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式太極拳
1,起式:雙腳間距過大,形成雙腳內(nèi)側(cè)與肩平的情況。
指正:肩井穴應對應足下涌泉穴,或曰兩腳的外沿與肩平。
2,攬雀尾:上文已提到轉(zhuǎn)腰胯問題。此外,右手向右后平云時注意松胯,并充分畫圓,手不可離開間。
3,單鞭:右勾手易過于向后,形成右大臂與胸大于180°的敞面。
指正:左手與左膝,左腳在同一垂面上,右勾手與前腳形成略小于180°的平面;左右手臂之間的夾角約等于130一135°。
4,提手:左右手的回擺幅度過大。
指正:左手回擺時,力點在拇指和手腕處,指尖斜向上,回擺幅度不超過胸中線;右手同。雙手合力略下沉,沉氣松胯,再合掌,勁力向上。
5,白鶴亮翅:不明右腳如何碾動,手腳配合不協(xié)調(diào),右亮掌過高,過于靠后。
指正:下捋即扣腳,轉(zhuǎn)腰后撤步的同時胸前拖球;亮掌在頭斜前上方。
6,摟膝拗步:右手左擺過大,過身體中線,左手過于后擺,大臂與胸形成大于180°的敞面;前推手腕高于肩。
指正:右手左擺時身體隨之微左轉(zhuǎn),小指一側(cè)不過身體中線;左手臂上托時后擺不要過后,手臂與胸不超過180°,然后曲臂,左手收于耳旁前推;定式時手腕略低于肩,同時注意雙胯擺正向前。
7,撇身捶:小臂翻轉(zhuǎn)打出,拳過高或過低。
指正:大臂帶動小臂打出,幅度較大,拳與鼻高;拳,鼻,腳尖在同一個方向。
8,捋擠式:手腳不配合,周身不協(xié)調(diào)。
指正:邱老師講到4個一致(上下肢配合相同),(1)移重心,左腳尖內(nèi)扣朝正前(東)。右手在胸前畫小弧,重心前移成弓步的同時右掌繼續(xù)畫弧從左前臂畫出(大弧),此動為一同,即手臂和腿均伸出;(2)收手收腳,即雙手下捋與收右腳同時到位,此為二同;(3)轉(zhuǎn)體,翻掌搭手,出腳,此為三同;(4)弓步前擠,此為四同。
9,搬攔捶:右捶向右后畫弧過大,以致右肘突出體外,勁力不明。
指正:搬捶時腳尖仍朝前,右拳向右下按壓(非帶),同時右腳尖外擺,拳在運行過程中旋轉(zhuǎn)收于腰間,拳眼朝上,左腳上步同時左掌攔,最后弓步同時右拳擦左掌掌心打出,注意左掌不要有意回收。
10,如封似閉:前后腳距離過小,影響下一步轉(zhuǎn)換,右膝外張。
指正:跟腳有一腳的距離,以下一步碾扣腳成小開步為宜;右膝基本超前。
11,開合手:此動源于孫式太極拳,問題頗多,一是腳的碾扣與手的配合不協(xié)調(diào)。二是重心轉(zhuǎn)換不明,三是手的開合度不清。
指正:(1)右腳掌碾,掌跟內(nèi)扣,朝正南,同時左腳跟為軸左掌內(nèi)扣,雙腳成面朝南的小開立步;在雙腳碾動的同時雙手收至胸前打開,此為“開”,重心在右腳。(2)重心左移,同時雙手臂合,右腳跟微抬,此為“合”。注意雙手的開度寬不過肩,以肩胛骨不突出為宜;合不小于臉的寬度。
12,右單鞭(吳式):一是右腳的開步方向過后;二是雙手在面前畫弧過大,過高;三是定式成為純粹的側(cè)右弓步。
指正:(1)微轉(zhuǎn)腰轉(zhuǎn)胯右腳向右后約半腳的橫向距離開步,腳跟著地,同時雙手向身體正前方微推,掌心斜相對,此時重心在左腳;(2)重心右移,右腳掌微內(nèi)扣踏實,同時雙掌繼續(xù)前推并平行外推(向兩側(cè)平推,如同推開一扇窗戶一樣(邱慧芳語),雙手雙腳上下相對,眼看左手方向。
13,肘底捶:重心移動不明,即虛實不分明,左腳上步角度不清楚。
指正:重心左移成左弓步的同時右手掌心朝上向左橫斬;重心右移,左腳收至右腳旁從右斜上方外擺上步,抱球方向與右腳尖方向一致;右掌手指從小指開始依次抓握,同時左掌從左腰側(cè)經(jīng)面前打出。
14,轉(zhuǎn)身推掌:后腳跟得過緊,膝蓋外展推掌之手臂上抬時過于向后。
指正:左腳撤步落于右腳斜后側(cè),約一腳距離;左腳斜上步,正落腳,腳尖朝正北;與此同時右手臂從體側(cè)曲臂收于耳旁推出。注意定式時,胯要松開落下,身體朝正前方(北)。下動同。
15,玉女穿梭:上手畫圓過高,定式時雙手間距離過大,過散。
指正:轉(zhuǎn)腰轉(zhuǎn)胯的同時左腳斜后方撤步(前腳掌著地),同時右手穿掌前探;收手收腳45°方向出步的同時右手向胸前方向棚出,掌心先微斜向內(nèi),隨即掌心朝上向右后畫平弧收于左額前,在翻掌上架,同時左手落于左腹前,立圓推出。定式時上架掌高于頭,下推掌大拇指與胸中線平,身體轉(zhuǎn)正,整個架勢略微有些“擰勁”(邱慧芳語)。左同。
16,右左蹬腳:身體起伏大,重心轉(zhuǎn)換不明確;雙手交叉畫圓時上手高于頭。
指正:身體正對膝蓋方向上步,不起重心,收腳,兩手相合時再起重心,略轉(zhuǎn)胯再分手蹬腳,手不過頭。
17:掩手肱捶:虛實不清,出拳方向不清。
指正:一分,二合,三擰,四打(邱慧芳語)。收手收腳,重心下移,勾腳擦掌出去,同時雙手分開,與腳同向,重心移在左腳,此為“一分”;重心右移,雙手合于胸前,此為“二合”;重心位于兩腿之間,腰胯略向右后擰動,右手變?nèi)糜谛厍奥杂覀?cè),此為“擰”;出拳從左掌心打出,同時右腿由腰胯帶動車成左側(cè)弓步,此為“打”。
18,野馬分鬃:銜接動作線路不明,腳抬過高;外撐掌過后或過高。
指正:(接轉(zhuǎn)體纏手,撐臂纏手,轉(zhuǎn)腰橫掌之后)雙手指尖均向上在體前向右后畫一圈,左手外旋,置于胸前,右手內(nèi)旋置于體側(cè),外撐,同時左腳抬起(離開地面即可),此時手腳臂均未展開;接著降重心出步成弓步,同時雙臂均展開,前穿,外撐。
