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中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這句話中便可看出,范仲淹是個心系天下,為皇帝分憂之人,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天地可鑒,可昭日月……遺憾的是,也許范仲淹抒發(fā)的愛國情懷不假,但他對岳陽樓景色的描寫,卻完全是靠想象力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此之前,他從沒去過岳陽樓。
1046年,范仲淹被調(diào)任河南鄧州,一天,他剛回到府中,仆人便火急火燎地給他送來一個包裹。范仲淹打開一看,原來是好友滕子京寄來的一幅畫,名為《洞庭晚秋圖》。原來,滕子京被貶之后,亟需表現(xiàn)自己,于是重修了岳陽樓,并命人作了畫。
不得不說,畫中的意境倒是極好的,洞庭湖煙波浩渺,堤岸邊芳草遍地,岳陽樓氣勢雄渾,唯一缺少的,便是歌功頌德的散文了。于是,范仲淹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然后大筆一揮,洋洋灑灑地寫下了《岳陽樓記》,令世人為之一震。
實際上,范仲淹的“魔幻操作“還不止這一次,他所有的大智慧,都是從生平經(jīng)歷中悟出來的。公元989年,范仲淹出生于徐州節(jié)度掌書記官舍,2歲時,父親便離他而去了。為了生存,母親改嫁給了一戶姓朱的人家,因此范仲淹也改名為朱說。從小到大,他一直與朱家眾兄弟讀書、玩耍,直到23歲那年,他才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世。
當時,他勸兄弟們節(jié)儉一點,別這么鋪張浪費,有很多窮人都吃不上糧食。豈料,他那幾個“兄弟”卻說:“我們朱家的錢,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關(guān)你什么事?”范仲淹這才知道,原來他不是朱家的孩子,若想不再寄人籬下,只有用功讀書改變命運。于是,他每天早上把粥分成4份,靠吃清粥咸菜度日,應天府留守見他可憐,便讓兒子給他帶些有營養(yǎng)的飯菜吃。
然而,范仲淹卻拒絕了他的好意,他對留守說:“一旦我吃了這頓美味,以后就再也吃不下清粥了。”可見,范仲淹不但是個有骨氣的人,還懂得“由奢入儉難”的道理。正因如此,范仲淹當官后,才會對糧食把控格外嚴格,每當有受災百姓吃不飽肚子時,他都會親自接濟。1049年,范仲淹調(diào)任杭州知府,次年遭遇大饑荒,一半以上的百姓沒糧食吃。
當時,杭州的米價已經(jīng)升至一斗一百二十文錢,堪稱天價米。然而,當?shù)匕傩毡疽詾榉吨傺蜁_倉放糧,但他卻偏偏沒這么做。他下令,將杭州米價從一百二十文一斗升為一百五十文一斗,短期內(nèi)不降價。此令一出,彈劾范仲淹的奏章一個接一個地被遞到皇帝面前,幾乎每個官員都說他是個貪官,要徹查。
但沒過幾日,杭州百姓卻拍手叫好,這是為何?原來,貪財?shù)拿咨桃姾贾萦欣蓤D,便紛紛攜米前來販賣。可是,范仲淹卻突然下令開倉放糧,大米市場又豐盈了起來,米商擔心糧食囤壞,便降低米價售出,幾經(jīng)折騰之后,杭州米價又恢復了正常,當?shù)貫拿駸o不稱贊范仲淹是個擁有大智慧的好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