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的普通話,是如何從像粵語變成像北京話的,明代南京官話是重要的一環(huán)

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句話,其實粵語才是古代的普通話,所以廣東人穿越到古代,語言能夠無障礙溝通,所以難怪項少龍才能穿越回去,人家會說粵語。這句話對嗎?古代的官話真的和粵語相似嗎?

從雅言到正音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統(tǒng)一了文字,從此之后,七國文字都變成了統(tǒng)一的小篆,為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掃清了很大的障礙。

但是,人為地統(tǒng)一文字可以,統(tǒng)一語言,難度就大了,尤其是方言,俗話說,三里不同調(diào),十里不同音,特別是山高險阻的南方,一個村就一個方言,怎么辦?

好在,比起文字,語言的統(tǒng)一更早,早在春秋時代,孔夫子周游列國,那個時候,弟子三千,來自全國不同各地,語言不通,如何講學(xué)?那個時候就有雅言了。

那么,那個時候的雅言,也就是普通話,是什么地方的話呢?

是洛陽話,也叫作“古河洛語”。

為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偏偏以洛陽話作為普通話呢?這是因為東周的首都就在洛陽,所以雖然周朝春秋戰(zhàn)國紛亂不已,但是周天子是名義上的天子,所以就以洛陽話作為普通話。

當然了,這個洛陽話,并不是今天的河南方言洛陽話,差異很大。

這種語言,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

要是能有一個視頻,給大家聽一下就好了。

遺憾的是,周秦漢的雅言,今天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也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晚年寫博客,意外走紅的語言學(xué)家鄭張尚芳說,以《國風(fēng)·周南·關(guān)雎》為例,若以古音誦讀,大概是這樣的:“關(guān)(groon)關(guān)(groon)(ca)(gu),在 (ze`)(gaal)(dye)(dyu)。窈(iiu`)(lêêu`)(hlyeug)(na`),君(gun)(zle`)(huu`)(gu)。

這種語言,失傳了。

這種河洛話并不是今天的洛陽話,沒有一種方言是和它相似的。

而且,這種語言,并不像粵語,懂粵語的人可以讀下《關(guān)雎》,并不是這樣的音。

雅言從東周一直使用到西晉時期,使用了上千年,都是古河洛語,所以漢末三國時期,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用的就是這個雅言,不存在用方言故意讓別人聽不懂。

后來西晉末年,天下大亂,永嘉之亂后來五胡十六國時期,缺少一種普遍的用語,當時的人們還使用河洛話,但是鮮卑人把河洛話改的面目全非。

而在南方,六朝相對比較穩(wěn)定,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后300年,南方一直是南朝統(tǒng)治,此時形成了一種全新的語言,就是南方的普通話,也就是金陵雅音。

所謂的金陵雅音,就是西晉南渡的士族,說的古河洛話,和南京土著人,說的古代吳越語言融合的產(chǎn)物。

這種語言,比起遠古的古河洛話,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后來北魏發(fā)生了孝文帝改革,也使用了漢語,但是說的話奇形怪狀,所以出使北朝的南朝人經(jīng)常嘲笑北朝的口音。

等到隋文帝一統(tǒng)天下之后,發(fā)現(xiàn)天下已經(jīng)沒有一種通用的普通話了,根據(jù)《隋書》記載:“古今聲調(diào)既自有別,諸家取舍亦復(fù)不同。吳楚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涉重濁,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

所以隋文帝迫切需要統(tǒng)一語言,推廣普通話,不然所有的大臣們都是雞同鴨講,互相聽不懂。

根據(jù)歷史記載,隋朝編《切韻》一書。該書以洛陽雅音和金陵雅音為基礎(chǔ)正音,國語又稱“正音”、“雅音”。隋朝能夠編寫此書,也是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印度僧人來華,使用拼音拼寫漢語,發(fā)明了反切法,才使得這一切成功。

諷刺的是,寫作《切韻》這本書,中國歷史上第一步音韻著作的,其實是一個鮮卑人,叫做陸法言。

于右任手書的陸法言《切韻序》

可見,那個時候,鮮卑人已經(jīng)幾乎完全漢化。

但是,這里有一個疑問,所謂的“洛陽雅音”,其實已經(jīng)是鮮卑人改造后的漢語,其實隋朝采用的雅音主要根據(jù)的是金陵雅音,只是因為面子上過不去,才說也根據(jù)洛陽雅音。

金陵雅音就是上古河洛話和吳越話的融合,這就是隋唐時期的普通話,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古漢語”。

這種語言使用了幾百年,尤其是唐詩,大多是以這個語言來制作的。

那么,這種語言聽起來是什么感覺呢?

