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為什么要重用外戚、宦官?
淚痕春雨
如果我們把歷史當童話看,那些曾權(quán)傾朝野的外戚都太傻了,因為從簡單而乏味的歷史事實去看,拉出個智商正常的成年人都知道,專權(quán)的外戚,通常都是在小皇帝與宦官的聯(lián)手打擊下,走向毀滅。而那些曾在東漢歷史上權(quán)傾朝野的外戚,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種事實,都也無法避開這種近于宿命的結(jié)局。
而且從表面的內(nèi)容去看,外戚想避免這種命運,也不是什么難事。因為我們向前看,西漢王氏專權(quán)時,皇帝無法聯(lián)合宦官奪回權(quán)力,相反,西漢王朝竟因此無疾而終了。向后看,曹氏專權(quán)時,皇帝無法聯(lián)合宦官奪回權(quán)力;司馬氏專權(quán)時,皇帝也無法聯(lián)合宦官奪回權(quán)力;相反東漢王朝、曹魏帝國也因此無疾而終了;甚至兩晉南北朝時,淪為傀儡、死于非命的皇帝的多的去了,也沒有一個皇帝能聯(lián)合宦官奪回權(quán)力。
既然如此,東漢那些曾權(quán)傾朝野的權(quán)臣,為什么總是無法斗過宦官呢?簡單的去看,那些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外戚,腦袋都也好像讓驢踢過。因為,他們只要有正常人的智商,就不應(yīng)該接二連三的,讓皇帝利用宦官勢力把他們打得萬劫不復。
因為,一個智商正常的人,處于外戚的位置上,都會想辦法把宦官集團鏟除的;而且簡單的去看,以梁冀等人的實力,應(yīng)該也是可以輕易做到這一點的。因為,皇帝一句“跋扈將軍”,就讓梁冀給滅了;而且想立誰當皇帝,也是梁冀一句話的事;以梁冀的實力,為什么最后竟然讓宦官給打敗了呢?要知道,在梁冀之前,已有好幾個外戚,被宦官集團滅掉了,梁冀面對這種簡單的歷史事實,怎么是一點警覺性也沒有呢?
而且,如果我們把歷史當童話看,東漢的皇帝也實在太傻了。因為東漢小皇帝在奪回權(quán)力時,都曾飽受外戚專權(quán)之苦,甚至可以說,在皇帝沒有奪回權(quán)力前,皇帝的命就掌握在外戚手中;但是東漢的皇帝都喜歡重用外戚。
漢質(zhì)帝劉纘只因說梁冀是跋扈將軍,就被梁冀毒死了;漢順帝劉保作為先帝唯一的兒子,而且早已立為太子,就因為他不能讓外戚閻氏滿意,遂無法繼承皇位,直到宦官集團滅掉閻氏后才登上皇位;漢質(zhì)帝死后,清河王劉蒜年長且有好名聲,但是梁冀想讓劉志(漢桓帝)繼承皇位,清河王劉蒜就只能靠邊站了;漢靈帝死前,想讓劉協(xié)(漢獻帝)繼續(xù)皇位,就因為劉辯(漢少帝)是何進的外甥,所以劉協(xié)就只能靠邊站了。從這層意義上,皇帝的命運就掌握在了外戚手上。更主要的是,西漢帝國無疾而終,也是外戚王莽專權(quán)的結(jié)果。
所以從表面上看,如果東漢后來的皇帝,有著正常人的智商,在他們從外戚手中奪回權(quán)力后,肯定就不會重用外戚了。因為,重用外戚的危害實在太明顯了。但是,那些奪回權(quán)力的皇帝,都是毫無例外的繼續(xù)信任、重用外戚,于是專權(quán)的外戚一個接一個的出現(xiàn),皇帝的命運就在外戚的掌控中,毫無保障的聽天由命,說得具體點,如果沒有宦官在關(guān)鍵的時候幫他們一把,帝國隨時都有可能變顏色的。
既然如此,東漢的皇帝為什么總喜歡重用外戚呢?因為簡單的去看,皇帝沒有必要一定這樣做啊。比如,宋武帝劉裕在布置身后事時,那是直接了當?shù)恼f了,“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煩臨朝”。至于翻開宋、明的歷史,更沒有什么外戚專權(quán)的事。為什么漢朝的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都是那么的喜歡重用外戚呢?關(guān)鍵是,東漢的皇帝一再身受外戚之禍,控制局勢后依然還是一門心思的重用外戚,簡單的去看,自然是東漢的皇帝都一個比一個執(zhí)迷不悟。
如果把歷史當童話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地球人人都知道,宦官專權(quán)就會危害天下,但是東漢的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卻都信任宦官。難道這些皇帝的腦袋都如此不開竅?
