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書法》| 印外求?。黑w之謙篆刻特輯(三)

趙之謙無年款篆刻年代考

?

?要:趙之謙一生的篆刻作品至今所見超不過四百方,其中無明確年款或未錄邊款者占一多半。因此,考證、判定其創(chuàng)作年代,對趙之謙篆刻藝術(shù)研究極為重要。本文依據(jù)相關(guān)史料,直接、間接考證其中數(shù)十方篆刻作品,推斷其創(chuàng)作年代,以構(gòu)建趙之謙篆刻藝術(shù)的研究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趙之謙?篆刻?無年款?考證

趙之謙(一八二九—一八八四)一生的篆刻作品我們所能見到的超不過四百方。小林斗庵編著《中國篆刻叢刊·趙之謙》兩卷所收是目前為止較全的趙氏印譜。共集三百八十二方(兩面印按兩方計),其中有明確年款的一百一十余方,其他皆無明確年款,或未錄邊款。因此,至今有許多作品仍無法判定其創(chuàng)作年代,也使得我們很難理清其創(chuàng)作軌跡。厘定這些無年款印章的年代,對于趙之謙篆刻藝術(shù)研究便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甚至可以說,這是趙之謙篆刻藝術(shù)研究的重要基礎(chǔ)。筆者因編輯《趙之謙年譜》而掌握了一些資料,以下就部分無明確年款的印章,考證如下:

溧陽繆星遹審定經(jīng)籍書畫金石文字印

(附原石?邊款?印面)

1.5×1.5cm

1“溧陽繆星遹審定經(jīng)籍書畫金石文字印”,款云:“冷君為公逑作?!蔽词鹉昕睢?娦沁y,名稚循,是趙之謙早年的恩師繆梓的公子。趙之謙二十二歲入繆梓幕,與繆公子同在繆府。戊午年(一八五八)十一月,趙之謙三十歲,為繆稚循刻“星遹手疏”白文印,款云:“稚循書來,屬仿漢印。撝叔刻此,乃類《吳紀功碑》,負負。戊午十一月?!笔悄贲w之謙自衢州(此前隨繆梓在衢州常山一帶與太平軍作戰(zhàn))回紹興老家,繆稚循來信求刻印。十一月九日,趙在致同僚好友胡子繼信中談及此事云:“稚循北上之事如何?渠有四屏,已為畫就,無便寄,故遲遲。兩印尚未刻。明春總寄可耳?!毙胖兴峒暗摹皟捎 ?,其一即為“星遹手疏”。查印譜,另為繆稚循所刻者僅此“溧陽繆星遹審定經(jīng)籍書畫金石文字印”。從風格觀亦與“星遹手疏”相合,皆為早期浙派印風。又,趙之謙三十一歲前邊款多署冷君,此印正是。由此,我們可推定“溧陽繆星遹審定經(jīng)籍書畫金石文字印”便是信中所提到的“兩印”中的另一方。

 我欲不傷悲不得已(附原石?邊款?印面)

2.6×2.6cm

君匋藝術(shù)院藏 



2“我欲不傷悲不得已”,款云:“撝叔悼亡,乃刻此語?!蔽词鹉昕?。辛酉年(一八六一)冬,時避難溫州的趙之謙應在福建為官的好友傅節(jié)子(以豫)所勸航海入閩。次年(三十四歲)的四月接家書知女兒蕙榛夭折,愛妻范璥病歿,悲痛欲絕,更號“悲盦”,刻“悲盦”一印記之。是印雖未署年款,但明言“悼亡”,故可知是同時期作品。同年九月二十一日為紫君畫花卉蔬果十二幀中鈐有此印,乃是確證。此外,“思悲翁”朱文印、“趙之謙·悲翁”兩面印亦屬同類印作。因更號為“悲盦”,故是年印章多署名“悲盦”。直至到北京后再改號“無悶”止,署“悲盦”款者絕大多數(shù)為這兩年的作品。而其中為福建、溫州友人所刻者如:“魏錫曾印”三種、“錫曾印信”“稼孫經(jīng)眼”等為壬戌年所刻。

思悲翁(附原石?印面)?

