”、“生命能量”或“輪回”這些詞,人們就會相信它們。瑞士作家馬克斯·弗里施曾經(jīng)說道:“我們嘗試編故事,就像人們喜歡試穿衣服?!薄耙饬x”是我們事后虛構的。因此故事是個值得懷疑的東西——可看樣子我們不能沒有故事。為什么不能?不清楚。清楚的是,在開始科學思維之前,人們先是通過故事解釋世界的。神學比哲學更古老。故事偏誤是指:用故事扭曲和簡化現(xiàn)實,它們排斥不合適編進故事的一切。結論:從自傳到世界大事——我們將一切炮制成有“意義”的故事。我們這樣做是在扭曲真相——這會影響我們決定的質量。應對方法:請你將這些故事拆解開來。請你問問自己:這些故事想隱藏什么?訓練方法:請你設法用無關聯(lián)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會吃驚的。事后諸葛亮偏誤絕對是最頑固的思維錯誤之一,可以恰如其分地稱為“我早知道現(xiàn)象”,即事后回顧時一切都顯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但我還有一個建議,這建議更多是來自個人經(jīng)驗而不是科學:請你記日記。請你寫下你的預測——有關政治、事業(yè)、體重、股市等。請你不時地拿你的記載與實際情況相比較。你會驚訝你是個多么糟糕的預測家。另外,請你也同樣讀歷史。不是事后的、成熟的理論,而是那個時代的日記、剪報、備忘錄。這會讓你更好地感覺到世界的不可預見性。查理·芒格的合作伙伴沃倫·巴菲特使用了一個美妙的概念:“能力范圍”。在這個范圍之內(nèi)的,人們都像專家一樣精通;在這個范圍之外的,就不懂或只懂一部分。巴菲特的生活信條是:“請認清你的能力范圍,并待在里面。這個范圍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這個范圍的界線在哪里。”查理·芒格重復說:“你必須找出自己的才能在哪里。我?guī)缀蹩梢韵蚰惚WC,如果你必須在你的能力范圍之外碰運氣,你的職業(yè)生涯將會非常糟糕?!闭嬲兄R的人知道他們知道什么,也知道他們不知道什么。這類人一旦來到他的“能力范圍”之外,他要么什么也不說,要么就說“我不知道”。他這么說時不會覺得難為情,甚至還會帶著一定的驕傲。而從“司機們”那兒,你別的什么話都能聽到,就是聽不到這一句。一位朋友腿骨折了,被綁在床上,他請我去郵局為他買張彩票。我圈了6個數(shù)字,在上面寫下他的名字,付了費。當我將彩票復印件遞給他時,他粗暴地說:“你為什么幫我填好了彩票?我本來想自己填的。你填的數(shù)字我肯定什么也贏不到!”“你真以為,你能通過親手圈數(shù)字在某種程度上影響那些球嗎?”我回答道。他茫然不解地望著我。 在賭場里,當人們想要一個大數(shù)字時,大多數(shù)人會盡可能使勁地擲色子;當人們希望得到一個小數(shù)字時,他們會盡可能擲得溫柔。這自然與球迷們的手勢和腳部動作一樣沒有意義。球迷們那么做,好像他們真能干預比賽似的。許多人都存有這樣的幻想:他們想靠傳播正能量影響世界。控制錯覺是指:相信我們能夠控制或影響某種我們客觀上無法控制或影響的東西的傾向。這是詹金斯和沃德兩位研究人員在1965年發(fā)現(xiàn)的。試驗規(guī)則很簡單:兩只開關和一盞燈,燈或開或關。詹金斯和沃德可以調節(jié)開關和燈光互相制約的強度。即使是在燈純屬偶然地開、關的情況下,受試者也堅信,按開關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燈。許多電梯里的“開門、關門”按鈕也是這樣的,它們與電梯控制器其實并不相連。科學里稱它們?yōu)椤鞍参堪粹o”。還有大辦公室里的空調溫度調節(jié)開關:有人覺得太熱,另一些人覺得太冷。 聰明的工程師會利用控制錯覺,在每一層樓都安裝一個假的溫度調節(jié)按鈕。這樣一來,投訴的數(shù)量明顯減少了。那么你呢?你控制了你的生活嗎?你實際控制的很可能比你以為的要少。你別以為自己是那個淡泊地克制自己的馬爾克·奧萊爾,你更像是那個戴紅帽子的男人。因此,請你將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響的少量東西——堅定不移地只關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聽之任之吧。一家企業(yè)的董事會向管理層承諾,一旦實現(xiàn)一個目標就頒發(fā)一份特殊津貼。結果如何呢?經(jīng)理們將更多的精力用來商定盡量多的目標,而不是思考如何讓企業(yè)賺錢。 這是激勵過敏傾向的例子。它先是說明了一個平庸的事實:人們會對激勵機制做出反應。這不奇怪。人都會做對自己有益的事情。令人吃驚的是兩個次要方面:第一,一旦有激勵加入游戲或改變了激勵,人們就會迅速而劇烈地改變自己的行為;第二,人們是對激勵做出反應,而不是對激勵背后的目的做出反應。按實際開銷付錢給律師、建筑師、咨詢師、會計師或駕校老師是愚蠢的。這些人受到激勵,就會盡可能多花錢。因此請你事先約定一個固定價格。??漆t(yī)生總想盡可能全面地為你治療和動手術——即使沒那個必要。