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病程、病因等特征,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注蕁麻疹、物理性蕁麻疹以及其他特殊類型蕁麻疹。不同類型蕁麻疹在癥狀表現、疾病嚴重程度上存在明顯差異。
起病較急,患者常自覺皮膚瘙癢,很快瘙癢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皮膚表面凹凸不平,呈橘皮樣外觀,有時風團可呈蒼白色。
數分鐘內至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yōu)榧t斑并逐漸消失,不留痕跡,皮損持續(xù)時間一般不超過 24 小時,但新風團可此起彼伏,不斷發(fā)生。
皮損反復發(fā)作超過 6 周,且每周發(fā)作至少 2 次者為慢性蕁麻疹。
患者全身癥狀一般較輕,風團時多時少,反復發(fā)生,常達數月或數年之久。慢性蕁麻疹患者常與感染及系統(tǒng)性疾病有關。此外,阿司匹林、非甾體抗炎藥、青霉素、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麻醉劑、乙醇等都會加劇蕁麻疹。
表現為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數分鐘后沿劃痕出現條狀隆起,伴或不伴瘙癢,約半小時后可自行消退。
另有一種遲發(fā)型皮膚劃痕癥,表現為劃痕后數小時在皮膚上出現的線條狀風團和紅斑、在 6~8 小時內達到高峰,持續(xù)時間一般不超過 48 小時。
皮膚劃痕癥可持續(xù)數周、數月至數年,平均持續(xù) 2~3 年可自愈。
分為 2 種類型:
日光照射后數分鐘內在暴露部位出現紅斑和風團,1~2 小時內可自行消退,嚴重患者在身體非暴露部位也可出現風團,自覺瘙癢和刺痛。
少數敏感性較高的患者接受透過玻璃的日光也可誘發(fā)。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全身癥狀(如畏寒、乏力、暈厥和痙攣性腹痛等)。
壓力刺激作用后 4~6 小時產生瘙癢性、燒灼樣或疼痛性水腫性斑塊,持續(xù) 8~12 小時,部分患者伴有畏寒等全身癥狀。
站立、步行、穿緊身衣及長期坐在硬物體上可誘發(fā)本病,常見于承重和持久壓迫部位,如臀部、足底及系腰帶處。
表現為接觸溫水 1~2 小時或更短時間后在接觸部位出現風團,紅斑,持續(xù)一段時間后可自行消退。
較少見,皮膚在被震動刺激后幾分鐘內就會出現局部的水腫和紅斑,持續(xù) 30 分鐘左右。這些刺激包括慢跑、毛巾來回的摩擦,甚至是使用震動性機器(如剪草機和摩托車)。
多見于年輕患者,主要由于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乙醇飲料后,軀體深部溫度上升,促使膽堿能神經發(fā)生沖動而釋放乙酰膽堿,作用于肥大細胞而發(fā)病。
表現為受刺激后數分鐘出現圓形丘疹性風團,周圍有程度不一的紅暈,常散發(fā)于軀干上部和肢體近心端,互不融合。
自覺劇癢、麻刺感或燒灼感,有時僅有劇癢而無皮損,可于 30~60 分鐘內消退。
皮膚直接接觸變應原后出現風團和紅斑,可由食物防腐劑和添加劑等化學物質引起。
在皮膚接觸水的部位,即刻或數分鐘后出現風團,與水溫無關。皮損好發(fā)于軀干上半部分,伴瘙癢,持續(xù)時間在 1 小時內。
在運動開始 5~30 分鐘后出現風團,但與膽堿能性蕁麻疹不同,后者是由于被動性體溫升高所引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