1.3×1.3cm

君匋藝術(shù)院藏

3“悲盦壬戌以后文字之記”“撝叔壬戌以后所見”“趙之謙同治紀元后作”“江弢叔壬戌以后所書”,因印文中明確有年號,故雖未在款中說明也可斷定是壬戌年作品。

伯年(附邊款)

1.8×1.8cm

佛生(附邊款)

2.0×2.0cm

悌堂(附邊款)

1.7×1.7cm

小人有母(附邊款)

2.1×0.6cm

菩薩保(附邊款)

1.0×1.0cm

4“伯年”“小人有母”“悌堂”“佛生”“菩薩?!?,無年款。壬戌年(一八六二)春,趙之謙與魏稼孫在福州相識并結(jié)為至交。魏稼孫要為趙之謙集印譜,也許是印章數(shù)量不夠,或者是魏有意想讓趙多刻,是年的六月趙離開福建之前魏曾請趙刻印,之后趙回到溫州,兩人多有書信來往,并談及求刻印章事。除魏稼孫外還有其公子魏性之、譚獻、韓佛生、江弢叔等。是年致信魏稼孫云:
所囑刻印,已成其八。鑒古堂”一印,弟適買得大壽山石一枚,僅為制三石,并跋緣起。惟不知兄能以四百錢之石相易否?能易果佳;不能,乃奉還。弟實不愿以重物累行囊也。外各印雖刻,而自出主意,與尊旨相合而不相合,嫂夫人名印則竟易尊號矣。蓋弟能刻印而不肯刻,公等想出挾制之法,自是正兵之奇。然以祖父挾制可也,以妻子挾制則大不可也。寄來三十一石,弟定見鑒古堂”鶴廬”“小人有母”三印,是必要刻者。(壽萱堂”三字似非弟所喜刻也。且何必一堂不已而益一堂,堂堂乎難與并為矣。)外弢叔一?。ㄒ芽蹋?,兄名字印等均已刻。如閑空,當再加一刻。性之昆弟之印,當自篆而與弟子錢次行刻之。(鏡銘下一印即渠自刻。)佛生印九方,譚子印、菩薩?!保〒裥≌撸?,佛生”三印必刻之。(取大者已刻,因未拓款,俟后寄。)留一小者勒索作賂。又一壽山石(無獸頭)留作弢叔贈周葵庵石。計各石除應刻者,佛生九印,刻三枚,留二枚,還四枚。兄石留小壽山石四枚,易大者一枚(允否酌示)。性之自買石留一枚。其弢叔詩草”之薄片不刻,以四字有市氣也。(此市氣乃益甫所說,非尋??陬^之市氣也。)鶴廬”用渾樸而不脆者,蘭花石奉還。統(tǒng)計刻十八枚(連積之等在內(nèi))。易一枚,留六枚,還七枚,如此而已。念昔日乞《董美人志》而不可,今憑一紙之書,忽許刻如許多印,所以待兄者不薄矣。留石皆小而劣者,所以取兄者廉矣。佛生欲刻七十二峰草堂”,寄來石其細已甚,殊無謂,異日為書一紙如何?
又函云:
“亡婦事略”亦將刻(錢生為之)。印面錢生已刻,之外尚有可寄者,行時必檢點分存。錢生承吹,生甚感。渠日內(nèi)即為諸君刻印,茲先取已成者印以奉覽。又弟近作數(shù)石,一并附去。汪伯年寄一石,與弟所得者無毫發(fā)差,敬受而藏之。天之作合非偶然,且兩石皆未經(jīng)人刻者,尤可喜也。伯年囑刻印,只可刻其一。其囑刻汪民、汪錢印,汪字相比最不合,如必欲刻,則刻名印。惟恐復書來而弟已行,此印留錢生作之何如?兄囑刻悌孫”二字,不如改悌堂”二字,而手頭又無石可刻,寄來一石為子余索去矣。佛生所贈者太小。此宗公案,亦付錢生何如?佛生已行,無以送之,甚慚。其尊人叔度先生當為刻一印,將來總寄……
從信中可知,“伯年”“小人有母”等印作于壬戌年。信中所提“譚子”者,即譚獻(一八三二——一九〇一),字仲儀,又字仲修、中修、平定,號復堂。趙之謙為其刻有:“譚獻”“譚平定”“仲儀”“杭州譚儀仲儀父”“復堂審定”“復堂所得金石”等印。據(jù)信函,也可推定此六方作于壬戌年。其他“如鑒古堂”等有年款,不復述。

