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來源/ 網(wǎng)絡
收集編輯/南樓雁子
草藥【藥材名稱】拔毒散
【拼音名稱】badusan
【別名】小黃藥、小迷馬樁、迷馬樁棵、小克麻、巴掌葉、肯麻尖
【科屬】錦葵科黃花稔屬植物四川黃花稔以全株入藥。
【產(chǎn)地】分布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
【性味】【性味歸經(jīng)】苦,平。歸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調(diào)經(jīng)通乳,解毒消腫。用于閉經(jīng),乳汁不通,乳腺炎,腸炎,痢疾;外用治跌打損傷,癰腫?!居梅ㄓ昧俊績?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孕婦禁服。
【采收儲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內(nèi)容拔毒散
(《滇南本草》)
【異名】王不留行(《滇南本草》),小黃藥、小迷馬樁、迷馬樁棵、小克麻(《云南中草藥》),小拔毒、尼馬莊柯(《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拔毒散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拔毒散
直立半灌木,高約1米余。莖紫褐色,疏被星狀毛。下部葉寬菱形或扇形,長寬約2.5~5厘米,基部楔形,先端尖或圓,邊緣重鋸齒;上部葉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3~4厘米;葉上面被糙伏毛或近無毛,下面被星狀短茸毛;葉柄長5~10毫米;托葉鉆形,脫落?;▎紊~腋或叢生于短枝端,花梗中部以上具關節(jié);萼長7毫米,5裂,疏被星狀毛;花冠黃色,徑約1.5厘米;雄蕊柱被長硬毛。蒴果近球形,徑約6毫米,心皮6~9枚,每心皮具2芒狀短喙?;ㄆ?~10月。果期10~11月。
生于灌木叢或山坡。分布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云南中草藥》:"苦,平。"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疔瘡,腫毒,腸炎,菌痢,婦女經(jīng)閉,跌打損傷。
①《滇南本草》:"治婦人乳汁不通,乳癰、乳結、紅腫,消諸瘡腫毒;治小兒尿血,血淋,祛皮膚瘙癢,消風解熱。梗葉細末,醋調(diào)敷癰疽瘡毒潰散。"
②《云南中草藥》:"活血祛瘀,拔毒,接骨,通乳。治經(jīng)閉,疔瘡,槍傷,骨折。"
③《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拔毒生肌。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腸炎,菌痢。"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瘭疽疔瘡:拔毒散鮮葉搗爛敷患處。(《云南中草藥選》)
②治跌打損傷:拔毒散鮮葉搗爛,加紅糖或酒調(diào)敷患處。(《云南中草藥選》)
③治乳汁不通:拔毒散三至五錢,燉豬腳服。(《云南中草藥》)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nèi)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shù),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中國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經(jīng)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F(xiàn)在中國各醫(yī)學院校都開設了天然藥物這門課,所講述的內(nèi)容就是通稱的中草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