雖然表面上看,這應(yīng)該也可以證明東漢的皇帝一個比一個傻。問題是,最驚人的歷史事實卻是,歷史上淪為傀儡的皇帝多的去了,但是除了東漢皇帝,有一個傀儡皇帝曾依靠宦官翻局嗎?顯然是沒有的!東漢的小皇帝,一個接一個的,都可以利用宦官的支持,在絕境中翻局成功,把控制自己權(quán)臣打得萬劫不復;其它時代的小皇帝,竟然沒有一個能再這樣輕易翻局成功。
我相信,兩晉南北朝的皇帝們,只要看過東漢的歷史,肯定會羨慕的兩眼都是淚光。因為,東漢帝國的皇帝一個比一個弱智,但是小皇帝大都可以在絕境中翻局成功,而兩晉南北朝的皇帝呢,大多數(shù)都被權(quán)臣欺負的毫無反抗之力;所以帝國就如走馬燈一樣;皇帝被廢被殺成了家常便飯。
其實,從這個最簡單的事實,我們大約就可以看出來,東漢的宦官政治,是一種精心設(shè)計出來的政治格局,否則它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成為劉氏皇帝對付權(quán)臣的殺手锏;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漢獻帝依然擁有這種殺手锏,他與曹操博弈時,籌碼就會更多了;如果曹髦擁有這種殺手锏,他與司馬昭博弈時,籌碼也會更多了。但是,他們都也沒有這種殺手锏,所以面對曹操、司馬昭只能無可奈何,甚至血濺五步了。
基于皇權(quán)政治的利益,它永遠也不希望人們能看清政治博弈的真正內(nèi)幕,因為人們對相關(guān)內(nèi)幕了解的太多了,自然不會覺得皇權(quán)有多么神圣了,因為一切是顯然的,皇帝可以高高在上,僅僅是現(xiàn)實利益博弈的結(jié)果。
如果帝國的強勢皇帝,不能設(shè)計出對自己家族有利的政治格局;如果客觀環(huán)境決定,強勢皇帝也無法設(shè)計出對自己家族有利的政治格局,亂臣賊子就會成群結(jié)隊的出來,淪為傀儡、死于非命的皇帝也會成群結(jié)隊的出現(xiàn)。在這種背景下,通常都是老皇帝一死,小皇帝就會淪為傀儡、或死于非命,甚至是全家都被拉上刑場。關(guān)于這一點,只要看看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歷史,我們就可以知道了。
東漢帝國的強勢皇帝,雖然設(shè)計出了對自己家族有利的政治格局,但是翻開東漢歷史,皇權(quán)也是在風雨飄零中存在。因為,權(quán)傾朝野的外戚實在太多了,而且太多的皇帝都曾當過傀儡,還有皇帝死于非命;但是那些當傀儡的皇帝,總會在關(guān)鍵時候,利用宦官力量,重新奪回屬于自己的權(quán)力。
小時候我常想,如果我是東漢的皇帝,當我從外戚手中奪回權(quán)力后,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想辦法壓制外戚的力量;換而言之,我絕不會讓這種歷史悲劇繼續(xù)重演。
小時候看東漢歷史,我總覺得,如果我處于梁冀等人的位置上,我一定會在權(quán)勢如日中天之時,把宦官集團清洗出局。因為,皇帝隨時可能依賴宦官集團翻局,幾乎成了傻子也能看明白的事。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社會經(jīng)驗越來越多,我卻沒有這種自信了。因為這種一加一等于二的問題,這種隨便拉出一個小朋友都能想明白的問題,當時真有人想不明白?