杭州譚儀仲儀父

3.2×2.0cm

復堂審定

1.5×1.5cm

仆本恨人(附邊款)

2.3×2.3cm

5“仆本恨人”,款云:“余刻小印曰‘窮鳥’,弢叔以三書索而有之。稼孫借之,弢叔與之,而失之,無以還弢叔。乃寄此石,屬為重刻,因刻此四字,以了三人公案。窮鳥只是窮鳥,恨人不復恨人。見此窮恨,可以人不如鳥乎?稼孫、弢叔一笑。悲盦志?!贝丝钏?,還有“窮鳥”三?。ㄒ蚱渲幸环剿橛诨?,只剩兩方)。其中一方有款,云:“窮鳥二字小印已三刻。一為江弢叔取去,而亦失之;一碎于火。刻此,手且傷而竟成之。悲盦?!薄案F鳥”與“仆本恨人”皆署“悲盦”。后者用魏稼孫所寄石。壬戌夏,趙之謙自福州回溫州后,魏稼孫曾寄印石求印。此印當是其中之一。癸亥年并無寄石求印之事,故可知是印刻于壬戌年。

會稽趙之謙字撝叔?。ǜ皆∵吙睢∮∶妫?/span>

2.4×2.4cm

君匋藝術(shù)院藏


6“會稽趙之謙字撝叔印”,款云:“息心靜氣,乃得渾厚。近人能此者,揚州吳熙載一人而已?!比尚缒晗氖?,魏稼孫為趙之謙集印譜,并計劃于次年拜訪吳讓之,為吳集印譜。癸亥夏秋之際,魏集成《二金蝶堂印譜》稿本,按計劃赴泰州訪吳。吳讀過趙之謙印譜后寫下一序:“撝叔趙君,自浙中避賊閩海,介其友稼孫君轉(zhuǎn)海來江蘇,訪仆于泰州。見示所刻印稿二冊,中有自刻名印,且題其側(cè)曰:今日能此者,唯揚州吳熙再一人而已。見重若此,愧無以酬知,謹刻兩方呈削正?!庇纱丝芍怯≡诟灞局?。趙之謙自壬戌年冬航海赴京后直至第二年夏天魏稼孫離閩赴蘇這半年間,書信往來很少,當沒有為魏刻過章(當時書信往來多有不便)。由此可推論,是印蛻是壬戌年赴京前寄給魏稼孫的。也就是說此印刻于壬戌年,是為魏稼孫拜訪吳讓之時準備的“見面禮”!

鉅鹿魏氏(附原石 邊款 印面)

2.2×2.2cm

君匋藝術(shù)院藏


7“鉅鹿魏氏”,款云:“古印有筆尤有墨,今人但有刀與石。此意非我無能傳,此理舍君誰可言。君知說法刻不可,我亦刻時心手左。未見字畫先譏彈,責人豈料為己難。老輩風流忽衰歇,雕蟲不為小技絕。浙皖兩宗可數(shù)人,丁黃鄧蔣巴胡陳(曼生)。揚州尚存吳熙載,窮客南中年老大。我昔賴君有印書,入都更得沈均初。石交多有嗜痂癖,偏我操刀竟不割。送君惟有說吾徒,行路難忘錢及朱。稼孫一笑,弟謙贈別?!睙o年款,但款中透露出兩則信息,其一是指已經(jīng)“入都”;二是明言此印是魏稼孫離京時刻以“贈別”。魏稼孫于癸亥八月到北京,“績溪胡澍川沙沈樹鏞仁和魏錫曾會稽趙之謙同時審定印”款中詳述云:“余與荄甫以癸亥入都,沈均初先一年至。其年八月,稼孫復自閩來。四人者,皆癖嗜金石,奇賞疑析,晨夕無間??檀艘灾疽粫r之樂。同治二年九月九日,二金蝶堂雙鉤漢碑十種成,遂用之?!眱捎≡娢膬?nèi)容相合。前文已述,魏稼孫夏秋之際到泰州見吳讓之,一是請吳為《二金蝶堂印譜》寫序,二是為吳集成《吳讓之印存》,而后于八月到達北京,與已在京的趙之謙會面。在京期間魏稼孫與趙之謙編輯兩部印譜的同時和胡澍(甘伯)、沈樹鏞(均初)四人“癖嗜金石,奇賞疑析,晨夕無間”。魏此次北京之行,約住了三個月。十月,趙之謙致沈均初函云:“手示讀悉。荄甫已于午后進城。稼孫傍晚始來,頃已回去。云廿八準行。(劉虎臣文竟未投,月內(nèi)總無走法。稼孫另走,亦須出月耳。)明日或到尊處拓款,然錯亂已極,恐又畫餅。吳印譜取來,先奉上弟撰一序。兄處弟可另寫,即以此三紙與稼孫,免彼勞心也?!壁w之謙為吳印譜寫序落款為“十月二十有三日”,據(jù)此可知,魏稼孫準備于十月廿八日離京,而趙以為總須出月,即十一月才能成行。具體行日不詳,但當是十月底十一月初。趙之謙刻是印為贈,故可斷定是印成于癸亥年。