投資顧問樂于向你“推薦”任何金融產(chǎn)品,因為他們會得到一份銷售傭金。企業(yè)家和投資銀行家的生意計劃沒有價值,因為這些人參與金融交易的直接利益。古老的諺語怎么說來著?“千萬別問理發(fā)師你是否需要理發(fā)?!?結論:請小心激勵過敏傾向。如果你對某個人或某個組織的行為感到吃驚,請你想想,那后面隱藏著什么激勵機制。我保證,你可以這樣解釋90%的行為。激情、精神疾病、心理障礙或惡意最多占到10%。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走進一家漁具店,突然在一個支架前停下,拿起一只一閃一閃、引人注目的塑料魚餌,問店主:“請問,魚類真的會喜歡這種東西嗎?”店主笑笑:“查理,這玩意兒我們可不是賣給魚的?!苯Y論:當你聽到諸如“我病了,去看醫(yī)生 ,現(xiàn)在我好了,因此是那位醫(yī)生幫助了我”或“這一年公司業(yè)績很糟糕,我們請了個顧問回來,現(xiàn)在業(yè)績恢復正常了”的話時,很有可能就是回歸均值在起作用。來看一個小小的思維試驗。我們假設有100萬只猴子在股市上投機。它們瘋狂地、自然也是純隨機地買賣股票。會發(fā)生什么事?一年后,約一半猴子的投資都賺錢了,另一半虧錢了。第二年這幫猴子又是一半賺錢,另一半虧錢。長此以往,10年后大約只剩下1000只猴子,它們的每次投資都是正確的。20年后就只剩下1只猴子每次投資總是正確的——它成了億萬富翁。我們就叫他“成功猴”吧。 媒體會怎么反應呢?他們會沖向這只動物,去闡述他的“成功原理”。他們會找到某種原理:也許這只“成功猴”吃的香蕉比其他猴子多,也許它坐在籠子的另一個角落里,也許它是頭朝下吊掛在樹枝上的,或者也許他捉蚤子時思考的時間很長。它一定擁有某種成功秘訣,不是嗎?否則它怎么會有這么出色的表現(xiàn)呢?一只20年來總是作出正確投資決定的猴子,怎么可能只是一只無知的猴子呢?不可能! 猴子的故事說明了結果偏誤:我們傾向于以結果判斷決定——而不是當時作決定的過程。這種思維錯誤又名史學家錯誤。一個經(jīng)典例子就是日本人偷襲珍珠港的事件。這座軍事基地是不是應該疏散呢?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自然應該疏散。因為有大量線索說明,日本即將對其進行襲擊。不過這些線索是事后回顧時才顯得這么清晰。在當時的1941年,存在無數(shù)自相矛盾的線索。有的說明要襲擊,有的說明不會襲擊。要判斷決定(是否疏散)的好壞,必須置身于當時的情境之中,過濾掉我們事后知道的一切信息(尤其是珍珠港果真遭到了襲擊的事實)。結論:請你切勿以結果判斷決定。結果差并不一定意味著當時所作的決定不對,反之亦然。你最好仔細研究一下這樣作決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個被證明是錯誤的決定,或者為一個也許是純屬偶然地獲得成功的決定感到慶幸。這個決定是出于理性而作出的嗎?如果是,那你下回最好仍然這樣做,哪怕上回的結果很糟。然而,選擇多是進步的標尺。有所選擇是將我們與計劃經(jīng)濟和石器時代區(qū)分開的東西。是的,有所選擇令人幸福。但這也有一個“度”,過多的選擇會降低生活質量。專業(yè)術語稱之為選擇的悖論。 美國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在他的《不滿指南》一書里說明了為什么會這樣。原因有三:第一,選擇范圍太大會導致無所適從。為了做試驗,一家超市擺出了24種果子醬。顧客可以隨意品嘗并打折購買這些產(chǎn)品。試驗第二天,超市只擺出6種。結果如何?第二天賣出的果子醬要比第一天多10倍。為什么?因為品種很多時顧客無法作決定,于是就干脆什么也不買。使用不同的產(chǎn)品重復進行這一試驗,結果始終一樣。 第二,選擇范圍大會導致作出更差的決定。你要是去問年輕人,他們選擇生活伴侶的標準是什么,他們會列出所有令人尊敬的特性:智慧、善于溝通和交流、善良、善解人意、風趣和好身材??稍谶x擇時他們果真考慮了這些標準嗎?從前,在一座不大不小的村莊里,年輕小伙子約有20個潛在的同齡女性可供選擇。她們中的大多數(shù)他上學時就認識,因此也很了解。而今天,在網(wǎng)絡約會的時代,他有數(shù)百萬名潛在的女性伴侶可供選擇。選擇如此之多,男性的大腦干脆就將各種復雜情況濃縮成一個唯一的標準——好身材。你對此可能很熟悉,甚至可能親身體驗過。 第三,選擇范圍大會導致不滿。你如何能夠保證從200個選項中作出完美的選擇?答案是:你不能。選擇越多,你在選擇后就越?jīng)]有把握,因而也就越不滿。 怎么辦?請你在端詳面前的選項之前,仔細考慮你想要什么。請你寫下你的標準,并務必遵守它們。你要明白,你永遠作不出完美的選擇。要想作出在事后看來無懈可擊的選擇是非理性的,因為事情的發(fā)展永遠有無數(shù)種可能性。你就滿足于一個適合你的“好答案”吧。是的,在生活伴侶這件事上也是如此。只有最好的才適合你嗎?