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中醫(yī)屬于“消渴”的范疇,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消渴。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消渴癥始見于《黃帝內經·奇病論》,名為消渴。中醫(yī)所論消渴,肺熱傷津、口渴多飲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饑為中消;腎不攝水、小便頻數(shù)為下消。肺燥、胃熱、腎虛并見,或有側重,而成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癥。
消渴泛指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或尿有甜味為特征的疾病。中醫(yī)將糖尿病的“三多”謂之“三消”,即“多飲為上消,多食為中消,多尿為下消”。其病機與虛(氣虛、陰虛)、燥(燥熱)、血(淤血)有關,一般認為陰虛燥熱為主,陰虛為本,燥熱為標,肺、胃、腎之損傷是消渴病的病位基礎,水液代謝紊亂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礎。
上消 屬肺,肺熱傷津。多飲而口渴、口干不止,小便如常,多形體肥滿、體力減退,血糖、尿糖偏高。病情仍算輕微,治療以清熱生津、潤肺止渴為主。
中消 屬胃,胃熱積盛。進食多而容易饑餓,飲水多而小便短赤,消瘦、乏力、便秘,血糖、尿糖偏高。病已傷及內臟,治療以清胃瀉火、養(yǎng)陰生津為主。
下消 屬腎,腎陰虧虛或氣陰兩虛、陰陽兩虛。口渴多飲且尿頻量多、渾濁如膏,腰膝酸軟。病情已趨嚴重,治療以補腎滋陰、益氣潤燥、調和陰陽為主。
中醫(yī)認為,消渴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病變臟腑主要在肺、胃、腎,尤以腎為關鍵。三臟之中,雖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響。因病程較長,需要辯證治療和調養(yǎng)。
消渴癥屬于慢性疾病,需要通過長期藥物調理才能恢復健康,注重藥物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身體健康狀況。流傳于世的藥方有:
李振瓊等《奇效驗秘方》
處方:黃芪40克,生地黃30克,山藥30克,玄參35克,黃芩15克,黃連15克,川芎15克,黃柏15克,赤芍15克,蒼術15克,梔子20克,茯苓20克,當歸20克,生牡蠣5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參黃降糖方(胡熙明等《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處方:大黃、桂枝各6—12克,桃仁9~12克,玄明粉3-6克,甘草3克,玄參、生地黃各12。15克,麥冬12克,黃芪30—45克。水煎服。
傳統(tǒng)的中醫(yī)治療消渴癥是根據(jù)臨床癥狀進行三消論治。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診斷技術的發(fā)展,不能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應該納入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檢查項目在內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標,用中醫(yī)的辨證和西醫(yī)的辨病相結合。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我們的身體素質也和古人有所不同,而且個人體質不同,再次不建議以上述中藥藥方取藥,煎藥服藥也很麻煩。可以選擇經現(xiàn)代技術提純的中藥——參芪降糖顆粒,主治消渴癥,用于II型糖尿病,可以有效調節(jié)糖脂代謝紊亂,改善胰島素抵抗,多方位綜合調治血糖,并對并發(fā)癥有一定改善作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