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段子鋪的第76次推送。
長期堅持原創(chuàng),終于獲得原創(chuàng)保護功能了~
希望大家繼續(xù)支持~
寫在前面:
這是一篇小六很年輕很年輕的時候?qū)懙淖x書筆記。所以又幼稚又嚴肅。由于俄羅斯打擊了土耳其,所以西亞又火了,應景一貼~順便試試原創(chuàng)保護功能~
西亞考古歷程
在1842年以前,歐洲人也曾對西亞有過發(fā)掘,如1616年意大利人德拉.瓦萊,1784年法國的博尚,還有1811年英國的里奇等。盡管他們有一些有益的發(fā)現(xiàn),但他們的發(fā)掘還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考古發(fā)掘,其發(fā)掘具有共同的特點:隨地亂掘以尋求珍貴文物。也就是說還是很具有探險掘?qū)毜膫髌嫔?。但他們的“發(fā)掘”標志著收集地表文物為主的古物學向以挖掘地下遺存為主的考古學的過渡。1840年到1870年是考古學形成的重要時期,萊因普魯士的杜塞爾河畔發(fā)現(xiàn)了尼安德特人的頭蓋骨——當時發(fā)現(xiàn)的最接近猿的人類遺??;英國人彭杰利對德文郡肯特洞和布里克薩姆港的發(fā)掘證明了早期人類與絕滅的哺乳類動物共存的觀點,并在越來越多的地質(zhì)學家的發(fā)掘中得到印證,而更加證明了此時提出的達爾文的進化論;同時,丹麥考古學家在十九世紀初用類型學和比較民族學方法提出的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三期說理論在歐洲廣泛傳播……而此時西亞的考古進入了英雄時期:法國派往摩蘇爾的副領事博塔在豪爾薩巴德(即薩爾貢二世建立的新都)發(fā)掘出大量雕刻的石板、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以及巨大的人面飛牛石雕等藝術品,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同時,萊亞德則開拓了英國發(fā)掘西亞遺址的道路,他在尼姆魯?shù)碌陌l(fā)掘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此后,英國羅林森在經(jīng)費短缺的情況下,開發(fā)了一系列重要的西亞遺址,如尼尼微,尼普爾,烏魯克,烏爾,埃利都等等,把這個時期的西亞考古推向了一個高潮。在開發(fā)了眾多遺址之后,羅林森又開始了對貝希斯敦銘文的解讀工作,推動了楔形文字的的解讀和阿卡德語的研究。
這一時期對西亞的發(fā)掘,引起了歐洲的廣泛關注。萊亞德所著的《尼尼微》銷路極廣,每一次西亞考古學家演講都會是座無虛席,貴族夫人們以不懂考古為恥,人們對于考古的熱情超乎我們的想象。但實際上,此時的考古仍很不成熟,其還沒有擺脫挖寶的動機,考古的方法也很不科學,而民眾對于考古的熱情,倒不妨看作是一種對探險精神和追尋寶藏的狂熱,因此,這一時期對尼板和陶片的忽視是令人遺憾的。但無可否認,這個時期的西亞的考古獲取了大量的精美文物,而考古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本國政府對西亞考古的大力支持和庇護。而在此期間,發(fā)掘工作又是如此的混亂,以至于盜墓事件頻繁發(fā)生,運輸事故使大量文物葬身海底,發(fā)掘的挖寶性使得許多遺址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探究。但這畢竟是一次所獲甚多的開端。
(尼尼微想象圖)
1870年到1900年,是考古學的成熟時期。理論上,德·莫爾薩迪等考古學家對石器時代進行了分期,在1875年,德·索吐奧拉侯爵在西班牙發(fā)現(xiàn)了洞穴藝術——黑色繪畫,同時期,施里曼對愛琴海考古及史前史的研究(挖的就是特洛伊)也取得了順利的進展。在前一時期的考古中,西亞的考古取得極多的實物,在這一時期,迫在眉睫的任務則是,整理已經(jīng)取得的材料。因此這一時期考古發(fā)掘的則是以英國的史密斯尋找洪水泥板為開端的,接下來英國所進行的考古發(fā)掘更注重泥板之類的文字材料,而不再僅僅是探尋文物,從這一考古的目的來講,筆者認為,西亞的考古已經(jīng)開始步入了正軌,開始有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踏上了自己的方向,擔負起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英國考古學家發(fā)掘的成千上萬塊泥板(有文字哦~),為復原美索布達米婭的歷史提供了可靠而全面的資料,為楔形文字的破解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而德國的科爾威德在發(fā)掘巴比倫的過程中則創(chuàng)造出一套揭露遺址的方法,為西亞考古學奠定了基礎。美國的班克斯善于發(fā)掘古代建筑,特別善于辨別各建筑部分的功能。他還繪制了遺址圖,標出了阿達布遺址的十二個土丘的相對位置,同時把土丘編了號,大大提高了記錄的準確性。
(西亞遺址)
