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青銅器上的牛文化
青銅器在中國歷史上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素以莊重典雅之造型、繁褥神秘之紋飾,而充滿著一種獰厲之美。它們許多是以食禮器為主的廟堂之器,為華夏古代青銅藝術的珍品,但亦有一些小巧可愛、栩栩如生、生動傳神的動物造型之器,彰顯出嬌小玲瓏、憨態(tài)可掬、靈動活潑的生命氣息。這其中就包括造型別致、精美絕倫的牛形及牛紋青銅器,在神秘威嚴的青銅藝術中別具一格。
牛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勤奮堅韌、溫和忠厚;牛還是財富的象征、祭祀的供品、氏族的圖騰。從我國墓葬出土的青銅器可知,牛的紋飾或造型很早就出現(xiàn)在先秦時期的青銅器上。比如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牛方鼎、河南鄭州出土的青銅尊等,都在其顯著部位繪有牛首獸面紋;商周時期的酒禮器非常發(fā)達,一些墓葬出土過直接以牛為造型的牛形尊與牛形觥等各類酒器??梢哉f,從先秦時期開始,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牛的喜愛之情,寄托人們對生產(chǎn)豐收和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并且將牛的這種勤勞忠厚、頑強堅毅的美好品德作為中華民族的品格,延續(xù)數(shù)千年。
商代牛方鼎
安陽殷墟是商朝的王都,也是中國考古學起步的地方。民國時期,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殷墟進行了15次考古發(fā)掘,以侯家莊西北崗王陵區(qū)的發(fā)掘最為重要,這里分布有眾多的商王大墓。1935年在侯家莊西北崗1004號墓中出土的牛方鼎,高73.2厘米、口長64.4厘米、口寬45.6厘米,為商代晚期飪食器。雖然體形比起著名的后母戊鼎要稍小,但是精美瑰麗的紋飾卻遠勝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王室重器。這件方鼎的口沿有厚實的立耳,長方形的腹部,以及4個粗壯的圓柱足,使得這件器物具有莊嚴神圣的凝重感。大鼎四隅及四面正中均飾有扉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腹部正中裝飾的牛首獸面紋,牛角的特征非常寫實。兩側裝飾有佇立狀的鳥紋,鳥首有后卷的冠羽,羽毛豐滿華麗。在牛角獸面紋的上端還裝飾有變形鳥紋和變形龍紋,圓柱足也裝飾有牛角獸面紋、變形龍紋以及三角形蕉葉紋。這些淺浮雕的紋飾之下使用精細規(guī)整的云雷紋作地紋,體現(xiàn)了商晚期以“三層滿花”裝飾為代表的青銅藝術的最高水平。
牛方鼎不僅有牛首獸面紋作為主題紋飾,還在腹部內(nèi)鑄有一字銘文“牛”。相比于紋飾而言,金文的“牛”表現(xiàn)為一頭牛的側面形象。眾所周知,鼎是先秦時期最重要的青銅禮器,牛也是最隆重的祭祀犧牲。古代文獻中稱作“太牢”,即牛、羊、豬三牲。根據(jù)文獻記載,只有王和諸侯才能使用太牢祭祀,卿士和大夫只能使用“少牢”祭祀,即羊和豬兩牲?!皣笫?,在祀與戎”,牛在古代社會的禮儀活動中具有極高的地位。這件牛方鼎可能就是商王在祭祀天地、祭祀祖先時盛放牛牲的禮器。
商代牛首饕餮紋銅尊
商代牛首饕餮紋銅尊1982年7月出土于河南鄭州向陽回族食品廠青銅器窖藏坑,高37厘米、口徑32厘米、壁厚0.35厘米,現(xiàn)藏于鄭州市博物館,為商代酒器。商代牛首饕餮紋銅尊大敞口,束頸,折肩,鼓腹,圜底,圈足,圈足上有3個“十”字形鏤孔。尊頸部飾三周弦紋;肩部有3個牛首,眼目突起,具有較強的立體感;牛首間飾帶狀夔紋和聯(lián)珠紋;腹部飾三組饕餮紋,線條嚴謹,紋飾精美,饕餮紋上下界以聯(lián)珠紋,圈足上飾三周弦紋。