在存在無限選擇的年代,情況恰恰相反: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討喜偏誤很容易理解,可我們卻一再犯這個錯誤。它是指:某人越討喜,我們就越傾向于從這個人那兒買東西或者幫助他。那么,什么叫討喜?科學家列出了一系列因素。我們會覺得一個人討喜,如果他:(1)外表有吸引力;(2)在出身、個性和興趣上與我們相似;(3)他覺得我們討人喜歡。這三個因素是依次排列的。廣告模特大多魅力非凡。難看的人顯得不討喜,因此他們不適合做廣告模特。但除了超級名模,廣告模特也有“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與目標客戶相似的長相、方言、背景。簡言之,越相似越好。廣告很多時候是在奉送恭維——“因為你值得這樣?!边@就是說:誰發(fā)出他覺得我們討人喜歡的信號,我們就傾向于也覺得他討喜。恭維具有神奇的效果,哪怕那是謊話連篇?!皬椭啤笔卿N售的標準技巧。銷售者設法復制對方的手勢、語言和表情。如果買方語速特別慢、聲音特別低、經(jīng)常抓撓額頭,賣方也同樣又慢又低地講話、不時地抓撓額頭就很有意義。這會讓買方覺得他討人喜歡,做成生意的可能性就更大。結論:你在判斷一筆生意時應該堅持不受賣方影響。請你不要考慮他,更好的辦法是:請你想象他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家伙。一輛寶馬車正在二手車商的停車場上閃閃發(fā)光。雖然它已經(jīng)行駛了一些里程,但看起來完好無損。我只是覺得5萬歐元貴得離譜。我對二手車稍有了解,在我眼里它最多值4萬歐元。可賣方不讓步。當他一星期后打電話給我,說我可以以4萬歐元的價格買到那輛車時,我當場同意了。第二天我在一家加油站停車加油。加油站老板與我搭訕,要用53000歐元買我的車。我謝絕了。直到開車回家時我才認識到,我的行為多么不理智。某種在我眼里最多值4萬歐元的東西,轉到我手里后,價值一下子就超過了53000歐元——否則我就會馬上賣掉它。這背后的思維錯誤是:稟賦效應。我們感覺我們擁有的東西比我們沒有擁有的更有價值。換句話說:當我們出售某物時,我們要求的錢多于我們自己愿意為它支付的錢。稟賦效應在房地產(chǎn)市場上表現(xiàn)得很明顯。賣方總是將他們的房價估計得高于市場價格。在房主看來,市場價格經(jīng)常是不公正的。是的,因為房主對他的房子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認為可能的買方應該一同支付這份情感的價值——這自然是荒謬的。'>你應聘一份工作卻沒有成功,你會很失望。如果你知道,你一直堅持到了最終環(huán)節(jié),然后被拒絕了,你的失望還要大得多——這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你要么成功,要么不成功,其他的一切都無關緊要。結論:請不要死抱著某種東西不放,請將你擁有的視作“宇宙”臨時留給你的某種東西。要知道你擁有的一切隨時又會被拿走。>打電話的事也一樣。設想一下安德雷亞斯想起你卻沒有打電話給你的那些情形吧;還有你想起安德雷亞斯而他沒有給你打電話、他打電話給你而你沒有想起他、你打電話給他而他沒有想起你的情形,以及那些你沒有想他而他也沒有打電話給你的情形。由于人們將時間的90%左右都用在想別人上,從不發(fā)生兩人彼此想念、其中一個拿起電話聽筒的情況是不可能的。再加上,那人不必非得是安德雷亞斯。如果你還有其他100個熟人,這種事情發(fā)生的概率就提高了100倍。 結論:不可思議的意外事件就是雖然少見但完全可能發(fā)生的事件。它們的發(fā)生沒什么可吃驚的,如果它們從不發(fā)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你曾經(jīng)在某次會議上克制自己,沒有說出你的意見嗎?肯定有過。你一言不發(fā),點頭同意種種動議,畢竟你不想做個(永遠的)“搗蛋鬼”。另外你對你的異議也許也沒有把握,其他人也不傻啊,他們?nèi)家庖娨恢拢蔷筒豢月暟?。如果人人都這樣做,就會出現(xiàn)團體迷思:一群智慧的人作出愚蠢的決定,因為他們每個人都誤以為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共識,從而作出他們每個人在正常情形下都會拒絕的決定。團體迷思是從眾心理的一種特殊情況,我們在之前的一章里已經(jīng)探討過從眾心理這一思維錯誤。結論:如果你是一個智囊團的成員,無論何時,你都要講出你的看法——哪怕這看法不是很中聽。你要仔細考慮沒有講出的意見,必要時要甘冒被隔離在溫暖團體之外的風險。如果你領導著一支團隊,請你指定某人唱反調。他將不是團隊里最受歡迎的人,但也許是最重要的人。人們把這種思維錯誤稱為忽視概率偏誤——這會導致作出錯誤的決定。我們投資創(chuàng)建一家公司,是因為可能的利潤讓我們垂涎,但我們忘記了(或者懶于)查明新企業(yè)實現(xiàn)這種利潤的概率。在媒體報道了飛機災難之后,我們就會取消已經(jīng)預定的飛行,根本不考慮發(fā)生飛機墜毀的概率是多么微小。