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蜀先民的大石崇拜現(xiàn)象,已有學者進行過有益的研討,提出過頗具啟發(fā)意義的見解。但由于受資料的限制,研究尚有待深入。本文試圖從民族學、民俗學的角度,對這一歷史文化現(xiàn)象進行考察認識,以求有助于對蜀文化的深入探討。
一、大石崇拜與羌人的白石頭
崇拜關于古蜀人的族屬,學者多以為出自岷江上游的氐羌,認為蜀人為氐羌系的一支。
童恩正先生說:“蜀與巴一樣,最初應該是一種民族的稱呼。這一民族原是屬于古代氐族的一支。”“氐和羌原來可能是一種民族,所以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往往氐羌并稱。”“在遠古時代,有一支這樣的氐族從川西高原進入成都平原的邊緣地帶,這就是以后蜀族的祖先了”。
任乃強先生認為,“蜀王這個部族,原是太古時代隴西羌族的一個支派,由草原游牧兼狩獵生活,轉(zhuǎn)進至岷江河谷溫暖地帶居住,……蠶叢氏部落從茂汶縣東土門這個山口,進入四川盆地?!?br> 袁庭棟先生說,“最早的蜀王蠶叢氏本是山地民族,應當是古代氐羌的一支,活動在岷山之中,其中心在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一帶”?!鞍毓嗍虾芸赡苁切Q叢氏中向平原地區(qū)遷徙的一支,其活動中心在山區(qū)向平原過渡的今天灌縣(即都江堰市)一帶”。
李紹明先生認為,“岷江上游乃至雅礱江一帶,從先秦開始便是氐羌系的民族所居,也是氐羌系民族從北向南遷徙,乃至濮越系民族從南向北遷徙的走廊地帶。這一帶至今仍是藏、羌、彝、普米等藏緬語系民族的大本營。因之,說蜀山氏及其后蜀人應與氐羌系的民族有密切關系是有根據(jù)的”。又說,“蜀不遲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已向成都平原推移。這里所說蜀族為氐羌系的民族,是從川西北山區(qū)逐漸徙居到成都平原的事實,并不排斥三星堆文化是‘川西平原自成體系的一支新文化’。事實上,蜀族進入成都平原并與當?shù)丶案浇褡灏l(fā)生密切交往后,已發(fā)展成為另一種新型的民族了”?!爸劣诙庞钜郧暗娜跏欠窬哂袀鞒嘘P系則尚不可知”。
段渝先生認為,“蠶叢氏是氐族的一支”。“蠶叢氏進入成都平原的年代,約在早商之前,與夏代相當”。“關于柏灌,歷代史籍語焉不詳……史事無考”?!棒~鳧氏也是氐族的一支”?!叭裢醯膩碓词歉鞑幌嗤?他們各自進入成都平原的時間也是早晚不一的,不能混為一談。雖然,在夏商之際,魚鳧王進入成都平原,融合了蠶叢、柏灌兩族,形成了早期蜀族,并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建立了強大的早期蜀王國,但在三代蜀王并世的時期,他們卻不是統(tǒng)一的,更不是前后相繼、一脈相傳的王朝”。
另外,顧頡剛先生在《論巴蜀與中原的關系》(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一書中也認為蜀人為氐羌系的一支。
當然,也有論者認為“氐與蜀并沒有直接的族源關系”,或者認為蜀人族屬“與江漢地區(qū)的苗蠻集團有關”,“蜀人先民與氐人先民有著共同的族源,都是苗蠻集團中的部族”??偠灾?學術界一般的看法,認為蜀人就是氐羌系的一支,或至少也承認,蜀人與氐羌在族屬上存在著某種間接關系。因此,蜀人與氐羌在原始宗教信仰上具有共同點,甚至有著傳承關系也就不難理解了。