19,云手:虛實不明確,宜出現(xiàn)雙重現(xiàn)象;胯易擺動;上云手高于頭;何時翻手不清楚。
指正:上云手高不過眼,下云手低不過襠;重心移動成左右側(cè)弓步;腰動胯不動;腰走微后弧,襠走微下弧保持平穩(wěn);腳尖朝前;收腳和開步時翻掌;最后定式右腳要內(nèi)扣,膝關節(jié)與腳尖同向,斜向東南方向,重心在左腳。
20,獨立打虎:抬右腳時身體易后仰;雙手動作線路不明。
指正:雙手翻轉(zhuǎn)抱球前探,同時左腳斜后撤步;重心后移的同時雙手下捋到腹前;雙手展開上抬的同時右腿直腿抬起(此時身體外形略似“大”字形),最后雙手,右腿同時合扣,雙手在合的過程中逐漸變?nèi)舷氯巯鄬?,右肘與右膝上下相對,眼看右前方(東偏南)。
21,右分腳:沒有腰胯的轉(zhuǎn)動。
指正:雙手變掌,腳尖下垂,微轉(zhuǎn)胯,再出腳,出手,手運行時高不過頭。
22:雙風貫耳:掌變?nèi)臅r間不清楚,雙拳打出過高,易架肘。
指正:收手收腳,左手多向右手合;落重心,雙手同時落于胯旁;出腳時握拳;弓步打拳同時到位。注意肘下垂,拳高不過頭。
23,24,左分腳與轉(zhuǎn)身拍腳:(接分腳)身體向右后旋轉(zhuǎn)易歪斜;雙手合分線路不清。
指正:重心后移,將右腳尖朝正南,重心回移右腿,左腳收回與右腳平行朝南,腳尖不點地提左膝領先內(nèi)扣,借助力旋轉(zhuǎn),左腳跟著地,(此時雙手下落于小腹前交叉)腳尖朝東北方向,同時右腳掌為軸內(nèi)旋,與左腳成丁步,同時雙手上抬于胸前;重心上移,腳起,分腳在拍。
25,進步栽捶:右手過于向后畫弧,上握拳過高;左手按掌過后。
指正:右臂在身體一側(cè),腕與肩平,曲臂握拳于耳旁,前栽捶,拳距左膝約20-30厘米;左手按于膝旁,略后一點,不要按在胯旁。
26,斜飛式:右臂向右后畫大弧,勁力不明。
指正:左腳尖外擺,手腳收手成抱球狀,出腳同時插掌,右腳跟著地;右臂經(jīng)頭上方大幅度擺向右后方,勁力在腰,肩大臂外側(cè);成右側(cè)弓步,但左腿微曲。
27,單鞭下式:左勾手高于頭。
指正:左勾手伸直,與肩平。
28,金雞獨立:左腿易朝前踢擺,右落腳位置過前。
指正:收腳,壓住重心,膝蓋領先獨立;右腳落于左腳斜后方。
29,退步穿掌:穿掌過高。
指正:穿掌高與肩平。
30,虛步壓掌:身體后轉(zhuǎn)時雙手線路不明。
指正:左手上抬,右手下按,左腳盡量內(nèi)扣;隨身體后轉(zhuǎn)左手從頭上,右手從膝前上方下按,左手橫掌按于右膝前方(非上方),指尖朝右,右手按于大腿一側(cè),指尖朝前。
31,獨立托掌:有小退外張。
指正:小腿內(nèi)收,微斜,護襠。
32,馬步靠:左臂用力左推。
指正:腰胯帶動上體平移靠出,方向左前45°。
33,轉(zhuǎn)身大捋;雙手方向,線路不清;撤步角度不明。
指正:雙手由馬步靠變掌,指尖向上,向右,向后畫弧,轉(zhuǎn)體翻掌托起(此時為并步),面南,重心仍偏左腿,右手臂西偏南約30°,左手臂棚于胸前,掌心斜向外;雙手隨轉(zhuǎn)體平捋朝向東南約20-30°,下接撤步平捋,先降重心,左腳后撤,腳掌先著地,方向與雙手方向成180°直線;最后轉(zhuǎn)成左側(cè)弓步的同步滾壓肘。
34,歇步擒打:右拳線路不準。
指正:右拳接上動順勢繼續(xù)向右,向下,向后畫一躺倒的8字形,再落于腰間打出。
35,穿掌下式:雙手銜接動作不明;仆步腳跟先著地。
指正:(同單鞭下式)在收腳提掌時,指尖均向上,左腳掌著地開步的同時雙手向右后側(cè)抹擺,指尖斜向上;左腳落實,雙手相對,指尖朝右,此時為右弓步;不停,隨即轉(zhuǎn)腰胯仆步,同時雙掌曲腕轉(zhuǎn)向指尖朝左前落于左腿內(nèi)側(cè)。
36,上步七星:銜接動作不明;右手線路不清。
指正:重心上移,左腳尖外擺朝前,右腳尖內(nèi)扣時成左弓步,同時左掌舉與肩平,右掌位于右胯旁;左腳尖繼續(xù)微外擺,右掌微下按,同時右腳提起(重心不動),右掌下按;右腳經(jīng)左腳內(nèi)側(cè)虛步點于左腳斜前側(cè),成右虛步,同時右掌向上,向右,向前弧形(逐漸變?nèi)?架起,與左拳相交于胸前,拳背相對,右拳在外,高于肩平;最后立身,虛領撐圓。
37,38,退步跨虎:右腳后撤方向不明;左腳落地或前或后;雙拳變掌后線路模糊。
指正:右腳經(jīng)左腳內(nèi)側(cè)斜后45°方向撤一小步,同時雙拳變掌(指尖均向上),左掌向左上,經(jīng)面前,向右畫弧落于左胯旁,同時右掌向下,向右,向上,向左畫弧,和左掌相疊于左胯旁,掌背相對;同時左腳收于右腳內(nèi)側(cè),成丁虛步,兩膝蓋平行超前(面北),最后舉腿挑掌,右手與左腿在同一方向。
39,轉(zhuǎn)身擺蓮:左腳落地方位不明,拍掌后沒有定式。
指正:先降重心,再垂直落腳;轉(zhuǎn)身后右腳點在左腳右前方;拍腳后定式為雙手在體左側(cè),右擺腿曲收于體前。
40,彎弓射虎;上步角度不明,先弓好步再出拳。
指正:先降重心再出步,方向南偏東35°左右;出拳與弓步(頭,腳,身,眼)同時到位;左拳從胸前打出,右拳從右額上方打出,定式時左拳位于左胸一側(cè),右拳曲臂位于右額旁。
41,左攔雀尾(略)
42,收式:從十字手直接收于胯旁;掌未按完就收腳。
指正:以肘帶手下沉,雙手落于大腿前側(cè),收腳的同時雙手從體前收回兩側(cè),成起式預備式。
結(jié)束語:最后再提及一點,我曾聽邱老師講42式太極拳中有許許多多的太極圖,許多動作靜至下來都似是半個太極圖形。我注意了一下,果真如此!在你心中有了太極圖,按照太極圖形來練的時候,打的拳真的如行云流水,圓活飽滿。
初學24太極拳應如何正確練胯?
