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
目錄是按照一定次序編排的一批書名(或篇名)及其敘錄,它是簡介圖書內(nèi)容和形式, 反映出版、收藏等情況,指導閱讀和檢索圖書等文獻資料的工具。
2.目錄學
目錄學是研究目錄的形成和發(fā)展,探討目錄工作一般規(guī)律的專門學術,它是目錄實踐活動的理論概括和總結(jié)。
3.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出自:《校讎通義序》曰:“校讎之義,蓋自劉向父子部次條別,將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非深明于道術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語此。后世部次甲乙,紀錄經(jīng)史,代有其人,而求能推闡大義,條別學術異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見于墳籍之初者,千百之中不十一焉。”即將各類著作按照科學、系統(tǒng)、辨證的原則進行分類,將各種學術派別和流派的作品、論著進行梳理,分門別類,將其來龍去脈考證得像鏡子一樣明凈透徹。
其目的是使人一目了然,進而綜述其學術源流,為做學問、科學研究者指明讀書和查找資料的方向?!氨嬲聦W術,考鏡源流”體現(xiàn)目錄學之功用和任務,凡欲做大學問者必先經(jīng)此。正如古人所說:“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入。”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目錄學思想的指導下,必須把圖書的著錄、分類與解說同文明史、文化史、學術史與科技史的研究緊密結(jié)合,并為之服務。
4.敘錄
敘錄(或稱書錄解題、提要等)列于書名之后,是用以揭示圖書的內(nèi)容主旨、價值得失,介紹作者生平事跡、學術源流,以及該書的版本、???、流傳情況等。敘錄是古代目錄書中最重要的結(jié)構成分,是古代目錄學具有學術性和指示讀書治學作用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
5.六分法
是我國最早的圖書目錄分類法,創(chuàng)始于《七略》?!镀呗浴钒ㄝ嬄?、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shù)略、方技略。其中輯略是綜述學術源流的緒論,因此實際上只有“六略”六類。六分法反映了當時學術和圖書狀況的實際。
6.四分法
指關于典籍文獻的四部分類法。起源于魏晉之際,初步成熟于東晉時期。唐初修《隋書經(jīng)籍志》,繼承前代,正式確立經(jīng)、史、子、集名稱,概括各類書籍性質(zhì)內(nèi)容。
7.官修目錄
即所謂“朝廷官簿”,一稱官修目錄,是封建社會由朝廷主持對國家藏書進行校理后所編的國家圖書目錄。自從西漢末年成、哀之時,劉向、劉歆父子等人編成的《七略》開始,幾乎每個朝代都由政府組織人力編修過這類目錄,其中清乾隆時修撰的《四庫全書總目》,是這類目錄書中最突出的代表作。
8.史志目錄
即所謂“史家著錄”,是指由史家編入史籍的目錄。它包括歷代“正史”中的或有些正史中原來沒有而由后人補修的“藝文志”(或稱“經(jīng)籍志”),有些朝代的“國史經(jīng)籍志”,某些政書、專史中的目錄書等。
9.補史志
正史中的“藝文志”或“經(jīng)籍志”所缺甚多,后來學者尤其是清代學者紛紛補撰與補注,王重民先生在其《普通目錄學》中稱已“造成了一個小小的目錄學的流派”。我們稱這些補撰或補注正史的目錄為“補史志”,或簡稱“補志”。
10.私人藏書目錄