商代牛首爵
商代牛首爵1952年出土于河南新鄉(xiāng)輝縣褚丘,高23.5厘米、腹徑7.8厘米、腹深10.5厘米,現(xiàn)藏于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平原博物院,為商代晚期酒器。該器寬流尖尾,口部微收,深腹圜底,下腹弧收,龍首鋬,三棱錐足微外撇,有蓋無柱,蓋中部凹處飾一半圓環(huán)鈕。蓋前端為水牛頭形,昂首前探,大眼突睛,口鼻前突。葉狀兩耳豎立,額頂雙角,向后并向內(nèi)彎曲呈半月狀,碩大而醒目。在與流、角位置垂直一側的足上,設有半環(huán)形鋬,鋬的橫截面為長方形,鋬頂與腹壁連接處飾一龍首,做銜物狀。其紋飾精細華麗,蓋頂以云雷紋為底飾夔龍紋,蓋面中線微凸似牛脊,脊飾“人”字形紋,并以此為中心,飾夔龍對稱的復合獸面紋。全器表面色澤勻稱,大部為黃綠色表層,局部或析出有綠藍色銹斑。其鑄造精美,造型別致,比例勻稱,輪廓清晰,力度感很強。且器表與造型、紋飾關系協(xié)調(diào),形成精巧大方、典雅優(yōu)美的風格。
商代鳳紋犧觥
上海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商代鳳紋犧觥,高12.7厘米、長19.5厘米,為20世紀50年代揀選于上海冶煉廠。觥是盛酒器,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西周時期仍有少量使用。這件犧觥整體作一頭牛的造型,牛的頭部和角形是南方地區(qū)常見的水牛形象。牛首和牛背為器蓋,牛的頸部作流口,可用于傾倒酒液,有的觥還配置有挹酒用的斗。肥碩的腹部、粗壯的四足,將牛健壯、魁偉的英姿刻畫得淋漓盡致。尤其是腹下部的乳突,以及偶蹄的特征,反映了古代工匠細致的觀察力和驚人的藝術表現(xiàn)力,所以這是一件寫實風格較強的古代藝術品。牛背上立有一只小虎作蓋鈕,小虎纖細、瘦弱的體型,與牛壯碩的身軀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夸張的藝術設計不僅沒有違和感,反而呈現(xiàn)出一種活潑、可愛的趣味。牛首的吻部微微翹起,雙目直視斜上方,表情肅穆。牛背后端裝飾有大耳獸面紋,牛的頸部兩側裝飾有龍紋,下部為虎耳獸面紋,在臀部還裝飾外卷角獸面紋。腹部的主題紋飾為長冠鳳紋,占據(jù)腹部3/4的空間,鳳鳥紋表現(xiàn)為大圓目、尖勾喙,頭頂有一條向內(nèi)卷曲的華麗長冠,長尾上卷,鳳爪貼于犧觥的前足上,并以精細的云雷紋為地紋。顯然,鳳鳥紋與龍紋、獸面紋一樣,都不是現(xiàn)實世界存在的動物,而是一種神鳥紋。
商代牛銅觥
商代牛銅觥1977年出土于湖南衡陽包家臺子,高14厘米、長19厘米,為商代晚期酒器,現(xiàn)藏于湖南省博物館。和鳳紋犧觥造型一樣,這件牛銅觥也是以一牛首及背為蓋,腹內(nèi)盛酒,頸部為流。牛背上站立一虎,既是實用的捉手,又是一種裝飾。牛身上裝飾有鳳鳥紋、龍紋、獸面紋等。此觥的造型設計與實用性完美地融于一體,表現(xiàn)出了優(yōu)良的工藝設計思想,且在造型紋飾上均具有濃厚的南方地域特征。據(jù)考古學家考證,這件牛銅觥是當時湖南地區(qū)的人們用來祭祀的酒器。
商代牛銅觥
寫實風格是長江流域青銅藝術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聞名遐邇的雙羊尊、四羊方尊、象尊、豬尊等皆發(fā)現(xiàn)于這個區(qū)域。而牛銅觥等青銅器則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先民對牛的喜愛和重視,并將寫實風格的造型藝術和抽象風格的裝飾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
商代“亞長”牛尊
