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tǒng)稱。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等。小篆則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丞相李斯等人在“書同文”的要求下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參照六國文字,創(chuàng)造出一種筆畫簡略、形體勻稱而齊整的新文字,稱為“小篆”。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記載:“斯作《倉頡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焙笫酪源苏J定李斯為小篆的創(chuàng)制者,尊其為小篆之祖。李斯的傳世作品有《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瑯琊臺刻石》《之罘刻石》等。
篆書在漢代便基本退出了實用領域。因為社會的發(fā)展要求文字書寫更為高效,于是便相繼產(chǎn)生了隸、草、楷、行諸書體。此后一千多年里,擅長篆書的書家有唐代李陽冰、元代趙孟頫等留名書史。篆書復興于明清時期,涌現(xiàn)出了大批篆書名家,到如今越來越受到書法愛好者的喜愛。
李陽冰《三墳記》局部
趙孟頫篆書
鄧石如《白氏草堂記》
《嶧山碑》是經(jīng)典的小篆碑刻,又稱《嶧山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立于山東鄒城嶧山,傳為李斯所書。碑文前半為紀功文字,后半為秦二世詔書。原石久佚,至唐時已不可見,傳世亦無原石拓本,有杜甫詩句“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為證。宋淳化四年(993),鄭文寶據(jù)徐鉉摹本重刻于長安,世稱“長安本”,今存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嶧山碑》
《嶧山碑》碑高218厘米,寬84厘米,厚16厘米。兩面刻字,碑陽9行,碑陰6行,滿行15字,計223字,后附鄭文寶跋。另有翻刻本數(shù)種,皆出自長安本?!稁F山碑》筆畫粗細均勻,直畫波動較少,曲畫圓轉(zhuǎn)流麗,結(jié)體勻稱嚴謹,布白均勻。紀功部分橫勢意味較多,更為堅實、凝重;詔書部分字形相比前半部分稍小,垂腳稍長,更為典雅舒展。通篇氣息簡遠,端莊流美。清楊守敬《長安本嶧山碑跋》稱:“筆畫圓勁,古意畢臻,以《泰山》二十九字及《瑯琊臺碑》校之,形神俱有,所謂下真跡一等。故陳思孝論為翻本第一,良不誣也?!睂W習篆書常常以此碑為入門首選。
在筆法上,《嶧山碑》沒有其他書體所常用的提按、頓挫、使轉(zhuǎn)等變化,只是用單一的線條來表現(xiàn)各種造型,除了直線,就是弧線或曲線,筆法皆用中鋒,起筆到收筆用力均勻,講究“逆入平出”。所謂“逆入”是指起筆時先向相反方向作短暫運筆,比如“欲下先上,欲右先左”。所謂“平出”是指逆入后回鋒鋪毫行筆,用力保持一致。
由于年代久遠,《嶧山碑》碑身已然殘破,部分字跡都已破損,很多字跡都漫漶不清。這樣固然增添了一種蒼茫的美感,然而對于初學者來說,則會帶來不便臨摹、難以認讀的困難。
針對這一問題,“墨點字帖”傾力打造了一套“全文放大精繕本”叢書。本套叢書在編寫時參考了各種權威拓本、原石或原帖的影印本,對碑帖中的每個字反復揣摩與推敲,并運用相應的軟件技術精心修繕。同時邀請了擅長該碑帖的專家逐字進行把關,力求使原碑帖中各個點畫清晰可辨,同時又貼合原作風貌。
例字對比
《嶧山碑》原碑字與《全文放大精繕本》例字對比
為了更好地幫助書法學習者臨摹與創(chuàng)作,本套書還配有詳細的技法講解、視頻演示以及創(chuàng)作指導,系統(tǒng)性地指導書法學習。
本系列新書共包含八本:
? 《全文放大精繕本·嶧山碑》
?《全文放大精繕本·曹全碑》
?《全文放大精繕本·蘭亭序》
?《全文放大精繕本·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全文放大精繕本·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全文放大精繕本·雁塔圣教序》
?《全文放大精繕本·顏真卿勤禮碑》
?《全文放大精繕本·顏真卿多寶塔》
《曹全碑》原碑字與《全文放大精繕本·曹全碑》例字對比
《懷仁集王圣教序》原碑字與《全文放大精繕本·懷仁集王圣教序》例字對比
《九成宮醴泉銘》原碑字與《全文放大精繕本·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例字對比
墨|點|字|帖|
一手好字 墨點幫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