(順便說一下,發(fā)生災難的概率與不發(fā)生災難的概率一樣。) 許多投資愛好者僅靠對比利潤率來比較他們的投資。對他們來說,谷歌股票的利潤率是20%,要比利潤率為10%的地產(chǎn)好兩倍。更理性的做法當然是,考慮這兩種投資的不同風險。但是,正因為我們沒有天生的風險感,我們經(jīng)常忘記風險。現(xiàn)在請你對飲用水處理的兩種措施作個評價。采用措施A,死于不凈水的風險會由5%下降到2%。使用措施B,可以將風險由1%降為0%,也就是完全消除了風險。是選A還是選B呢?如果你像大多數(shù)人那樣思考,你就會選B——這是愚蠢的,因為使用措施A,將會少死3%;相反,使用措施B,只少死1%。措施A要比措施B好3倍!這一思維錯誤被叫作零風險偏誤。我們將在下一章更詳細地討論它。 結論:我們很難區(qū)分各種風險,除非風險為零。由于我們不能直覺地理解風險,我們必須計算。在概率公開的地方——像彩票——這就很容易。而在普通生活中,風險很難估計,但又是躲也躲不過的。我們只信任零風險。它就像燈光吸引蚊子一樣吸引我們,我們常愿意投資過多的錢,就為了徹底消除微小的剩余風險。幾乎在所有情況下,人們本來都能更好地投資這筆錢,更顯著地降低另一種風險。人們把這種思維錯誤稱為零風險偏誤。那么在股市中呢?股市中存在零風險嗎?很可惜,不存在。即使你賣掉股票,將錢存進你的賬戶,銀行也有可能破產(chǎn),通貨膨脹也會蠶食掉你節(jié)約下的錢,或者一次貨幣改革也可能會毀掉你的財產(chǎn)。 結論:請你告別零風險的想象,學會懷著“沒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無論是你的積蓄、你的健康、你的婚姻、你的友誼、你的敵人,還是你的土地。請你滿足于至少有東西讓你保持相對穩(wěn)定并體驗自身的快樂。研究表明,無論是中了百萬彩票還是半身癱瘓都不會長期改變你的滿意程度。不管發(fā)生什么事,快樂的人照樣快樂,不快樂的人依舊不快樂。更多內(nèi)容請見享樂適應癥那一章。2005年8月,我聽說,谷歌要推出一個自己的電子郵箱賬戶,它“很挑剔”,只有“受到邀請”才能注冊,我非常想擁有一個——最終成功了。為什么呢?肯定不是因為我需要另一個電子郵箱(我當時已經(jīng)有4個了),也不是因為Gmail①比競爭對手的產(chǎn)品更好,而只是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它?;叵肫饋砦胰滩蛔⌒α耍撼赡耆耸嵌嗝从字砂?!斯蒂芬·沃切爾將受試者分成兩組,請他們評價餅干的質量。第一組得到整整一盒餅干,第二組只得到兩塊。結果:第二組受試者對餅干質量的評價要比第一組高得多。這一試驗經(jīng)過多次重復——結果都相同。結論:我們對稀少性的典型反應是喪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因此請你僅按價格和作用判斷一樣東西。你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是否有哪位“倫敦來的醫(yī)生”也想要它。馬庫斯是個瘦瘦的男人,他戴眼鏡,愛聽莫扎特的音樂。根據(jù)以上描述,下列哪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呢?(1)馬庫斯是卡車司機;(2)馬庫斯是法蘭克福的文學教授。大多數(shù)人會選(1)。這是錯的。德國的卡車司機要比法蘭克福的文學教授多得多。因此馬庫斯是一位卡車司機的可能性更大——即使他愛聽莫扎特的音樂。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錯呢?精確描述誤導了我們,讓冷靜的目光偏離了統(tǒng)計真相??茖W里稱這種思維錯誤為忽視基本概率。忽視基本概率是最常見的思維錯誤之一。實踐中所有記者、經(jīng)濟學家和政治家都常犯這種錯誤。蒙特卡羅賭場事件和學生抽樣測試的例子表明:人們相信命運具有一種平衡力量。這就是常說的賭徒謬誤,但獨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一只球可以持續(xù)落在黑色上,無論之前它已經(jīng)落了多少次。一位朋友不厭其煩地在表格里填入彩票數(shù)字,他總是在填得最少的數(shù)字上打叉。但他的整個工作其實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這就是賭徒謬誤。我們曾在另一章里探討過回歸均值。比如:假如你經(jīng)歷了破紀錄的嚴寒,那么接下來的幾天氣溫就有可能會上升。如果我們只看概率,氣溫將有50%的概率下降,有50%的概率上升。但事實上,極端的氣溫不會持續(xù)太久,總會回到均值。不過,在某些情形下,極端的趨勢會持續(xù),例如富人傾向于越來越富。一只暴漲的股票,在到達一定點位后可能依然會受到熱捧,就是因為它如此出色——這是一種反向的平衡效應。 