商代“亞長”牛尊于2001年在河南安陽花園莊54號墓出土,通長40厘米、帶蓋高22.5厘米、腰圍52.5厘米、注口長12.9厘米、寬9.1厘米,為商代酒器,也是目前殷墟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銅尊。
商代“亞長”牛尊
這件青銅牛尊牛首前伸,雙目大睜;牛角后仰,彎曲有力;牛口微張,似在低吟。牛的背部微凹,開有長方形缺口,設置有器蓋。牛的體態(tài)健壯,憨態(tài)可掬,腹部肥碩,四足粗短壯實,臀部稍稍抬起,牛尾下垂,生動地展現(xiàn)出一頭成年水牛的雄姿,反映出早在先秦時代,工匠們就能將牛行進站立的姿態(tài)通過寫實的藝術手法完全呈現(xiàn)出來。
此外,牛身滿布龍、鳥、魚等20多種動物紋飾。牛的下頜部有魚紋和鳥紋,上頜部有小虎紋。頸部兩側裝飾倒置的龍紋,頸部上端飾獸面紋,背部的蓋面飾對稱的卷龍紋。臀部飾相背的小龍紋,四足上端飾龍首紋。最引人注目的是牛腹兩側各飾有猛虎,虎首低垂于牛的前腿處,虎尾上卷在牛的臀部,虎口大張,并以細密規(guī)整的云雷紋作地紋。全部紋飾雖然以線條勾勒而成,但是主次分明,層級感較強。專家認為,這種寫實風格的動物形器皿明顯受長江流域青銅文化影響,與殷墟抽象風格的動物形器皿截然不同。牛形尊與牛形觥雖然造型比較接近,卻是兩種不同的盛酒器。觥是牛首作蓋,尊是牛首與身體相連,只能從背部的缺口處挹酒。
因牛尊頭部有其主人“亞長”二字,故被稱為“亞長牛尊”。根據(jù)考古學家的推測,“長”是南方的一個家族,臣服于殷商,受到商王的信任與重視;“亞”是武官的稱謂,所以,這位墓主人是一位地位較高的武將。亞長在一次戰(zhàn)斗中戰(zhàn)死疆場,得到商王厚葬。為紀念他的驍勇善戰(zhàn),商王命人以性格倔強、勇猛堅韌的圣水牛為型鑄造銅尊,將其放入亞長墓中,這或許有著殷商王室將亞長奉為“戰(zhàn)神”的寓意。
殷墟時期甲骨卜辭中常常記載,商王外出狩獵,捕到一種叫“兕”的動物。專家推測,兕正是野生水牛。在商人的心目中,沒有被馴服的野生動物是通神靈的,所以將其稱為“圣水?!?。圣水牛比家養(yǎng)水牛的角更短,體型更粗壯,雖然與人類共生千萬年,終究未被馴化,東周之后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只有威猛與不屈的故事千古流傳。
西周犧尊
1967年,陜西岐山賀家村出土了一件西周時期的犧尊,通高24厘米、長38厘米,是目前所知西周中期唯一的一件牛形尊。雖鳥、獸等仿生題材青銅器在西周中期較為常見,但該牛尊卻獨具匠心,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其通體為牛形,體態(tài)修長,腹部渾圓,四足勻稱有力。牛口吐舌,舌作細流,這種設計既頑皮可愛,還有實用性的考慮。背部的長方形缺口設器蓋,臀部設有環(huán)與蓋環(huán)相連。蓋鈕為站立的一虎,虎體小巧,大頭立耳,體軀后縮作撲攫之態(tài)。牛的腹部裝飾有抽象的卷龍紋和云紋,紋飾構圖疏朗,莊重大氣,與商晚期繁縟、精細的紋飾風格迥然不同。這件牛形尊的表現(xiàn)手法生動夸張,牛的形象高大強壯,溫馴憨厚,與靈巧兇猛的小虎形成鮮明對比。整體造型在不失生物形態(tài)的情況下,巧妙地利用了牛的各個部位實現(xiàn)了酒器的實用功能,使其既實用又美觀,體現(xiàn)了當時青銅工藝的高超水平。
西周犧尊
商代的酒禮器特別發(fā)達,種類繁多,樣式新穎獨特。周人滅商后,統(tǒng)治者總結商人亡國的教訓。在《尚書·酒誥》中明確提出,商人是因為飲酒無度導致亡國,嚴令禁止周人酗酒。所以,西周時期的酒器開始走向衰落,種類和數(shù)量大大減少。
西周人面牛紋大銅罍
在四川博物院的青銅館內(nèi),陳列著一件反映古蜀文明輝煌燦爛的青銅器代表作——西周人面牛紋大銅罍,通高79厘米、腹徑41厘米,于1959年在四川彭縣(今彭州市)竹瓦街出土。
西周人面牛紋大銅罍