當然這一時期的考古依然無法擺脫人們對于物質(zhì)的追求,并不是每一個發(fā)掘這都是真正懂得考古意義的考古學家,金錢往往能令更多的人狂熱——包括狂熱地發(fā)掘。史密斯之后的考古者,仍有許多人抱著一探寶的目的在美索布達米婭搜尋,因此他們的發(fā)掘給西亞的遺址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和破壞。不過不管目的如何,他們再一次獲得了豐富的文物。而這一時期西亞考古也由原先的英法兩國擴展為英法德美土五國。這一時期對泥板的關注,以及德國人與美國人所探索的考古學方法,應該說是西亞考古的極大進步。
(泥板文書)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后的考古學真正的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和位置,不是探寶,更不是盜墓,而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和人文的精神復原人類歷史的一項高尚的人文科學。德國成立的德國東方學會組織的西亞考古隊于1899年到達巴比倫考古,這是那時西亞考古歷史上水平最高的一支考古隊伍,領隊科爾德威在對上一時期的論述中已經(jīng)提到過,他是資深的建筑師藝術史家和考古學家,該考古隊中還有優(yōu)秀的亞述學家,著名的建筑師等。而此次考古的目標也相當明確:一是進一步了解古巴比倫人為墻表上釉的技術,二是加深對巴比倫尼亞政治和文化史的了解,三是用科學方法揭示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的宮殿的建筑特點。從其考古的目標來,復原歷史,是西亞考古越來越重要的目標并逐步成為主要目標,而研究古代建筑特點,更具有劃時代意義,大大拓展了考古的外延。一戰(zhàn)以前,英法美等國的西亞考古也逐步向科學的方向靠攏,只是德國在西亞的考古所取得的成就更大一些,這和學術機構的參與,亞述學的發(fā)展,以及豐厚的資金保障是分不開的。等到一戰(zhàn)以后,西亞科學考古更是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英國考古學家吳雷(順便,他的助手馬洛溫的妻子,名叫阿加莎·克里斯蒂)對烏爾的發(fā)掘,1922年吳雷在對烏爾一些墓葬進行挖掘之后,停止了挖掘,經(jīng)過了四年的積蓄力量,于1926年開始了對烏爾的連續(xù)不斷的發(fā)掘。從1922到1934年的十二年中,吳雷運用地質(zhì)學等方法,發(fā)掘出了烏爾王陵,出土了豐富珍貴的文物;發(fā)現(xiàn)了洪水沉積層,為蘇美爾神話和《圣經(jīng)》中的洪水故事提供了考古證據(jù);發(fā)掘出了烏爾塔廟,為古代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條件;同時,又有大量的各個時期的泥板出土,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這一次發(fā)掘,是大英博物館和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聯(lián)合進行的,充分發(fā)揮了國際合作的優(yōu)勢。
(烏爾王陵)
這一時代的考古成就可以說是前面時代所難以比肩的,考古方法的科學化,珍貴文物的大批發(fā)掘,古代建筑的出土和研究,古代楔形文字的解讀,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主要得益于地層學的不斷完善,各國對考古本身的日益理性的重視,考古隊伍組建的科學化和正規(guī)化,以及加強國際合作,人們對于考古的認識也達到了新的高度。吳雷在主持發(fā)掘中,就一直把再現(xiàn)歷史作為發(fā)掘的主導思想,這顯然遠遠高出挖寶探險的指導思想。此時的考古技術有很大進步,而烏爾的發(fā)掘是整個現(xiàn)代考古技術上值得一提的典范,其中最突出的技術成就可以說是復原一些早已朽壞的器物。而從調(diào)查技術上來講,近東的田野調(diào)查為整個考古學都提供了豐富的經(jīng)驗,而對近東的空中攝影,更是運用新技術把考古的調(diào)查手段拓展。總之這一時期的西亞考古體現(xiàn)了對世界考古的發(fā)展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對中國考古的啟示
西亞考古學主要由古物學發(fā)展而來,地質(zhì)學方法,田野考古技術,以及地理分析方法,是現(xiàn)代考古學的重要手段。在考古學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也有金石學,即研究金屬器物和石質(zhì)器物上的文字,以獲得史料。在20世紀初,疑古派顧頡剛對史料的質(zhì)疑,使著名學者王國維投入到對甲骨文的研究之中,而甲骨文來源于龍骨,雖不是考古發(fā)掘而來,但也是一種考古資料。王國維研究甲骨的成就,應該屬于對考古資料分析的范疇,可以說開中國考古之先聲,打破了以往學者一味沉浸于史料的研究和訓詁學,開辟了歷史學研究的新方法。等到安特生主持中國的仰韶村發(fā)掘,中國真正的考古學出現(xiàn)了。中國的歷史與西方有不同之處,中國的歷史更注重時間的綿延性,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史籍資料,而且中國的文字最初就是用來記述與政治活動密切的占卜活動,研究這樣的史料更有利于古代政治生活的復原。從這個意義上講,對于再現(xiàn)歷史這一目的,中國的考古分析比西亞考古更有優(yōu)勢,西亞的考古只有難解的楔形文字作為史料,大量的考古分析工作更有難度。中國的考古發(fā)現(xiàn)還可以通過與史書的印證,獲得更準確的考古復原信息,而西亞的考古則因為缺乏文字資料而難以做到這一點。
