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印章(珠)?
“人們總是想要留下自己的印記……”
——《最初的印跡》,多米尼克·科隆
圖特摩斯三世的登基名
印章(珠)之小往往不逾寸,卻彰顯著個人的存在,濃縮了個人的審美、權(quán)力和信仰。印章(珠)的誕生更早于文字,它通過圖像語言表達了印章使用者的身份和意圖,而這種特殊的表達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羅馬的戒指
從世界范圍來看,印章(珠)的使用已有七千至八千年。自懵懂初開之時,至開明聞達之今日,它們伴隨著人類文明走過滄桑巨變,見證王朝興廢,是歷史的一只不易磨滅的眼睛。即使城垣敗頹、雕像殘損,它們的光輝依然不減,刻痕依然深刻。它們?yōu)槲覀兲街切┕爬隙衩氐奈拿鞔蜷_了一扇窗口。
殷墟出土的中原最早印章,距今已有三千余年歷史,然相比淵源古老的域外印章(珠)則尚是后輩。
印章(珠)不是中國的產(chǎn)物,是在西亞和北非地區(qū)作為印章來用的。中國的印章印在紙上,用顏色表現(xiàn)印文的內(nèi)容。但在沒有紙的古代,并非是用顏色來表現(xiàn)印章內(nèi)容的,而是將印章印在泥上,通過凸凹的紋飾來表現(xiàn)。
為什么印珠值得收藏?
印章(珠)對于中國的傳統(tǒng)收藏品類來說是全新的東西,但是它非常值得收藏:
第一,它在中國有4000~5000年悠久的歷史;
第二,它的材質(zhì)珍貴,有玉髓、瑪瑙、水晶,甚至于紅寶石、藍寶石;
第三,它的工藝精湛,相對于二維效果的印章,這種印章(珠)的效果是立體的。這種印章(珠)陰刻多,陽刻少。陰刻的地方印下去,效果是突起的。
再者,它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也非常豐富。有人與人交流的,狩獵的,也有當時首領(lǐng)的頭像。
另外這些印珠比較小巧,可以做成裝飾佩戴,比如戒指、手串、項鏈。它的存世量不多,尤其是一些經(jīng)典印章(珠)樣式會更少。
在中國,這類印章(珠)收藏剛剛開始,正是一個入藏的時機,隨著人們對印章(珠)的逐漸了解,它的價值也會逐漸上升。
有趣的印章(珠)發(fā)展史
印章(珠)又叫印珠,它是隨著人類對于私有物品的占有權(quán),或者標識權(quán)的需求而誕生。其實我們也可以將其理解為私有制的誕生。隨著人類社會系統(tǒng)越來越復雜,在兩河流域最早誕生了一種復雜的印章(珠)形式——滾筒印章。
這枚印章(珠),表面看,其實看不清楚它上面刻的什么內(nèi)容,但是當我們在黏土上,將內(nèi)容滾出來以后,一幅比較復雜的場景就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在舉辦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里面展出一塊兩河流域的展品,叫做大洪水泥板。大洪水泥板所記錄的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史詩,叫吉爾伽美什史詩。而這顆印章(珠)所對應的年代,其實是跟大洪水泥板所描述的年代是一致的,都是描述了吉爾伽美什和自然界力量斗爭的過程,以及他的一些英雄事跡。
'大洪水'泥板
吉爾加美什立像
也就是說這樣一顆印章(珠)上面,它與當時產(chǎn)生的文學、藝術(shù)相對應,記錄下了人們對他們所存在的世界、他們的神話以及他們宗教的理解。
跟吉爾伽美什同時期,在非洲的北部也出現(xiàn)了一個偉大文明,他被稱為埃及。然而他們使用的是紙而不是泥板來作為書寫工具,所以與之對應的印章就是跟我們今天更為相近的平面式的印章。
埃及人相信,人在死后會進入一個新的生與死的循環(huán)。代表重生的循環(huán)的一種特殊的符號就是我們所說的圣甲蟲,我們可以看到這顆印章(珠)是甲蟲的外形,底面上雕刻著埃及標志性的形象獅身人面獸,又稱為斯芬克斯。
