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諸子散文中,有著“亞圣”之稱的孟子的散文對后世的影響比起其它諸子來似乎更大、更廣泛。雖然這和儒家思想在整個封建社會的獨尊地位不無關(guān)系,但不能否認的是,《孟子》散文確實有著與其它諸子散文炯然不同的藝術(shù)特色。縱觀孟子的一生,主要都是在游說諸侯,進行政治宣傳活動,宣傳自己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張。而進行這些活動,沒有良好的口才是不行的。作為記錄孟子言行的主要著作,《孟子》讓我們看到了孟子獨特的論辯藝術(shù),讓我們了解了這個“雄辯”的辯才。
雖然他曾說:“我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圣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保ā峨墓隆罚┑?,他的論辯確實高明,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和風(fēng)格:
一、理直氣壯,在氣勢上壓倒對方。
孟子曾說:“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公孫丑上》)?!梆B(yǎng)氣”是指按照天賦本心,對仁義道德經(jīng)久不懈地自我修養(yǎng),久而久之,這種修養(yǎng)升華出一種至大至剛充塞于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正是具有了這種“浩然之氣”,所以孟子“說大人,則藐之,勿使之巍巍然”(《盡心下》),和他人進行論辯,要在精神上首先壓倒對方,取得“心理戰(zhàn)”的勝利。正是由于有這種“藐之”的氣概,所以孟子在與諸侯論辯時,總有一種高屋建瓴的氣勢。如,他批判齊宣王的統(tǒng)治,窮追猛打,步步緊逼,最后竟逼問得齊宣王無言以對,只好“顧左右而言他”。(《梁惠王下》)又如他見梁惠王,面對梁惠王“叟不遠千里而來,亦有利于吾國乎”的發(fā)問,他先是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直接否決梁惠王的觀點,再列舉出有利無義的種種危險,嚇得梁惠王啞口無言。(《梁惠王上》)
二、除了“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孟子還“知言”。他自己曾說:“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公孫丑上》)。這在他的論辯藝術(shù)中,是有所體現(xiàn)的:
?。薄⒆プΨ叫睦?,因勢利導(dǎo),誘其就范。
孟子是非常聰明機敏的。在游說諸侯時,他總是能設(shè)法將話題引到自己的政治主張上來。孟子去見梁惠王,王開口便問“亦有利吾國乎”,針對梁惠王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孟子就極言求利的危害,以“弒其君”的嚴重后果警嚇他,然后就大談自己的仁義之道,誘勸他,“王亦曰利益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又如,齊宣王問他“齊桓晉文之事”,他回答說:“仲尼之徒無道齊桓晉文之事者,是以事無傳焉,臣未之聞也。”事實上,“仲尼之徒”的《春秋》、《論語》等儒家經(jīng)典中,都有齊桓晉文之事的記載,可見孟子的“臣未之聞也”是遁辭。齊桓公一心求霸,所以要問齊桓晉文之事,而孟子是反對霸道的,因而故意避而不答,但他卻隨即向宣王提議:“無已,則王乎?”宣王急功近利,馬上問道:“德何如則可以王矣?”于是孟子就借機大談“王道”,將宣王的問題巧妙地轉(zhuǎn)移到自己的政治主張上面來了。(《梁惠王上》)
?。病⑼谙葳?,設(shè)圈套,請君入甕。
孟子還善于給對方下套,把對方一步步引向自己布好的陷阱,而當對方發(fā)現(xiàn)自己中計時,卻已無路可退了。他為了批評齊宣王為能治理好國家,就先問他:“大王的臣下有人把妻子托付給朋友,自己到楚國去,朋友卻讓他的妻子挨餓受凍,該怎樣對待這個朋友?”他回答說:“拋棄他?!庇謫枺骸胺ü俨荒軐徖砗冒讣?,怎樣處理他?”回答說:“罷免他?!苯?jīng)過這樣兩問兩答,孟子卻突然把話題轉(zhuǎn)向治國,問道:“國家沒有治理好,該怎么辦?”齊宣王無法回答,只好“顧左右而言他”。(《梁惠王下》)又如,他批評齊國平陸守邑孔距心時,先問孔距心說:“假如你左右執(zhí)戟的衛(wèi)士,在一天里面就有三次走錯行列,那么你要不要開除他呢?”也孔距心回答說:“不必等到三次?!比缓竺献訁s將話題轉(zhuǎn)到孔距心失職上,使孔距心啞口無言,最后只得說:“此非距心之所得為?!卑沿?zé)任推到國君的身上。(《公孫丑下》)
?。场⑾仍O(shè)問,使對方在回答中暴露出弱點,當找到突破口之后,再猛烈進攻。
