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一篇關(guān)于“寵妾滅妻”的文章,個人感覺還有很多缺失,今天再來一篇,把心中想說的東西全部說完吧!
寵妾滅妻首先得滿足2個條件:
1、有妻;
2、有妾。
古代能有妾的必定是非富即貴,所以我們討論的范圍主要集中在這個群體,至于平民中也有個別有妾的,那也只是少數(shù),我們就不做討論了。
那么富貴之家是怎么娶妻和納妾的呢?
1、娶妻
娶妻是非常的隆重的,相當于兩個家庭的聯(lián)姻,所以講究的是資源組合、門當戶對?;夜媚锛藿o白馬王子,或者青蛙王子娶白雪公主的事情在現(xiàn)實中是很少見到的。
所以那個時代的大家閨秀要想將來嫁個好人家,從小就得學禮儀和讀圣賢書。
禮儀包括“三禮”:周禮、儀禮和禮記;圣賢書包括:《論語》、《孝經(jīng)》和《列女傳》等。
這就像我們現(xiàn)在從小讓孩子跳舞、彈琴、學才藝一樣,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夠出眾。
在宋代,孩子們更是被從小就灌輸男女有別,即使兄弟姐妹也如此,長大后就成了“男女授受不親”。
女孩兒10歲以后就開始學針線、刺繡等女紅。那個時候女人是不用出去工作的,所以持家就是她們最重要的事情。
15歲以后就待字閨中,稱為“及笄”。要想培養(yǎng)一個好的大家閨秀,其實還是要花很大的心思的。
到了婚嫁的時候,女孩兒要挑個好人家,同樣,男孩兒也要挑個好女孩兒和條件也不錯的。所以,娶妻基本上是門當戶對、平起平坐的。北宋司馬光尤其主張男方條件要比女方好一點兒,這樣男方才能壓制女方,免得女方將來翻了天了。
2、納妾
再來看納妾,納妾和娶妻那簡直不是一個概念了。大轎換小轎,正門換偏門,一個是有進有出(出聘禮,進嫁妝),一個是不進只出(妾是拿錢買的,沒有嫁妝)。
從這一點就看出兩者的差距了。一般來說:妾大多出身于社會底層。
還有,納妾不是丈夫一個人說了算的,還得經(jīng)過妻子的同意。這方面還有法律規(guī)定:丈夫到了多少歲,妻子還沒有生兒子的,丈夫才可以名正言順地納妾。說白了:納妾從法律上來看,就是借腹生子而已。
當然,也有丈夫比較霸氣的,能把妻子hold住,想納妾就納妾。
但也要提防一點:如果把妻子惹毛了,要和丈夫離婚,她可是要帶走全部嫁妝的。
在宋代,特別是上流社會,女子的嫁妝遠遠比聘禮要高得多,如果一旦離婚,這些錢得全數(shù)退回女方。也就是吃的用的全算男方,共同購買的物業(yè)如果增值的還得分一部分給女方。
這樣下來,男子要離個婚得脫一層皮。為了一個僅僅是姿色不錯的妾,去和妻子鬧翻,那真是得不償失。
所以,寵妾滅妻這種事理論上存在,但在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應(yīng)該很少。就連西門慶納了潘金蓮,也沒把吳月娘怎么樣??!開個玩笑。
(明天繼續(xù))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原創(chuàng),拒絕抄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