后來,看的歷史書多了。我終于發(fā)現(xiàn),讓外戚、太監(jiān)相互制約;讓外廷、內(nèi)廷相互制約;這是東漢帝國的基本國策。換而言之,這種事實雖然被人們非議的一塌糊涂,卻沒有一個東漢皇帝會試圖改變它。
在這種背景下,皇帝雖然在親政前,飽受外戚專權(quán)之苦;在親政后也會繼續(xù)堅定不移的貫徹這種制度;因為這種政治制度雖然充滿了缺點,但是想設(shè)計出一種比這更好的政治制度,卻實在不是隨便拉出一個皇帝就能做到的。因為這種原因,所以東漢的歷史,似乎就在一個怪圈中輪回,那就是外戚與宦官輪流坐莊;雖然從表面上看,這種怪圈子實在不可思議,但是東漢帝國就是在這種怪圈中長久的存在著。
也正因為這種原因,外戚雖然明知道,自己全家的生命,以后就可能終結(jié)在宦官集團手中,卻無法改變這種命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宦官集團作為帝國最舉足輕重的軍事、政治集團,是受到制度保護的;說得具體點,就是老皇帝在臨死前,會給宦官集團分配大量的軍事、政治資源,而這種軍事政治資源是實打?qū)嵉?,它并不是換一個皇帝、換一個執(zhí)政官就會消失的。
在這種背景下,那些掌權(quán)的外戚雖然權(quán)傾朝野,卻也不敢隨便鏟除宦官集團的勢力,而且也無力鏟除宦官集團的勢力。
也正因為這種原因,小皇帝不服大將軍梁冀,大將軍梁冀馬上把小皇帝謀殺了,關(guān)鍵是謀害殺小皇帝后還啥事也沒有;而且誰當皇帝,就是由梁冀說了算。問題是,梁冀如此不可一世,就是無法滅掉自己宿命中的克星(宦官集團);最終還讓小皇帝在宦官集團的協(xié)助下逼死了。
當然了,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大將軍竇武試圖先下手為強鏟除宦官集團,結(jié)果卻是發(fā)現(xiàn),大宦官一聲令下,禁軍將領(lǐng)也好[注1],軍方大佬[注2]也好,都站在了大宦官一邊。于是,竇武雖然權(quán)傾朝野,并且獲得了士大夫集團的支持,卻讓宦官打得當時就拉稀了。
?。圩?]“當時,王甫(大宦官)出來,正好和陳蕃相遇,聽見他的呼喊、斥責陳蕃說:‘先帝剛剛?cè)ナ?,修筑墳墓尚未竣工,竇武有什么功勞,兄弟父子三人同時封侯!又設(shè)樂飲宴,多取掖庭宮人,旬日之間,貲財產(chǎn)累積上萬,朝廷大臣這種行為,不是無道,又是什么?你是宰輔大臣,茍且互相結(jié)黨,還去什么地方捉拿奸賊?’命令武士逮捕陳蕃,陳蕃拔劍斥責王甫,言辭和臉色都更加嚴厲??墒牵涫拷K于把陳蕃拘捕,送到北寺監(jiān)獄囚禁?!?br>
[注2]:這時,護匈奴中郎將張奐正好被召回京都洛陽。曹節(jié)等人因張奐新到,不了解政變的內(nèi)幕。于是假傳皇帝圣旨,擢升少府周靖為行車騎將軍、加節(jié),和張奐率領(lǐng)五校尉營留下的將士前往討伐竇武。
此時,天已微明,王甫率領(lǐng)虎賁武士、羽林軍等共計一千余人,出朱雀掖門布防,跟張奐等會合。不久,全部抵達宮廷正門,和竇武對陣。這樣,王甫的兵力漸盛,他教士兵向竇武軍隊大聲呼喊說:“竇武謀反,你們都是皇帝的警備部隊,應(yīng)當保衛(wèi)皇宮,為什么追隨謀反的人?先投降的有賞!”北軍五營校尉府的官兵,一向畏懼歸服宦官,于是竇武的軍隊開始有人投奔王甫,從清晨到早飯時,幾乎全部歸降。竇武、竇紹被迫逃走,各路軍隊追捕包圍,他們兩人都自殺身亡,被砍下人頭懸掛在洛陽都亭示眾。(摘自《白話資治通鑒》)