這里找到一個視頻,我上傳給大家聽聽看。

這里是中古漢語朗誦的《春江花月夜》。

大家如果打開視頻聽過,就會驚呼:

我聽過這種語言,這種語言今天還存在!

沒錯,大家聽第一句,和今年大灣區(qū)中秋晚會上,眾人朗誦中秋詩歌時,舒淇說的閩南語是不是很像。

沒錯,中古漢語,今天依然存在,就是閩南話。

所以,唐季禮導(dǎo)演其實說錯了,隋唐時期人說的話,最像的是閩南話。

為什么中國這么大,只有閩南話傳承了中古漢語呢?

這就是因為福建歷史上發(fā)生過兩次中原的移民,一次是中唐時期的陳元光,帶領(lǐng)中原人來到泉州和漳州,所以陳元光又被稱為“開漳圣王”。

第二次是唐末天下大亂,王審知帶領(lǐng)大量中原人入主福建,建立了“閩國”,史稱八姓入閩,其中的陳姓、林姓、黃姓、鄭姓等,今天在福建都是大姓,有“陳林半邊天,黃鄭遍地流”的說法。

這兩次移民,都是中原人大量移民福建的時期,巧合的是,不管是陳元光還是王審知,都是河南信陽固始縣的人,所以固始縣又被稱為“唐人故里、閩臺祖地”。

有人說了,固始縣也是客家人的祖地,兩者有何關(guān)系呢?福建的閩南人和客家人可以這么分,唐朝遷居福建的就是閩南人,宋朝遷居福建的就是客家人,畢竟先來后到,后來的是客。

而福建多山,除了海洋外,很少和內(nèi)陸交通,所以這種語言,歷經(jīng)千年,保留了下來。

今天閩南語還有個說法叫就叫做“河洛話”,就是中古漢語。

因此,本文的標題,其實是留了一個懸念,現(xiàn)在證明是錯誤的,中古漢語,不像粵語,其實像閩南語。比如這首歌,大家可以感受下。身騎白馬這幾句就是閩南語,也就是隋唐時期的官話,果然有一番當年的韻味。

身騎白馬 (2015中國新聲代第三季第五期現(xiàn)場) 音樂: 徐佳瑩;湯晶錦 - 歌曲合輯

其實,閩南語是河洛話,這本身也不稀奇,我們之前說過,隋唐普通話,其實是以金陵雅音作為基礎(chǔ)的。

那個時候的金陵雅音,是中原話跟吳越土著語言的融合,而吳越土著,說的是古代百越語,很多詞語,比如“姑蘇”、“無錫”、“余杭”、“會稽”、“勾吳”,其實都是古代的百越語的翻譯,今天語言學(xué)研究表明,古代百越語和今天的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很相似。

而我們知道,福建古代也是百越之地,也說百越語,正因為金陵雅音跟百越語也很像,所以閩南人自然繼承了這種語言,還同化了百越人的語言。

也就是說,中原話 吳越的百越語-金陵雅音-隋唐官話河洛話-閩南話,同化了閩越的百越語。

也就是說,不算是金陵雅音還是閩南話,其實都同化了一部分百越人的語言,中國自從中古開始,就不斷融合百越人的語言。而閩北話和閩東話,則是和百越語言更深層次融合的結(jié)果,共同構(gòu)成了閩語系統(tǒng)。

百越人的語言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很相似,甚至有人說,應(yīng)該叫做壯侗語系,或者侗臺語系,或者澳泰語系,不管什么名字,都差不多。

泰語就是這個語族的,也就是說,從中古漢語開始,漢語官話不斷融合著百越人的語言,我們可以感受下泰語的感覺。

Madu Dan Racun 音樂: Bill & Brod - Madu Dan Racun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一切又回到了原點,歷史就是這么奇妙。