仁和魏錫曾稼孫之印(附邊款)

2.7×2.7cm

8“仁和魏錫曾稼孫之印”,款云:“悲盦為稼孫制”,并刻畫像石圖案及隸書銘。未署年款。趙之謙為魏稼孫刻印,主要集中在壬戌、癸亥兩年,前后共二十三方。從有年款的印章觀察,絕大多數(shù)署“悲盦”,只有一方甲子(一八六四)正月刻的“曾歸錫曾”朱文印署“無悶”。趙之謙自癸亥冬改號“無悶”,甲子年印章也就多署“無悶”。署“悲盦”款的則絕大多數(shù)都是壬戌、癸亥兩年所刻。而區(qū)別這兩年的印章,主要通過邊款文字的風格來判斷。壬戌年款字雖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了魏體風格,但還不是那么明顯。這從有壬戌年款的諸多款字中可以看出,此時更近于唐楷,起筆處略偏魏體。癸亥款則更近于魏體碑刻,這與他入京后大量接觸魏碑,并開始編纂《補環(huán)宇訪碑錄》和《六朝別字記》等書有極大關(guān)系。書風也從癸亥年開始出現(xiàn)本質(zhì)性的轉(zhuǎn)變,從顏體楷書轉(zhuǎn)為魏書。是印隸書刻漢畫像石圖案銘文,再刻《始平公造像》風格的北魏楷書款??梢悦黠@看出是已經(jīng)轉(zhuǎn)變了之后的魏體,這在壬戌年還不可能達到。畫像石及銘文,也是其到京城后才大量接觸到的,這些在福州和溫州都難見到。由此可推定是印刻于癸亥年。

劉銓福(附邊款)

1.7×1.7cm

9“劉銓?!?,款云:“吉羅庵刻印,為浙四家逸平品。因仿其意,呈子重先生,悲盦?!壁w之謙早年編纂過《補環(huán)宇訪碑錄》,稿大多散失,入都后經(jīng)友人溫元長勸而于癸亥年起重編,先后助者有沈均初、顧湘舟、胡甘伯、繆稚循、曹葛民、魏稼孫、溫元長、樊文彬、潘祖蔭、方可中及劉銓福?;蚴莿⑶笥。蚴菫楸硎靖兄x,趙之謙為劉銓福(子重)刻印三方,其中”大興劉銓福家世守印”款為“癸亥八月”。此印及“子重”署“悲盦”,未及年款,前文已述,署“悲盦”款的大多為壬戌、癸亥年之作。趙與劉相識在京,自然是癸亥年事,又“劉銓福”與“大興劉銓福家世守印”兩印風格一致??钜矊俟锖ツ旮裾{(diào),故此推論為癸亥年作。三印當屬同期作品。

壽如金石佳且好兮

(附原石 邊款 印面)