2018-2-27 21:09| 查看: 2456| 評論: 0|來自: 編輯
“胯”是人體下肢三大關節(jié)之一,是下肢三節(jié)之根,胯關節(jié)是腰與腿連接的重要樞紐??璧募紦糇饔煤艽蟆H撊眨骸坝胁坏脵C不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于腰腿求之。”腰與腿的靈活性關鍵在于練好胯關節(jié)。因此,有經(jīng)驗的拳師講“得機勢應求腰胯”。胯的作用表現(xiàn)在:它可以調(diào)節(jié)上下肢協(xié)調(diào),是行氣主要關卡,是產(chǎn)生爆發(fā)力的源泉,是體重的承擔者,是技擊進攻的武器。怎樣把握好胯關節(jié)呢?
???研究胯與其他關節(jié)的關系
練太極拳要求襠要開,圓撐、虛撐、虛靈,實質(zhì)上是對胯骨的要求,若要開襠,胯根必須松開撐圓??璨婚_,襠為人字夾襠。既不能承受體重的重壓,又不能使身體重心下降。上下肢必然變?yōu)榇魷?,特別是對腰軸的旋轉(zhuǎn)影響很大,影響爆發(fā)力的產(chǎn)生。
要使腰胯旋轉(zhuǎn)一致,必須做到塌腰,脊柱骨節(jié)相對松沉。肋骨下的腹機要放松,這樣使體重落到胯骨之上。進行運動時,只須注意胯的旋轉(zhuǎn),就能帶動腰部的旋轉(zhuǎn)。下肢的外撇里扣,也全憑胯關節(jié)的松活圓轉(zhuǎn),上下肢的靈活性全靠胯的領帶。拳勢中腰胯的平行旋轉(zhuǎn)甚多,發(fā)力就是在胯的旋轉(zhuǎn)速度加快時產(chǎn)生。引化來力也只須松轉(zhuǎn)而避之。
拳諺講:“襠內(nèi)自有彈簧力,靈機一動鳥難飛。”看似強調(diào)襠勁,實際是對胯的旋轉(zhuǎn)的強調(diào),只要久練胯的松沉、圓轉(zhuǎn),速度由慢加快就能超越鳥飛之速。臀擊和髖擊是直接使用的技術。臀部訓練要求“斂臀”與“泛臀”兩者辯證訓練。斂臀是為了內(nèi)氣團聚,通過靜勢的收斂臀部、提肛托腹的動作,才能使“氣沉丹田”。
胯的單勢練法
1、轉(zhuǎn)腰胯功
①兩腿站立與肩同寬,全身放松,塌腰落胯,胯根撐開而松沉。膝微屈,兩眼平視,意念集中在胯根。
②雙手上升于腹前,兩手背朝前,手心向身體,兩中指相對,兩手距離約一拳,在臍部前,成摟抱狀。
③下肢不動,兩腳平實踏地,要以胯帶腰先向左側(cè)旋轉(zhuǎn),雙手姿勢固定,向左后方轉(zhuǎn)到最大限度為止。
④上下肢不變,再以胯帶腰,從左側(cè)反轉(zhuǎn)回來,向右側(cè)后方旋轉(zhuǎn),轉(zhuǎn)到最大限度為止,這樣反復練習20遍。
2、開合胯功
①立正姿勢起勢,雙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后,兩膝微屈,頂頭懸,沉肩塌腰落胯。
②上肢不變,先添加太極木老師微信號:taijiquanjiaoxue提左腿松胯,重心移在右腿上,松胯。左胯旋轉(zhuǎn)里合,左腳尖領勁,合后左腳尖點地成虛步;然后,再松開左胯,腳尖領勁外撇落地,在右腳前約一尺距離,左右腳尖方向相反,方向都朝外,踩在同一直線上。
③接上勢,重心放在左腿上,松胯提右腿,右腳尖領勁,以胯帶腰,體向左側(cè)旋轉(zhuǎn)里合,右腳尖點地成虛步。
④接上勢,以胯帶腰帶腿,腳尖領勁,外撇旋轉(zhuǎn),松胯落腳,兩腳距離約一尺,重心移到右腿之上,兩腳尖方向相反,同踩一條直線,反復訓練20遍。
3、高踢腿功從立正姿勢開始
雙手叉腰,四指朝前,拇指朝后,虛靈頂勁,沉肩垂肘,含胸塌腰,氣沉丹田,先踢左腿,胯松開高踢,先腳尖朝下勾,腳面伸展踢,再腳尖朝上勾踢。先左后右,盡量使胯骨松開,筋、骨、皮同時放松拉長,這樣反復高踢,左右各10次。
走架訓練胯勁練拳架時,在體力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加大運動量,身體下蹲前進、后退時邁步要大。虛領頂勁、沉肩墜肘時,含胸拔背,松腰落胯,兩胯根要始終保持窩形;邁步時,實足的胯根要微向里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時旋轉(zhuǎn)。
要做到外三合,有時錯對相合,有時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條直線。移重心時,實腿胯要松沉屈折,另一腿要放松隨腰轉(zhuǎn)前提,先合胯,后開胯。定勢時虛實分明,先塌腰,后收斂臀,胯再放松,胯襠既開又合,保持骶骨有力。要注意的是,胯為核心,先注意上下一整體旋轉(zhuǎn),再研究上下肢異步旋轉(zhuǎn)的配合。
練24式太極拳易出現(xiàn)的弊病,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
在多年練拳及教拳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練拳者尤其是初學者普遍存在諸多弊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經(jīng)驗及體會,在此總結(jié)出各種弊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希望對太極拳愛好者有一些幫助及指導作用。
1、僵:有剛無柔,通病。
防治:全身放松,同時,要做到松而掤勁不丟。
2、飄:有升無沉,有上無下,漂浮,或叫拔根。尤其是在提腿和跳躍動作時更易犯此病。
防治:輕沉兼?zhèn)洌晟媳叵?,周身有上升部位必有下沉部位。腰以上螺旋上升,腰以下螺旋下沉。上有虛領頂勁,下有氣沉丹田,五指抓地。對拉拔長,穩(wěn)固下盤,襠走鍋底型。逐步作到上肢如風吹楊柳,下盤穩(wěn)如泰山。手的動作,順變逆,逆變順,必須先坐腕,否則也飄。
3、散:有開無合,松懈,或四肢開展過大,兩臂開展之中沒有相系相合使感。肩,胯,肘,膝,手,足之間失掉“六合”規(guī)矩,以及敞胸,敞襠,都是開展有余,緊湊不夠。腳該扣不扣。手型散也是病。