如果不是許多人哭著喊著對漢靈帝說,竇氏家族雖然千錯萬錯,但是如果沒有竇氏家族力挺,您也沒有機會當皇帝???竇氏家族恐怕就此萬劫不復了。因為,12歲的漢靈帝能爬上皇位,就是竇氏家族運作的結(jié)果。所以,漢靈帝終于沒有忍心對竇氏家族斬盡殺絕。
事實上,只要我們知道相關(guān)歷史,自然就會知道,袁紹一伙在計劃清理宦官集團時,為什么會那樣興師動眾。
其實呢,東漢的政治格局,就有些類似兩黨執(zhí)政,士大夫集團與宦官集團輪流坐莊。而皇帝處于兩大利益集團的平衡點上,自然可以居中調(diào)節(jié),讓誰也無力窺視他的權(quán)力。
從出身而言,士大夫集團通常都是官N代,因為士大夫集團的代表人物,通常都是有權(quán)有勢的人家子弟,普通人家的子弟,估計很難擠進這種圈子;而宦官集團呢?通常都是窮N代,因為一個人家里稍微有點錢,就絕不會讓自己兒子揮刀自宮謀取前途的。僅僅是因為士大集團控制著話語權(quán),所以我們總覺得,士大夫集團的道德、能力遠遠優(yōu)于宦官集團,其實呢,兩者不過是草驢與叫驢之別罷了;大家爭來爭去,表面是為了正義、邪惡,其實都是為了爭權(quán)奪勢罷了。
在通常時候,宦官集團由皇帝親自領(lǐng)導;士大夫集團則由外戚代為領(lǐng)導。
在這種背景下,皇帝年富力強時,宦官集團的權(quán)力就會受到強化;皇帝幼小時,宦官集團的權(quán)力就會受到削弱。但是不論怎樣變化,這兩大勢力集團一直都是并存的。在這種兩大勢集團并存的格局下,皇權(quán)自然可以高高在上,因為兩大勢力集團總會存在競爭,皇帝只要成年,想打擊誰,也不是什么難事。
當然了,在皇帝眼中,宦官集團永遠是值得他信任的力量,所以他們支持的天平,總會倒向宦官集團。因為宦官集團(窮N代集團)本身,并不具備威脅皇權(quán)的實力,恰恰相反,他們永遠也無法離開皇權(quán)獨立存在;但是士大夫集團(官二代集團)卻不同,他們表面上都說自己忠于帝國的、忠于皇帝的,但是如果沒有其它外力制約,誰會把皇帝當回事呢?關(guān)于這一點,只要看看一心清除宦官集團的袁紹、曹操,后來是怎樣對待皇帝的,我們就可以知道了。我們也可以從魏、晉南北朝那些層不出窮的短命帝國看出來。
關(guān)于外戚的政治屬性,這說起來比較復雜。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外戚通常與士大夫集團,并沒有明顯的界限,因為通常時候,外戚都是士大夫集團的成員。說得簡單點,在通常情況下,一個人如果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是無法成為外戚的。關(guān)于這一點,只要看看竇氏是如何成為漢桓帝的外戚,就可以知道了。