3.1×3.1cm

君匋藝術(shù)院藏


10“壽如金石佳且好兮”,款云:“沈均初所贈石,刻漢鏡銘寄次行溫州。此蒙游戲三昧,然自具面目,非丁、蔣以下所能。不善學之,便墮惡趣。悲翁并志?!壁w之謙癸亥年初抵京,弟子錢次行(錢松之子)沒有同往,留在溫州好友陳子余處,由陳代教其讀書,打算在北京落穩(wěn)腳跟后再帶其出來。這些曾致魏稼孫函中談及。前文印款詩中“行路難忘錢及朱”之“錢”,即指錢次行。當時想起這位弟子,便為他刻了幾方印。其中“錢式之印”款云:“悲盦自京師刻寄次行。癸亥十月雪中?!薄皦廴缃鹗亚液觅狻币挥‰m未刻年款,但當是同時所刻。趙之謙與錢次行之間無什么書信來往,因此趙多次在致魏稼孫信中問及錢式。兩年后錢式去世(年僅十八),趙之謙也并不知曉。乙丑(一八六五)科落榜后,趙之謙于秋季返回浙江老家。到達杭州始知此消息。在致沈均初函中說道:“錢次行竟不幸而夭。前年寄銀及印石無從收歸。叔蓋家僅存一孀,居弟婦,嗣后無人,可嘆也?!毙胖姓劶啊坝∈闭?,便是此指??芍怯∽饔诠锖ツ?。

大慈悲父(附原石 邊款 印面)

1.7×1.7cm

君匋藝術(shù)院藏

11“大慈悲父”,隸書款云:“南無阿彌陀佛。寫銅佛記之印。”無年款名款。甲子年初,趙之謙致魏稼孫函云:“……《銅佛記》已可成書。但不知閩中故家如陳功甫、陳頌南諸家曾有收藏否?望與仲修商,借拓寄來,補入為要……”約是年夏又致函魏稼孫云:“臘盡得小錢李銅佛像三尊,咸通間陽文造像磚亦得。雖快意而囊中空無有矣。樂安公主、秦江、王成三像為荄甫得。(筆者案,趙之謙于癸亥十二月二日為胡荄甫刻《樂安七佛之堪》并書額)武容雙觀音像(建德元年)、烏容女殘像為子重得。統(tǒng)計彼所藏佳者殆盡。今年又出一皇甫和(無年月)馬方為周云牧得。所不得者獨一《程顯忠》(元象二年,此像極精),又一武平、一開皇為遂生得。共送伊錢二百余千。各家度歲,室中皆對古佛矣??上卜瘛睆倪@兩通信可知,癸亥年底趙之謙、胡澍、劉子重、朱遂生等皆曾購得佛像。因此“各家度歲,室中皆對古佛”。為此,趙之謙于甲子年初撰成《銅佛記》,此印便是書成時所用印。故可知印刻于是年初。

石闕生口中(附邊款)

1.3×1.3cm


12“石闕生口中”,款云:“悲盦居士補訪碑錄成,刻以寓言?!薄堆a環(huán)宇訪碑錄》重編于癸亥春,成于甲子正月。趙之謙作自序一則,落款為“同治三年甲子正月”。此書由沈均初出資刻書,沈于甲子四月作跋文一則記其緣由。此印款稱“補訪碑錄成,刻以寓言”,則表明此印作于甲子正月,或稍后。

靈壽花館讀碑記(附原石 印面)

2.2×2.2cm

君匋藝術(shù)院藏

沈均初校金石刻之?。ǜ皆?邊款?印面)

1.2×1.2cm

君匋藝術(shù)院藏

已為朱志復有(附邊款)

2.1×1.7cm

受福富昌鏡室(附邊款)

