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此種政治,自然是希望有圣君賢相在上,方能實(shí)行。故吾儕可以名之曰“人治主義”。人治主義之理論何由成立耶?儒家以為圣賢在上位,可以移易天下,所謂:
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
君子篤恭而天下平。(《中庸》)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問其何以能如此?則曰在上者以心力為表率,自然能如此。故曰: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fēng)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fēng),必偃。(同上)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同上)
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悖。(《大學(xué)》)
此類語句,見于儒家書中者,不可枚舉。既已如此,則政治命脈,殆專系君主一人之身。故曰: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孟子》)
惟其如此,則所謂善政者,必:
待其人而后行。(《中庸》)
惟其如此,故: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孟子》)
雖然,仁者不出世,而不仁者接踵皆是。如何能使在高位者必皆仁者耶?儒家對此問題,遂不能作圓滿解答。故其結(jié)論落到:
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中庸》)
儒家之人治主義,所以被法家者流抨擊而幾至于鏖滅者,即在此點(diǎn)。敵派之論調(diào),至敘述彼派時更定其評價,今不先贅。
吾儕今所欲討論者,儒家之人治主義,果如此其脆薄而易破耶?果真如世俗所謂“賢人政治”者,專以一圣君賢相之存沒為興替耶?以吾觀之,蓋大不然。吾儕既不滿于此種賢人政治,宜思所以易之,易之之術(shù),不出二途:其一,以“物治”易“人治”。如法家所主張,使人民常為機(jī)械的受治者。(法家所以為物治為機(jī)械的之理由,俟于敘彼派時更詳論。)其二,以“多數(shù)人治”易“少數(shù)人治”。如近世所謂“德謨克拉西”以民眾為政治之骨干。此二途者,不待辨而知其應(yīng)采第二途矣。而儒家政治論精神之全部,正向此途以進(jìn)行者也。
儒家深信非有健全之人民,則不能有健全之政治。故其言政治也,惟務(wù)養(yǎng)成多數(shù)人之政治道德、政治能力及政治習(xí)慣,謂此為其政治目的也可,謂此為其政治手段也亦可。然則挾持何具以養(yǎng)成之耶?則亦彼宗之老生常談——仁義德禮等而已。就中尤以禮為主要之工具,故亦名之曰“禮治主義”??鬃訃L論禮與法功用之比較曰:
凡人之知,能見已然,不能見將然。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禮云,禮云,貴絕惡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便民日徙善遠(yuǎn)罪而不自知也。(《大戴禮記·禮察》篇、《小戴禮記·經(jīng)解》篇)
此言禮之大用,可謂博深切明。法禁已然,譬則事后治病之醫(yī)藥;禮防未然,譬則事前防病之衛(wèi)生術(shù)。儒家之以禮導(dǎo)民,專使之在平日不知不覺間從細(xì)微地方起養(yǎng)成良好習(xí)慣,自然成為一健全之人民也??鬃佑衷唬?/span>
禮義以為紀(jì)……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禮運(yùn)》)
法是恃政治制裁力發(fā)生功用。在此政府之下,即不能不守此政府之法。禮則不然,專恃社會制裁力發(fā)生功用,愿守此禮與否,盡可隨人自由。但此禮既為社會所公認(rèn)時,有不守者則視同怪物。(眾以為殃。)雖現(xiàn)在有勢位之人,亦終被擯棄(在勢者去),此種制裁力雖不能謂全無流弊(第七章別論之),然最少亦比法治的流弊較輕,則可斷言??鬃佑谑窍乱粵Q論曰: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此章在中外古今政治論中,實(shí)可謂為最徹底的見解。試以學(xué)校論,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則如立無數(shù)規(guī)條罰則,如何如何警學(xué)生之頑,如何如何防學(xué)生之惰,為師長者則自居警察,以監(jiān)視之勤干涉之周為盡職。其最良之結(jié)果,不過令學(xué)生兢兢焉期免于受罰,然以期免受罰之故,必至用種種方法以逃監(jiān)察之耳目,或于條文拘束所不及之范圍內(nèi)故意怠恣,皆所難免。養(yǎng)成此種卑劣心理,人格便日漸墮落而不自覺,故曰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者,則專務(wù)以身作則,為人格的感化,專務(wù)提醒學(xué)生之自覺,養(yǎng)成良好之校風(fēng)。校風(fēng)成后,有干犯破壞者,不期而為同輩所指目,其人即亦羞愧無以自容,不待強(qiáng)迫,自能洗其心而革其面也。故曰有恥且格。此二術(shù)者,利害比較,昭然甚明。學(xué)校且然,國家尤甚。且如英國人者,以最善運(yùn)用憲政聞于今世者也。問彼有憲法乎?無有也。有選舉法議院法乎?無有也。藉曰有之,則其物固非如所謂“憲令著于官府”,不過一種無文字的信條深入人心而已。然而舉天下有成文憲法之國民,未聞有一焉能如英人之善于為政者。此其故可深長思也。無文字的信條,謂之習(xí)慣,習(xí)慣之合理者,儒家命之曰“禮”,故曰:“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記》)。儒家確信非養(yǎng)成全國人之合理的習(xí)慣,則無政治可言。不此之務(wù),而鰓鰓然朝制一法律暮頒一條告,不惟無益而徒增其害。此禮治主義根本精神所在也。