從中州音到明代南京官話

唐朝繼承隋朝的制度,隋唐國語就是這個正音。

后來晚唐崩潰,又歷經(jīng)了五代十國,到了北宋建立的時候,官話發(fā)生了改變。

北宋定都開封,所以說的是開封話,以開封音為正音,稱“宋音”或“中州音”,也叫作晚期中古漢語。

那么,開封和洛陽就靠在一起,為什么官話從隋唐的河洛話變成了北宋的開封話呢,歷史學(xué)家說,可能和隋唐時期鮮卑人、沙陀人等民族說正音,將這些正音逐漸改變而形成的。

我們知道,鮮卑人說的是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語言,沙陀人說的是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語言,所以中國官話,一直是被阿爾泰語系民族影響而改變的,這是第一次改變。

阿爾泰語系,一說日韓語也屬于阿爾泰語系,一說是獨立的語系

但是注意,這個開封話也不是今天的河南話,是什么話呢?

我也找到了一個北宋官話朗誦蘇軾《水調(diào)歌頭》的視頻,大家點開來看看,看看像今天的什么語言。

大家仔細聽下,是不是和隋唐官話,也就是閩南語已經(jīng)不太一樣了,但是更加地接近今天的普通話了。

這種語言像今天的什么語言呢?

沒錯,就是今天的客家話。

客家人就是北宋末年南渡南下的,雖然一些史學(xué)家說更早的時候發(fā)生在永嘉之亂和黃巢起義時期,但是真正南下到閩粵贛的時期是北宋,所以客家話就保留了很多北宋官話的成分。

我們聽下客家話的歌曲,感受下。

大埔調(diào) 音樂: 謝宇威 - 那三年

也就是說,閩南人和客家人其實都來自于中原。

一個說著隋唐的洛陽話,一個說著北宋的開封話。

又分別繼承了這兩種官話,分別南下到閩粵,但是先來后到,前者就是閩南人,后者就是客家人。

今天,這兩類人構(gòu)成了臺灣漢人的主體,所以,不管臺灣怎么去中國化,他們都各自說著隋唐和北宋的官話,傳承著中國文化,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臺灣,從方言的角度看,確實如此。

而宋朝滅亡之后,元朝時期經(jīng)歷了民族大融合,蒙古人說著開封話,也就是宋朝官話,也就是客家話的祖先。

可是,蒙古人本身是說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語言的,這種語系和漢語完全不同,漸漸地,把宋代正音越帶越偏,形成了新的語言。

蒙古人 音樂: 騰格爾 - 天堂

中國官話,一直是被阿爾泰語系民族影響而改變的,這是第二次改變。

到了明朝建立的時候,中國山河破碎、南北分裂已經(jīng)200年了,而且蒙古人還影響了漢語100年,朱元璋為了聚攏民心,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改革。

首先,要求中原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姓氏都必須改成漢姓,這個改革造成了今天大量復(fù)姓的丟失,只有江西湖南的歐陽姓,沒有改成歐姓(也有很多人改成了歐姓),因為歐陽也是漢族姓氏,所以今天只有歐陽姓得到了大量的保留,成為人口最大的復(fù)姓。

歐陽娜娜

正因為朱元璋的此項命令,導(dǎo)致司馬、慕容、宇文、夏侯等古代常見的復(fù)姓都改成了馬、穆、宇、夏等單姓。

同時,朱元璋還進行大量的移民,包括將山西人口大量遷至河南、河北等地,調(diào)湖廣人口填四川等,將江南吳地的人民遷徙到江淮和云南,史稱大槐樹移民、湖廣填四川、洪武趕散這三大移民活動。

通過移民,填補了戰(zhàn)亂缺失的人口,但是也導(dǎo)致大家語言不通,無法交流。

這種情況下,朱元璋開始頒布普通話標準,朱元璋詔修《洪武正韻》,以南京一帶方言為基準,將之作為官話。

這就是明代的南京官話。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后,仍以南京話為正朔,所以明朝雖然后期定都在北京,但是整個明代,普通話一直都是明代南京官話。

明代南京官話是什么樣子呢?

就是今天的南京話嗎?非也!

