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人過生死,所言至直。
我對史蒂芬·金的第一印象如下:暢銷書作家、好萊塢紅人,很有很有名,很有很有錢,我羨慕他。
看完這本書后,我的改變?nèi)缦拢喝绻蔀橐粋€作家需要這樣艱難的旅程,那么我放棄文豪的未來,保持現(xiàn)狀就可以。
人人都有面臨選擇題的時候。史蒂芬·金完成這本書在2000年,1999年,他在散步的時候被一個冒失鬼開車撞倒,差點去和死神約會,在清醒過來面臨可怕的復健過程里,他寫下這本自傳體的指導寫作書,我想他是為了給自己留下些點東西。在美國,暢銷書作家如他,還不能受到主流評論家的親睞,作為一個擁有龐大讀者群支持的文人,他很不滿,這種感覺我能體會,就好像作協(xié)的老師們認為我寫言情小說浪費生命和不嚴肅對待寫作是一樣的道理。所不同的是,史蒂芬·金已經(jīng)自認(這種認識程度由廣大的普通讀者承認,問題是據(jù)說這些普通讀者都來自中下層社會,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媒體操控權,時髦點叫做話語權不足,一個具體例證是他們還保證著給作者寫紙信的習慣)為是一個可以影響部分人的嚴肅作家。他想要留下足夠多的證據(jù)證明這一點。
書很好看,用詞造句都有作者小說里的簡潔明快,史蒂芬·金全面坦白自己的身世,用幽默的口吻,這種口吻只有成功者在回顧悲慘經(jīng)歷的時候才能偽裝出這一份豁達來。他記憶里不可磨滅的傷痕包括曾經(jīng)的老處女老師說他寫的都是狗屎,還威脅要讓他退學。他出身貧困的單親家庭,而且一輩子沒見到父親的樣子。他的婚姻簡單,因為沒錢的關系,沒機會面臨太多誘惑,而第一部真正賣錢的作品《魔女嘉莉》出版時他因為不知道要找文學經(jīng)紀人被出版社剝削。
那些關于洗衣店的工作經(jīng)驗看的我反胃,文學經(jīng)紀人的部分倒是羨慕的,中國目前為止,還只有可怕的出版社,他們編造各種借口拖欠微薄的稿費,我每周打一個電話也沒用。
這本書的主題是談寫作,所以在簡單介紹了自己的身世作為證明自己確是從一個毫無出版關系人脈的普通文學愛好者,一個倒霉的英文老師開始向出版社進軍的普通人,史蒂芬·金開始以自己的經(jīng)驗作為同樣的我們的參考。
他把能想到的主題都大概列舉了:他認為小說分為三個部分:描述、場景情節(jié)、對白。雖然是針對英文寫作來說語法和副詞的問題,但是寫過小說或者嘗試寫小說的人都能從他的具體建議里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就我個人初步所得如下:
1,關于初稿和二稿的問題
史蒂芬·金建議初稿寫作關起門來寫作,在完成稿子前不要給任何人看,不需要他們的意見,擬寫自己的故事,每天規(guī)律的強迫的寫作,規(guī)定一個具體進度在同一時間完成;寫完后擱置六周,在自己的情緒沉淀后,重新開始修改包括錯別字和情節(jié)漏洞的書稿,精煉文字,二稿的文字要比初稿最少刪減10%;然后列印出來給幾個理想讀者觀看,聽他們的意見,做三稿修改。
對照,在我從去年圣誕節(jié)開始到今年的5月底寫《公主》的期間,不能每天連續(xù)不說,還每個章節(jié)都找群眾觀看,嚴重影響自信和心情,我決定把書稿擱置6周后再說,但是我懷疑我舍得刪減。因為按照史蒂芬·金的情節(jié)場景建議,我可能會失去30%的細瑣描述。當然,我不得不說他才是對的。
補充:在擱置6周后,第一次全文閱讀時準備橫條紋的筆記本,記錄所有的情節(jié)疑點、前后設置的矛盾,甚至下本書的參考資料。
2,關于理想讀者
寫作的時候要設想理想讀者,他們會對這個感興趣嗎?尤其警惕資料收集成為背景的累贅描寫。