關于氐羌人的原始宗教信仰,最具特色的是白石頭崇拜?!度A陽國志·蜀志》載:“汶山郡,……土地剛鹵,不宜五谷,惟種麥。而多冰寒,盛夏凝凍不釋。故夷人冬則避寒入蜀,庸賃自食,夏則避暑反落,歲以為常,故蜀人謂之作氐、白石子也”。劉琳先生校注云:“今茂汶境內(nèi)羌人傳說,在遠古的時候,他們的祖先與強大的‘戈基人’作戰(zhàn)。因得到神的啟示,用堅硬的白云石為武器,才得以戰(zhàn)勝敵人。羌人為報答神恩,奉白云石為最高的天神。此種習俗一直相傳至今。蜀中漢人因見汶山羌人奉白石為神,故稱為‘白石子’”。關于羌民的白石崇拜,還有一種傳說是:“遠古時候游牧的羌民,在大西北的河湟一帶逐水草而居。他們中有的支系漸漸遷徙到四川的岷江上游,為了以后回去不致迷路,他們便在所經(jīng)過的每個山頭或岔路口的最高處,放一塊白石作為路標。這樣,白石頭就成了羌民的指路石標記。”羌人在每年祭山神的時候,“在羌寨附近的神林中祭祀,用白石代表山神”。
關于“戈基人”是否與古代蜀人有關,是否是蠶叢一系的分支,甚至戈基人是否歷史上真實存在,學界頗有爭論。因之,把白石頭說成是羌人戰(zhàn)勝“戈基人”的武器而加以崇拜,也就缺乏明顯的說服力。而認為羌人的白石崇拜來源于南遷過程中,在山頭或路口樹立白石為路標,則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氐羌人從大西北遷徙到四川岷江上游,其支系又漸次遷往四川盆地邊緣及成都平原,是史有明證的。因此可以認為,蜀人的大石崇拜,是羌人南遷過程中路標崇拜習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這一點,也可以從這些大石的傳說中找到某些蛛絲馬跡。在今汶川、灌縣境內(nèi),尚有不少以蠶為名的古地名遺跡,如蠶崖關,蠶崖石之類?!妒裰忻麆儆洝肪砹浌嗫h蠶崖關:
《方輿勝覽》云:“蠶崖關在導江縣西五十里,以振西山之走集”?!锻馐贰吩?“關去縣廿里,實汶川地,有巨石高丈余,峙山之麓,土人云:此蠶崖石也。關以此得名?!?br> 根據(jù)當?shù)毓爬系膫髡f,蠶崖關是因蠶崖石而得名(蠶崖關初立于北朝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即公元567年),而蠶崖石與蠶叢事跡有關。蠶崖石“高丈余,峙山之麓”,其作用當與氐羌遷徙過程中立于山頂或路口的路標石相同,它很可能已是蜀人早期大石崇拜的遺跡。再看蜀人大石崇拜的典型對象,成都“石筍”的來歷,有一種古老的傳說,以為是蠶叢氏所留?!妒裰袕V記》卷2引《圖經(jīng)》:“(石筍)乃前寺之遺跡,諸葛亮掘之方驗。有篆字曰:‘蠶叢氏啟國誓蜀之碑’,以二石柱橫埋,連接鐵其中,一南一北,無所偏邪?!碑斎?無論是“蠶崖石”,還是“石筍”,都不一定確與蠶叢氏有關。這些古老的傳說,僅僅反映了古蜀先人沿岷江流域向南遷徙并且漸次深入成都平原的歷史痕跡,蜀人的大石崇拜與氐羌人的白石頭崇拜具有某種文化淵源關系。
二、大石崇拜與蜀人治水
關于蜀人治水問題,主要是指蜀王杜宇末世,“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的事跡。同一件事,《太平御覽》卷888引揚雄《蜀王本紀》云:望帝(杜宇)以鱉靈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陸處。”鱉靈即是開明,據(jù)神話傳說稱,鱉靈本為楚人,死后尸隨江上,至蜀復生,杜宇遂以為相。因此,對鱉靈其人及治水之事,歷來就有兩種看法:一種疑其本無,一種信其實有。目前史學界的普遍看法是,在李冰治水之前,古蜀國確曾有過大規(guī)模的治水活動,“鱉靈治水”的傳說并非空穴來風。只是有關鱉靈治水的地點,尚存許多爭議,主要有“巫山說”、“玉山說”、“玉壘山說”以及“金堂峽說”等等數(shù)種。
成都平原古稱“卑濕”之地,洪水為害頻繁是可以想見的。直到今天,夏季每遇暴雨,岷江泛濫,靠近岷江正流的郫縣、溫江、雙流、新津等地,仍有大面積被災的情況發(fā)生。古蜀先民進入成都平原后,面臨水災的嚴重威脅,要想在這塊土地上站穩(wěn)腳跟、安居樂業(yè),必然要興修水利,同洪水展開不懈的斗爭。在長期的治水斗爭中,蜀人對組織帶領民眾治水并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往往產(chǎn)生敬仰崇拜的心理,正如袁庭棟先生所說,“除水害是當時頭等大事,治水有功者就可以被推上王位?!鄙踔量赡鼙缓笕俗鸱顬樯耢`。鱉靈治水受禪,以及后來的李冰斗江神治水的傳說,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產(chǎn)生的。
