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 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美好的一天,從欣賞一首詩詞開始。大家好,我是姚堯。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張九齡的《感遇 其一·蘭葉春葳蕤》。
張九齡是唐玄宗時期的名相,后因遭受李林甫的嫉恨排擠,被罷相而貶為荊州長史。在此期間,張九齡以《感遇》為題寫了一組詩,共十二首,稱為《感遇十二首》。我們今天要欣賞的,是其中的第一首。之所以選這一首,一方面是因為這首詩寫得很好,非常有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與昨天欣賞的陳子昂的《感遇 其二·蘭若生春夏》之間存在明顯的呼應(yīng)關(guān)系。
一二句“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陛谵ǎ遣菽痉笔⒌臉幼?。華,通“花”。皎潔,就是光亮潔白的樣子。在陳子昂的感遇詩中,春夏是好的,因為草木茂盛;秋天是壞的,因為草木搖落。而在張九齡的感遇詩中,春天固然是好的,因為蘭葉在春天開得很茂盛。可秋天又何嘗是壞的呢?畢竟桂華在秋天開得很光潔。
三四句“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弊誀枺醋匀?。這兩句承接上文,意思是說,你不要站在某些特定草木的角度來看待季節(jié),只因為蘭若是在春夏生發(fā)而秋季搖落,就說春天好而秋天壞。你應(yīng)該站在整個自然界的角度來看待季節(jié),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季節(jié)都有新鮮綻放的花朵。只要這個季節(jié)是有生機在綻放的,那自然就是好的季節(jié)。
五六句“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林棲者,即在山林里棲息隱居的人。坐,即因此。在陳子昂的感遇詩中,山林里是沒有人的,所以稱作“空林”。草木也是沒有人欣賞的,所以稱作“幽獨”??稍趶埦琵g的詩中,山林里是有棲息隱居之人的,他們聞到了芳香之后會產(chǎn)生欣賞愛慕之意。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qū)挕!保ā睹献印けM心下》)意思是說,圣人是百代的師表,伯夷、柳下惠就是這樣的人。因此,聽聞過伯夷的風范的人,貪婪者會變得廉潔,懦弱者會樹立志向;聽聞過柳下惠的風范的人,刻薄者會變得敦厚,狹隘者會變得寬容。
由此看來,張九齡這首詩用“聞風”應(yīng)是存有雙關(guān)之意。本義是指聞風中之草木芳香而生相悅之心,引申義是指聽聞圣賢之風范而生仰慕之意。
七八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痹陉愖影旱脑娭校m若幽靜孤獨地開在空寂的山林中,它希望能被人見識,更希望能被人欣賞,最好則是能夠被人采摘回家,栽種在自家的花盆里,可以日夜欣賞。這樣,就達成了陳子昂所謂的“芳意”??墒牵趶埦琵g的詩中,草木有草木的本心,草木有草木的天性,無論是“蘭葉春葳蕤”,還是“桂華秋皎潔”,那都只是順從草木的本心和天性,而不是為了祈求哪個美人的欣賞和采摘。我這個草木,不會因為美人可能要來采摘,就變得更茂盛、更芬芳;也不會因為美人不來采摘就變得不茂盛、不芬芳。總之,該茂盛就茂盛,該芬芳就芬芳,與美人是否有意采摘無關(guān)。
由此可見,陳子昂和張九齡的這兩首感遇詩,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前者認為,不要辜負了自己的美好,要追求機遇以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后者認為,無論是否能有機遇,自己都是有價值的,都是美好的。對于究竟要選擇哪一種人生態(tài)度,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事實上,這兩種人生態(tài)度原本就是不矛盾的,至少它在屈原的《離騷》中都曾有過表達。
前者如“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币馑际钦f,我栽下了九畹的蘭花啊,又種上了百畝的蕙草。將留夷和揭車分開種植啊,其間還夾雜了杜衡和芳芷。希望它們都能枝葉繁茂啊,等待我屆時前來收割。即便最終枯萎凋落又有什么關(guān)系啊,我痛心的是它們變成荒蕪的雜草。
后者如“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币馑际钦f,進諫不成而反遭怨恨啊,那就退下來整理我最初的服裝。裁剪菱葉和荷葉以制作上衣啊,縫合荷花以作為下衣。沒有人了解我就算了啊,只要我知道自己的情志高潔芬芳。
由此可見,這兩種人生態(tài)度,至少在屈原這里是可以統(tǒng)一的。而對于做出任何一種選擇的古人,我們都保持相當?shù)淖鹬睾途匆狻?/span>
好,今天的詩詞欣賞就講到這里,喜歡的讀者請幫忙點贊、轉(zhuǎn)發(fā)和評論。謝謝大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