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毒散
為錦葵科植物拔毒散的枝葉。秋末采收,洗凈切碎,曬干備用。。生于荒坡灌叢、松林邊、路旁和溝谷邊。分布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別名王不留行、小尼馬莊柯、巴掌葉、小拔毒、尼馬莊柯、媽媽多、肯麻頭、小迷馬樁、白背黃花稔、小黃藥、迷馬樁棵、小克麻、小路邊站。
《全國中草藥匯編》
苦,平。調(diào)經(jīng)通乳,解毒消腫。用于閉經(jīng),乳汁不通,乳腺炎,腸炎,痢疾;外用治跌打損傷,癰腫。
《中藥大辭典》
性寒,味苦。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疔瘡,腫毒,腸炎,菌痢,婦女經(jīng)閉,跌打損傷。
《中華本草》
苦;寒。下乳;活血;利濕;解毒。主乳汁不下;乳癰;癰腫;小便淋澀;泄瀉;痢疾;閉經(jīng);跌打骨折
肺;肝經(jīng)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孕婦禁服。
①治瘭疽疔瘡:拔毒散鮮葉搗爛敷患處。(《云南中草藥選》)
②治跌打損傷:拔毒散鮮葉搗爛,加紅糖或酒調(diào)敷患處。(《云南中草藥選》)
③治乳汁不通:拔毒散三至五錢,燉豬腳服。(《云南中草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