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史記》關于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的來歷的記載片段。
·孔安國至臨淮太守。
·伏生者,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馀,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shù)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
·自此之後,魯周霸、孔安國,雒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事??资嫌泄盼纳袝矅越裎淖x之,因以起其家。逸書得十馀篇,蓋尚書滋多於是矣。
附件:《前漢》關于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的來歷的記載片段。
·伏生,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時,求能治《尚書》者,天下亡有,聞伏生治之,欲召。時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禁《書》,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shù)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齊學者由此頗能言《尚書》,山東大師亡不涉《尚書》以教。伏生教濟南張生及毆陽生。張生為博士,而伏生孫以治《尚書》征,弗能明定。是后魯周霸、雒陽賈嘉頗能言《尚書》云。
·夏侯勝,其先夏侯都尉,從濟南張生受《尚書》以傳族子始昌。始昌傳勝,勝又事同郡□卿?!跚湔撸邔掗T人。勝傳從兄子建,建又事歐陽高。勝至長信少府,建太子太傅,自有傳。由是《尚書》有大小夏侯之學。
·孔氏有古文《尚書》,孔安國以今文字讀之,因以起其家逸《書》,得十余篇,蓋《尚書》茲多于是矣。遭巫蠱,未立于學官。安國為諫大夫,授都尉朝,而司馬遷亦從安國問故。遷書載《堯典》、《禹貢》、《洪范》、《微子》、《金滕》諸篇,多古文說。
附件:《隋書》關于古文尚書和今文尚書的來歷的記載片段。
·遭秦滅學,至漢,唯濟南伏生口傳二十八篇。又河內(nèi)女子得《泰誓》一篇,獻之。伏生作《尚書傳》四十一篇,以授同郡張生,張生授千乘歐陽生,歐陽生授同郡倪寬,寬授歐陽生之子,世世傳之,至曾孫歐陽高,謂之《尚書》歐陽之學。又有夏侯都尉,受業(yè)于張生,以授族子始昌,始昌傳族子勝,為大夏侯之學。勝傳從子建,別為小夏侯之學。故有歐陽,大、小夏侯,三家并立。訖漢東京,相傳不絕,而歐陽最盛。
·初漢武帝時,魯恭王壞孔子舊宅,得其末孫惠所藏之書,字皆古文??装矅越裎男V?,得二十五篇。其《泰誓》與河內(nèi)女子所獻不同。又濟南伏生所誦,有五篇相合。安國并依古文,開其篇第,以隸古字寫之,合成五十八篇。其余篇簡錯亂,不可復讀,并送之官府。安國又為五十八篇作傳,會巫蠱事起,不得奏上,私傳其業(yè)于都尉朝,朝授膠東庸生,謂之《尚書古文》之學,而未得立。后漢扶風杜林,傳《古文尚書》,同郡賈逵為之作訓,馬融作傳,鄭玄亦為之注。然其所傳,唯二十九篇,又雜以今文,非孔舊本。自余絕無師說。
·晉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書》經(jīng)文,今無有傳者。及永嘉之亂,歐陽,大、小夏侯《尚書》并亡。濟南伏生之傳,唯劉向父子所著《五行傳》是其本法,而又多乖戾。至東晉,豫章內(nèi)史梅賾,始得安國之傳,奏之,時又闕《舜典》一篇。齊建武中,吳姚方興于大桁市得其書,奏上,比馬、鄭所注多二十八字,于是始列國學。梁、陳所講,有孔、鄭二家,齊代唯傳鄭義。至隋,孔、鄭并行,而鄭氏甚微。自余所存,無復師說。又有《尚書逸篇》,出于齊、梁之間,考其篇目,似孔壁中書之殘缺者,故附《尚書》之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