防治:四肢總保持半圓型,掤勁不丟,處處作到開中有合,合中有開,開合相寓,要做到:舒展之中有團聚之意。下盤兩膝,兩足。常常里合。
4、拘緊:動作放不開,不到位,不舒展。
防治:處理好開合關系,合中有開,“緊湊之中有開展之意”。
5、直:直來直去,沒有纏絲勁。
防治:動作螺旋,觸處成圓,周身各關節(jié)的松沉處處求一個圓字,動則求一個旋字,非圓即弧,非順即逆。
6、丟:丟勁,失去掤勁或丟掉小動作。
防治:棚勁不丟(彈簧勁)動作不缺,過度路線不含糊。
7、扁:沒有掤勁,圈不圓。
防治:掤勁不丟,周身如同一個充足的氣球。外行飽滿,內(nèi)氣鼓蕩?!敖罟且桑っ??!?div style="height:15px;">
8、貪:上身前傾,有前無后。
防治:注意左發(fā)右塌,右發(fā)左塌,前發(fā)后塌,上身中正,前去之中必有后撐。
9、拱肩:上肩拱,上挺,上拔。
防治:時時注意沉肩墜肘。掌根下塌,另外,拱肩與胸腰能否開合,腰能否下塌也有關系。
10、晃肩:肩左右搖擺,初學用腰勁抖不出來,而肩膀左右搖擺非常難改。
防治:上身中正,松肩塌腰,以腰脊帶肩。
11、探肩:兩肩過分前卷,含胸太過造成的。
防治:含胸塌腰,肩微含,不可過,作到胸背有開合,胸開背合,背開胸合,兩肩松沉 。
12、架肘:肘上架。
防治:肘要下墜,不能離肋。
13、挺胸:開胸過大。
防治:開胸指胸肌橫向拉開,不是前突而是要螺旋中運化。
14、凹胸:含胸過分,有合沒開。
15、弓背:同上。
16、彎腰:下盤支撐力不足,腰腿沒勁。
17、突臀:臀可以上下立體螺旋翻動,切不可后突。襠部有開有合,肛門有松有提,臀部有翻有沉。
18、跪膝:膝過足尖。
防治:加強下肢功力鍛煉,坐腰。
19、水蛇腰:腰軟得過分,左右扭擺。
防治:腰勁貫下去,貴堅實。腰不可軟,不可硬,折其中。
20、腰死:不會動腰,死板一塊。
防治:活腰,塌腰,松腰,轉(zhuǎn)腰。
21、繃胯:胯松不下,即大腿根處凹不進去,總是向前繃,這樣,腰勁就難以靈活運化。
防治:松胯的要領在于塌腰,而塌腰必松胯。打拳時腰后坐,轉(zhuǎn)腰時,要讓大腿根處凹進去,松下來,不可繃直。讓小腹肌與大腿根的肌肉相連。特別轉(zhuǎn)換重心時。
22、蕩襠:襠太低。
防治:襠要需,要撐圓,低不過膝,仆步除外。大小腿彎處不能小于90度。
23、夾襠:襠不虛圓。
防治:會陰穴放松,兩膝里合,兩大腿內(nèi)側(cè)肌有向后外翻之意。襠部如橋拱,總是半圓型,不能人字型。
24、敞襠:襠開,膝不合。
防治:兩膝常常里扣。
25、拔根:腳跟離地,氣易上浮。
防治:注意氣沉丹田,五趾抓地,涌泉穴空,如樹根扎地?!白惴€(wěn)則身不可搖”。發(fā)勁時,堅持左發(fā)右踏,右發(fā)左踏之原則,瞻前顧后。
26、喝風:腳掌外緣離地。
防治:同25。
27、擰鉆子:腳亂動,抓不住地,根基不牢。
防治:同25?!皵Q鉆子拔跟,傳授不真”。
28、低頭:不懂“虛領頂勁”乃是太極拳之綱?!暗皖^彎腰,傳授不高”?!皝G掉頂頭懸,白練三十年”。
防治:下額里收,眼平視,頭部端正,不可低頭,歪頭,晃頭。
29、仰額。
防治:同28。
30、晃腦,歪脖。
防治:同28。
31、眼呆:不知目之所向。
防治:眼看對方,顧視左右。“眼不旁視,足證心不二用”?!鞍偃?,眼為先鋒”。意念一動,眼神先動。
32、怒目精神緊張。
33、張口
34、吐舌
35、繃嘴
36、努嘴
37、皺眉
38、胸悶:氣上浮,或閉口運氣發(fā)勁。
39、手顫:緊張或腰勁出不來而故意追求梢節(jié)彈抖勁。
防治:注意起之于足,行之與腿,主宰與腰,行之于手。節(jié)節(jié)貫穿,從根到梢貫通一氣。
40、單擺浮擱:身法不正。
41、前俯后仰。
42、左右歪斜。
43、忽高忽低。
防治:升中有沉,沉中有升。
44、雙重:分不清虛實。
45、斷續(xù):勁斷,動作不連貫,不能一氣呵成。
防治:意斷勁連,著著貫穿。
46、凸凹:圈弧不圓。氣勢不飽滿為凹,動作越出方圓為凸。
47、缺陷:動作丟缺,纏絲勁丟缺,內(nèi)勁丟缺。
48、不到位:動作,內(nèi)勁,眼神等等不到位。
49、扛重心:倒換重心時,不懂襠走下弧,直線扛過來。
50、神弛:精神不集中,心不靜 。
太極拳二十四式技擊法圖文教學二十四式太極拳技擊用法
24式太極拳是國家體委組織專家,在楊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簡化原有套路而創(chuàng)編的。它雖然僅有24個定式動作,但卻保留了原有楊氏太極拳的技術精華,不僅具有極佳的健身功能,還蘊含著豐富的技擊招法,具有“武”的味道。這里將24式太極拳中的典型動作加以拆解,一可以幫助讀者理解動作,體會勁法;二也可以得到技擊應用的示范,學幾招防身術,增強學習的興趣??梢哉f,太極拳的技擊法是太極拳的上乘工夫,因為在實戰(zhàn)中可以切實體會太極拳“綿里藏針”、“外柔內(nèi)堅”的勁法,對太極拳虛虛實實,變化無窮的奧妙,及“四兩撥千斤”的效能有所認識。當然,古拳論有“勢無定型”之說,要想將拳練得“得心應手”,乃至“階及神明”,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因此,這里的拆拳僅做示范,真正應用尚需隨機應變,就勢而發(fā)。
(一)野馬分鬃
1.乙上步用左拳擊打甲胸部;甲用左手格抓乙的左腕部。(圖1)
2.甲右腳迅速上一步,別住乙方的左腿,同時,左手穿過乙方的左腋下向其頸部穿出,并向右后反別,可使其倒地。(圖2)
[要點]
整個動作要求協(xié)調(diào)一致,充分利用弓腿進身帶身靠的力量將乙方跌出。
(二)白鶴亮翅
1.乙用左直拳右踢腿同時擊打甲方;甲應立即用右手向上、向右擋開乙方的左拳,同時,用左手向下、向左摟其右腿,防開乙方的上下進攻。(圖3)
2.隨即用右手向右后采拉乙方的左手,左手摟住其左腿向上、向右弧形上抬,并向右轉(zhuǎn)腰,制乙后倒。
[要點]
防守動作和返攻動作要緊密銜接起來,中間不可有停頓,整個動作要求協(xié)調(diào)圓活。
(三)摟膝拗步
1.乙用右拳擊打甲方的腰部;甲方迅速用左手向下,向左將其右拳格開。(圖4)
2.隨即甲迅速用右掌向前猛擊乙右胸部。(圖5)
