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14盡心章句下詩解6仁愛義正德信法古
題文詩:
孟子有曰:仁也人皆,有所不忍,達(dá)于所忍;
義也人皆,有所不為,達(dá)于所為.能充無欲,
害人之心,而人之仁,不可勝用;人能充無,
穿逾之心,而人之義,不可勝用;能充無受,
爾汝之實,無所往而,不為義也.士未可與,
言而言是,以言餂之;士可言而,不言是以.
不言餂之,皆穿逾類.仁愛義正.孟子又曰:
言近旨遠(yuǎn),善言者也;守約施博,善道者也.
君子之言,不下帶而,至道存焉;君子之守,
修其身而,天下平也.人病舍田,而蕓人田,
求諸人重,自任者輕.孟子之曰:堯舜也者,
天性真情;湯武也者,修身返性.動容周旋,
中禮也者,盛德之至.哭死而哀,非為生者.
經(jīng)德不回,非以干祿.言語必信,非以正行.
君子行法,俟命而已.孟子乃曰:游說大人,
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
我倘得志,弗之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
我倘得志,弗之為也.般樂飲酒,驅(qū)騁田獵,
后車千乘,我倘得志,弗之為也.在彼皆我,
所不為也;在我也者,皆古之制,何畏彼哉?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dá)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dá)之于其所為,義也。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逾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1,無所往而不為義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2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之也,是皆穿逾之類也。”
【譯文】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所不忍心的人和事,把它延伸到所忍心的人和事上,便是仁;每個人都有不肯干的事,把它延伸到所肯干的事上,便是義?!矒Q言之,〕人能夠擴(kuò)充不想害人的心,仁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人能夠擴(kuò)充不挖洞跳墻的心,義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人能夠擴(kuò)充不受鄙視的言行舉止,那就無往而不合于義了。一個士人,不可以同他談?wù)搮s去同他談?wù)摚@是用言語來挑逗他,以便自己取利;可以同他談?wù)搮s不同他談?wù)?,這是用沉默來挑逗他,以便自己取利,這些都是和挖洞跳墻類似的?!?br>
【注釋】
(1)無受爾汝之實:“爾”“汝”為古代尊長對卑幼的稱呼,如果平輩用之,除非至交好友,便表示對他的輕視賤視;孟子這話的意思是,若要不受別人的輕賤,自己便先應(yīng)有不受輕賤的言語行為。
(2)餂:音tiǎn,取。
【原文】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yuǎn)者,善言也;守約而施1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帶2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輕?!?/strong>
【譯文】
孟子說:“言語淺近,意義卻深遠(yuǎn)的,這是'善言’;操守簡單,效果卻廣大的,這是'善道’。君子的言語,講的雖是淺近的事情,可是'道’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從修養(yǎng)自己開始,最終可以使天下太平。做人最怕是放棄自己的田地,而去給別人耘田——要求別人的很重,自己負(fù)擔(dān)的卻很輕?!?br>
【注釋】
(1)施:施恩。
(2)不下帶:帶,束腰之帶;不下帶,指人通常所看到的在自己的腰帶以上,也就是通常所見、目力所及的事情。
【原文】
孟子曰:“堯舜,性者也;湯武,反之也。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匏蓝?,非為生者也。經(jīng)德不回1,非以干祿也。言語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strong>
【譯文】
孟子說:“堯舜的美德是出于本性,湯、武則是通過修身而將美德加之于己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蹙無不合于禮的,是美德中達(dá)到了頂點的。為死者而哭的悲哀,不是做給生者看的。貫徹道德,遠(yuǎn)離邪僻,不是為了謀求一官半職。言語一定信實,不是為了讓人知道我行為端正。君子依法度而行,只是等待天命罷了。”
【注釋】
(1)經(jīng)德不回:經(jīng),行,貫徹;回,邪,不正。
【原文】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1。堂高數(shù)仞,榱題2數(shù)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qū)騁田獵,后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譯文】
孟子說:“游說諸侯,就要藐視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樣子放在眼里。殿堂幾丈高,屋檐幾尺寬,我如果得志,不這樣干。菜肴滿桌,姬妾幾百,我如果得志,不這樣干。飲酒作樂,馳驅(qū)畋獵,跟隨的車子多達(dá)千輛,我如果得志,不這樣干。那人所干的,都是我所不干的;我所干的,都符合古代制度,我為什么要怕那人呢?”
【注釋】
(1)勿視其巍巍然:不要把他那高高在上的樣子放在眼里。
(2)榱題:本義是房椽子,此處指屋檐;榱,椽子,音cuī;題,物體的一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