這件銅罍的獨特之處,就在于罍蓋頂端浮雕成四面人形面容,造型飾紋猶如頭上戴冠的人面。蓋盤上鑄有兩兩相向的四頭跪牛,直口,方唇,高頸,圓腹,下部內(nèi)收,圈足,頸肩及圈足上各飾弦紋二周。罍雙耳為圓雕牛頭形,而牛身一分為二飾于肩兩側,兩牛尾之間再飾一牛頭,腹下另飾一小牛頭形耳。所有的牛紋都采用寫實的圓雕或高浮雕塑造。從牛角等造型特點看,所飾之牛都有一對彎曲的牛角,當為四川地區(qū)耕田的水牛形象。全器除主圖外,沒有再飾其他紋飾,器身素潔,翠綠亮潤,如翠玉一般。整件器物制作精美,簡潔大氣,是巴蜀青銅器的杰作。
事實上,牛形元素不光盛行在中原地區(qū)的青銅文化中,在其他地區(qū)也非常受歡迎。古蜀文明、古滇文明中,很多青銅器上都有“?!痹氐纳碛埃阋姽湃藢@一動物的喜愛。
戰(zhàn)國立牛球腹銅壺
戰(zhàn)國立牛球腹銅壺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高35.5厘米,現(xiàn)藏于云南省博物館,為古滇國時期的盛酒器。其器口上有銅鼓形蓋,蓋頂鑄一立牛,憨態(tài)可掬。器身為小口長頸,頸部如上小下大的圓管,腹部好像圓球。整器突出了作為財富象征的立牛形象,呈現(xiàn)出靈動多變的美感。
戰(zhàn)國立牛球腹銅壺
戰(zhàn)國立牛銅杯
戰(zhàn)國立牛銅杯同樣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高29.4厘米,現(xiàn)藏于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為古滇國時期的酒器。此杯敞口,深壁,腹部向外斜侈,平底圈足,豆形蓋上雕鑄一立牛。腹上部及圈足各鑄有雙旋紋、斜方格網(wǎng)紋,蓋上鑄有竹節(jié)紋和孔雀紋。從青銅器上表現(xiàn)飲樂場面的圖像來看,此類銅杯是當時專供古滇王室飲酒的器具,造型風格上有著濃郁的地域特色。
戰(zhàn)國立牛銅杯
牛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勤奮堅韌、溫和忠厚;牛還是財富的象征、祭祀的供品、氏族的圖騰。從我國墓葬出土的青銅器可知,牛的紋飾或造型很早就出現(xiàn)在先秦時期的青銅器上。
比如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牛方鼎、河南鄭州出土的青銅尊等,都在其顯著部位繪有牛首獸面紋;商周時期的酒禮器非常發(fā)達,一些墓葬出土過直接以牛為造型的牛形尊與牛形觥等各類酒器。
可以說,從先秦時期開始,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牛的喜愛之情,寄托人們對生產(chǎn)豐收和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并且將牛的這種勤勞忠厚、頑強堅毅的美好品德作為中華民族的品格,延續(xù)數(shù)千年。
西周牛首飾四耳簋
西周牛首飾四耳簋于1981年在陜西寶雞紙坊頭1號墓出土,高23.8厘米、口徑26.8厘米,為西周早期盛食器,現(xiàn)藏于陜西省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
此簋圓形侈口,深腹,高圈足有寬邊,四耳分鑄,一榫頭套合,每耳同垂珥都飾6個牛首。器飾由頸至下腹飾乳釘紋直條紋,圈足則飾龍紋。
簋是祭祀和宴饗活動中盛放谷物的禮器,根據(jù)銘文記載就是盛放黍、稷、稻、粱之器?!梆ⅰ笔枪糯骞戎?,周人的祖先名“后稷”,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后人奉為“農(nóng)神”。