一個叫做劉金鑫的人,根據(jù)明代韻書和外國傳教士的記載,復(fù)原的明代南京官話,也就是明朝時期的國語,大家來聽聽看。

大家聽下,是不是和今天的南京話不同。

事實上,今天的南京話就是淮安話,因為太平天國起義造成了南京和杭州這兩地人口銳減,所以清朝把淮安人移民到南京,把紹興人移民到杭州,所以杭州有句話叫做“杭州蘿卜紹興根”。

今天的南京話,屬于江淮官話,其實就是淮安話,是淮安人移民帶來的。

而這個明代南京官話和南京話并不同。

晚明來到中國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說,中國幅員遼闊,方言眾多,但是只要學(xué)會了國語,在任何地方,婦孺都能聽懂。這個國語,就是明代南京官話。

這種語言大家聽下,越來越靠近今天的普通話了,但是大家有沒有覺得,雖然不是那么相似,但是腔調(diào)很像客家話。

這是因為客家話遺傳了宋代官話,而明代南京官話就是蒙古人說的宋代官話改良而成,所以有點相似。

有人指出,這個南京話和今天湖北的孝感話有點類似。

但是不管怎樣說,明代南京官話越來越像今天的官話了。

我們看中國方言區(qū),發(fā)現(xiàn)官話區(qū)域很大,幾乎占了中國面積的六成以上。

其實,所有的官話,爸爸都是明代南京官話!

也就是說,這些官話,其實都形成了明朝,明朝300年的時間,推行明代南京官話,這種官話和當?shù)卣Z言融合,就形成了各種官話系統(tǒng)。

官話又可以細分為八個類型,即:東北官話、膠遼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

當然了,這些官話的陸續(xù)形成比較漫長,有的明朝就形成了,有的則在清朝進一步演變,進而形成。

這幾種官話中,東北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都是在清朝不斷形成的,也就是普通話的基礎(chǔ)。

和這幾種語言最為接近的是中原官話,除了在河南、皖北、陜西、甘肅等地使用外,在新疆也廣泛使用。

再遠一點的是蘭銀官話,比如中原官話,語言更難理解一點。祖先也是明代南京官話,在西北長期的使用中,發(fā)生了變異導(dǎo)致。

再遠一點,難以理解的是膠遼官話,也叫作膠東話,后來因為闖關(guān)東,膠東人大量來到了遼東,所以遼東也說這種。

再難以理解的是江淮官話,其實今天的南京話就屬于江淮官話,江淮官話因為和吳語接觸,所以受到了吳語的影響,是官話中距離北方語言較遠的一支。

距離最遠,但也是今天生命力最為旺盛,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是西南官話。

隨著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大量的移民被強制使用明代南京官話,結(jié)果在巴蜀一地流傳的古巴蜀語最終消亡,但是神奇的聲調(diào)流傳了下來,融合進了官話,就形成了今天的西南官話。

同時,云南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隨著明朝統(tǒng)一云南,大量江淮的移民被移民到了云南,但是他們說著都是明代的官話,所以對于這一地方言的形成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除了官話之外,漢語最終形成了八大方言區(qū)。

下面根據(jù)距離官話遠近來說明。

距離最近的是晉語。

晉語是山西和內(nèi)蒙等地使用的語言,隨著走西口,大量山西人來到內(nèi)蒙古,帶來了這種方言,因為山西多山,明朝的官話并沒有進入到這里。

所以,大家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那就是覺得山西話與客家話有點像!

不止一個山西人說過,聽客家話好像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尤其是山西長治話,有些語調(diào)和閩粵的客家話居然很相似,難道是因為客家人來自山西?

其實很簡單,山西話和客家話并沒有關(guān)系,客家人來自河南,也不是山西。

只是因為客家話遺傳自宋代官話,而山西話也繼承自宋代官話,兩者是一個爸爸。后來明代南京官話并沒有對山西話產(chǎn)生影響,所以山西話就這么保留了下來。

但是山西話也受到中原官話,尤其是陜西話的很大影響,所以說距離官話還是最接近。

其次是湘語,湘語是今天快要消亡的方言。

原因很簡單,西南官話太強勢了,本來湖南省都說湘語,但是后來常德等湘北地區(qū)都說了西南官話,所以這里說話和湖北四川的人很像,湘語面臨被西南官話同化的危機。

其次是贛語,也就是江西話。

距離官話的遠近,接下來就是客家話和粵語,有人說,粵語和官話一點都不像,怎么就到了粵語呢,這是因為其他的語言,親緣更遠。

前文說過,隋唐官話的繼承者是閩南話,北宋官話的繼承者是客家話,明代南京官話的繼承者是孝感話。沒有一個古代語言像粵語。

那么,粵語究竟從何而來呢?

