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個問題:當(dāng)你看山水畫的時候,你在看什么?
看山?看水?看風(fēng)景?
那再問你個問題:你印象中的山石樹木是什么樣子的?
倪瓚《容膝齋圖》
大概就是這樣吧,挺拔的樹木,堅硬的石頭。但這真的是樹石的標準型嗎?如果這樣,那海邊的風(fēng)化石、村口的歪脖子樹又是什么?
蘇軾《枯木怪石圖》
石濤《海屋奇觀圖》
這倒懸海上的山峰,玄幻片一樣,莫非就是傳說中的九層妖塔?
李成《讀碑窠石圖》
這些張牙舞爪的樹木,簡直像是西游記里出來的。
米芾《春山瑞松圖》
還有著名的“米氏云山”。
所以,山、水、樹、石的形狀真的是固定的嗎?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蘇軾的山水畫理論——“常形”和“常理”。“常形”是什么?很簡單,就是萬事萬物的固有形狀,就像一個蘋果一只梨,再怎么變化都逃不出它的基本形狀。而浮云、流水,都是千變?nèi)f化的,毫無規(guī)律可言。
那么“常理”呢?往簡單說,常理就是事物的本質(zhì)特性,比如石頭的堅硬、水的流動。如果往深了說,這個“理”又是一種生命與氣韻,這就上升到理念層面了,有點抽象、有點玄。
這個解釋起來有點難,小編很有自知之明的退下了。這么深奧的問題還是請專業(yè)人士來解讀吧。
借我十分鐘,給你“心”的體會!
只要動動手指——《常形與常理——蘇軾與文人山水創(chuàng)作理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