1.9×1.9cm

13“積習未盡”,款云:“空諸所有,而不知止。積習未盡,告大弟子。無悶銘?!壁w之謙與荄甫于癸亥入都后與沈均初相見。是年八月,魏稼孫復自閩來。四人皆癖嗜金石,奇賞疑析,晨夕無間,一時遣興于金石,搜羅碑拓,考訂編纂,忘卻悲傷。為此,于癸亥年底刻“無悶”(款云:“癸亥居都下,刻以自嬉”),并于甲子年正式以“無悶”為號。他刻“不見是而無悶”款云:“悲盦居士甲子以后更號‘無悶’,刻此記之?!苯?jīng)查核《趙之謙印譜》,也證明癸亥年雖刻有“無悶”一印,但并無在邊款上出現(xiàn)使用例,而甲子年一年所刻印章,絕大多數(shù)署“無悶”款。乙丑年春有禮部試,或因為準備考試,年初未見有刻印例。之后,又因“得而復失”,直至八月中旬出都返鄉(xiāng),心情一直不佳,故也未見有刻。此后的印中,多署“撝叔”等,再也未使用過“無悶”款。由此可以推論,署“無悶”款者,皆為甲子年作品。是印語出自《補環(huán)宇訪碑錄序》,云:“陽湖孫先生纂《環(huán)宇訪碑錄》二十年,為書十二卷,目七千八百四十有九。書成之歲,當嘉慶壬戌。之謙后先生四十一年始求補錄,亦十九年矣。今計所得及一千八百二十有三,蓋四無一焉。舊稿再易,辛酉難后已棄去,剩碑目四五紙。斷闕訛羼,略具年月,積習未盡,恒以自隨……”序作于甲子正月,也可旁證,此印當作于序成之際,亦即甲子年初。是年署“無悶”而無年款者還有:“寶董室”朱文、“均初藏寶”朱文、“沈氏吉金樂石”朱文、“沈均初校金石刻之印”朱文、“鄭齋”朱文、“之謙”朱文連珠、“沈樹鏞”白文、“靈壽華館讀碑記”白文、“張少原”白文、“已為朱志復有”朱文、“受福富昌鏡室”“朱志復”白文等。

曹籀(附原石 邊款 印面)

1.4×1.4cm

私人藏

日載東紀(附邊款)

4.9×1.5cm

14“曹籀”白文、“日載東紀”朱文(款:“孝經(jīng)中黃讖宋書符瑞志引之。撝叔為葛民先生制印?!保?。曹籀(一八〇〇—一八七九),字葛民,號石屋等。自言為龔自珍定盦畏友,龔曾撰《縱難送曹生》一文以贈。曹曾為龔定盦刻書并為傳播其思想盡力。趙亦是龔思想的信奉者,喜愛龔的詩文,作品中多有所錄,因而與曹為忘年交。趙到杭州??妥〔芗?,為曹作書畫頗多。丙寅五月,趙為曹錄寫《縱難送曹生》一文長卷,文后鈐有“曹籀”白文、“日載東紀”兩印。由此可以推想此二印當作于同時期或稍前,且款字風格與此前后所刻相同,亦是佐證。

孫憙之印(附邊款)

1.7×1.7cm

15“孫憙之印”白文,款云;“同名漢印,為歡伯摹。撝叔?!睙o年款。己巳年(一八六九)冬,趙之謙刻“孫憙私印”,有年款,與此印極相似。“印”字幾乎完全一樣。這表明屬同一時期作品,且款字風格相同。為孫憙所刻同風格印章及款者,還有”孫憙”“宋井齋”兩印。另為其所刻“孫憙之印”“孫氏歡伯”,因無款,風格也不同,待考。孫歡伯,名憙,署宋井齋,陽湖(今江蘇武進縣)人,著有《宋井齋詩文集》。趙之謙與之交往頗早,為之作書畫篆刻亦多。同治六年(一八六七)二月致歡伯函頗值得一讀,茲錄于下:“……承詢書學,弟所得者不出包倦翁、張宛鄰兩家家法,所悟則有出兩家之法之外者。已撰《說柁》一篇,俟稿本寫定,再定后奉覽。處此時勢,而尚議此,亦不識時務之一端……尊書近大蘇,何不求其佳者學之。學必師古人,目前無足學也。弟體原包氏、張氏,而心慕手追在鄭文公。此漢以后第一人也。幸求而得之。取包氏、張氏之說,以為引進之階,日寫三百篆書以為報效之地,必能知所言之非過也。然而罵聲達墻外矣……”由此可知趙于書學之取舍,亦可知兩人深厚的過從。

說心堂

1.8×1.8cm

龍自然室(附印面)

