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中醫(yī)病名,有外風和內風之分,外風因感受外邪(風邪)所致,在《傷寒論》名曰中風(亦稱桂枝湯證);內風屬內傷病證,又稱腦卒中,卒中等。現代一般稱中風,多指內傷病證的類中風,多因氣血逆亂、腦脈痹阻或血溢于腦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蹇不語,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為主要表現的腦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變化快,如風邪善行數變之特點的疾病。這里介紹的為類中風(腦卒中)。
病因病機
本病病因較多,從臨床看,以內因引發(fā)者居多。中風的發(fā)生,歸納起來不外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外風)、痰(風痰、濕痰)、氣(氣逆)、血(血瘀)六端。
1.情志郁怒
五志過極,心火暴甚,可引動內風而發(fā)卒中。臨床以暴怒傷肝為多,因暴怒則頃刻之間肝陽暴亢,氣火俱浮,迫血上涌則其候必發(fā)。至于憂思悲恐,情緒緊張均為本病的誘因。
2.飲食不節(jié)
過食肥甘醇酒,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郁化熱,引動肝風,夾痰上擾,可致病發(fā),尤以酗酒誘發(fā)最烈。
3.勞累過度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煩勞則張”,即指人身陽氣,若擾動太過,則亢奮不斂。本病也可因操持過度,形神失養(yǎng),以致陰血暗耗,虛陽化風擾動為患。再則縱欲傷精,也是水虧于下,火旺于上,發(fā)病之因。
4.氣候變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與季節(jié)氣候變化有關。入冬驟然變冷,寒邪入侵,可影響血脈循行。正如《素問·調經論》說“寒獨留,則血凝位,凝則脈不通……”。其次早春驟然轉暖之時,正值厥陰風木主令,內應于肝,風陽暗動,也可導致本病發(fā)生。
5.血液瘀滯
血瘀的形成多因氣滯血行不暢或氣虛運血無力,或因暴怒血蘊于上,或因感寒收引凝滯,或因熱的陰傷液耗血滯等,本病的病機多以暴怒血蘊或氣虛血瘀最為常見。
辨證灸療
《金匱要略》根據病情輕重,病邪深淺。提出了“中絡”“中經”“中腑”“中臟”的分類方法。論曰:“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邪在于腑,即不識人;邪在于臟,舌即難言,口吐涎”。這種證候分類方法對我們現代分中風為中經絡、中臟腑論治有很大影響。
急性期分中經絡與中臟腑。其中中經絡分陰虛陽亢、風陽上擾,痰熱夾風、橫竄經絡兩種證型;中臟腑分閉證(陽閉、陰閉),脫證兩類。其辨治如下:
癥狀表現:平素有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腰酸腿軟等癥。繼則突然一側肢體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語蹇;癥狀由輕轉重,但神志清晰。舌質紅、苔白或薄黃,脈象弦滑或弦數。
灸療原則:平熄內風、滋養(yǎng)肝腎。以取足少陽、手少陽、足厥陰、足少陰經**為主。
灸療處方:風池、外關、太沖,太溪、三陰交。
方義說明:風池、外關熄上逆之風陽;太沖平熄肝風而養(yǎng)肝陰;太溪、三陰交以滋腎水而柔肝木、瀉標實而補本虛。數**配合,共奏平肝熄風,滋養(yǎng)肝腎之功效,則病自愈。
灸療方法:
艾灸儀每次選4--5**,每**灸30--40分鐘。10--15次為1療程。
癥狀表現:突然半身不遂,周身麻木,口歪眼斜,口角流涎,痰多而粘,頭暈或痛,朦朧嗜臥,或微發(fā)熱,大便干或秘結,舌蹇,語言不利。舌苔黃膩,脈弦滑,偏癱側脈多弦滑而大。
灸療原則:化痰熄風,疏通經絡。以取督脈、手足陽明、足少陽、足厥陰經**為主。
灸療處方:百會、合谷、曲池、陽陵泉、豐隆、行間。
隨癥加**:①身熱者,加大椎;②便秘者,加支溝、足三里;③舌蹇者,加廉泉。
方義說明:百會清腦升陽;曲池、合谷、陽陵泉、行間通經活絡;豐隆祛痰化濁;支溝,三里通腑導濁;廉泉收引津液。諸**合用,以起化痰熄風,疏經活絡之效,病可痊愈。
灸療方法:
艾灸儀每**每日1次,10--15次為1療程,每次灸30--40分鐘。