歷史學(xué)家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粵語來自更早的秦漢時代,秦始皇征服百越,帶來了那個時候中原人的語言,和百越人的語言融合,就形成了粵語。

第二種說,粵語形成最晚,也是形成于明朝,繼承了唐宋官話的一些用法,但是和百越語言發(fā)生了融合,形成了一種混血語言,就是粵語,所以并不像唐宋官話。

不管怎么說,粵語保留了古代漢語的用法,這是不爭的事實。

今天,因為香港曾經(jīng)是世界華人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粵語歌曲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晚秋 音樂: 黃凱芹 - True Colors 25周年演唱會

然而,粵語和普通話的差距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

比吳語小,吳語和徽語是江南一地,在百越語言基礎(chǔ)上融合官話的一種語言,我們知道,金陵雅音是六朝的官話,也是隋唐官話,就是后來的閩南語。

但是后來隋唐時期,江南土著還是形成了一種自己的語言,官話逐漸上層化,底層人民還是說起了這種語言,逐漸形成了吳語。

今天吳語的代表是上海話,生命力也很強,距離普通話比粵語距離普通話還要大。

早年的吳語代表自然是昆曲,也就是蘇州話,《金陵十三釵》中的《秦淮景》改編自《無錫景》,也是用吳語唱的。

無錫景 音樂: 程桂蘭 - 太湖美江蘇民歌精選

距離普通話最遠的語言就是閩語系,閩語是隋唐官話,距離今天時間也最久,所以關(guān)系最遠,閩語和普通話是最不能相通的。

普通話為何是北京話?

好了,說了這么多,回到最后的話題了,那就是普通話。

我們今天能夠暢通無阻地和全世界華人溝通,那是因為大家都說普通話,也叫作“國語”。

這個早在民國時期就開始推廣了。

普通話就是明代南京話在北京發(fā)展而成的一種語言,是滿族人說的官話變體。

前面說過,中國官話,一直是被阿爾泰語系民族影響而改變的,這是第三次改變。

滿族人的清朝入主中原之后,清朝人也說起了明代官話,也就是明代南京官話(和今天南京話不是一回事)。

但是滿族人很多發(fā)音有了自己的習(xí)慣,漸漸地就形成了另外一種方言,可以稱之為北京官話。

此外,東北官話和冀魯官話其實和北京官話差不多,隨著闖關(guān)東,從河北帶去東北,有了一些自己特定的詞匯,本質(zhì)上還是北京官話。

大家喜歡看清朝的電視劇,都會有一個疑問,清朝皇帝上朝,說什么語言?漢語還是滿語?

這個有過記載,從康熙開始,就是說漢語的,但是也說滿語,同時奏折有的時候也用滿語寫,康熙就精通滿語,還經(jīng)常給大臣的滿文奏折批錯。

不過康熙自己漢字也經(jīng)常寫錯,比如以后,寫成了“已后”。

到了雍正時期,雍正精通滿文,但是更精通漢語,所以雍正一般是說漢語的。

而且說的就是北京官話。

所以說,為什么清穿流行,大家都要去找四爺呢,因為沒有語言障礙啊,普通話誰不會說,你到了唐朝,見到了李世民,閩南話你會說嗎?

到了乾隆時期,乾隆懂滿文,但是更精通漢語,他基本上只說漢語,但是乾隆不簡單,會說八種語言,接見西藏領(lǐng)袖的時候還說藏語,此外,蒙古語、維吾爾語都會說,但談不上精通,只是政治需要。

而清朝到了后期,北京官話越來越取代了滿語,等待慈禧,幾乎不會說滿語,喜歡聽京劇,只會說漢語了。

但是,其實鮮為人知的是,今天的普通話是北京官話,但并不等于是北京話。

今天的普通話其實是承德話。

承德是今天河北北部的城市,說的語言屬于北京官話的懷承片。

為什么普通話不是北京話,而是北京官話中的承德話呢?

