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林
今年的三伏天熱得讓人窒息,38度的高溫什么東西放在外面都會把它烤熟了。想起小時候家中的曬醬,父母親都選擇在三伏天里,大人們說三伏天曬的醬特別香。
以前經(jīng)濟條件不是太好,農(nóng)戶人家不買醬油和榨菜之類的。做一菜缸醬,少則吃半年,多的吃一年。喝粥也好,吃飯也好,熬一碗醬做下飯菜,吃得倍爽。熬醬也沒啥講究的,放點蔥姜蒜,放點青辣椒。就是家中煮肉煮魚,也是用現(xiàn)成的醬燒,那燒醬肉一里路都聞著香。想想怪不得現(xiàn)在燒的肉總沒以前的味道,令人回味。
制作一缸土醬,工藝其實很簡單,無須什么高科技手段。鄉(xiāng)下的老一輩幾乎個個會做,容易得很。曾看過父母制作,方法步驟大致是:首先挑選上好的黃豆,經(jīng)清洗,水泡,當黃豆個個泡得飽滿,倒進大鍋蒸煮,煮兩三個小時,直至黃豆熟爛。爾后將煮熟的黃豆冷卻瀝干備用。其次準備上好的面粉,用一只簸箕盛放瀝干的熟黃豆,灑入面粉進行揉搓,使每一個熟黃豆都要粘上面粉,像一粒粒豆球。然后把揉好的豆球攤放在草席上成了餅,把從家里玉米地里挑選干凈翠綠的玉米葉,鋪蓋在豆球餅子上,估計要一周左右時間的發(fā)酵,生長出益菌酶。當豆球餅全部發(fā)酵長酶后,就進行泡醬了。準備好燒開冷卻配好食鹽的鹽水,把發(fā)酵長酶的豆球餅掰開成塊,倒入干凈的菜缸,加鹽水漫過豆球料約二三十厘米就可以了。泡制醬的菜缸口,必須用細密的網(wǎng)紗封好缸口,嚴防夏季蒼蠅等的侵襲。
曬醬其實最關(guān)鍵。一旦遇上陰雨綿綿的天氣,這一菜缸醬幾乎是白做了,沒有充足的光照,醬是曬不熟的。也有的年份會遇上這種天氣,一缸醬淀湯落水,完全沒有陽光照曬后的發(fā)酵成的醬。因此,大人們每年都是選擇三伏天做醬曬醬是有道理的。一般三伏天下雨少,陽光充足,曬好的醬就香、美。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三伏天雷陣雨偷襲也是常有的事,大人們在生產(chǎn)隊上工無暇顧到家中的醬缸,當然這個防雨水的責任便落在了放了暑假的我們身上,蓋醬缸成了孩子們的任務(wù)。如果遇上偷玩的孩子,一旦雷陣雨來襲,那醬缸就遭殃了,本來只有半缸醬的變成了滿滿一缸,更糟糕的是醬和雨水都溢流滿地。誰家如果醬缸沒蓋,晚上孩子的屁股少不了兩只掌印。那時,醬溢水了也沒人舍得倒掉,只是稍微倒掉一層浮水繼續(xù)曬,當然味道就有點變差了,沒有原有的味道好。
曬醬現(xiàn)在很少見了,不過只要嘗過老醬的人都不會忘記那種老醬的味道,只有那種老醬的醇香,在你心中才會真正記住遠方的故鄉(xiāng)。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