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的李白逸詩,有兩首特別出名,一般題作《上清寶鼎詩》。第一首:
朝披夢澤云,笠釣青茫茫。尋絲得雙鯉,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勢如飛翔。歸來問天老,奧義不可量。金刀割青素,靈文爛煌煌。咽服十二環(huán),奄見仙人房。暮跨紫鱗去,海氣侵肌涼。龍子善變化,化作梅花妝。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勸我穿絳縷,系作裙間襠。挹子以攜去,談笑聞遺香。
第二首:
人生燭上花,光滅巧妍盡。春風繞樹頭,日與化工進。只知雨露貪,不聞零落近。我昔飛骨時,慘見當涂墳。青松靄朝霞,縹緲山下村。既死明月魄,無復玻璃魂。念此一脫灑,長嘯祭昆侖。醉著鸞皇衣,星斗俯可捫。
說出名,一個原因是兩首詩都寫得有水平,在古人看來“仙氣十足”,比李白集中最虛無縹緲、最浪漫飄逸的那些還有神仙味,而且詩句毫不含糊地表明了作者的神仙身份。與此相關但更重要的另一個原因,是有關這兩首詩之神奇來歷的傳說。東坡題跋有《記太白詩二首》,其一云:“余在都下,見有人攜一紙文書,字則顏魯公也,墨跡如未乾,紙亦新健。其首兩句云:'朝披夢澤云,笠釣青茫茫。此語亦非太白不能道也?!逼涠谕暾浬鲜鰞墒自姾笳f:“余頃在京師,有道人相訪,風骨甚異,語論不凡。自云:'常與物外諸公往還。口誦此二篇,云:'東華上清監(jiān)清逸真人李太白作也?!?/span>
兩則題跋講述的似是兩次不同的經(jīng)歷,雖然事情都發(fā)生在京師。第一次,是有人給他看了詩的墨跡,字是顏體,但詩出誰手則沒說。東坡覺得詩寫得好,不是李白,別人寫不出。第二次,他遇到一個道士,這個道士自稱經(jīng)常與神仙們相往來,為了證明所言不虛,念了這兩首詩,并說是成仙之后的李白所作。
李白詩世人傳誦,在蘇東坡面前,念兩首李白詩沒什么可炫耀的。關鍵的地方就在這里:這不是尋常的李詩,而是李白死后成仙后的新作。第一則題跋說文書的紙墨都新;第二則暗示,詩作是道士不久前才從李白那里得到的。正因為新,東坡不可能讀到。
東坡記述的故事在宋人筆記中輾轉(zhuǎn)傳抄,細節(jié)不斷變化,愈出愈奇。在趙令畤的《侯鯖錄》里,李白的詩已在酒肆間流傳,全篇被秦觀抄錄下來。遇到那位“風骨甚異”的道士的人,也換成了秦觀:“東坡先生在嶺南,言元祐中,有見李白酒肆中誦其近詩云:'朝披夢澤云,笠釣青茫茫。此非世人語也。少游嘗手錄其全篇。少游敘云:'觀頃在京師,有道人相訪,風骨甚異,語論不凡。自云嘗與物外諸公往還,口誦二篇,云東華上清監(jiān)清逸真人李白作也?!?/span>
秦觀的講敘,文字全襲東坡題跋。一件事的傳聞,往往如此。而到了《王直方詩話》,故事又不一樣:“元祐八年,東坡帥定武,李方叔、王仲弓別于惠濟,出示《南岳典寶東華李真人像》,又出此二詩,曰此李真人作也。近有人于江上遇之得此,云即李太白也。”
這里出現(xiàn)了一位李真人,有詩,還有畫像。遇到李真人的人,說李真人就是李白。李白成仙后的封號,前面說是“東華上清監(jiān)清逸真人”,這里演變?yōu)椤澳显赖鋵殩|華李真人”。
現(xiàn)在不妨來細讀這兩首詩。他們體裁相同,風格近似,有可能同出一人之手。第一首寫作者自己的神仙生活:從魚肚子里得到道書,含義微妙,因此要去求教天老,之后功力大進,四海遨游,邂逅龍子,獲贈明珠。這樣的內(nèi)容,沒超出游仙詩的范圍。你若說它寫實,作者當然非神仙莫屬;你當它是想象之詞,誰都能寫,不必郭璞曹唐。詩的前面大半部分,從“朝披夢澤云”到“海氣侵肌涼”,確有李白風格,有他慣用的詞語,慣用的句式。李白的五古得力于漢魏,此處的“尋絲得雙鯉,中有三元章”,“金刀割青素,靈文爛煌煌”,正是如此。后面八句略有陌生感,我想主要是其中的內(nèi)容,包括一些用詞,不是李白詩中習見的,特別是這四句:“贈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勸我穿絳縷,系作裙間襠。”語氣像,用詞略俗。
東坡等人的贊揚都是針對第一首。全詩一氣連貫,起首尤其大氣;以飄然而去為結(jié)尾,是李白最愛用的手法,這里用得也恰到好處,而且有變化。