這是因為承德是清朝入關(guān)后的八旗子弟主要圈占的土地,后來清朝在這里建立了承德避暑山莊。

這里主要住著八旗滿族軍人,跟社會上的人們接觸比較少,這種軍團口音最為純正,所以今天的普通話就是以承德話最為標準。

為什么要有普通話推廣運動呢?

這是因為雍正時期,雍正發(fā)現(xiàn)很多廣東福建的大臣,說的話一句都聽不懂,讓他們說官話,也是聽不懂,所以他就要在全國推廣普通話,也就是北京官話。

但是成效不大,閩粵不太愿意學(xué)這種語言。

后來真正讓全國人民萌發(fā)這種意識是清末的時期,因為山河破碎,尤其東南互保之后,全國人民認為,國家要團結(jié),首先就要語言上團結(jié),推廣普通話很有作用。

雖然清朝被推翻了,但是北洋政府還是定都北京的,在這種情況下,北洋政府為了團結(jié)民心,也要推廣國語。

1912年12月由蔡元培任總長的教育部成立讀音統(tǒng)一會籌備處,由吳稚暉任主任,并制定讀音統(tǒng)一會章程8條。就定下了推廣北京官話作為普通話的決議。

后來人們覺得北京官話沒有入聲字,導(dǎo)致很多古詩沒辦法讀,又推行了一個“老國音”。不過,“老國音”推行不到兩年就廢止了。

所以,推廣國語,其實早在北洋政府剛剛成立之時就開始了。

一直有一個傳聞,說粵語差點成為國語,一票之差落選,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謠傳,這個故事的原型來自于美國,1794年,美國大量德裔人口,要求把德語定為美國國語,理由是美國的德國移民最多,但是大法官米倫伯格否定了,他本身也是德國人,他說,“德意志人越快變成美國人越好”。

其實根本原因是那個時候,德意志還沒有統(tǒng)一,談不上強大,而大英帝國卻是世界最強大國家,為了強大,美國選擇了英語,而不是德語作為國語。德國一直到1871年才統(tǒng)一,之前美國不會選擇德語作為國語的。


其實,民國從來沒有所謂國語的投票,從清朝到北洋政府,一直推行的國語就是北京官話。

雖然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但是推行的國語依然是北京官話.

新中國建立后,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準音的主要采集地,并確定現(xiàn)代標準漢語由國語改稱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寫入憲法。隨后,國務(wù)院發(fā)布了《關(guān)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普通話被向全國推廣。

而臺灣,依然也在使用著國語,蔣介石也在臺灣強勢推行國語,不過臺灣國語有更多老北京話的遺留,比如說,“和”,在臺灣讀作“han”,就是一個例子。

而從中古漢語的河洛話(近似閩南語),到今天的普通話,其實是阿爾泰民族三次影響的結(jié)果。

第一次影響,鮮卑人和沙陀人把中古漢語的河洛話變成了晚期中古漢語的中州音(近似客家話)。

第二次影響,蒙古人把晚期中古漢語的中州音變成了明代南京官話(近似孝感話)。

第三次影響,滿族人把明代南京官話變成了北京官話,其中的承德話就是今天的標準普通話。

三次影響,導(dǎo)致我們的語言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狀態(tài),但是國語只有一個,不然這么大的國家如何溝通呢?

參考文獻

1、雅言、正音、官話:古往今來的普通話,解放日報, 2012.12.14;

2、廣東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粵語講古的歷史發(fā)展及當代價值,梁嘉樂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xué)院民族學(xué)院,2015.02;

3、封傳兵,明代南京官話的語音系統(tǒng)及其歷史地位,中南大學(xué)學(xué)報,2014.08;

4、鄭子寧,東言西語-在語言中重新發(fā)現(xiàn)中國,敦煌文藝出版社,2020.04;

5、鄭子寧,中國話,九州出版社,2021.0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漢語語音是如何從類似閩南話的雅言變成現(xiàn)在的普通話的
中國古代各朝代語言演變探索--古代普通話,閩南話,粵語,客家話,吳語
粵語好聽?那可能是因為粵語比較接近古漢語!
古人的漢語發(fā)音是怎樣的?現(xiàn)在普通話和古漢語一樣嗎?何種方言更好地保存了古漢語?
粵語真的是古漢語么?
中國最難懂七大方言!客家話第4,溫州話讓日本人懷疑人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