郎中竇武是竇融的玄孫,他的女兒是桓帝的貴人。采女田圣受到桓帝的寵愛,桓帝打算立田圣為皇后。司隸校尉應(yīng)奉上書說:“皇后的地位非常重要,關(guān)系著國家的興廢。漢朝曾立趙飛燕為皇后,使后嗣斷絕。陛下選立皇后,應(yīng)該想到《關(guān)雎》詩篇中的追求,而疏遠五種禁忌?!碧娟愞舱J為田圣出身卑微,而竇姓家族卻是良家,并為此竭力爭辯?;傅鄄坏靡?,于辛巳日(二十日),立竇貴人為皇后,擢升竇武為特進、城門校尉,封為槐里侯。(摘自《白話資治通鑒》)
單從這層意義上,外戚在政治上,自然傾向于士大夫集團,因為窮N代通常是沒有機會成為外戚的。而且皇帝幼小時,通常也由他們主持外廷工作;所以他們與士大夫集團,很難有明確的界限。
但是,從另一方面去說,外戚對皇權(quán)也存在一定的依附性,因為他們之所以會成為一種遠遠高于普通士大夫集團的政治力量,就是因為他們的女兒、妹妹是皇后、皇太后。
更主要的是,當他們擁有了挑戰(zhàn)皇權(quán)的實力后,自然也會成為士大夫集團的另類,因為他們?yōu)榱藬U張自己的勢力,常常會凌駕于士大夫集團之上,更會侵犯士大夫集團的利益。當然了,這也就是皇帝在成年后,聯(lián)合宦官集團打擊他們時,他們常常無力招架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在士大夫集團內(nèi),也會樹立太多的敵人。
如果外戚的身份只是這樣,它還不算復雜。問題是,當皇帝感覺士大夫集團勢力越來越大,為了堵住士大夫集團擴張的道路,皇帝也會一意孤行的讓窮N代當外戚。比如,三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何進兄妹,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產(chǎn)物。
“何皇后本是南陽郡一個屠戶家的女兒,后被選進宮廷,生下皇子劉辨,所以被靈帝立為皇后?!保ㄕ浴栋自捹Y治通鑒》)
表面上,何進的妹妹能成為皇后,就是因為她漂亮,也會討皇帝的歡心,更是因為他會生兒子。實際上,這顯然是現(xiàn)實政治博弈的結(jié)果。事實上,何氏兄妹的崛起,是宦官集團運作出來的結(jié)果,也是皇帝試圖壓制士大夫集團的結(jié)果。失去這種背景下,且不說何進的妹妹無法成為皇后了,就是成為皇后,也早就讓廢了。
“何皇后嫉妒心非常重,后宮王美人生下皇子劉協(xié),何皇后就用毒藥把王美人殺死。靈帝大怒,要廢掉何皇后,宦官們竭力為她求情,才使靈帝打消這個想法?!保ㄕ浴栋自捹Y治通鑒》)
皇帝讓何氏當皇后,讓何進主持國事,宦官集團對此一致支持,顯然是因為以何進兄妹的出身,一時很難溶入士大夫集團。而何氏兄妹,后來怪招頻出,就是因為他們這種尷尬的身份所致;因為他們想溶入士大夫集團,卻又覺得無法溶入,他們想站宦官集團一邊,又覺得這樣好像沒有前途。
從通常意義上,外戚并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力量,他永遠是在士大夫集團、宦官集團夾縫中存在。只是因為皇帝常常讓他們處于這兩大利益集團的平衡點,所以他們自然變得風光無限,好像無所不能了。但是,他們顯然都也無法超越這種政治格局,最后都是死在這種無法超越的夾縫里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