相比之下,第二首比較平庸。說平庸,前面六句和后面四句都很不錯,拙劣的是中間六句:“我昔飛骨時,慘見當涂墳。青松靄朝霞,縹緲山下村。既死明月魄,無復玻璃魂?!薄皯K見當涂墳”一聯(lián),凄涼陰森,不是仙詩,殆近鬼詩?!凹人烂髟缕?,無復玻璃魂”,還可說接近李賀一路,這兩句則李賀也不會這么直接,李白更不會用這樣的詞語。制作此首的目的也許太明確了,就是擔心讀者看不出詩的主人已羽化登仙,所以要突出他的“死”。結(jié)句的“捫星斗”,簡直是李白的招牌,反而讓人覺得是露骨的模仿。因為李白的逸詩里已經(jīng)有了:“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痹捳f回來,這首傳說得自蘄州黃梅縣峰頂寺梁間的不署名之作,我寧愿相信不是李白的,看似飄然,卻太輕佻了。
李白生前已被稱為“謫仙人”,他又熱衷于煉丹修道,加上形象好,氣度高華,關于他成仙的傳說不絕如縷。醉酒捉月而死的故事人所共知,《龍城錄》里更借韓愈之口,講述李白成仙后的事跡:“退之嘗言,李太白得仙去。元和初,有人自北海來,見太白與一道士,在高山上笑語久之。頃道士於碧霧中跨赤虬而去,太白聳身健步追及,共乘之而東去。此亦可駭也。”這和詩中的“跨紫鱗”大致是一回事。
蔡絳《西清詩話》也記載了李白的逸作:“李太白秀逸獨步天下,其遺篇世多傳之,獨近人有見其仙去后詩,略云:'斷崖如削瓜,嵐光破崖綠。天河從中來,白云漲川谷。玉案敕文字,世眼不可讀。攝衣凌青霄,松風吹我足。又云:'舉袖露條脫,招我飯胡麻。真云煙中語也?!边@兩首,《全唐詩》李白詩補遺也都收錄了,前者題為《瀑布》,后者標為《斷句》,后面多出“野禽啼杜宇,山蝶舞莊周”兩句。
蔡絳說是傳為李白成仙后的作品,周必大《二老堂詩話》有“記舒州司空山李太白詩”一條,卻證明這不過是李白的一首記游詩。司空山在舒州太湖縣界,“上有一寺及李太白書堂。一峰玉立,有太白《瀑布詩》”,“余兄子中守舒日,得此于宗室公霞”。周必大說,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和蔡絳《西清詩話》記錄李白詩,都沒有說明是題司空山的,而且記錄的原文有誤,“既誤以斷巖為'斷崖,與第二句相重。'赤文作'敕文,'落落作'世眼,'攝衣作'攝身,皆淺近與前句大相遠”。他說:“當涂《太白集》本,元無此詩,因子中錄寄,郡守遂刻于后。馀皆從蔡絳誤本,子中爭之不從,僅能改'敕為'赤而已?!?/span>
周必大所說的幾處異文,一經(jīng)對比,高下自分。
東坡多次說過,傳世李白詩多有他人之作混入者。他認為《姑孰十詠》“其語淺陋”,應該是專門模仿李白的那位李赤所作。他還說:“今太白集中,有《歸來乎》、《笑矣乎》及《贈懷素草書》數(shù)詩,絕非太白作。蓋唐末五代間貫休、齊己輩詩也?!薄度圃姟返睦畎准a遺中,還有一首《上清寶鼎詩》:“我居清空表,君處紅埃中。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边@首詩一看就有問題,因為它完全不押韻。今人已經(jīng)查考出,這是東坡外集中《李白謫仙詩》的節(jié)錄,原詩是:“我居清空里,君隱黃埃中。聲形不相吊,心事難形容。欲乘明月光,訪君開素懷。天杯飲清露,展翼登蓬萊。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盡,君才無時休。對面一笑語,共躡金鰲頭。絳宮樓闕百千仞,霞衣誰與云煙浮。”
東坡題跋《記太白詩二首》之一,還記下了一首七言詩,“湘中老人讀黃老,手援紫藟坐碧草。春至不知湖水深,日暮忘卻巴陵道?!睎|坡說:“唐末有見人作此詩者,詞氣殆是李謫仙?!爆F(xiàn)在我們有書有網(wǎng)絡,一查就知道這是賈至的《君山》詩。古代沒有這個條件,各種異聞和傳說才多。僅從詩中的某些方面來猜測作者是誰,不是所有時候都可靠的。姜夔詞有擬辛棄疾的,李商隱詩有模仿李賀,還有模仿杜甫的,假如這些詩詞散佚在別處,以風格來推測作者,如何靠得住。
仔細想來,東坡紀錄的李白詩二首,如果不是東坡自己開玩笑,那就是同時代的道士偽作的,當然也有可能是中晚唐的道士偽作的??礀|坡說話的語氣,我相信不是他自己寫出來耍大家玩的。說出自道士之手,主要還不是因為詩的內(nèi)容,這種使用很多道教詞匯的詩,對道教稍有常識的人都能寫得出來。我覺得故事中編造一個李白成仙后的封號,大有道士故弄玄虛的意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