儒家固希望圣君賢相,然所希望者,非在其治民蒞事也,而在其“化民成俗”(《學(xué)記》),所謂:
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孟子》)
政治家惟立于扶翼匡助的地位,而最終之目的乃在使民“自得”。以“自得”之民組織社會,則何施而不可者。如此則政治家性質(zhì),恰與教育家性質(zhì)同。故曰:“天相下民,作之君,作之師?!保ā睹献印芬兑輹罚┪岬妹唬骸熬龓熀弦恢髁x”。抑所謂扶翼匡助,又非必人人而撫摩之也。儒家深信同類意識之感召力至偉且速,謂欲造成何種風(fēng)俗,惟在上者以身先之而已。前文所引“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老老而民興孝……”諸義,其所重全在此一點(diǎn),即以在上者之人格與一般人民人格相接觸,使全人類之普遍人格循所期之目的以向上。是故:
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孟子》)
此種感召力,又不徒上下之交而已,一般人相互關(guān)系,莫不有然。故曰: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暴,一國作亂:其機(jī)如此。(《大學(xué)》)
一人一家之在一國,如一血輪之在一體也。或良或窳,其影響皆立遍于全部。所謂“正己而物正”者,非獨(dú)居上位之人為然也,凡人皆當(dāng)有事焉。故《大學(xué)》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事,而云: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由此言之,修其身以平天下,匪直天子也,庶人亦然。故: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且酁檎?,奚其為為政!”(《論語》)
由孔子之言,則亦可謂全國人無論在朝在野,皆“為政”之人。吾人之行動無論為公為私,皆政治的行動也。此其義雖若太玄渺而無畔岸,雖然,吾儕茍深察“普遍人格”中各個體之相互的關(guān)系,當(dāng)知其言之不可易。嗚呼,此真未易為“機(jī)械人生觀者流”道也。
明乎此義,則知儒家所謂人治主義者,絕非僅恃一二圣賢在位以為治,而實(shí)欲將政治植基于“全民”之上。荀子所謂“有治人無治法”,其義并不謬,實(shí)即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旨耳,如曰法不待人而可以為治也,則今歐美諸法之見采于中華民國者多矣,今之政,曷為而日亂耶?
要而論之,儒家之言政治,其唯一目的與唯一手段,不外將國民人格提高。以目的言,則政治即道德,道德即政治。以手段言,則政治即教育,教育即政治。道德之歸宿,在以同情心組成社會;教育之次第,則就各人同情心之最切近最易發(fā)動者而浚啟之。“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保ā睹献印罚┤似埛巧醪蝗?,則未有于其所最宜同情之人(父母兄弟)而不致其情者。既有此同情,即可藉之為擴(kuò)充之出發(fā)點(diǎn)。故曰:
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
又曰:
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論語》)
全社會分子,人人皆厚而不偷以共趨向于仁,則天下國家之治平,舉而措之而已矣。何以能如是?則“施由親始”(《孟子》),“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者,人亦殺其兄”(《孟子》)。故“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孝經(jīng)》)。儒家利用人類同情心之最低限度為人人所同有者,而灌植之?dāng)U充之,使達(dá)于最高限度,以完成其所理想之“仁的社會”。故曰: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
儒家此種理想,自然非旦夕可致,故孔子曰: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論語》)
又曰:
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論語》)
后儒謂“王道無近功”,信然。蓋儒家政治之目的,誠非可以一時一地之效率程也。宇宙本為不完成之物,創(chuàng)造進(jìn)化曾靡窮期,安有令吾儕滿足之一日。滿足則乾坤息矣?;蛟u孔子曰:
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夫“不可”固宇宙之常態(tài)也,而“為之”則人之所以為人道也??鬃釉唬?/span>
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論語》)
同類意識與同情心發(fā)達(dá)到極量,而行之以“自強(qiáng)不息”。斯則孔子之所以為孔子而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