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丸
《傷寒論》
[組成] 1、烏梅三百枚(480g) 2、細(xì)辛六兩(180g) 3、干姜十兩(300g) 4、黃連十六兩(480g) 5、當(dāng)歸四兩(120g) 6、附子六兩,炮去皮(180g) 7、蜀椒四兩,出汗(120g) 8、桂枝六兩,去皮(180g) 9、人參六兩 (180g) 10、黃柏六兩(180g)
[用法]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
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nèi)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以飲送下,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現(xiàn)代用法:烏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搗爛,和人余藥搗勻,烘干或曬干,研末,加蜜制丸,每服9g,日服2-3次,空腹溫開水送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溫臟安蛔。
[主治] 臟寒蛔厥證。
脘腹陣痛,煩悶嘔吐,時發(fā)時止,得食則吐,甚則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瀉久痢。
[方解] 蛔厥之證,是因患者素有蛔蟲,復(fù)由腸道虛寒,蛔蟲上擾所致。
蛔蟲本喜溫惡寒,故有“遇寒則動,得溫則安”之說?;紫x寄生于腸中,其性喜鉆竄上擾。若腸道虛寒,則不利于蛔蟲生存而擾動不安,故脘腹陣痛、煩悶嘔吐,甚則吐蛔;由于蛔蟲起伏無時,蟲動則發(fā),蟲伏則止,故腹痛與嘔吐時發(fā)時止;痛甚氣機逆亂,陰陽之氣不相順接,則四肢厥冷,發(fā)為蛔厥。
烏梅丸證有虛寒的一面,又有蟲擾氣逆化熱一面,針對寒熱錯雜、蛔蟲上擾病機,治宜寒熱并調(diào)、溫臟安蛔之法。柯琴說“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
君藥烏梅味酸,酸能安蛔,蛔靜則痛止,重用。
臣藥蜀椒、細(xì)辛辛溫,辛可伏蛔,溫可祛寒?;讋右蛴谀c寒,蜀椒、細(xì)辛安回。
佐藥黃連、黃柏、附子、桂枝、干姜、當(dāng)歸、人參。黃連、黃柏性味苦寒,苦下蛔,寒清解蛔蟲上擾,氣機逆亂所生之熱;附子、桂枝、干姜辛熱,增強溫臟祛寒之功,辛增強制蛔力;當(dāng)歸、人參補養(yǎng)氣血,合桂枝養(yǎng)血通脈,解四肢厥冷。
使藥蜜為丸,甘緩和中。
烏梅丸配伍特點:一、酸苦辛并進,使“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二、寒熱并用,邪正兼顧。
關(guān)于久瀉久痢,多呈脾胃虛寒,腸滑失禁,氣血不足而濕熱積滯未去之寒熱虛實錯雜證候,本方集酸收澀腸、溫陽補虛、清熱燥濕諸法于一方,切中病機,故每可奏效。
[運用]
1.辨證要點 烏梅丸為治療臟寒蛔厥證的常用方。臨床應(yīng)用以腹痛時作,煩悶嘔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烏梅丸以安蛔為主,殺蟲之力較弱,臨床運用時可酌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榧子、檳榔等以增強驅(qū)蟲作用。
熱重者,去附子、干姜;
寒重者,減黃連、黃柏;口苦,心下疼熱甚者,重用烏梅、黃連,并加川楝子、白芍;
無虛者,去人參、當(dāng)歸;嘔吐者,加吳茱萸、半夏;
大便不通者,加大黃、檳榔。
3.現(xiàn)代運用 烏梅丸常用于治療膽道蛔蟲癥、慢性菌痢、慢性胃腸炎、結(jié)腸炎等證屬寒熱錯雜,氣血虛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