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教學“四步法”
楊君生
在當今電腦大普及的時代,書法熱不但沒有降溫,反而大有升溫之勢,尤其是硬筆書法,人們盡管可以用電腦“打”出楷、行、隸、魏等多種字體,但是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用硬筆去書寫諸如筆記、作業(yè)、書信、簽名、檔案等。為此,筆者要多年教學實踐中作了懈的努力和反復試驗,積累了一些經驗,自己命名為“硬筆書法教學‘四步法’”,包括“引路”“入軌”、“定向”、“提高”四個階段。經過近兩年教學檢驗,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一、
對于初學硬筆書法的人來說,最感迷茫的是練習硬筆字不知從何入手,有的甚至連執(zhí)筆方法和坐姿都很成問題。因此,在為初學者鋪路架橋時必須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正”。也就是解決硬筆的執(zhí)筆方法和糾正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問題。至于執(zhí)筆和姿勢的具體要求已有定論,這里不作贅述。
二是“三化”。即筆畫簡單化、結構概括化、練習趣味化。學習硬筆書法,最難解決的是“枯燥”二字,表現在點畫訓練習單調乏味,結構原則繁瑣無味,臨習摹仿重少味。這是令初學者望而生畏的三大攔路虎。如果教師引導不得法,很容易降低學書者的興趣,最終因索然無味而放棄。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的具體做法是:
筆畫簡單化。
中國漢字只有八種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鉤、折、提。我們不妨將其簡化,簡化過程見圖A。經簡化后,只有,一種筆畫,以愛過它的不同方向變換,又可衍生出各種點畫的寫法。在這一階段的練習中,不必強求標準化,只要把線條寫得挺直、干脆即可,待到下一步的“人軌”階段再進行規(guī)范化。
結構概括化。
目前能見到的硬筆書法教材的結構原則、方法多沿習傳統(tǒng)的毛筆書法,一般以黃自元的《楷書間架結構九十二法》或葉圣陶題簽的《中學生字帖》為宗。筆者也曾一度效法,但學生聽之茫然,總覺得過于瑣碎而難以記憶,很難把握其實質性的規(guī)律和進行遷移。為此,筆者通過大量典型字例的分析、總結,將漢字結構的基本規(guī)律概括為五個字——穩(wěn)妥、勻、變、自然。
所謂穩(wěn),就是重心平穩(wěn),給人安定穩(wěn)妥的感覺。這是書寫漢字,尤其是硬筆字的基本要求。古人就曾就說過:“字怕吊,人怕笑”。字為什么怕吊?把所寫的字垂直懸掛起來觀看就知道你的字節(jié)是否端正了,據說這是習書寫字的第一關。觀真行草隸篆各體,覽古今書家碑帖,其字無不給人穩(wěn)定安詳之感。即使偶有不穩(wěn)的感覺,也一如雜技演員的特技表演,那是一種險中之穩(wěn)或穩(wěn)中之險,
所謂勻,是指字中的筆畫或部(偏旁、部首)之間的空間布白均勻、諧調。常言說的“計折當黑”就有這層意思。筆者認為,不勻是造成硬筆字結構難看的重要原因,也是學生最難掌握的一環(huán)。
所謂變,就是要求寫出來的字相同的點畫或部分要有變化?;虼旨毑煌蚍较蜃儞Q,或長短各異,或大小不一,正如唐代書論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所強調的:“至若數畫并施,其形各異;眾點齊列,為體互乘”。
所謂自然,就是說每個漢字都有它自身就是取法社會、自然萬象的結果。如長短肥瘦,向背孤單,偏斜疏密等;有的字則顯示為不同的幾何圖形,或方或圓,或飛或蹲,或躍或跳,千奇百怪,各領風騷,正所謂“長短肥瘦各有體,玉環(huán)飛燕誰敢憎“(蘇軾語)。因此,我們只有本來面目書寫,才顯得看自然美觀。
可見,穩(wěn)、勻、變、自然這五個字幾乎襄括了漢字結構的所有特點,“九十十二法”也好,“八十四法” 也罷,無非是這五個字引伸發(fā)揮而已。例葉圣陶題簽的《中學生字帖》中所列舉的結構比例關系恰是“勻”字的具體表現;“疏密大小”、“長短偏斜以及“向背孤單”等是“自然”二字生動說明。又如黃氏《結構九十二法》羅列的“地載者有畫皆托于其上”、“讓左者左昂右低”、“直卓者中豎宜正”、“三合者中間務正”、“右邊少者齊其下”、“左邊小者齊其上”、“下平之字宜齊足”、“體雖宜斜而字心必正”等等,都是“穩(wěn)”字的引伸發(fā)揮;至于象“點復者宜偃仰向背以求變”、“畫重者宜鱗羽參差以化板”、“重捺者須有縮有伸”、“疊趁者當或挑或駐”、“聯撇惡排牙”等陳述,則是“變”字的形象寫照。因此,通過以上五個字的高度概括,學生對漢字結構的一般特點就比較容易把握和記憶了。
在硬筆書法教學中,筆者之所以將筆畫簡化,目的是先避開學書道路上這一路虎,而將重點放在結構的練習上。筆者認為,寫好硬筆字的關鍵在于結構,結構不當(違背上述總結的五個字),筆畫再美也會流于丑怪,怎樣才能使學生有效地盡快掌握結構呢?
