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引起的積食
孩子吃了過多的肉,只要一有點兒外感,火馬上就發(fā)出來了,扁桃體立刻就腫了等一系列外感癥狀。
焦山楂。三歲以下的孩子用3克,三歲以上的用6克,五六歲及以上積食嚴(yán)重的孩子,可以用到9克。
煮水,開鍋后小火再煮20分鐘就可以喝了。
不能每次孩子吃了肉都給他吃焦山楂,不要依靠藥物來幫助孩子消化,要相信孩子自己身體的運化能力。
半個蘿卜(一般孩子的用量)。
把半個蘿卜切成絲(一般孩子的用量),放在鍋里面煮,可以放一點牡蠣、海蜇等調(diào)味的東西。做鯽魚蘿卜湯也可以。
重點是讓孩子喝湯、吃蘿卜絲。與焦山楂不同的是,除了孩子吃肉吃多了的情況可以使用外,平時也可以作為家常便飯中的養(yǎng)脾美味菜。
吃得雜引起的積食
舌苔變厚,尤其舌苔中間的部分變厚,別管是白苔還是黃苔,就很可能是積食了。
焦三仙,即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各6克,炒雞內(nèi)金6克。
煮水,開鍋后小火再煮20分鐘就可以喝了。
這個方子對于肉吃多的孩子也有效。
孩子感冒后補(bǔ)脾
孩子感冒已經(jīng)徹底好了,只有點鼻音重,或者一天有那么幾聲咳嗽。
干懷山藥30克。
熬水,熬半小時即可。
這是孩子在一天喝的懷山藥水的量,這兩天只要孩子喝水,就給他喝懷山藥水。不要吃鮮的懷山藥,必須用干的煮水,否則會讓孩子大便干燥。
9克干懷山藥、9克的薏苡仁。這是五歲左右的孩子的用量,五歲以下孩子各用6克就可以,向下遞減。
熬水,熬半小時即可。
孩子喝三天左右就可以了,不能長期喝。
孩子脾陰虛
嘴唇是鮮紅鮮紅的;孩子舌苔很薄、舌頭很紅;下眼袋大、發(fā)紅。
山藥、蓮子肉、薏苡仁、麥冬、沙參、生地。以六歲的小朋友為例,這個方子的分量是:山藥、蓮子肉、薏苡仁各9克,麥冬、沙參、生地各6克,冰糖一塊。
把這些藥放入鍋里,加入四杯水,用大火煎煮,開鍋后用小火煎半個小時。大約剩下兩杯左右的藥汁,把藥汁濾出,放入一塊冰糖,放涼。
連續(xù)服用一至兩個星期。如果是感冒后滋補(bǔ)脾陰的話,五次就夠了。
孩子脾陽不足
舌頭淡白,舌苔上往往布滿齒痕;一動就出汗,氣喘,四肢無力、少氣懶言、不愛說話;大便溏瀉、不成形;吃完飯就肚子脹,同時身體很容易浮腫。
太子參、白術(shù)、炒白扁豆、芡實各3克,茯苓、山藥、蓮子肉、薏苡仁各9克。這個分量適合六歲以上的孩子。
將原配料加水,煮開鍋,再小火煮40分鐘以上,然后稍微放入一點白糖。
具體服用的時候,可以找附近的中醫(yī)幫忙參考一下。按這個比例,吃一周即可。千萬不要長期給孩子吃八珍糕,這只是在孩子脾陽不足的時候吃的。
孩子食欲不振、挑食厭食
孩子不愛吃飯,只挑自己喜歡的吃。
桂枝3克、炒白芍6克、炙甘草3克、生姜2片、大棗2枚。適用于七歲以下的所有孩子,七歲以上孩子就不適用這個方子了。
煮水服用。這個方子的藥量較輕,可以煮約200毫升的水,大一點兒的孩子,可以分成兩次喝,一次100毫升;小一點兒的孩子也分兩次喝,每次喝上20、30毫升,加以區(qū)分。
孩子平時體虛、容易感冒也可服用,能增強(qiáng)體質(zhì)。
孩子受寒后的處理方法:
第一天:首先要讓孩子暖起來:用蘇葉泡水喝,用蘇葉水泡腳、泡澡;電吹風(fēng)吹后背,按摩大椎穴。
第二天:孩子流清鼻涕打噴嚏,這時就要防止寒邪往體內(nèi)進(jìn)犯,外寒內(nèi)熱:要用清熱的藥,化熱。用同仁堂的感冒清熱顆粒。
第三天:還是流清鼻涕、怕冷,說明寒邪已經(jīng)往里走了,需要配合一點蒲地藍(lán)或雙黃連等 ,這些都是配合清里熱。
孩子有黃痰的時候是第二階段,外寒內(nèi)熱,需要用感冒清熱顆粒散外寒,用蒲地藍(lán)清里熱。
如果孩子是單純的發(fā)熱,只要扁桃體沒有腫起來不是嗓子疼、咽喉腫痛就可以用小兒柴桂退熱口服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