對照:我總是在看到靠譜的資料時舍不得放棄,想要把那一段幾幾年到幾幾年,誰做了什么的發(fā)現(xiàn)塞到文稿里去,這是傳說的故紙堆,我以為可以顯示有學問,當然我是錯的。一切要為故事本身服務。
3,關于人物設置和故事
人物在故事里面發(fā)展,要作詳細的大綱和人物設計是不可能的,那是舞臺劇。史蒂芬·金認為你有一個意念和主題,是想寫一個比如被同學欺負后發(fā)瘋的女孩子的故事,然后你到這個場景去跟這個女孩子溝通,她告訴你怎么了。不是你設計的。
我理解的對照:每次我事先想到的故事情節(jié)和我實際寫出來的都不一樣,這和電視劇截然不同,電視劇嚴格執(zhí)行分集大綱,小說是和人物溝通,魔幻點說,你筆下的人物自己會決定故事走向,你只是把他們要說的寫出來。
4,關于靈感
靈感是自己對生活和夢境的捕捉。
屁,史蒂芬·金根本討厭這個問題,我也是。
5,關于投稿
他是老實從給小雜志投稿開始的,從少年時候,不過我真心覺得這在中國確實不太可靠了。我的建議是先想辦法認識個編輯,或者就通過網(wǎng)絡點擊讓出版商找你。
6,成為作家的武器
史蒂芬·金說就是多看多寫,看書不是電視劇,他一年至少看70本,一般是70-80本別人的書,好的固然能讓你學習,壞的可以讓你知道自信,那么爛的書都出版了,你肯定比他強。
不幸的是好書更多。對我來說多寫是一個新奇的經(jīng)驗,我以前總怕自己寫的太多,把知道不知道的都倒出來了。史蒂芬·金說他自己每天在固定的上午時間寫作3000詞,我換算了一下大概是中文的6000字,需要差不多4個小時。他連生日、圣誕節(jié)都不放棄,在車禍之后也是如此,我想要努力做到,可是我現(xiàn)在都在偷懶。我本來應該在這個時間寫我的電視劇大綱的。
警告是:不要看電視,太浪費時間。我有經(jīng)驗,每次開了電視很難關上,明明沒有好節(jié)目。那個侯總的八心八箭都浪費了我很多時間。
7,注意細節(jié)
投稿之前整理你的稿子,關于字間距、行間距,錯別字等等。史蒂芬·金保留了所有退稿信,我連自己的移動硬盤都摔壞了,很多稿件在搬家時不知流落何方,我很后悔。我少年時候想到的故事都擠在一本靈感本上,但是本子不起知道去哪里了。我決定以后要多注意我的錯別字。
8,推薦書單
很長的一份書單附錄在書后,當然都是英文書,有些許中文版本的,但是我想針對中國文學愛好者,先把古典名著都看看比較靠譜,史蒂芬·金相信時間沉淀下來的好東西,他也這么期許自己。
我打算弄一個圖書證,要看的書都買的話,我就破產(chǎn)了。而且少年時讀過的不行,基本上沒用。故事情節(jié)和文字領會是兩碼事,知道和體驗更是,史蒂芬·金本人的著作,我讀到的翻譯本有點慘不忍睹,我決定更加相信中文原著的東西去。
總結:因為記憶力有限,書且厚,有用的資訊太多,所以我記不住其他,我打算過一年再翻看這本書。有意寫作的看這本指導書的意見比其他的強,尤其你寫過出版小說的話,對照性更加明顯。
史蒂芬·金做過寫作課的指導老師,在他本身的小說賣錢之前。他在面臨死亡之后迫切想要留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比他本身的小說精彩,而且他的自傳故事非常具有好小說的要素:不拖泥帶水,細節(jié)豐富,語言幽默,引人入勝。更關鍵是讓我這樣看書的半吊子寫作者充滿了心理平衡的暗示:現(xiàn)在生活想要好像史蒂芬·金那時的辛苦真難。
我推薦這本書給大家共享。
p.s.據(jù)說撞到史蒂芬·金的那個人被法院輕判,但是一年后離奇死亡。史蒂芬·金庸輕描淡寫的口吻提了這么一句,我的感覺很……史蒂芬·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