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王維:《少年行》(四首其二)
這是王維的名作之一。關于其中“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二句,各家的解說頗為紛紜。
明唐汝詢《唐詩解》卷二六《七言絕句》二曰:“此羽林少年羨布衣任俠而為憤激之詞。言我始補羽林,即有漁陽之戰(zhàn),自謂勛業(yè)堪記,然安知不向邊庭之苦者乃能垂身后名,是我之勤王不苦也。此蓋指郭解之流,雖或捐軀,而俠烈之聲不滅。雖然,維果進游俠而退忠義耶?青蓮云:'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幃嘆何益?以此參之,憤激之意自見?!保ê颖贝髮W出版社,1995年版,下冊,第656-657頁)
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卷一四曰:“詩意謂死于邊庭者反不如俠少之死而得名,蓋傷之也?!保ㄉ虾V腥A書局,《四部備要》本,第121頁)
林庚、馮沅君二先生主編《中國歷代詩歌選》曰:“是說少年深深知道不宜去邊庭受苦,但是,少年的想法是哪怕死在邊疆上,還可以流芳百世。'孰知,熟知,深知?!保ㄈ嗣裎膶W出版社,1979年版)
武漢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新選唐詩三百首》曰:“'孰知兩句說,誰不知到邊疆駐守的艱苦,但戰(zhàn)死沙場也可流芳后世?!保ㄈ嗣裎膶W出版社,1980年版,第67頁)
沈祖棻先生《唐人七絕詩淺釋》曰:“他不但出身良家,初入仕途就擔任過令人羨慕的羽林郎的官職,而且還跟過名將出征,具有實戰(zhàn)經驗。但現(xiàn)在,他卻缺少到邊疆去作戰(zhàn)的機會。于是,他為了這個而難受起來了:誰能知道這種不能到邊疆去的苦處呢?到邊疆去作戰(zhàn),當然會有危險,甚至喪失生命,但是為了保衛(wèi)祖國而犧牲,該是多么的光榮??!即使最后剩下的只有一堆白骨,這骨頭也帶著俠氣,發(fā)著香味,也就是說,為國獻身,必然流芳千古。一般詩人多寫邊塞從軍之苦,而王維此詩獨寫不能到邊塞從軍之苦,從而突出為國獻身的崇高愿望、昂揚斗志和犧牲精神,使我們在今天讀了,還受感動和鼓舞?!保ㄉ虾9偶霭嫔?,1981年版,第91頁)
筆者認為,這些解說都不能切心饜理,還需要商榷。
唐汝詢《唐詩解》中所提到的“郭解”,是漢武帝時著名的俠客。他年輕時“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以軀借交報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年長后則“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以至“關中賢豪知與不知,爭交驩”。由于“布衣為任俠,行權”(《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列傳》),對封建統(tǒng)治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最終被滅族,事跡詳見《史記·游俠列傳》及《漢書》卷九二《游俠傳》。他并沒有到北方邊疆去和匈奴人打過仗,卻名垂青史,俠骨流芳。故唐氏以為王維詩中的“少年”對此感到憤懣:郭解一類俠客沒有吃過“邊庭”的“苦”,憑什么那么出名?(我輩在北疆經歷了艱苦的戰(zhàn)斗生活,反倒默默無聞,太不公平了!)趙殿成氏《箋注》對此二句,也是這樣理解的。
這樣的理解顯然不合乎邏輯。首先,王維詩里并沒有提到郭解,也沒有確切的證據(jù)可以論定他影射郭解之流。其次,郭解生前就出名了,就算王維詩里的“少年”羨慕或嫉妒他,也應羨慕或嫉妒他的“當世名”,而不是“身后名”。又其次,王維詩里的“少年”是“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也就是剛開始其在北方邊疆的艱苦的戰(zhàn)斗經歷。此時默默無聞是正常的,他還不至于牢騷滿腹,心理失去平衡。換句話說,只有“久”隨或“屢”隨驃騎戰(zhàn)漁陽,吃夠了“邊庭苦”,卻仍未得到他應得的榮譽。他才會“憤激”起來。因此,唐、趙二氏的解說是不可取的。
那么,林、馮二位先生主編的《詩歌選》,武漢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集體選注的《三百首》,以及沈先生《淺釋》的解說是否可取呢?也有問題。
《詩歌選》的問題,在于此詩中的“孰知”不能解釋成“熟知”、“深知”;“不”也不能譯作“不宜”。
《三百首》的問題,在于“孰知不”與“孰不知”雖只一字顛倒,意思卻迥然有別,不可混同。
《淺釋》的問題,在于“不向邊庭苦”這樣的句式不能隨意析為“不向邊庭”之“苦”,因為它不符合古漢語及古典詩詞的語言習慣。更何況,上句“初隨驃騎戰(zhàn)漁陽”明明白白告訴我們,那“少年”正“跟著名將出征”而非“跟過名將出征”(套用英語語法,是“現(xiàn)在進行時”而非“過去完成時”)——他怎么會因“不能到邊疆去”而“難受起來”呢?
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疏通“孰知”句!但“孰知不向邊庭苦”七字乍看起來很平易,放在全詩中卻無論如何也難以說圓滿。山窮水盡,只有求助于異文了。檢《全唐詩》卷一二八及趙殿成《箋注》,皆曰“苦”一作“死”。由于王維詩沒有唐代的寫本,原作究竟是“苦”還是“死”,我們今天已無法確認。但細細比較,作“死”則一切疑問都迎刃而解了:一個剛上戰(zhàn)場的年輕軍人,不可回避地要面對“生”與“死”的拷問?!笆胫倍?,正是那“少年”所作出的充滿著英雄主義精神的抉擇:誰知道此番會不會死在邊疆呢?縱然死在邊疆,為國捐軀,流芳千古,雖死猶榮!
也許有學者要質疑:此二句連用兩個“死”字,是否應避免重復?筆者以為,盛唐詩人重意,重氣,重勢,并不在小處斤斤計較,還沒有刻意回避重字的習慣。況且,此二句語意勾聯(lián),上句點出一“死”字,下句緊就此“死”字做文章,著重強調,故而重復是必要的,不足為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