抓對方的尾巴,也是孟子常用的把戲之一。為了找到對方觀點的漏洞,他總是先不斷設(shè)問,緩緩?fù)七M,而一旦找到了突破口,他便猛烈進攻。如在同農(nóng)家學(xué)派陳相辯論時,他針對其老師許行“賢者與民并耕而食”的觀點,層層追問對方: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后食乎?”曰:“然?!薄霸S子必織布而后衣乎?”曰:“然?!薄霸S子冠否?”曰:“冠?!痹唬骸稗晒??”曰:“冠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痹唬骸霸S子奚為不自織?”曰:“害于耕?!痹唬骸霸S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曰:“然?!薄白詾橹c?”曰:“否,以粟易之?!逼仁顾f出“百工之事固不耕且為也”的話,然后反問道:“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滕文公上》)緊接著展開議論,說明社會分工的必要性,又舉堯舜為例,說明圣人忙于治理天下,無暇親自耕作,充分暴露了許行觀點的不切實際。
三、善于運用譬喻。
《孟子》一書中運用了大量的譬喻。東漢的趙歧在《孟子章句·題辭》中就說過:“孟子長于譬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睋?jù)有關(guān)統(tǒng)計,《孟子》全書二百六十一章中,有近百章運用了譬喻的方式,而且其中有的章節(jié)連續(xù)使用譬喻多種。所謂譬喻,實際上就是比喻,是指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事物或道理來打比方。使用比喻能使所描寫的事物或所說明的道理更加生動、形象、具體。
《孟子》中運用譬喻是有其自己的特點的:
?。?、根據(jù)談話對象、內(nèi)容的不同而設(shè)喻。
孟子善于根據(jù)談話對象和所談內(nèi)容的不同而巧妙使用比喻,而這樣有針對性的比喻往往恰到好處。例如《寡人之于國》章中,孟子抓住梁惠王好戰(zhàn)的特點,就用戰(zhàn)爭為喻,講了一個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把梁惠王的用心治國比作跑了五十步的逃犯,與那些跑了一百步的逃犯(即不用心治國的君主)沒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這個比喻對于熱衷于打仗的梁惠王來說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又如,針對宋國大夫戴盈之“什一,去關(guān)市之征,今之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的說法,孟子說了一個“月攘一雞”的比喻,恰到好處地指出了戴盈之行為的不當。(《滕文公下》)
2、用極度夸張、玄幻化的比喻來強化自己的中心論點。
孟子所使用的比喻中,有些是非常夸張甚至玄幻的,具有類似神話的特點。如“齊桓晉文之事”章,用“挾太山以超北?!边@樣極度夸張的比喻,極為形象地告訴齊宣王,他之所以不用王天下,不是像挾著太山越過北海一樣不能做到,而是主觀努力不夠。接著孟子又用“緣木求魚”的比喻使齊宣王感到驚詫不解,然后再趁機宣傳自己的仁政思想。
3、用情節(jié)完整的寓言故事來說理。
使用情節(jié)完整的寓言故事來說理,也是孟子論辯的一大特點。如使用寓言“揠苗助長”(《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往而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這個故事不僅情節(jié)完整,而且初步刻畫出了人物的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集義養(yǎng)氣要當作一件來做卻又不能違背規(guī)律助它生長的道理。又如“齊人有一妻一妾”這個寓言: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寶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編國中無與立談?wù)?。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地——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離婁下》)
這簡直可以當作一篇小小說來讀。這篇寓言不公情節(jié)曲折,敘事生動,而且把那個齊人的無恥嘴臉刻畫得淋漓盡致,鞭笞了為富貴利達而不擇手段的人,對污濁的社會現(xiàn)實予以了辛辣的諷刺。
四、邏輯推理的巧妙運用。
孟子在辯論中,善于發(fā)現(xiàn)矛盾,并利用所發(fā)現(xiàn)的矛盾來駁斥對方。如孟子反對墨家的“薄葬”主張。他詰難夷子說:“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珍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所賤事親也?!保ā峨墓稀罚┻@里孟子發(fā)現(xiàn)了夷子的主張和行動之間的矛盾,以子之矛攻子這盾,用夷子的行動否定了墨家薄葬的主張。又如針對農(nóng)家信徒陳相“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偽。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履大小同,則賈相若”的主張,孟子抓住其對數(shù)量與質(zhì)量之間矛盾的忽視,以“巨小履同賈,人豈為之哉”這一顯而易見的道理,輕而易舉地將陳相的觀點全盤否定了。(《滕文公上》)
