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滑縣道口鎮(zhèn),素有“燒雞之鄉(xiāng)”的美譽。由當(dāng)?shù)丶t雞配以多種香味調(diào)料及中藥特制而成的道口燒雞,形如元寶,色澤鮮亮晶瑩,食之余香滿口,是享譽全國的一道美食。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據(jù)縣志記載:“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衛(wèi)河之畔,張姓商戶,制作燒雞…”
據(jù)說,道口燒雞最早的老字號要屬“義興張”。但在剛開始的100多年時間里,“義興張”還只是一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燒雞鋪子。所做的燒雞工藝十分簡單,一直也沒有形成什么特色,生意也就是不好不壞的維持著。一直到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一個叫張炳的人接手燒雞生意。
張炳在最初一段時間進行的技術(shù)改進也收效甚微,正在愁眉不展的時候,一位曾在清宮御膳房做過廚師的兒時好友姚壽山前來拜訪。得知張炳的處境后,姚壽山很是同情,便將御膳房中做雞的秘訣傳授給他,其實只有非常簡單的10個字:“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p>
其中,八料為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白芷;老湯則是一遍又一遍烹煮的秘制鹵雞湯。張炳按照朋友所傳授的秘訣,不斷摸索改進,精心制作出的燒雞果然異香濃郁,獨具風(fēng)味。從此,張炳的燒雞名聲大振,遂取“義友濟興”之意,將燒雞鋪子的名號定為“義興張”。
生意興隆以后,張炳并未止步不前,而是在長期的制作實踐中不斷改進,從選雞、宰殺、褪毛、開剖加工以及撐雞造型,直到油炸、烹煮、掌握火候、用料用湯等各個方面,總結(jié)摸索出了一整套的成果經(jīng)驗,確保做出的每只燒雞“色、香、味、(肉)爛、口感好”。
自此以后,道口燒雞便代代地傳下來,既傳家珍絕技,又傳百年老湯。據(jù)當(dāng)?shù)厝藗髡f,乾隆南巡時途經(jīng)道口,“聞異香而醒神”,問及左右,縣令乃以道口燒雞呈獻,乾隆皇帝食之甚喜,贊其為“天下佳饌”。自此,道口燒雞成為御用貢品,品質(zhì)也日益提高,廣銷各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