[要點]
防守動作要和進攻動作協(xié)調(diào)一致。出掌時,要充分發(fā)揮蹬右腿和向左轉(zhuǎn)腰的力量,將其擊出或擊翻倒地。
(四)手揮琵琶
1.乙上左步用右直拳擊打甲方;甲方身體重心向后坐,右腿屈膝半蹲,左腳尖上勾,避開乙方的沖拳。(圖6)
2.同時,甲右手向上抓住乙方的右腕并向左用力,左手猛拍其左肘關節(jié),利用雙手的合力,使其肘關節(jié)受傷。(圖7)
[要點]
雙手用力必須同時進行,發(fā)勁要冷彈快猛。
(五)倒卷肱
1.乙突然從背后抱住甲;甲方應迅速向下蹲,以防被對方抱起。(圖8)
2.隨即甲身體重心向后移,左臂向前伸,同時,右臂屈肘,以肘尖向乙方的胸部猛頂,解脫乙方抱腰,擊傷對方。(圖9)
[要點]
用左肘擊乙方的胸部時,頭要向右后轉(zhuǎn),并要猛力向右轉(zhuǎn)腰,以助頂肘之力。
(六)攬雀尾(掤、捋、擠、按)
1.掤勢
(1)乙上步用右拳擊打甲;甲立即起左手外格其腕步。(圖10)
(2)隨即甲右腳向前上一步,右腿屈膝半蹲,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時,左用抓乙右腕向下、向后帶拉,右手向乙的右腋下用力掤出,可將乙擊出或擊倒。(圖11、12)
[要點]
甲左手向后帶拉,使乙有后縮之意,此時,甲應乘乙后縮之勢,借其力迅速出右手做“掤”的動作,這樣“掤”的效果就好。如不借其力,是無法將對方掤出去的。在掤時,要以腰為主宰,用腰力將乙掤出。
2.捋勢
(1)乙上右步用左掌推擊甲;甲立即舉起左手格其左腕部。(圖13)
(2)隨即甲右腳向前上一步;同時,左手由前向下、向后弧形帶拉,右手按住乙的左肩或左肘部由前向下、向后弧形猛捋,可將乙從甲的身體左側(cè)向后捋出或拖倒。(圖14、15)
[要點]
甲要乘乙向前猛推之勢,借其力將乙向后捋出。在捋時,上身要正直,要充分利用上身向左轉(zhuǎn)的力量,使捋的效果更佳。
3.擠勢
(1)乙右手抓甲右腕向后引甲;甲順乙之捋勢,右腳向前上一步,同時,左手向自己的右臂方向移動。(圖16、17)
(2)隨即甲身體重心前移,屈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時,左手手掌附于右腕內(nèi)側(cè),以右小臂平擠乙的胸部,將乙擠出。(圖18)
[要點]
太極技法,最主要的特點是借力?!皵D勢”看起來好像是主動進攻之勢,其實質(zhì)卻是借對方的捋勁,順勢發(fā)力。動作要及時、連貫、協(xié)調(diào)。
4.按勢
(1)乙用雙拳擊打甲兩太陽穴;甲立即用雙手從乙的兩臂之間向上架住。(圖19)
(2)隨即甲身體重心略向后移;同時,用雙手由上向下、向后弧形將乙雙臂下引,使乙被引進落空(圖20),而后甲用雙手立即向前快速將乙擠出。(圖21)
[要點]
甲下引動作必須呈弧形,并要向左轉(zhuǎn)腰,將乙的勁引空后,方可出擊,將其按住。
(七)單鞭
1.乙上左步用右拳擊打甲方;甲立即用右手向上、向后弧形鉤其右腕。(圖22)
2.隨即甲左腿屈膝半蹲,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時,右手鉤住其右腕向后帶拉;左手成立掌猛力向其胸擊出。(圖23)
[要點]
擊掌時,腰要向右轉(zhuǎn),利用腰腿之勁發(fā)力。整個動作的勁路,應向前、向右弧形發(fā)力,方可將對方擊出或擊翻倒地。
(八)云手
1.乙方用右拳向上擊打甲方的下頜;甲應立即用左手向上、向左弧形格開。(圖24)
2.隨即甲用右手由下向上、向右弧形上抬,反別其右肘關節(jié),可使乙方肘部受傷。(圖25)
[要點]
雙手動作要同時進行,同時用力,不可有先后。反別其右肘時,要使對方曲肘,否則此動作無效。
(九)高探馬
乙用右拳擊打甲方;甲身體重心向后坐,右腿屈膝半蹲,左腿微屈膝,并以左腳尖虛點地面,成左高虛步;同時,左掌向下按拍乙方的右拳,右掌向其臉部猛擊。(圖26、27)
[要點]
按掌和擊掌必須同時進行。發(fā)勁時,腰要向左略轉(zhuǎn),充分發(fā)揮“腰為主宰”的作用。
(十)右蹬腿
1.乙用左拳擊打甲方;甲方應用雙手交叉上架其沖拳。(圖28)
2.隨即甲雙手左右分開,化解乙方來拳,并迅速屈膝提起右腿,猛力向乙方的腹部蹬出。(圖29、30)
[要點]
蹬腿時,腳尖勾起,著力點在腳跟上。腿要先屈后伸,支撐腿要微屈膝站穩(wěn),蹬腿要有爆發(fā)力。
(十一)雙峰貫耳
1.乙上左步用雙拳擊打甲方;甲立即用雙手下按。(圖31)
2.隨即甲右腿屈膝半蹲,左腿伸直,成右弓步;同時,雙手握拳由下向外、向上弧形揮臂,并用雙拳同時擊打乙方的左、右太陽穴,拳眼朝下,拳心朝外。(圖32)
[要點]
雙拳必須弧形勾擊,但弧形不可過大。力要從跟發(fā),發(fā)勁要猛,力點要準。
(十二)左蹬腿
乙上左步用右直拳擊打甲方;甲方雙手向上左、右分開,并用左手擋格乙方來拳,同時,左腿屈膝上提,并迅速向乙方的腹部蹬擊。(圖33、34)
[要點]
蹬腿時,腳尖要鉤起,著力點要在腳跟上。腿要先屈后伸,支撐腿膝微屈站穩(wěn)。蹬腿時要有爆發(fā)力。
(十三)下勢獨立
乙用右拳擊打甲方;甲迅速用左手抓住其右腕關節(jié)并向后拉,同時右手(屈肘)由其右腋下向上挑起,使其身體前傾,同時,右腿屈膝向上猛提,用右膝猛頂其胸、肋部。(圖35)
[要點]動作要快速有力,協(xié)調(diào)一致。頂膝的部位最好是肋骨部位。
(十四)玉女穿梭
乙上左步用右拳擊打甲方;甲立即舉起左臂屈肘上架,同時,左腿屈膝半蹲,伸直右腿,成左弓步,用右掌向其胸、腹部猛擊。(圖36、37)
[要點]
上架和擊掌的勁路不是正前方,而是要求有略微向前、向左的弧形擊打。擊打時,要充分利用腰腿之勁,其效果更佳。
(十五)海底針
乙用右手抓住甲方的左腕關節(jié)(圖38);甲立即用右手下切其右腕部,同時,身體重心下坐,雙手借腰、腿之勁向下猛踩,可使乙向前傾倒。(圖39)
[要點]
要用周身之勁下踩。發(fā)勁要突然,不可有余勁。否則一旦被對方發(fā)現(xiàn),此動作就失去作用。
(十六)閃通臂