結論:請你仔細觀看,看你面對的是否是獨立的事件——不過這主要存在于賭場、彩票和理論書籍里?,F(xiàn)實生活中這些事件大多有著相互聯(lián)系——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會影響未來將要發(fā)生的事情。因此請你忘記命運的平衡力量(除了回歸均值的情形)。一個農(nóng)民喂食一只鵝。一開始鵝畏畏縮縮,想:“這個人為什么要喂我?這背后一定有什么陰謀?!睌?shù)星期過去了,農(nóng)民天天都過來,扔給它谷子。它的疑心漸漸減弱。幾個月后這只鵝肯定地想:“這個人很喜歡我!”——這一信念每天都得到證明,于是它越來越堅定。它對農(nóng)民的善良堅信不疑。鵝沒料到,農(nóng)民在圣誕節(jié)會將它從鵝舍里取出并殺掉。這只圣誕鵝成了歸納法思考的犧牲品。大衛(wèi)·休謨早在18世紀就舉過同樣的例子,警告人們要小心歸納法??煞高@種錯誤的不僅是鵝,我們大家都有由觀察個體得出普遍適用的結論的傾向。這是危險的。因此歸納式思考有時會產(chǎn)生嚴重后果,但沒有它也不行。我們相信,當我們登上飛機時,氣體動力學的原理明天也管用。我們估計,我們不會在大街上被無緣無故地毆打。我們指望,我們的心臟明天也照常跳動。我們需要歸納法,但我們不可以忘記,所有確信都只是暫時的。本杰明·富蘭克林怎么說來著?“除了死亡和稅收,沒有什么是肯定的?!?歸納法有可能具有誘惑性:“人類一直都是成功的,因此我們也將征服未來的挑戰(zhàn)?!甭犉饋聿诲e,但我們沒有考慮:只有那些幸存到現(xiàn)在的物種才能這么說。以我們存在的事實來說明將來我們也會存在,這是一個嚴重的思維錯誤——估計是最嚴重的。因此,如果你想說服某人,請不要用可能的收益做論據(jù),而要說他這樣做可以規(guī)避一種可能的損失。讓我們以希望人們及早識別女性乳腺癌的宣傳為例。當時有兩種傳單。傳單A的說法是:“請每年接受乳腺癌檢查,這樣你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可能罹患的癌癥?!眰鲉蜝的說法是:“假如你不每年接受乳腺癌檢查,你是在冒可能罹患的癌癥不能被及早發(fā)現(xiàn)和治療的風險?!泵繌垈鲉紊隙加幸粋€電話號碼,供讀者打電話索取額外的信息。結果表明:傳單B的讀者打電話的人多得多。 人們害怕失去某種東西的想法要比獲得某種同等價值的東西的想法強烈。假定你是為房屋提供隔熱層的。假如你告訴顧客,缺少隔熱層他們有可能損失多少錢,就要比告訴他們使用好的隔熱層他們能夠節(jié)約多少錢,更能說服他們在房屋里使用隔熱層。雖然其實金額是一樣的。結論:人們在團隊里的行為不同于單獨一人的時候(否則就不存在團隊了)??梢酝ㄟ^盡可能彰顯個人效率,來緩和團隊的弊病。結論:當事關增長率時,請不要相信你的感覺。你的感覺是沒有用的——請你承認這一點。真正有助于你的是計算器,或者,在增長率小時,就使用計算倍增時間的訣竅。清醒思考的藝術(精編圖文版) (PhD, Rolf Dobelli)請你記住沃倫·巴菲特的建議:“千萬不要參與拍賣?!弊霾坏??你是在一個無法躲開拍賣的行業(yè)工作?那你就確定一個最高價,從中扣除20%支付贏家的詛咒效應。請你將這個數(shù)字寫在一張紙上,然后堅決遵守它。本特征謬誤是指,系統(tǒng)性地高估人的影響,在解釋某些東西時低估情境因素。'>結論:不管戲劇多么讓我們著迷,舞臺上的人絕非孤立的,他們的表演離不開一個個情境。你若真想理解正在表演的戲劇,就請你不要只注重表演者,而是多關注他們的表演或舞蹈。錯誤的因果關系幾乎每天都將我們引入歧途。我們就以標題為例吧:“良好的員工激勵會創(chuàng)造更高的企業(yè)利潤?!惫嫒绱藛??還是說員工們積極性更高,是因為公司經(jīng)營得那么好?經(jīng)濟圖書作者和顧問經(jīng)常運用錯誤的——或至少是未經(jīng)證實的——因果關系。最近我看到有研究表明,家里書多的學生,學習成績更好。這一研究導致家長們發(fā)瘋似的買書。這是錯誤的因果關系的一個好例子。真相是:受過教育的家長比沒有受過教育的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家長受過教育的家庭,通常要比家長沒有受過教育的家庭里書多。關鍵不是書多書少,而是家長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他們的遺傳基因。 錯誤的因果關系的最好例子是出生率下降和德國的仙鶴配偶數(shù)量下降之間的聯(lián)系。如果畫出1965~1987年兩條線的發(fā)展,它們幾乎可以完美地重疊在一起。那么,真的是仙鶴送子嗎?不可能。因為這是一個純屬巧合的相互關系,肯定不是因果關系。 結論:相互關系不等于因果關系。你要看仔細。有時兩者之間因果恰恰相反,有時兩者之間根本就沒有因果關系——就像仙鶴和嬰兒一樣。光環(huán)效應是指:我們讓某一個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癏alo”一詞與打招呼毫無關系,而是英語里代表“神圣光環(huán)”的詞。