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低落時,就讀一讀蘇軾的作品,畢竟在安慰人方面,蘇軾很有一套。月圓人不圓的時候,讀一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覺得自己年老無望時,讀一讀“”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愛而不得時,讀一讀”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無論身處什么樣的逆境,蘇軾總是有辦法勸慰自己,這正是他給我們的精神力量。
而本期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贈劉景文》,也是一首治愈系經(jīng)典。這首七絕是蘇軾寫給好友劉景文的。當時蘇軾在杭州任太守,初見劉景文便十分賞識,稱其“慷慨奇士”,多次向朝廷舉薦他,終于這位落魄半生的58歲才子被升了官。感慨萬千的蘇軾便贈了這首詩給他,短短28字成一首千古絕唱,年年入選小學課本。而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很多人雖然經(jīng)常掛在嘴邊,卻搞反了意思。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贈劉景文》
北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看到這首詩,或許不少人都有印象,特別是最后兩句“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時”。這是一首勵志經(jīng)典,但如果要問詩中勸世人珍惜的是什么季節(jié),估計不少人不假思索就要說一句:春天。估計還有人看了看前兩句說荷盡菊殘,就認為可能是秋天也說不定。但蘇軾與一般的文人畢竟不同,別人都惜春詠春,而蘇軾這首卻是一首詠冬詩。
因為后兩句是千古名句,所以前兩句一向被世人忽略,其實前兩句無論是對仗的工整度,還是意境都是上上乘。前兩句寫的是殘秋之景,首句荷花已殘,連那擎雨的荷葉的荷葉也一一凋謝。一般人寫花謝只會寫到花本身,而蘇軾連帶著保護荷花的荷葉也一塊兒寫了,“擎雨蓋”3字將無情的荷葉寫得有情,十分巧妙。而第二句的“傲霜枝”也是同樣,菊花凋落后,只有空空的菊枝尚存,則將秋之蕭瑟寫得淋漓盡致。
后兩句“橙黃橘綠”指的是初冬時節(jié)。春季里百花爭艷,到了夏秋只有荷菊還在怒放,但到了初冬荷也盡菊亦殘,則輪到橙橘上場了。這是一個冰天雪地的季節(jié),卻也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像橙橘這樣的凌寒君子,不懼風寒,傲然于枝頭。這兩句一方面是贊頌劉景文的德行品格如橙橘;另一方面也是鼓勵他,畢竟好不容易升官的劉景文已經(jīng)是58歲的高齡了, 對于他來說,人生已入初冬。
縱觀全詩,首先立意就夠新穎,世人皆道“一年之計在于春”,蘇軾卻偏說一年最好的是冬天,畢竟春天轉瞬即逝,而若能有將初冬都當成一年好景的心態(tài),那年年歲歲,哪一朝哪一暮不是好景。其次全詩以物喻人,以橙橘喻友人,不露痕跡卻令人振奮不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