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市場,炸雷此起彼伏,上市公司虧損的金額一個比一個瘋,虧夠10億以上才能進入各個財經app的推送榜,虧夠30億以上才能勉強算有點看頭,要能進入話題級的,必須是虧損金額超越了公司總市值,上頭條的虧損門檻已經達到了70億。
這種級別的巨虧以前被上游資源類強周期上市公司壟斷,理由很簡單,一年沒有千八百億流水,你有資格虧幾十億嗎?
但是有了商譽這個東西,巨虧也向小股票敞開了大門。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十年一遇的“業(yè)績洗澡市”開始了!而這個根源是由商譽引起的。
什么是商譽?
商譽是指上市公司并購時,支付收購價與被收購企業(yè)凈資產的差額。
十億元市值要靠業(yè)績,百億元市值要靠并購,千億元市值要靠技術創(chuàng)新加上并購。
在并購過程中要支付給被并購企業(yè)股東的溢價就是商譽。
比如 A數據金融公司,大數據分析能力很強,優(yōu)選資本要收購它。這家公司凈資產大約兩千萬元,估值一億元,八千萬元就是收購的“溢價”,這個支付對價和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八千萬元即被視為“商譽”。
因此:沒有并購,也就不存在商譽只說,收購兼并是產生商譽的根本原因。
但這個商譽一般都是黑天鵝的角色更多,我們經常聽到商譽減值,踩到了黑天鵝的報道等等。
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跟并購時的兩個關鍵因素有關系:估值及溢價。
對于估值比較好理解,但比較難衡量。估值就是你估計這東西能值多少錢,一般都是對比同類物品和同類行業(yè)給出的預期值。
但對于企業(yè),即使對比同行業(yè)和同樣的市場產品,也有很多的特性,給出的估值區(qū)間就比較大。
比如某手機公司上市前,宣傳說市值將達到蘋果+騰訊的市值,用來吸引投資。但這很難使投資方信服,所以為了避免損失,雙方協(xié)議出一種“對賭”。
如果未來市值并沒有預估的市值,那公司就要在一定時間期限內補償出資人高估值投入的損失。
并購早已有,為何商譽現在減值?
2013至2016年期間,商譽增速爆表,分別達到27%、56%、95%和61%。
暴增公司并購的同時,簽訂了大量商業(yè)對賭協(xié)議,而且對賭協(xié)議期限通常為三年。
在這期間,很多被并購企業(yè)都會想方設法完成業(yè)績承諾,而一旦過了承諾期,業(yè)績下滑則是常見情形。
那為什么非得在今年減值?
2019年1月4日,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討論了商譽減值改攤銷的問題。大部分委員認為,攤銷(每年按比例減少)比減值(按“意愿”計提)能更好地實現商譽減記至零的目標,而且成本低便于操作,有利于投資者理解,可增強企業(yè)之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很多人都覺得沒有兩三年這條規(guī)定很難落地,但是又一些公司可不敢繼續(xù)膽大妄為,如果連續(xù)三年利潤無法覆蓋商譽攤銷,可是要面臨退市風險的。
所以現在紛紛選擇自砍一刀,先行減值。不排除部分公司采取一次性減值的方式釋放風險,做低基數。
值得一提的是,凈利預虧下限超10億的公司中,有12家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凈利仍然為正值,進入四季度才突然“炸雷”巨虧,業(yè)績變臉。
現在的商譽攤銷就是在今年年度所計提的損失,可以在以后的會計年度中進行平攤,那么上市公司的業(yè)績壓力也會小很多。
那么攤銷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按照前后兩種方式來對比,前期的方式就是一下子集體損失,如果當期盈利一個億,但是商譽減值超過一個億,那么該公司將直接虧損,本來是好年景,但是因為商譽減值的事情,公司業(yè)績反而下去了,如果進行攤銷,按照十年的時間進行攤銷,那么今年虧損一千萬左右,該公司還能盈利九千萬,該公司年度盈利是正數,不影響公司的盈利情況。
說白了就和我們分期還款的方式差不多。
總的來說對我們投資者是好事,商譽不再高懸,使得企業(yè)減少了不少壓力,在2019輕裝上陣,還是蠻好的~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