除了善于通過矛盾來駁倒對方,孟子還善于偷換概念,進行“狡辯”。如《梁惠王下》中: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痹唬骸俺紡s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wù)D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薄俺紡s其君”,這是儒家所反對的,是被視這大逆不道的行為,而儒家所推崇的湯和武王,他們得天下不是靠“禪讓”,而是靠武力推翻君王來實現(xiàn)的,故齊宣王用此來詰難孟子。而孟子則巧妙地偷換概念,把紂定為“一夫”(即是“獨夫”),又把貶義的“弒”改為褒義的“誅”,顯然,孟子重新定義之后所進行的推理是正確的,因為桀紂都是人民所公認的不仁不義者,說他是“獨夫”,齊宣王就不能說什么了。
五、引用經(jīng)典或前人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有時孟子為了說明自己觀點的正確,往往引用前人或圣人的事例來說明,即“引證”。如(《梁惠王上》)中:孟子見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曰:“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經(jīng)》云:'經(jīng)始靈臺,經(jīng)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jīng)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麋鹿攸然。麋麋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于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之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與汝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借文王和桀的事例,說明國君必須與民同樂。又如《離婁下》中:逢蒙學(xué)射于羿,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已,于是殺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惫鲀x曰:“宜若無罪焉。”曰:“薄乎云爾,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wèi),衛(wèi)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zhí)弓。吾死矣夫!’問其仆曰:'追我者誰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唬?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衛(wèi)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xué)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xué)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不為執(zhí)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zhí)弓?!唬?小人學(xué)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xué)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槭缚圯啠テ浣?,發(fā)乘矢而后反。”這一章,孟子為了證明“是亦羿有罪焉”這一觀點,援引了庾公之斯不忍心射殺自己老師的老師子濯孺子的故事說明“取友必端”的道理。以同類事物想比照,就顯出了羿被自己的學(xué)生逢蒙殺害,是因為“取友不端”,從而證實了“是亦羿有罪焉”的判斷正確。
六、善于隨機應(yīng)變,即善于“權(quán)變”。
這也是孟子在辯論中克敵致勝的一個決竅。他主張“男女授受不親”(男女這間不親手接遞東西),但又痛罵“嫂溺不援,是豺狼也”(嫂嫂掉在水里,不用手去拉她,這種人簡直是豺狼),他說:“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而援之以手,權(quán)也?!逼湟庠谟谡f,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權(quán)且變化,反常禮而行。(《離婁下》)他還講:“執(zhí)中無權(quán),猶執(zhí)一也。所惡執(zhí)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執(zhí)行中庸之道而無權(quán)變,便是固執(zhí)一點。為什么厭惡固執(zhí)一點呢?因為它有損害于仁義之道,只舉一點而廢棄其余的緣故。(《盡心上》)正是由于孟子善于“權(quán)變”,所以在他與人辯論中,即使有時對方利用他的自相矛盾作為把柄來詰難他,他也能夠左右逢源,所向披靡。
總之,孟子的論辯藝術(shù)博大精深,雖歷經(jīng)千年,仍具有其獨特價值,值得我們好好學(xué)習(xí)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