開明王朝移治成都后,還對成都的水利工程建設做了相當?shù)呐?。近年成都方池街發(fā)現(xiàn)的東周時期的數(shù)條人工砌筑的卵石建筑,就是古蜀城市的防水、排水設施,或防洪與排水相結合的設施。
上述說明,開明時代的治水活動,在蜀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因此在宗教信仰上必然會有所反映。開明時期的大石遺跡,很可能與蜀人視大石為鎮(zhèn)水神物有關。川西的大石遺跡,可分為墓石、獨石、列石三類,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分布于成都地區(qū)的獨石,較為著名的有石筍、五擔石、石鏡、天涯石、地角石、五塊石、支機石等。這些大石,一般都認為是古代蜀王墓前的標志(墓志)。其實,史籍明確記載為蜀王墓志的僅有“石筍”、“石鏡”等,把所有大石都說成是墓志根據(jù)不足,也還有待考古發(fā)掘的證實。本文暫不討論這些大石的具體用場,而著重探討設置這些大石所表現(xiàn)出的蜀人的宗教信仰和崇拜動因。
成都地區(qū)古代蜀人立的大石,集中在開明王朝時期,無論是否是墓志,都與某種宗教傳說有關,特別與鎮(zhèn)水的傳說關系密切。這些傳說,從后人的記載中可以窺探到某些線索,也可以從以后蜀人的信仰崇拜中得到印證。如關于石筍的來歷,傳說不一。有的以為是蠶叢氏所留,有的以為是鎮(zhèn)“海眼”的神物?!冻啥加洝氛f:“距石筍二三尺,夏月大雨,往往陷作土穴,泓水湛然。以竹測之,深不可及。以繩系石投其下,愈投而愈無窮,故有海眼之說?!碧拼鸥υ鳌妒S行》一詩云:“君不見益州城西門,陌上石筍雙高蹲。古來相傳是海眼,苔蘚蝕盡波濤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難明論。是恐昔時卿相墓,立石為表今尚存?!笨磥?杜甫對鎮(zhèn)“海眼”之說已不贊成,但他也說這是一個古老的傳說,可見這種傳說并非后人杜撰。又如五塊石也有類似傳說,《益部談資》:“城南市名五塊石。有大石五片,壘疊其上,云石下有海眼。豈即石筍年久傾斷置此乎?又云五丁所置,下有海眼。”《古今圖書集成·坤輿典》卷14:“五塊石。(成都)府城治南萬里橋之西,有五石相疊,高一丈余,圍倍之。相傳下有海眼,昔人嘗起其石,風雨暴作?!痹偃缣煅氖?《四川通志》卷49引《舊志》:“(天涯石)在府河之西岸,其石入地不知幾許,高六尺余,周圍五尺余。若有掘之者,有風雷之異。”這里雖未明說天涯石是鎮(zhèn)水神物,但仍然隱含這層意思,因為風雷異動,必有洪水發(fā)生。
宗教信仰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現(xiàn)象,一旦形成以后,往往具有相對長期的穩(wěn)定性,它不會因為朝代的更替而立即消亡,后世統(tǒng)治者往往還要因俗而治。因此,蜀國為秦所滅后,蜀人對大石的繼續(xù)崇拜心理,對于理解古蜀先民的大石崇拜現(xiàn)象仍然具有啟發(fā)意義。據(jù)《華陽國志·蜀志》載,李冰為蜀守時,曾“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又“于玉女房下白沙郵作三石人,立三水中,與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睋P雄《蜀王本紀》云:“江水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指郡衙門)中,一枚在市橋下,二枚在水中,以厭水精,因曰石犀里?!?974年春修都江堰外江節(jié)制閘時,從魚嘴外江一側(cè)江底挖出兩個石人,其中之一為李冰象,胸前刻“故蜀郡李府君諱冰位”,兩袖上刻:“建寧元年閨月朔二十五日,都水掾尹龍、長陳壹造三神石人,珍(鎮(zhèn))水萬世焉?!