在思科公司的例子里,光環(huán)效應特別明顯:記者們讓股價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公司的內(nèi)部質量,而不去進行更仔細的研究。光環(huán)效應的作用方式總是一樣:我們由容易得到的或特別明顯的因素,比如一家企業(yè)的經(jīng)濟發(fā)展形勢,自動推論到更難查明的特性,比如管理質量或發(fā)展戰(zhàn)略。于是,我們傾向于認為一家聲譽良好的制造商的產(chǎn)品質量更好,雖然沒有客觀理由證明此事。而那些在某一個行業(yè)成功了的首席執(zhí)行官們,人們就會認為他們在所有行業(yè)都會成功,哪怕是在私生活中他們也必須是模范。結論:光環(huán)效應擋住了我們的視線,讓我們看不到真實的特征。因此你要看仔細。請你排除醒目的特征。世界級交響樂隊就是這么選擇隊員的,他們讓選手在一塊幕布后面演奏,通過這樣做來避免性別、種族或外貌影響他們的評價。我衷心地建議經(jīng)濟記者們,不要靠季度數(shù)據(jù)來評價一家公司(這已經(jīng)有股市解決了),而要更深入地挖掘下去。這樣挖掘出的東西,并不總是漂亮的,但有時很有教益。什么是替代途徑?替代途徑是指,所有同樣可能發(fā)生但沒有發(fā)生的事情。在俄羅斯輪盤賭上,我們有4種替代途徑可以達到同樣的結果(得到1000萬歐元的收益),你死去的可能性占1/5——與前4種達到的結果有著巨大的區(qū)別。在律師的例子中,不同替代途徑能達到的結果的區(qū)別則要小得多。他在一座村莊里也許每小時只掙200歐元,在漢堡市中心和大銀行的委托中也許每小時能掙800歐元??膳c你不同,沒有什么替代途徑會讓律師丟失他的財產(chǎn)甚至生命。結論:風險從來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此,請你時刻考慮你有什么樣的替代途徑。比起你通過無驚險的平凡途徑(比如從事律師、牙醫(yī)、滑雪教練、飛行員或企業(yè)顧問的辛苦工作)獲得的成功,別拿通過冒險的替代途徑獲得的成功太當真。蒙田怎么說來著:“我的生命充滿不幸——這些不幸大多沒有發(fā)生?!薄邦A言未來的人有兩種: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是不知道他們自己一無所知的人?!惫鸾?jīng)濟學家約翰·肯尼思寫道,從而招致他的同行們的憎恨?;鸸芾砣吮说谩ち制嬷v得更加傲慢:“美國有6萬多個受過教育的經(jīng)濟學家。他們當中有許多被聘請來預測經(jīng)濟危機的發(fā)生時間。他們的預測只要先后兩次準確,他們就會成為百萬富翁。但就我所知,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仍然還只是普通職員?!边@是10年前的事。今天美國雇用的經(jīng)濟學家的數(shù)目有可能是10年前的3倍,但依然無人能準確地預測出經(jīng)濟危機的發(fā)生時間。氣候變暖、油價或匯率的走勢幾乎是不可以預測的。發(fā)明則是完全不可能預測的。如果我們知道有一天我們會有幸獲得什么技術,它們此刻就已經(jīng)被發(fā)明出來了。 結論:請你對預測持批評態(tài)度。我為此訓練出了一種條件反射——我會對每個預測報以一笑,以此去除它的裝腔作勢,隨后我會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這位專家的預測有何約束機制?假如他是雇員,如果他不斷出錯,他會失去他的工作嗎?或者他只是一個自封的預測大師,靠圖書和報告增加他的收入?第二,這位專家的預測準確率有多高?他在過去5年里作過多少預測?其中有多少應驗了,有多少落空了?我希望媒體在發(fā)布所有預測時,一同公布被誤以為是大師的人們的成績證明。 最后,我要引用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的一句話:“我不作預言。我從沒做過,我永遠不會做?!苯Y論:請你忘記“左半腦和右半腦”的說法吧,更重要的是直覺思維和有意識的思維之間的區(qū)別。直覺思維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決定時不順從它們對你是有好處的??蚣苄侵福阂暠磉_方式的不同,我們會對同樣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應。丹尼爾·卡尼曼于2002年榮獲了諾貝爾獎。20世紀80年代,他與他的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一起進行了一次調查。他們拿出了兩種消滅瘟疫的方案以供選擇。在600人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選擇方案A能救200人的性命;選擇方案B則有1/3的可能讓600人全部獲救,有2/3的可能誰也救不了。被問者多數(shù)選方案A——自然依據(jù)的是這條原則:手中的麻雀勝過屋頂?shù)镍澴?。