2.7×2.7cm

上海博物館藏

16“龍自然室”朱文和“說心堂”朱文,無款。趙之謙辛未年(一八七一)初第三次入都,并于是年春第四次應禮部試,仍未考中。榜發(fā)后,遂呈請分發(fā)。為了順利被“分發(fā)”,趙之謙向朋友借款以湊足“捐數(shù)”,買官去江西。辦手續(xù)過程中,自然少不了要位居高官的潘祖蔭的種種關(guān)照。本來潘對趙的學識是非常認可的,在以往的家宴中“恒置諸賓席之首”,因此潘也很重用趙。因榜后趙之謙本無具體事務,潘多讓其為自己搜羅宋元版古書籍以及考訂金石文字,也請其刻制印章等等。直至壬申三月底出京,趙一直為潘奔跑于琉璃廠等各家書肆古董店。此際,趙致潘的書札極多。臺北故宮和國家圖書館各藏有致潘書札數(shù)十通,皆為此際信札,且絕大多數(shù)為搜羅情況匯報之類的內(nèi)容,也談及為潘刻章及書寫聯(lián)額等事。在致潘函中有云:“‘龍自然室’印先繳上,兩額當遣丁去取。未初,準入城訪書,傍晚再報?!庇肿髯⒃疲骸坝糜〔环潦种?,墊紙亦不礙厚,以深故也?!薄啊f心堂’印呈上。泥潦不克趨謁。未識閣帖釋文已取得否。秦宜亭有洪更生聯(lián),句為:‘郭林宗有書五千卷,鄭康成飲酒三百杯’,天然漢學居楹帖也。惜其蒙弱,遲日當書以呈教也?!庇纱丝芍褒堊匀皇摇焙汀罢f心堂”皆刻于辛未年。出都前,趙為潘刻印頗多,其中大部分刻于是年。”宋本”“元本”兩方連珠印,因是年有用例,故也推定為是年刻。此外,”面城堂”“如愿”,從款字與稱謂觀當亦屬是年所作。

稼孫所拓(附原石 邊款 印面)

0.8×0.8cm

君匋藝術(shù)院藏


17“王懿榮”白文,無年款。為王懿榮刻印還有“福山王氏正叔藏書”,款署同治十一年(壬申)(一八七二)。從款字觀,兩方幾乎相同。故可推為同期之作。趙之謙約在同治八年(四十一歲,王懿榮二十四歲)在京與王相識。趙致魏稼孫函云:“都中新交王蓮生,山東福山人,大訪碑刻。弟出都時,渠方遣人至海畔,覓《楊舉祠碑》,不知得否,未見信?!薄啊缎‖槶h(huán)筆記》俟入都后再寄”云云。書札署“二月四日嘉興舟中作”。趙之謙于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四月歸故里,同治十年初再次入都,“二月四日”在嘉興者,惟同治九年(一八七〇)是也。據(jù)此可推想信札寫于同治九年(書風亦合)二月四日?!岸贾行陆弧?,也就是指同治八年四月歸故里之前。趙于同治十年第三次入都后,與王懿榮常有來往。潘祖蔭招飲,亦多同席,趙致潘祖蔭信中亦有提及:“因王蓮生不來,不曾進城往謁”等。此印刻于離京赴江西任前,用作留別。

賜蘭堂(附印面)