練習趣味化。即是在教學中力避一味灌輸的填鴨式枯燥方法,采取啟發(fā)、誘導式的情趣教學法,在一;連串精心設計的趣味練習中,使學生污潛移默化地掌握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理效果。具體方法有三:
一是請教名學生在黑板上書寫各種不同結構正式正式形態(tài)的字(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雜合結構等),然后由教師引導學生逐一判斷其美丑,分析其結構不成功的原因,最后啟發(fā)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得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正確結論(穩(wěn)、勻、變、自然)。
二是由教師預先設計一系列具有典型結構特征的漢字,每個字的結構有多種寫法,但只有一種是正確的,通達幻燈或圖片展示,讓學生判斷正誤,然后由教師作全面分析總結,最后把結構有誤的[了掩蓋起來,只留出結構正確的字讓學生反復練習,再與范字對照比較,找出差距和不正確的原因。
三是為鞏固上述練習,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由教師口述同種結構類型的字由學生獨立書寫(既可自由書寫,也可抽人板書),教師不作示范和指導。最后,隨機抽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講評。
通過第一步的引路(教授時間為15課時),學生對執(zhí)筆、坐姿、結構等已初步掌握,寫出的字都比較端莊、工整,已初具規(guī)模。至此,一痤[宏偉大廈已搭起框架但還需裝飾美化,因而必須進入下一步的施工。
二、入軌
入軌,就是學書者引路后,使之沿著正確的;軌道運行。以免偏軌或出軌,簡言之,就是讓習書者走正道,不走歪道、邪道。要直道前行,就必須進行嚴格的訓練,在規(guī)范字形的基礎上,進一步規(guī)范點畫,以免信筆涂鴉,盲目自動。因此,這地階段的重點是使學生明了運筆的方法及各種點畫的寫法,所謂運筆,就是正確使用硬筆,使筆尖在紙上完成各種符合筆法要求的點畫,包括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連續(xù)過程。各種點畫的寫法,主要是指漢字的八種基本筆畫及其衍生點畫的運筆方法。點畫的訓練,主要采取與毛筆書法對比練習的方法。通過對照比較,從中找出硬筆書法自身獨具個性的運筆方法。筆者在硬書法教學中,原則上都要求學生練練毛筆字,這樣更能準確把握硬筆書法的運筆方法及其特點。至于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用筆之異同,筆者已另有專題闡釋這里不作
通過第二步入軌階段的教學(講授時間約10課時),學生基本上能把筆畫容寫得正確、規(guī)范了。悟性高的學生已能寫出比較工整的硬筆字,進步慢的學生,也基本上掌握了漢字正確的書寫方法。不難看出,第一步和第二步教學,只不過是解決了一個實用書寫的問題,學生盡管能寫好字,但
三、定向
所謂定向,就是根據學生的個性、愛好自選一種字體(楷、行、草、隸、篆、魏)或書體(已自成風格的當代硬筆書法名家或古代毛筆書法家的法帖)臨習。這好比人的目標各不相同,行走的路線自然有別。硬筆書法既然是一門藝術,也應強調弘揚個性、自成風格,不應千篇一律,僅囿于實用。這樣,才能給硬筆書法帶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藝術春天。
在定向階段,筆者持開放態(tài)度,鼓勵學生依據自己的個性、愛好選用風格異的字帖,不搞一刀
這一階段采取的教學方法是:
首先,統(tǒng)一詳細講解臨摹的具體方法,同時,強調讀帖的意義,介紹其方法和提出要求,使學生熟練掌握臨摹、讀帖的操作技巧。
其次,分組(將選項用同一字體或書體的學生編成一個學習小組,如楷書組或趙體組等)講解不同類型帖的用筆特點、結構特征及章法特色等,使學生對
再次,將學生習作的通病進行集中講評,同時分組討論或個別糾正。
通過定向階段和教學(講授時間約10課時)和學生的長期臨習,可望達到“入帖”的水平,個人目已具雛形。此時,可指導一些高材生“出帖”,或改臨其他帖。如楷書拘謹者,右選臨行草字帖;筆力孱弱者,可練習篆、隸書;行書浮 者,可練習楷書;重有余而豪放不足者可指導他們學習米芾、王鐸等人的行書等等。
在此期間,部分學生的硬筆書法水平將會由快速進步轉為停滯不前,出現常見的“高原”現象。他們會感到迷茫、煩躁、苦惱,進而產生自卑或“自足”心理。為此,一方面教師要進一步加強指導,并對這一現象 以合理解釋,不斷給他們鼓勵;另一方面,必須通過最后一步來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這恰是解決上述難題的最佳方法。
四、提高
這一階段主要是提高學書者的審美能力和拓寬知識面,解決“眼低”的問題。教學的內容包括:硬筆書法的章法布局、硬筆書法和創(chuàng)作與欣賞、書法簡史、文字源流、書法美學、毛筆書法的用筆技巧以及書法與其他姐妹藝術(繪畫、文學、音樂、 蹈、建筑等)的關系等。這一階段的教學采用專用題講座的形式,既可請有關的專家演講,也可播放錄像、影碟等。
綜上所述,硬筆書法教學“四步法”具有三個突出特點:
其一,一改“先筆畫后結構”的傳統(tǒng)教法,首先解決結構問題,再回過頭來美化點畫,好比先蓋房后裝修一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容易看到自己的進步。
其二,由“實用型”逐漸轉化為“藝術型”,先滿足學生的實用需要,再進一步引導到藝術需要上來,符合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其三,變灌輸式教學為啟發(fā)誘導式的趣味教法,自始自終堅持寓教于
實踐證明,硬筆書法“四步法”教學是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