其它一些圣甲蟲上面也雕刻著非常有意思的圖案,這枚印珠當中也雕刻了一只圣甲蟲,它的底下雕刻著一個圈,圈里面刻著三個象形文字一樣的東西,這個其實是當時一位法老的名字,叫圖特摩斯三世,所以它其實對西亞考古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埃及之后,地中海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些非常偉大的文明——希臘和羅馬。在羅馬時代,對于整個世界發(fā)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絲綢之路的開通,西方的很多文化經(jīng)由絲綢之路影響到了東方的國度。
這顆珠子上面雕刻了一頭牛,它以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轉(zhuǎn)過頭,出土的位置我們認為是今天阿姆河一帶。它就是絲綢之路上商品和文化同步傳播,并向東擴散的結(jié)果。
在中國和羅馬之間,有一個強大的文明是波斯。波斯人其實是絲綢之路上比較活躍的貿(mào)易商人。波斯人也制作了很多非常漂亮的印章,因為印章是用于貿(mào)易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物品。比如這一顆就是在公元前四五百年的時候波斯人制作的。它上面雕刻了一個國王,手里抓住了兩個獅子。
國王和神獸搏斗
下面這顆印章(珠)的年代會稍微晚一點。是在公元后的兩三百年到公元后六七百年,相當于中國的南北朝到唐代這段時間。在上面也是雕刻了非常奇特的形象:一頭長著翅膀,有著人臉的牛,也就是波斯人信仰的拜火教當中的神獸形象。
印珠的制作工藝?
判定印章珠的時期,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打孔工藝。希臘時期或者鐵器時代,打孔的技術(shù)非常好,在國際學術(shù)上統(tǒng)稱的一種工藝叫坎貝工藝,這跟我們中國的漢代比較像,比如天珠的孔就是用這種傳統(tǒng)工藝打的。
坎貝(Cambey)是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地名,一直出產(chǎn)優(yōu)良的的瑪瑙和玉髓礦藏。它也是后印度河谷時期的珠子制作中心。最早期的瑪瑙改色和鑲蝕工藝都在印度河谷文明,公元前2600到公元前1900年,擅長各種材料的珠飾制作,工藝發(fā)達。特別是紅玉髓等硬材料珠飾的打孔工藝非常成熟。印度河谷文明崩潰后,主要的珠飾制作中心轉(zhuǎn)移到了古吉拉特地區(qū)。坎貝其珠飾制作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至今。
再說雕刻技術(shù),早期的很多滾印其實都有一些手滑的痕跡。 青銅時代以后,有了砣的使用,西方比中國可能要早很多年。
當時雕刻這些印珠的人,他們是遺傳性的近視眼,他們沒有鏡子,也是一脈相承的傳承。在大英博物館和大都會博物館的一些希臘時期的印章,上面往往會有作者署名,這些作者的名字往往又跟古代錢幣上的作者名字是一樣的,這就說明當時這種凹凸的藝術(shù),在早期是有聯(lián)系和血脈的。
下面這顆印章(珠)的紅色是比較鮮明的,我們知道,如果它加溫以后,二氧化鐵的成分會析出,顏色會變的更鮮艷。
誰在收藏印章珠?
印章(珠)是研究古文明藝術(shù)、歷史和宗教的重要實物資料,自然也是西方博物館和重要私人收藏趨之若鶩的對象。尤其如世界六大博物館,所藏印章(珠)往往逾千顆。古典時代和中世紀之后的域外印章,多以珍貴寶石為載體。而如古埃及、古代兩河流域、印度河谷、古代中亞的印章,在工藝上也多匠心獨運。是以國際上往往美譽其為Gem(珍寶),以昭示收藏者對這一門類的珍愛。
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家拍賣行蘇富比和佳士得,佳士得九幾年的一場滾印專場拍到了46萬美金,是被美國摩根圖書館收藏的。蘇富比摩爾家族的一些印珠是被大英和大都會博物館所收藏的。
中鴻信二十周年春季拍賣會
泥封千年——世界古文明印章展
時間:2017年4月26日至30日
地點: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中鴻信二十周年春季拍賣會 專家講座信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