7.3×4.5cm

上海博物館藏



18“賜蘭堂”朱文,無年款。潘祖蔭于光緒八年(一八八二)三月廿九日、十月初八日兩次得慈禧畫蘭,因名“賜蘭堂”,并致書趙刻印。趙刻后作款云:“不刻印已十年,目昏手硬。此為潘大司寇紀皇太后特頒天藻,以志殊榮,敬勒斯石。之謙?!币蚺说觅n有具體年月,故知此印亦為光緒八年之作。趙之謙自壬申年(一八七二)離京赴江西任后即“誓不操刀”,不再刻章。十年后,潘祖蔭命刻,才有了十年間唯一所刻,也是其一生中最后一方章。
上述推論,多有確證,但是粗簡難免,有些仍俟補定。
根據(jù)推論,再結(jié)合有年款的一百多方章,我們便能清楚的理出趙之謙刻印的歷程??梢员容^明顯地看出趙之謙刻印的高峰期是壬戌年到甲子年的三年間(三十四——三十六歲)。
壬戌年趙在福建遇魏稼孫。魏為其集印譜,促使他集中大量刻印,直到兩年后《二金蝶堂印譜》完成。期間,趙從福州回到溫州,繼而赴京趕考,遇沈均初,加上老友胡澍,四人皆“癖嗜金石,奇賞疑析,晨夕無間”,他們有共同的愛好。使他在這三年中為魏稼孫、沈均初、胡澍等好友及學生刻下了一百多方精品,加上七十余方自用印,計刻了兩百多方。(為魏稼孫刻二十多方,胡澍近二十方,沈均初三十余方,自用印七十余方)占傳世趙之謙印章的一半多??陀^上講,是為補足《二金蝶堂印譜》,加上魏稼孫催促,胡澍、沈均初等篆刻愛好者及好友的請求,不得不刻;而從主觀上講,他是真心喜歡篆刻,某種意義上說,他是有意識地要與古人比高低,開新風。這些在他的邊款和書信中都有體現(xiàn)。然而,作為封建底層知識分子他畢竟是把科考看得更重,把為官封爵、光宗耀祖作為人生目的和一生的追求。便是為了能夠“光宗耀祖”。這是那個時代所決定的,也是封建社會文人的必然歸宿,命運如此,世道如此,趙之謙也不能例外。當魏稼孫編迄《二金蝶堂印譜》,趙題“稼孫多事”四篆書,并自序云:“稼孫竭半載心力,為我集印稿、鈔詩、搜散棄文字,比于掩骼埋胔,意則厚矣。然令我一生刻印賦詩學文字,固天所以活我,而于我父母生我之意大悖矣。書四字儆之。”初看,以為戲言,或以為是故弄玄虛,甚至以為是得便宜賣乖,而當我們了解他一生的情況后,就會知道,這是他一生中最能表達其心緒的一幕,讀來很有一種凄涼感。

漢學居(附原石?邊款 印面)

4.6×4.5cm?

上海博物館藏


十年趕考,四次禮部試均告失敗之后,四十四歲的趙之謙心灰意冷,轉(zhuǎn)求實務,呈請以國史館謄錄議敘知縣分發(fā)江西,最終滿足了一個窮知識分子為“光宗耀祖”而當官的最低愿望——去當一名七品芝麻官。名義上是委任,實際上是買官。為此而籌借的資金,到死也沒能還清。科考的失敗,完全有理由令他對這幾年沉醉于金石作出反思。雖然這只是猜測,但客觀上,我們再也沒能看到趙之謙在此之后有如上三年間于篆刻藝術(shù)的“勇猛精進”了。我們也沒能找到此后署“無悶”的作品,這也可以說明一切。
四十四歲后,本該是他印風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但是他不但沒有好好發(fā)揮,反而徹底放棄了篆刻。我們不能不為他感到惋惜,畢竟他是在盛年息刀的,他完全有能力做得更好。這是趙之謙的一生的憾事,也是篆刻史上的一件憾事。將趙之謙放進篆刻史,可以肯定他代表清代篆刻的巔峰。這是客觀事實。然而于這位偉人自身,卻是所求非所愿,從某種意義上說,欲是所求非所愿。





《中國書法》雜志2020年03期本文排版內(nèi)頁(部分)

本專輯所刊圖版力求全面展現(xiàn)趙之謙各個時期的篆刻精品,君匋藝術(shù)院、上海博物館、上海書畫出版社諸位同仁克服疫情影響,向我們提供了第一手的、非常珍貴的資料,謹在此一并表示誠摯的謝忱!

監(jiān)制:趙際芳

編輯:張 莉 葛復昌

新刊|《中國書法》2020年03期預覽

《中國書法》| 印外求印:趙之謙篆刻特輯(一)

《中國書法》| 印外求?。黑w之謙篆刻特輯(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趙之謙的篆刻(四)
為600年來篆刻人開門徑無數(shù)!趙之謙《二金蜨堂》原色印存高清賞
飛鴻堂印譜|卷三
歷代篆刻大師說印
承接拓邊款業(yè)務!國展投稿不會拓邊款?交給金石印坊!
展品介紹 | 《黃秋盦印譜》的特殊意義(韓天衡)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