乙用右手扇甲的右耳;甲立即舉起右手向上防開,同時,左腿屈膝半蹲,蹬右腿,成左弓步,用左掌向前擊打乙的腰、肋部。(圖40)
[要點]
左掌向前擊打要隨腰、胯前送和蹬右腿的力量,使擊掌更加有力。身體必須中正,收住尾閭,勁由脊背發(fā)出。
(十七)搬攔捶
1.乙上左步用右拳擊打甲;甲做“搬”的動作,身體向右轉(zhuǎn),右腳向前一步,同時,右手握拳肘微屈并向上、向右外撥。(圖41、42)
2.隨即甲做“攔”的動作,身體繼續(xù)向右轉(zhuǎn),左腳向前上一步,身體重心落在右腳上,成左虛步;同時,右拳變掌將乙的右手向下、向后弧形下壓;左手由下向左、向前弧形擊乙的右耳。(圖43)
3.甲做“捶”的動作,左腿屈膝半蹲,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右手握拳向前平伸沖出猛擊乙胸部。(圖44)
[要點]
“搬攔捶”雖有三個動作組成,但要綿綿不斷,連貫圓活?!按贰钡膭幼髦饕菗舸蛞业男?、腹部,要充分利用蹬腿、轉(zhuǎn)腰的力量。
(十八)如封似閉
乙上左步用雙拳擊打甲的雙肋部;甲立即用雙手向下、向外防開對方來拳,然后,兩臂內(nèi)旋,雙手內(nèi)合,并向前猛力推出,可將乙擊翻倒地。(圖45、46)
[要點]
整個動作要連貫地進行,中間不可有間斷現(xiàn)象,發(fā)勁要利用腰、腿之力。由分止合,引勁落空,效果更佳。
二十四式太極拳練法歌訣 背熟配拳譜回家練練1起勢
平行站,同肩寬,臂慢起,屈肘按,
指微屈,掌心下,蹲多高,各自看。
身正腰松休撅臀,兩肘松垂肩要沉,
落臂屈膝須一致,按掌高度與肩平。
2左右野馬分鬃
上體保持正,分手成弧形,
出步探虛實,如履薄層冰,
若想弓步穩(wěn),橫距三十分。
3白鶴亮翅
跟半步,身后坐,抱球狀,鶴翅亮。
左手放胯前,右手頭邊停,兩臂保持半圓形,
左腳虛點地,雙膝微彎曲,后坐提手須統(tǒng)一。
4左右摟膝拗步
進退多變化,虛實分清爽。
兩手懷中抱,依次莫亂慌。
摟膝和推手,不可俯或仰。
推手沉肩肘,坐腕且舒掌。
5手揮琵琶
手揮琵琶
跟半步,再坐實,左腳翹,膝微屈,
左手挑,高齊鼻,右手回,落于腹。
左虛右實要穩(wěn)平,左挑右落走弧形。
沉肩垂肘掌心對,兩手揮彈琵琶琴。
6左右倒卷肱
前推回手走弧形,兩手速度要均勻。
進步慢慢虛變實,腰胯放松運轉(zhuǎn)靈。
7左攬雀尾
攬雀尾中含四法,掤捋擠按拳精華。
掤:左弓步,左手掤,和分鬃,有不同;
捋:翻兩掌,伸前方,坐身捋,如牽羊;
擠:屈右肘,附左腕,慢擠出,保持圓;
按:翻手心,左右分,畫圓圈,要認真。
8右攬雀尾
蹬左腿,扣腳尖,腰右轉(zhuǎn),手不變,
腰回走,落右手,右丁步,左抱球,
弓步掤,兩手分,坐身捋,手先伸,
合手擠,弓步慢,兩手分,同時按。
掤在兩臂要撐,捋在掌中要輕,
擠在手背要橫,按在腰腿要攻。
9單鞭
身后坐,腳里扣,腰左轉(zhuǎn),再向右,
左腿虛,右腿實,右手勾,左掌立,
出左腳,弓步走,勾不變,推左手。
單鞭動作并不難,腰轉(zhuǎn)手隨是關鍵,
先收后出虛變實,弓步推掌慢轉(zhuǎn)腕。
10云手
左腳蹬,腳里扣,手隨腰,轉(zhuǎn)向右,
繼續(xù)走,云左手,并右腳,云右手,
左橫行,左手云,并右腳,右手云,
重復式,共三次,越連貫,越有趣。
左腳橫出向左行,右腳并步右手云,
身直膝屈重心穩(wěn),腰如車軸手如輪。
11單鞭
單鞭式,與前重,形不變,要領同。
12高探馬
跟半步,移重心,虛實變,要分清,
右勾手,變成掌,兩手心,翻向上,
左手收,腰前方,右手推,經(jīng)耳旁。
上體自然直,雙肩要松沉,
右肘微垂下,眼看前手平。
13右蹬腳
提左腿,穿左手,弓步落,分兩手,
右丁步,交叉手,右在外,心向后,
提腿蹬,兩手分,左右力,拉平均。
穿手提腿兩手分,蹬腿力點在后跟,
上下相對須一致,身體穩(wěn)定在重心。
14雙峰貫耳
右腿收,膝蓋提,腰右轉(zhuǎn),兩手齊,
捧手落,再上起,雙貫耳,如鉗夾。
腰松頭頸直,兩拳放松握,
沉肩又垂肘,兩肩弧形走。
15轉(zhuǎn)身左蹬腳
右腳扣,腰左轉(zhuǎn),兩手分,拳變掌,
繼續(xù)走,交叉手,左腳蹬,兩手分。
蹬腳單腿站,重心多變化,
左肘對左膝,左肩對左胯。
16左下式獨立
屈左腿,收左手,右腿蹲,左腿伸,
左手穿,順腿邊,身慢直,金雞立。
左腿伸直右膝屈,行步兩腳要著實,
右腿蹬地慢立起,身體上下保持直。
17右下式獨立
腳落下,腰左轉(zhuǎn),右手落,左肩前,
提左手,掌變勾,同左式,一樣走。
下式獨立難度大,行步全靠會收胯,
腳部有力身才穩(wěn),功到自成不用怕。
18左右穿梭
腳外展,微右轉(zhuǎn),胸抱球,半坐盤,
上右腳,丁步靠,斜弓步,球轉(zhuǎn)倒,
右手舉,停額頭,左手推,平胸口,
其要領,理解透,學會左,便會右。
左右穿梭兩斜方,上下協(xié)調(diào)休緊張,
弓步橫距卅厘米,身正腰直穩(wěn)如樁。
19海底針
右腿跟,身后移,左手下,右手提,
左虛步,腳點地,為撈針,下海底。
身體先右再左轉(zhuǎn),上體不可太前探,
避免低頭臀外凸,左腳點地右腿彎。
20閃通臂
邁左腳,弓步趕,提兩手,身右轉(zhuǎn),
左手推,平鼻尖,旋右臂,翻手腕。
上體正直要自然,推掌弓腿莫遲緩,
左臂不可太伸直,背部肌肉腰松展。
21轉(zhuǎn)身搬攔捶
左腳扣,右后轉(zhuǎn),左手翻,舉頭前,
右握拳,畫弧忙,隨身轉(zhuǎn),左肘旁,
提右腳,撇向前,左手落,送右拳,
右腳實,左腳上,左手攔,右拳降,
再打出,正前方,左手回,右肘旁。
轉(zhuǎn)身搬與攔,右拳似螺旋,
前臂先內(nèi)轉(zhuǎn),外旋把敵纏,
先化而后打,鋼針綿里藏。
22如封似閉
左手伸,右腕下,翻兩掌,心朝上,
慢收回,身后坐,推兩掌,成弓步。
后坐腰勿挺,臀部也莫凸,
兩臂隨身回,弧線別走直,
肩肘略外松,肩寬為度尺。
23十字手
左腳扣,身向右,右手云,兩臂平,
右外撇,腳平行,并右腳,肩為準,
邊畫弧,身慢起,十字手,左在里。
先分后合身自然,兩臂環(huán)抱須圓滿,
沉肩垂肘手朝里,虛靈頂勁胸內(nèi)含。
24收式