艾灸期間適當休息,減少談話,如局部起水泡,謹防感染,忌食辛辣等。
癥狀表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禁不開,兩手握固或抽搐,大便秘結,小便不通,肢體強痙。重者面赤氣粗,身熱煩燥,半身不遂,舌苔黃膩,脈象弦滑有力。
灸療原則:醒腦開竅,清熱熄風。以取督脈、手足厥陰、手陽明、足少陽經**為主。
灸療處方:人中、中沖、勞宮、合谷、行間、足臨泣。
隨癥加**:①口禁不開者,加頰車、下關;②身熱者,加曲池。
方義說明:人中、合谷醒腦開竅;中沖、勞宮清心熱而醒神昏;行間、足臨泣平熄肝風,降氣血之上逆;加下關、頰車以開口噤;加曲池以退熱。
灸療方法:
艾灸儀每次選3~6**,每**灸30分鐘,每日灸1次,10--15此次為1療程。
癥狀表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兩手握固,肢體強痙,大小便閉,神志欠清,語言不利,痰涎壅盛,面白唇黯,靜臥不煩,四肢不溫。舌苔白膩或垢膩色灰,脈象緩滑。
灸療原則:溫宣開竅,化痰熄風。以取督脈、手足陽明、任脈,足厥陰經**為主。
灸療處方:人中、合谷、中脘、足三里、豐隆、太沖。
方義說明:人中、合谷醒腦開竅;中脘和胃降逆;足三里疏風化濕,通經活絡;豐隆化痰濕,清神志;太沖燥化水濕。諸**配合,共奏開竅、化痰、熄風之功。
灸療方法:
每次選4-5**,每**灸30分鐘,10--15次為1療程。艾灸期間適當休息,減少談話,忌食辛辣等。
癥狀表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面色蒼白,手撒肢冷,鼻鼾,呼吸微弱,汗多,二便失禁,肢體癱軟。舌淡質萎,脈象細微欲絕。
灸療原則:救陰回陽固脫。以取督脈、任脈、足少陰經**為主。
灸療處方:人中、素髎、神闕、關元、涌泉。
隨癥加**:①虛汗不止者,加陰郄、后溪;②小便失禁者,加中極、三陰交。
方義說明:人中、素髎二**,有良好的升壓強心挽救虛脫作用;神闕乃真氣所系,關元為三焦元氣所出,聯系命門真陽,重灸此二**為回陽固脫之要法;加補涌泉水**,陰中求陽;陰郄、后溪以止汗;中極、三陰交以固澀小便。
灸療方法:
每次選3~5**,每**灸30分鐘, 10~15次為1療程。
此期余邪未凈,正氣虛弱,如果前者未平復,勢必影響后期的治療,因此清理余邪,扶助正氣非常必要,處理得當可以減少后遺癥狀。
癥狀表現:神志有時欠清,面色赤紅,心煩不安,甚則躁動,口干舌燥,大便秘結,夜間失眠,盜汗,肢體癱瘓。舌質紅少苔或光剝,脈象細數或弦數。
灸療原則:滋補肝腎,潛陽熄風。以取足太陽、足少陰、手少陰、足厥陰經**為主。
灸療處方:肝俞、腎俞、陰郄、太溪、行間、神門。
方義說明:肝俞、腎俞、太溪滋補肝腎;肝經之滎**行間可熄未靖之風陽;心經之郄**陰郄寧心斂汗;神門安心寧神。如此諸**協用,共奏滋補肝腎,潛陽熄風之效,病自康復。
灸療方法:
每次選3~6**,每**灸30分鐘,每日灸1次,15次為1療程。
癥狀表現:沉睡嗜臥,喚之清醒,痰多而粘,精神倦怠,懶言少語,納食不多,四肢軟癱,大便易溏。舌苔濁膩、色白或黃,脈象緩滑。
灸療原則:調補脾胃,宣化痰濁。以取任脈、足陽明、足太陰經**和脾之背俞**為主。
灸療處方:中脘、脾俞、足三里、豐隆、陰陵泉、三陰交。
隨癥加**:①沉睡嗜臥者,加印堂,甚者刺人中;②便溏者,加天樞。
方義說明:中脘、脾俞、足三里、豐隆調補脾胃,以杜痰濁之源。陰陵泉、三陰交扶脾祛濕;加刺印堂或人中可清神醒腦;加針灸天樞可調理腸道氣機。脾胃健、痰濁除,則正氣自得恢復。
灸療方法:
每次選4~5**,每**灸20~30分鐘,10~15次為1療程。
癥狀表現:面色少華或蒼白,精神萎頓,倦怠思睡,少氣懶言,肢體軟癱或麻木,夜眠不寧,心慌易驚,納食不多或食后作脹。舌質淡苔薄,脈象細弱。
灸療原則:養(yǎng)血益氣,調補心脾。以取足太陽、任脈、足陽明、足太陰經**為主。
灸療處方:心俞、膈俞、脾俞、氣海、足三里、三陰交。
隨癥加**:①心慌者,加內關;②食后作脹者,加中脘;③夜眠不寧者,加神門。
方義說明:心脾兩俞寧心健脾而養(yǎng)血;膈俞補血;氣海益氣;足三里、三陰交調補脾胃而資氣血生化之源;加內關以寧心;加中脘以健胃;加神門以安神。諸**合用,可起到養(yǎng)血益氣,調補心脾之功效,則病自愈。
灸療方法:
每次選3~6**,每**灸30分鐘,每日灸1次,10-15次為1療程。
癥狀表現:一般多為一側肢體不能自主活動,并常伴有麻木疼痛或感覺遲鈍等,重則感覺完全喪失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