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的人是文武雙全的,筆下可千言,還知兵善戰(zhàn)。比如說曹操,武能統(tǒng)一北方,三分天下,文還能寫出短歌行和觀滄海這樣的好詩。而范仲淹顯然也是這樣一個典型,文能寫紅一座樓,武能鎮(zhèn)住一個國。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展現(xiàn)出了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他的心里有國家,有民族,有百姓,世人對其也大多是這樣的印象。但他曾經(jīng)有次在百姓受災時,卻下了一個漲價的命令,這是為什么?
范仲淹,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丁丑日(10月1日)出生。他的父親在他兩歲的時候病逝,母親只能抱著他改嫁,因此取名朱說(yuè)。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得知家世,離開家,前往應天府求學。寒窗苦讀十載,范仲淹對儒家經(jīng)典的要義很是精通,也是這時,他立下了慷慨兼濟天下的抱負。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他用朱說的名字成為了進士。從他當官開始,向來以剛正不阿的美名流傳,后來改回了范仲淹的名字。天圣四年(1026)八月因母親去世,辭官守喪過一段時間。在那段時間里,他住在南京應天府的附近,剛好晏殊也在,便邀請他去府學任職。在他在位期間,勤勉督學,書院的學風煥然一新,范仲淹的名聲則更為響亮。
天圣六年十二月,被仁宗召回京城,但他為人太過正直,數(shù)次勸諫說百官不應該朝拜太后。又說,太后應該要還政給仁宗,這事一出,晏殊急忙勸他。范仲淹卻不為所動,后來果然是被貶。范仲淹的大多人生都是在被貶去被召回的過程中度過的,他是只堅持對錯,不論他人如何評論的人。也是因為太過直言,八九年間竟然三次被貶。
文能寫文章與詩詞,武他也能鎮(zhèn)守邊疆。寶元元年至慶歷三年(1038年—1043年)間,他曾經(jīng)以龍圖閣直學士的身份去西邊的邊疆,改革軍事制度。使得西北的戰(zhàn)線固若金湯,讓夏人不敢輕易進犯,還留下了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的說法。他的心里是有國家、有百姓的。
皇祐元年(1049年),一大把年紀的他調(diào)任杭州。這一年,江浙一帶發(fā)生了饑荒,百姓們都吃不上飯。一到饑荒,必有餓死的百姓,朝廷自然是要賑災的??删退闶琴c災也還是不夠百姓們的吃,這種時候,也是無良商家們大發(fā)國難財?shù)臅r候。就拿杭州來說,米價竟然趁著天災大漲,根據(jù)考證,一斗米就要一百二十文錢。這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大多的人家都付不起。
范仲淹看了也心急,不過很快他就想到了辦法,那就是下令漲價。這個舉動令很多人的人不解,宋朝文臣咄咄逼人的本事想必許多人都在電視劇中見識過,其實那不過只展現(xiàn)了一點點。范仲淹的舉動可以說是被罵得一無是處,但他依然堅持漲價,一段時間之后,災民們卻開始大夸范仲淹的好。說他是一個好官,這是為什么?
其實原因很簡單,想要米價下降,那就得米足夠多。商人都追求利益,在范仲淹的漲價下,許多商人都認為杭州能大賺一筆。許多人都開始帶著米來杭州賣,這可就中了范仲淹的“計”了。杭州的大米數(shù)量越來越多,巧的是,范仲淹這時又大力開倉放糧,百姓們自然不會去買他們的米。運回去不劃算,商人們只能降價,所以杭州的米價很快就恢復。也因此,百姓對他大加夸贊,也很是感激他。
參考資料:《范文正公年譜》、《宋史》、《續(xù)資治通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