手外翻,心向下,慢慢落,外側(cè)胯。
兩手分落下,全身應放松,
沉肩平呼吸,有始又有終。
太極拳,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chǎn)之一,是一種武術項目,也是體育運動和健身項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1956年國家體委組織部分專家,在傳統(tǒng)太極拳的基礎上,按由簡入繁、循序漸進、易學易記的原則,去其繁難和重復動作,選取了二十四式,編成《簡化太極拳》,也稱“二十四式太極拳”。
太極拳依據(jù)“易經(jīng)”陰陽之理、中醫(yī)經(jīng)絡學、道家導引、吐納綜合地創(chuàng)造一套有陰陽性質(zhì)、符合人體結(jié)構、大自然運轉(zhuǎn)規(guī)律的一種拳術,古人稱為“太極拳”。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避實就虛,借力發(fā)力,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fā),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準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fā)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fā)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fā)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后發(fā)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zhuǎn)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xiàn)在推手訓練太極拳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zhì),而且在攻防格斗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fā)”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fā)力,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以靜制動,柔弱勝剛強,故太極拳被稱為“國粹” 。
太極拳具有較好的健身和醫(yī)療價值。打太極拳除增強體質(zhì)外,也是輔助治療高血壓、高血糖 、關節(jié)病、心臟病、等疾病的好方法。
太極拳的運動特點:中正安舒、輕靈圓活、松柔慢勻、開合有序、剛?cè)嵯酀?,動如“行云流水,連綿不斷”這種運動即自然又高雅,可親身體會到音樂的韻律,哲學的內(nèi)涵,美的造型,詩的意境。在高級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2史上最全太極拳二十四式學習資料
24式太極拳拳譜
1、起勢
①兩腳開立,②兩臂前舉,③屈膝按掌。
2、野馬分鬃
A.①收腳抱球,②左轉(zhuǎn)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腳,②跟步抱球,③右轉(zhuǎn)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腳,②跟步抱球,③左轉(zhuǎn)出步,④弓步分手。
3、白鶴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舉臂,③虛步分手。
4、摟膝拗步
A.①左轉(zhuǎn)落手,②右轉(zhuǎn)收腳舉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摟推。
B.①后坐撇腳,②跟步舉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摟推。
C.①后坐撇腳,②跟步舉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摟推。
5、手揮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虛步合臂。
6、倒卷肱
①兩手展開,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錯手,④后坐推掌。(重復三次)
7、左攬雀尾
①右轉(zhuǎn)收腳抱球,②左轉(zhuǎn)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轉(zhuǎn)隨臂展掌,⑤后坐右轉(zhuǎn)下捋,⑥左轉(zhuǎn)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擠,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8、右攬雀尾
①后坐扣腳、右轉(zhuǎn)分手,②回體重收腳抱球,③右轉(zhuǎn)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轉(zhuǎn)隨臂展掌,⑥后坐左轉(zhuǎn)下捋,⑦右轉(zhuǎn)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擠,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9、單鞭
①左轉(zhuǎn)扣腳,②右轉(zhuǎn)收腳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舉。
10、云手