但目前中國考古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首先,對得天獨厚資源的運用尚不充分。兩種歷史研究者(姑且把考古者也納入歷史研究者的范圍),或偏重于實物研究,或偏重于考證訓詁,在兩者的結(jié)合方面尚不夠完美。而西亞的考古,雖然缺乏文字資料,楔形文字難以解讀,但是還是有大量的解讀者努力做楔形文字的研究,而這些解讀者往往本身就是考古學家,這就充分的利用了文字資料和實物。中國的考古學如果想要有真正的突破,還需要熟讀史料的學者和嫻熟的田野考古工作者的充分合作,和互相重視。
其次,中國的考古技術并不落后,本國也有充分的遺址需要挖掘,但是還是有眾多的考古遺址無法發(fā)掘,一方面,文物保護技術的落后使躍躍欲試的考古學家不敢輕易開掘,另一方面,資金的匱乏和各類限制使考古工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這里所指主要是研究資金和保護資金。這既需要政府的重視,市場的開發(fā),也需要靠考古工作者充分合理的利用資金,在我國目前的條件下,撥給考古大量的資金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考古工作者自己合理的規(guī)劃。從西亞考古的過程來看,英國政府早期對考古工作也是相當冷淡的態(tài)度,萊亞德的啟動資金只有60英鎊,而羅林森則更是充分發(fā)揮他的理財才能,才發(fā)掘了西亞的眾多遺址。
再次,中國大眾對考古的關注程度。中國大眾更關注的是一件文物的價格,而不是考古本身,一塊泥板很難引起國人的興趣,大概目前國人對考古的激情還難以達到150年前歐洲人對考古的關注。1870年,英國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的管理員帕克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考古學將成為牛津大學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我相信總會有這么一天的,到那個時候,在這個博物館的幫助下,任何一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會以不懂得考古學為恥。……在這件事情上,女士們已經(jīng)走到前面去了,建筑學或是考古學現(xiàn)在成為青年女子教育課程中的一部分,我在社會上曾多次觀察到,衡量一個青年女子是否受到高等教育的一個標準就是看她懂不懂考古學,我們貴族的姑娘們一般都受到過最好的教育,他們差不多都很熟悉考古學?!比R亞德的著作《尼尼微》風靡一時,另一本考古著作《遠古人類的存在》在九個月內(nèi)發(fā)行了三版,考古內(nèi)容的文章覆蓋了流行雜志。而目前我國民眾對于考古雖有所好奇,但誤解頗多,對于真正的考古基本上還是持否定態(tài)度,“考古無前途”的思想不僅深深扎根于普通民眾的腦海,甚至在一些高等學府也是根深蒂固。在中國這樣擁有五千文明的悠久國家中,考古學卻得不到其應有的尊重,這無疑是讓人感到可悲的。在西亞的考古學者還可以利用這樣一種氛圍,為自己籌措資金。而在中國,民間籌資考古無異于一個幻夢,這就讓考古工作更加舉步維艱??脊诺囊饬x被忽視和淡漠,不使考古本身的悲哀,而是中國人遺忘歷史、遺忘過去的悲哀,更是國人精神空虛,背叛從前的悲劇。
最后,實質(zhì)上,考古不僅僅是一門人文學科,它更是一個需要多種能力的交叉學科,中國的考古還需要進一步與多種學科交叉發(fā)展,正如同西亞考古的歷程中,引入了地質(zhì)學方法,新的技術手段,與自然科學和民族學的結(jié)合,對于考古隊古代社會生活場景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以阿加莎為首的開明女性寄予了西亞考古學家以真正的慰藉。這是值得我國男性與女性仿效的~)
結(jié)語
西亞考古在考古學一百五十年的發(fā)展中占有無可取代的作用,從挖寶探險升華為一種風靡歐美的人文科學,對于我們有所借鑒的,也許并不只是技術上的和知識上的,思想上對于考古的縱深認識,也許對我們今天考古工作者堅信自己的崇高使命,堅持對考古深入細致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和啟示
美索布達米亞有著輝煌的歷史,古老的中國也有著燦爛的歷史,這一切都需要考古者,把曾經(jīng)復原,讓我們?nèi)祟惸軌蚩辞遄约旱谋驹?,讓歷史感在內(nèi)心的深處彌漫,讓人們在喧囂的今天,獲得心底永久的平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