贝藶闈h靈帝時造。劉琳先生認為:“蓋李冰始立三神石人以鎮(zhèn)水,兼為水則(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后世相沿,而即以李冰為神,石刻其象以代替原來的石人?!边@些說明,秦漢時期蜀中治水,仍然沿襲了古蜀先人大石鎮(zhèn)水的信仰習俗,不過是把簡單的大石作成認為更具神力的石犀、神石人罷了。
《華陽國志·蜀志》載:“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務農(nóng)”,“會有水災,其相開明決玉壘山以除水害”,“巴亦化其教而力農(nóng)務,迄今巴、蜀民農(nóng)時先祀杜主君”。這段記載明確說明:蜀國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成都平原的開發(fā)是在杜宇、開明時代。在此過程中,蜀人經(jīng)歷了與洪水的艱苦斗爭,最終使水患消除,“民得安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了相當?shù)陌l(fā)展。由此,為防止洪水再發(fā),輒立“千鈞”大石以鎮(zhèn)“海眼”,鎮(zhèn)“水精”的宗教信仰便產(chǎn)生了。開明時期蜀王立大石為墓志,一方面是為了在蜀人心目中,樹立起他們具有移山鎮(zhèn)水神力的形象,借以神化自己;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們確曾是治水的策劃人和組織者,后人企圖借助他們的“神力”鎮(zhèn)水萬世,永遠消除洪澇之災。
三、簡單的結語
費爾巴哈在論述宗教的本質(zhì)時說:“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對象,這一點是一切宗教和一切民族的歷史所充分證明的。”他還說:“自然不僅是宗教最初的原始對象,而且還是宗教的不變基礎,宗教的潛伏而永久的背景?!痹谌祟愒缙诘淖匀怀绨葜?對大山的崇拜是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但崇拜形式各不相同。蜀人的大石崇拜,最初來自對蠶叢氏所居之地岷山的崇拜,與氐羌人奉白石為山神一樣,都是人類早期大山崇拜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在其后蜀人先民沿岷江向川西平原遷徙的過程中,又以大石作為路標,于是大石崇拜現(xiàn)象隨之進入成都平原。及至開明時代,由于治水斗爭的需要,大石被賦予了“神力”,被視為“鎮(zhèn)水”神物。不過從五丁力士“能移山”(或稱“能徙蜀山”),每為蜀王立大石作墓志的神話傳說來看,表明當時蜀人仍然是把大石看作大山的化身,看作大山的一部分加以頂禮膜拜的。
漢代以后,這種大山崇拜的異化形式,表現(xiàn)為各地興起的“石敢當”。人們在城鄉(xiāng)的三岔路口,或山路邊橋頭側(cè),以及房屋墻腳屋頂,立石碑一塊,上書“石敢當”三字,用以鎮(zhèn)伏妖邪,護佑平安。明清以后,“石敢當”前又普遍加上“泰山”二字,成為“泰山石敢當”。過去所見四川的“泰山石敢當”石碑,大小高矮各不相同,其最高者可達二米以上,川西平原亦有以大鵝卵石為之者。這些受人崇拜的石碑,直到“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才幾乎全被毀滅。但直到今天,在我國某些地區(qū),各種形式的大山崇拜仍然盛行,而且仍有以石塊或石堆代替山神加以祭拜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