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盛唐風(fēng)流》第五期,我是柏舟。
終于到了“初唐四杰”最后一位——楊炯出場的日子。
比起中風(fēng)偏癱的盧照鄰、造反被抓的駱賓王、26早夭的王勃等三位命運悲慘的同行來,他的一生也算是“安穩(wěn)”了。
楊炯,和“初唐四杰”其他三位一樣,也是傳說中的“神童”。
神童到什么地步呢?唐顯慶四年(659年),楊炯考了弟子舉,及第被舉神童,這年楊炯才十歲。
第二年,他便被召入弘文館,待制十六年。
十一歲的楊炯,已經(jīng)成了國家圖書館的學(xué)生,學(xué)士預(yù)備役。
年少時候的楊炯自然對于是否“出仕”自然不在意,但是年歲漸長之后,一直不得出仕做官的楊炯開始有了懷才不遇的煩惱。
也就是在這時,《青苔賦》和《幽蘭賦》等作品開始被他創(chuàng)作出來,成就了他的文名。
在他應(yīng)侍的最后幾年,恰好吐蕃與突厥又再次頻繁侵?jǐn)_甘肅一帶
吐蕃、突厥曾多次侵?jǐn)_甘肅一帶,裴行儉奉命征討。這個時候的楊炯心中充滿著不得出仕的憤懣,乃至于寫出了他筆下我們最為熟悉的作品——《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fēng)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楊炯終于出仕了一個九品小官。
之后經(jīng)過七八年的養(yǎng)望,楊炯的機會來了——永淳元年(682年),他被提拔為太子李顯的詹事司直,主掌東宮庶務(wù)。雖然只是個正七品上的小官,但是接觸的都是天潢貴胄,楊炯自然心中喜悅難當(dāng)。
只是好日子沒過幾年,唐永淳三年(684年),楊炯的伯父楊德干之子楊神讓隨徐敬業(yè)起兵討伐武則天,兵敗后開始清算株連,楊炯因之獲罪,被貶四川。
唐如意元年(692年),這位才子被派到盈川(今浙江衢州)做縣令,第二年就死在了任上。
對比起“初唐四杰”里的其他三位的下場來,楊炯的確算是“得善終”了。
這里有個典故,王楊盧駱?biāo)奈坏呐琶?,楊炯是極為不服氣的,據(jù)《舊唐書》載,楊炯就說:“愧在盧前,恥居王后?!?/p>
看樣子,這位楊才子對王勃很不服氣呢。
諸君以為楊炯比之王勃如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