由于周人重視農(nóng)業(yè),因此西周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在商代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fā)展。一方面由于生產(chǎn)工具的改進和耕作經(jīng)驗的增加使糧食產(chǎn)量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是因為天文、歷法等科學知識和技術在農(nóng)業(yè)上的應用,使生產(chǎn)有了更快的發(fā)展。糧食品種增加了,單位面積產(chǎn)量也增加了,畜牧業(yè)也迅速發(fā)展起來。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在青銅藝術中,周人會格外地偏愛“?!边@一元素。
西周牛首紋簋形器
西周牛首紋簋形器于20世紀80年代出土于江蘇南京高淳縣(今高淳區(qū)),通高15.8厘米、口徑長17.8厘米、底徑長11.6厘米。
此青銅器橢圓形口,平唇,弧形雙耳,深腹,底部有微凸形圈足。腹部由一圈凸弦紋一分為二,上腹部居中飾牛首紋,牛首雙角向內(nèi)彎曲,大角小耳,左右為對稱的竊曲紋,下腹部素面,器型具有吳國風格。
西周牛首形提梁卣
西周牛首形提梁卣出土于江蘇南京高淳縣(今高淳區(qū))下壩,通高19厘米、橢圓形口徑14厘米、底徑17.5厘米,為盛酒器。
該卣整體為橢圓體,失蓋和提梁,直口,束頸,垂腹,圈足外撇,有折邊。肩部兩側飾雙耳,套接直角牛首形提梁。腹部兩側鑄有兩條扉棱,狀若夔龍。上腹部飾一周夔紋,中間為立體獸面紋,圈足為一組夔龍紋。
卣為盛酒器和禮器,盛行于商和西周時期。根據(jù)金文和相關文獻資料得知,青銅卣造型多為橢圓形,頸微束,垂腹,圈足,帶提梁,俗稱提梁卣,也有部分方形和直筒形卣。
春秋犧尊
春秋犧尊于1923年在山西渾源縣城西南李峪村出土,高33.7厘米、長58.7厘米,現(xiàn)收藏于上海博物館。
這件犧尊不僅可用作盛酒器,更兼有溫酒的功能。其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頸和背脊上有3個孔,中間一孔套有一個鍋形器,可以取出,用于盛酒。這個設計是利用中間的容器盛放鬯酒,通過前頸和后背的兩個圓口向腹內(nèi)注入熱水來溫酒,構思非常精巧。據(jù)考古專家考證,原先牛背上的3孔應該有蓋,但已經(jīng)缺失,牛尾也沒有了,只留下一個不規(guī)則的窟窿。
此器形態(tài)穩(wěn)重,雖然四足矮短,但牛獸上充滿張力的雙角、圓瞪的雙目保持了真實感。最為突出的是,在牛鼻子上設有一個套環(huán),反映了當時馴化牲畜技術的成熟。此尊紋飾華麗繁縟,構圖新穎,牛首、頸、身、腿等部位裝飾有以盤繞回旋的龍蛇紋組成的獸面紋,仔細觀察為獸面銜兩蟠龍,蟠龍的上半身從獸面的頭頂伸出,后半身被獸面的雙角鉤住并向兩邊延伸。在牛頸及鍋形器上飾有虎、犀牛等動物的浮雕,形態(tài)生動,鑄造精美。專家認為,這是使用當時最先進的模印技術制作的紋飾,大大提高了青銅器制造的生產(chǎn)效率。
戰(zhàn)國錯金銀犧尊
戰(zhàn)國錯金銀犧尊1982年出土于山東臨淄商王村,高28.3厘米、長46厘米。此尊整體為一個小牛犢的形象,昂首,豎耳,偶蹄。頸部套有項圈,鑲嵌16枚橢圓形銀珠,鼓起如鈴鐺。背部設蓋,蓋鈕為扁嘴長頸的水禽,水禽的頸部反折,喙部緊貼在背上,巧妙的呈現(xiàn)為半環(huán)形。牛首和水禽兩翅均鑲嵌有綠松石,牛的眼球著煤精石,口部左右有錯銀絲兩道,各嵌8枚銀質(zhì)星點,腹部和四足還有以金銀絲鑲嵌的幾何紋。
專家認為,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在戰(zhàn)國時期迎來了第二次高峰,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各種寶石和金屬裝飾工藝的盛行,使得這一時期的青銅器炫目多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簡介我國青銅器文化一[130P]
斝jia
2.15億的接盤俠,買的是這樣的盤子
上海博物館之古代青銅(一)
古代人用啥喝酒
上海博物館帶我們回到遠古年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