有意思的是,當換了種說法之后:選擇方案A會死400人;選擇方案B則有1/3的可能無人會死,有2/3的可能600人全都會死,現(xiàn)在選方案A的人只剩下一小部分了,絕大多數(shù)人都選方案B。剛好與第一次調查相反。根據(jù)表達方式的不同——救命或者死亡——被問者對同樣的事實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再看另一個例子,研究人員拿出兩種肉:99%無脂的和1%含脂的。被問者都認為第一種肉更健康,雖然兩種肉其實是一樣的。即使是在98%無脂的和1%含脂的肉之間進行選擇時,大多數(shù)被問者還是會選第一種肉——即使事實上它含有的脂肪是第二種肉的兩倍。 美化是框架效應特別喜歡采用的方式之一。股價下跌被稱為“回調”。支付過高的收購價被稱作“善意”。我們在每堂管理學課上都會學到,問題不是“問題”,而是“機會”。一位被開除的經(jīng)理是某個“開始新生活”的人。一名陣亡的士兵——不管是因為倒霉或愚蠢導致他死去的——是個“戰(zhàn)爭英雄”。大屠殺是“種族清洗”。成功的迫降,比如迫降在紐約的哈得孫河上,被歡呼為“飛行的勝利”。(如果不迫降就不是勝利嗎?)結論:你要意識到,沒有框架效應,你什么也不能描述,每個事實——不管你是從一位朋友那兒聽到的,還是在一份嚴肅的報刊上讀到的——都會受到框架效應的影響。本章也不例外。足球運動員罰點球,有1/3的概率是射向球門中央,1/3的概率射向左邊,1/3的概率射向右邊。守門員會怎么辦?他們或者撲向左,或者撲向右。反正他們很少待在中間——雖然有1/3的球會射向那里。這是為什么?因為撲向錯誤的一側要比傻瓜似的呆立原地,看著球從左邊或右邊飛過去好看得多,看起來也沒那么難堪。這就是行動偏誤:即使毫無用處,也要采取行動。結論:在不明情形下我們會產(chǎn)生要做點什么的沖動,隨便什么——不管它有沒有幫助。之后我們會感覺好受些,雖然其實什么也沒有好轉——事實甚至往往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情況不明,請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動,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勢。你要克制自己?!叭祟惖娜坎恍揖褪撬麄儾荒馨察o地待在他們的房間里?!迸了箍柧驮?jīng)這么寫道,在他的書房里。當形勢不明、矛盾、看不透時,行動偏誤就會插手了。此時我們傾向于做無用功,哪怕沒有這么做的合理理由。而不作為偏誤的形勢大多是一目了然的:今天的行為可以防止未來的損害,但防止損害對我們的激勵并不強。 不作為偏誤很難辨認——放棄行動不像采取行動那么容易看出。我們不得不承認,1968年的歐洲學生運動看穿了不作為偏誤,提出了一個醒目的口號來反對它:“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① ①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解決問題,那你等于就是在延續(xù)問題、加重問題”,當然你就成了“問題的一部分”?!幷咦⒒橐隼镆彩侨绱耍嚎茖W證明,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對自己為伴侶關系正常運轉所作貢獻的評價都高于50%。 如何應對自利偏誤呢?你有對你直言不諱的朋友嗎?如果有,你很幸運。如果沒有,那你至少有個死對頭吧?好,那你就挑戰(zhàn)一下自己,請他喝咖啡,請他不加掩飾地說出對你個人的意見。你會永遠感激他的。其他人的情況也不比他好。事業(yè)上邁進了一步的人在平均3個月后的幸福感又與先前一樣了。就連那些非要駕駛最新款保時捷的人也一樣。科學里稱這一效應為享樂適應癥: 我們工作、升遷,給自己購買更多更漂亮的東西,但我們不會變得更幸福。(1)請你避免很長時間也不會習慣的負面效應,例如往返交通、噪音、慢性疲累等;(2)請你對物質的東西只期待短期效果,例如汽車、房屋、分紅、中彩票、得金獎等;(3)持續(xù)的正面效應主要與你如何利用你的時間有關。你要設法讓自己得到盡可能多的自由時間和自主權。請你做你最愛做的事情——哪怕你要付出部分收入。請你為友誼投資。對于女人,隆胸具有長期的幸福效應;對于男人,則是升職——不過,只有當男人不與此同時更換對比群體時才會感到幸福。因此,如果你在升為首席執(zhí)行官之后只跟其他的首席執(zhí)行官們交談,幸福感就會消失。當我們本身是樣品的一部分時,我們必須注意,不要掉進一種以自我選擇偏誤著稱的思維錯誤的陷阱中。我的男性朋友經(jīng)常抱怨說他們公司里女性太少,我的女性朋友則經(jīng)常抱怨在她們公司里工作的男性太少。這與倒霉毫無關系,因為抱怨者是樣品的一部分。任何一個男人在一個以男性居多的行業(yè)里工作的概率都很高。女人也一樣。放大尺度來看:如果你住在一個男性或女性大量過剩的國家(比如中國及俄羅斯),你就有較大可能屬于過剩的性別,相應地你會感到惱火。選舉時你選擇最大的黨派候選人的概率最大,表決時你的選票與獲勝多數(shù)的選票相符的概率最高。