①右轉(zhuǎn)落手,②左轉(zhuǎn)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轉(zhuǎn)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復兩次)
11、單鞭
①斜落步右轉(zhuǎn)舉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12、高探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虛步推掌。
13、右蹬腳
①收腳收手,②左轉(zhuǎn)出步,③弓步劃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腳。
14、雙峰貫耳
①收腳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貫拳。
15、轉(zhuǎn)身左蹬腳
①后坐扣腳,②左轉(zhuǎn)展手,③回體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腳。
16、左下勢獨立
①收腳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勢,④撇腳弓腿,⑤扣腳轉(zhuǎn)身,⑥提膝挑掌。
17、右下勢獨立
①落腳左轉(zhuǎn)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勢,④撇腳弓腿,⑤扣腳轉(zhuǎn)身,⑥提膝挑掌。
18、右玉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轉(zhuǎn)出步,④弓步推架。
19、左玉女穿梭
①后坐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左轉(zhuǎn)出步,④弓步推架。
20、海底針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③虛步插掌
21、閃通臂
①收腳舉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22、轉(zhuǎn)身搬攔捶
①后坐扣腳右轉(zhuǎn)擺掌,②收腳握拳,③墊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攔掌,⑥弓步打拳。
23、如封似閉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24、十字手,收勢
①后坐扣腳,②右轉(zhuǎn)撇腳分手,③移重心扣腳劃弧,④收腳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勢。
324式太極拳3D動畫演示
1起式
2左右野馬分鬃
3白鶴亮翅
4左右摟膝拗步 1
5左右摟膝拗步 2
6手揮琵琶
7左右倒卷肱
8左攔雀尾
9右攔雀尾
10單鞭
11云手
12高探馬
13右蹬腳
14雙峰貫耳
15轉(zhuǎn)身左蹬腳
16左下勢獨立
17右下勢獨立
18右左穿梭 1
19右左穿梭 2
20海底針
21閃通臂
22轉(zhuǎn)身搬攔錘
23如封似閉
24十字手
25收勢
24式太極拳習練要點
1、心靜體松。所謂“心靜”,就是在練習太極拳時,思想上應排除一切雜念,不受外界干擾;所謂“體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練拳時保持身體姿勢正確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讓全身關節(jié)、肌肉以及內(nèi)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狀態(tài)。
2、圓活連貫?!靶撵o體松”是對太極拳練習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圓活連貫”才是衡量一個人功夫深淺的主要依據(jù)。太極拳練習所要求的“連貫”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體的連貫,即所謂的“節(jié)節(jié)貫穿”。肢體的連貫是以腰為樞紐的。在動作轉(zhuǎn)換過程中,則要求:對下肢,是以腰帶跨,以跨帶膝,以膝帶足;對上肢,是以腰帶背,以背帶肩,以肩帶肘,以肘帶手。其二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即“勢勢相連”----前一動作的結(jié)束就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勢勢之間沒有間斷和停頓。而“圓活”是在連貫基礎上的進一步要求,意指活順、自然。
3、虛實分明。要做到“運動如抽絲,邁步似貓行”,首先要注意虛實變換要適當,是肢體各部在運動中沒有絲毫不穩(wěn)定的現(xiàn)象。若不能維持平衡穩(wěn)定,就根本談不上什么“邁步如貓行”了。一般來說,下肢以主要支撐體重的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換步的腿為虛;上肢以體現(xiàn)動作主要內(nèi)容的手臂為實,輔助配合的手臂為虛??傊搶嵅坏ハ酀B透,還需在意識指導下變化靈活。
4、呼吸自然。太極拳聯(lián)系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勢呼吸。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采用哪一種,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初學者宜采用自然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