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操》是唐代詩人孟郊所作的一部詩詞作品。這首六句五言的小詩,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全詩以烈女自比,寄寓雖不用于時,也不隨世俗而改變冰清玉潔的操守。[1]
作品名稱
《烈女操》
創(chuàng)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樂府詩
作者
孟郊
作品原文
烈女操①
梧桐②相待老③,鴛鴦會④雙死。
貞婦⑤貴殉⑥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⑦,妾心古井水⑧。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 烈女操:樂府中《琴曲》歌辭。烈女:貞潔女子。操:琴曲中的一種體裁。
?
烈女操意象圖
②梧桐:傳說梧為雄樹,桐為雌樹,其實梧桐樹是雌雄同株。
③ 相待老:指梧和桐同長同老。
④ 會:終當。
⑤ 貞婦:按封建禮教提倡的不失身、不改嫁的女子。
⑥ 殉:以死相從。
⑦ “波瀾”兩句意謂我的心如同古井之水,永遠不會泛起情感波瀾。
⑧ 古:同枯。古井水:枯井水。[2][3]
作品譯文
古老的梧桐樹總是同生同長,彼此相守到枯老。河中的鴛鴦絕不獨生,成雙成對廝守終身。貞節(jié)婦女的美德,是嫁夫以死相隨,舍棄自己的生命也理應如此。我的心靜如古井里的水,風再大也掀不起任何波瀾。[4]
寫作背景
孟郊一生“拙于生事,一貧徹骨,裘褐懸結,未嘗俯眉為可憐之色?!保ā短撇抛觽鳌罚┢湓姸鄬懞康纳钆c遭際,時有不平之鳴,也有一些揭露社會不平、同情人民疾苦之作。孟郊雖屬“苦吟”詩人,但詩風大都樸質(zhì)自然,表情達意深刻生動,在當時詩壇是別樹一幟的。此詩即為其“苦吟”詩的代表作之一。[5]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烈女操》,古《樂府》屬《琴曲》歌詞,這是一首贊頌烈女堅守節(jié)操的詩。舊時代的女子不少成為封建禮教和倫理的犧牲品,有的夫死而不獨生,有的夫死而終身不嫁,都表示對丈夫的忠貞。作者歌頌貞婦,正說明他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濃厚,反映了他的階級局限性。[6]
詩人開篇以“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起興,來比喻烈女的貞操。接下來,詩人直接寫貞婦殉夫,“舍生亦如此”,表現(xiàn)了貞婦守節(jié)不嫁的高尚情操。最后兩句詩人以“古井水”作比,進一步表明了“妾心”的堅定不移。封建社會中,婦女在經(jīng)濟上不能獨立,只能依附于丈夫生活,完全沒有獨立地位。
全詩以貼切的比喻表現(xiàn)烈女對愛情的堅貞,但也表現(xiàn)了詩人深厚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詩人于無形中維護了封建禮教道德,對于詩人所處的時代來說,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該辯證看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結合作者坎坷的身世,不圓通的性格,也有人認為詩人創(chuàng)作這首詩是有所寄托,借歌頌烈女誓死不嫁的品德,來表明自己的心志和高尚品行,即寧死也不肯與封建權貴同流合污。[6][7]
名家點評
孟向榮:“全詩不用典故藻飾,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錢鐘書《談藝錄》評孟郊云:‘東野五古佳處,深語若平,巧語帶樸,新語入古,幽語含淡,而心思鏡刻,筆墨圭棱’,于此詩略見一斑?!盵8]
劉映華,《唐詩三百首注譯析》:“這首詩前兩句用典,帶有起興的性質(zhì),是比喻。但所用的典故曲折隱晦,不易叫人明自它的出處,所以歷來的注釋家,多不加以注明。第二聯(lián),將比喻的意思加以點明,頗覺無味。第三聯(lián)也是比喻,較為含蓄而奇崛,卻是歷來稱誦的名句?!盵9]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孟郊早年貧困,四十六歲始中進士,五十歲歲為溧陽尉。唐憲宗元和初,定居洛陽。元和九年,在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孟詩藝術風格,或長于白描,不用詞藻典故,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精思苦煉,雕刻奇險。這兩種風格的詩,都有許多思深意遠、造語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詩過于艱澀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賈島齊名,皆以苦吟著稱,其為人耿直倔強,與韓愈交厚,并稱“韓孟”。[10]
?
孟郊畫像
參考資料
[1] 甘好主編,《情詩·修辭》,海天出版社,2006.10,第47頁
[2] 周海編注;曉莉,山林繪圖,彩圖唐詩三百首,海洋出版社,1993.07,第42頁
[3] 于立文主編,四庫全書 10 集部,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7.04,第88頁
[4] 王勇選編,國學精華讀本·唐詩三百首,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8,第32頁
[5] 陶今雁,唐詩三百首詳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第57頁
[6] 陶今雁,唐詩三百首詳注(修訂本),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02月第1版,第57頁
[7] (清)蘅塘退士選編,唐詩三百首,哈爾濱出版社,2012.04,第68頁
[8] 中國古典文學分類名著,詩歌卷(三)---隋、唐、五代,第461頁
[9] 劉映華編,唐詩三百首注譯析,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63頁
[10] 何大春編著,唐詩三百首,大眾文藝出版社,2007.6,第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