我們的大腦是一部聯(lián)想機器。原則上這樣也很好:我們食用一種陌生果子,食后我們感覺不舒服,于是將來我們就會回避相應的植物,認為它的果子有毒或至少是吃不得的。知識就是由此形成的?!拔覀儜撟⒁?,一個經(jīng)歷里隱藏著多少智慧,我們就只吸取多少——不要多;好讓我們不像坐過熱灶臺的貓一樣。被燙過的貓永遠不會再坐到熱灶臺上去——這是對的;但它也永遠不會再坐到冷灶臺上去了?!毕旅媸锹?lián)想偏誤的一種特殊情況:錯誤地與從前的成功建立聯(lián)系。賭場的賭客熟悉這一點,他們稱這是新手的運氣。在游戲的前幾輪就輸?shù)舻娜藭A向于退出游戲;而贏錢的人,就傾向于繼續(xù)玩下去。這個幸運兒堅信自己擁有超過平均水平的能力,于是他會加大賭注——后來他一下子就變成了倒霉蛋,也就是在概率“正?;钡臅r候。在股市中也是一樣。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最初成功的驅使下,許多投資者投入了他們的全部積蓄購買互聯(lián)網(wǎng)股票。有些人甚至不惜為此借貸。但他們忽視了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他們暫時的驚人利潤與他們挑選股票的能力毫無關系,不過是市場在走高。這段時間要想不掙錢都難。當后來股市暴跌時,許多人都被套了。 在2001~2007年美國房地產(chǎn)繁榮期間可以觀察到同樣生動的例子。牙醫(yī)、律師、教師和出租車司機紛紛放棄他們的工作參與“炒”房——買房,然后再以一個更高的價格出售。最初的豐厚利潤證明他們做得對,但這當然也與能力無關:房地產(chǎn)泡沫將每個還十分笨拙的業(yè)余掮客捧到意想不到的高度。許多人舉債來“炒”更多更大的別墅。當市場最終崩潰時,他們債臺高筑。從哪一刻開始就不再是新手的運氣,而是天才呢?沒有明確的分界,但有兩條線索。第一,如果你長期比其他人成功,你可以認為,自己的才華可能起到作用,但你絕不能過于自信、自滿。第二,參與的人越多,某人出于純粹的運氣長期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也許你就是這個某人。如果你在一個只有10名競爭者的市場上脫穎而出,這說明你有一定的才華。如果你在一個擁有千萬名競爭者的市場上成功了,你就不應該太驕傲(比如說在金融市場上)。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認為,你只是很幸運。 不管怎樣,請你不要急著作出判斷。新手的運氣有可能是災難性的。請你像一位科學家那樣,武裝自己,以防自欺欺人。請測試你的看法,請你試著證明它們是錯的。當我寫完我的長篇小說處女作《三十五》時,我只將它寄給了一家出版社:Diogenes出版社。它立即就被接受了。有一段時間我感覺自己是個天才,是文壇黑馬(一部主動寄去的手稿在Diogenes出版社得到出版的機會為1∶15科學里稱這一現(xiàn)象為雙曲貼現(xiàn)。意思是:一個決定離現(xiàn)在越近,我們的“情感利息”就越多。雙曲貼現(xiàn),也就是我們受及時行樂的想法控制的事實,是我們過去的動物性的一種殘留。動物不愿意為在將來得到更多獎勵而于今天放棄一種獎勵。你可以隨意訓練老鼠,但它們絕不會為了明天得到兩塊奶酪而放棄今天的一塊奶酪。(不過,你說小松鼠會埋起榛子?這純屬本能,事實證明,這種行為與控制沖動毫無關系。)及時行樂的誘惑力極大——盡管如此,雙曲貼現(xiàn)也是一種思維錯誤。我們越能控制我們的沖動,我們就越能成功地規(guī)避這一錯誤。我們對我們的沖動控制越小——比如在酒精的影響下——我們就越容易犯這個錯誤。及時行樂是個好主意——如果每星期一次的話。但天天享受,好像每天都是末日似的,卻是不明智的。在群體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獨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記住的只是那些在群體中保持獨立的人。 ——愛默生自從我開始搜集和描述思維錯誤以來,經(jīng)常有人問我:“多貝里先生,你是怎么做到在生活中不犯思維錯誤的呢?”答案是:我做不到。準確地說我根本不想這么做?;乇芩季S錯誤是很麻煩的。我給自己制定了下列規(guī)則:在后果影響可能很大的情形里(在作重要的私人或業(yè)務決定時),我設法盡可能理智和理性地作決定。我掏出我的思維錯誤清單,逐一核對,像一名飛行員使用檢查清單一樣。我為自己設計了一份便于使用的核對表,我可以用它來仔細檢查重要決定。在后果影響較小的情形里(例如在作是買寶馬還是大眾汽車的決定時),我就會放棄理性地尋找最佳方案,而是聽從我的直覺。清醒思考是奢侈的。因此,如果可能的損害較小——你無須絞盡腦汁,要允許發(fā)生錯誤,這樣你會生活得更輕松。只要我們能夠有一定把握應付生活,只要我們在關鍵時刻小心留神,我們的決定是否完美,其實并不需要太在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