即非官修的,由私人藏書家或?qū)W者私人撰修的目錄書?;蛘f起自南朝宋齊時目錄學家王儉的《七志》,稍后又有梁阮孝緒的《七錄》。私人藏書而又編制藏書目錄,大概開始于南朝宋齊之時。雕版印刷術發(fā)明以后,書籍易行,私人藏書風氣日盛,私人藏書目錄也愈來愈多。如唐代有名的三家:吳競《西齋書目》、蔣或《新集書目》、杜信《東齋集籍》,宋代私家藏書甚富,現(xiàn)存宋代著名私人藏書目錄有以下三家: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尤袤《遂初堂書目》。
11.叢書目錄
叢書是一種按一定編輯原則匯聚群書的形式,它的特點是仍然保留所匯各書的書名和原有體例,再冠以一個總的書名(如《四庫全書》),一同抄刻或印行。這種形式很便于利用。
12.禁毀書目錄
古代統(tǒng)治者因為政治或某種其他原因常銷毀或禁止發(fā)行閱讀某些書籍,為這類書籍所編制的目錄稱為“禁毀書目錄”。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稱“禁書目錄”。
13.七略
《七略》包括“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shù)略、方技略”。其中“輯略”是綜述學術源流的緒論,如《漢書》顏師古注云“輯與集同,謂諸書之總要”,而不是圖書分類。所以實際上只有“六略”六類(王充《論衡·對作》曾直接稱《七略》為“六略之書”),與當時校書分工的門類相同。
14.別錄
西漢末年漢成帝之時,劉向等進行大規(guī)模的整理圖書與目錄編制工作。劉向?qū)λ8鲿6ㄐ卤?,編寫篇次,撰寫一篇撮述全書大意的敘錄,然后奏上。當時,他把所校各書的敘錄匯集成編,稱為《別錄》。可知《別錄》就是一部匯集諸書敘錄的提要目錄學著作。
15.郡齋讀書志
《郡齋讀書志》晁公武著,按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編排,全書前有總序,四部各有大序,各類小序在每一類第一種書的提要中。每書寫有提要,介紹作者生平,討論書中要旨;或評論學術淵源,敘述篇章次弟。
16.直齋書錄解題
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共56卷,主要是根據(jù)他豐富的藏書歷時20年而撰成。書中沒有總序和大序,只有7類有小序,即語孟類(卷三)、小學類(卷三)、起居注類(卷四)、時令類(卷六)、農(nóng)家類(卷十)、陰陽家類(卷十二)和音樂類(卷十四)。這些小序著重說明分類增設的原因,或敘述著錄內(nèi)容的分合變化,也反映了“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意圖。
17.通志藝文略
是宋元時代著名學者馬端臨的重要著作。自《經(jīng)籍》至《物異》等5門為《通典》所未有者,此外19門均為《通典》的原目或子目。書的內(nèi)容起自上古,終于南宋寧宗嘉定年間。就其體例與內(nèi)容來看,實為《通典》的擴大與續(xù)作,這是本書的第一個特點。本書的取材中唐前以《通典》為基礎,并進行適當補充。
18.文獻通考經(jīng)籍志
鄭樵著,是我國第一部通史性史志目錄 ,其思想的精華和核心是“會通”的觀點 ,與會通思想緊密聯(lián)系的是他的“類例”原則。《藝文略》在著錄內(nèi)容上和分類體系上的兩大突破 ,極大地豐富了古典目錄學寶庫 ,對后世有著積極的影響。
19.錄鬼簿
元代的戲曲史料性著作,為鐘嗣成著,全書為上﹑下兩卷,共記述 152位雜劇及散曲作家,書中一些零星的記載,揭示了元代雜劇作家的活動和組織情況﹐并且透露了元代戲曲發(fā)展的線索﹐如院本的創(chuàng)作﹐雜劇作家的南遷﹐雜劇作家寫南戲的情況﹐后期雜劇的音樂采用南北合套的情況等等。
20.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永瑢、紀昀主編。編纂《四書全書》時,將“著錄書、“存目書”逐一撰寫提要,于乾隆四十六年匯編成此書,二百卷。收錄古籍計一萬零二百八十九種,是內(nèi)容豐富、較系統(tǒng)的研究古典文獻的重要工具書、解題式書目的代表作。
21.書目答問
《書目答問》是張之洞撰寫的一本舉要性目承書。是作者因諸生不知“應讀何書”及“書以何本為善”而為其開列的學習經(jīng)史詞章考據(jù)諸學指示門徑的導讀目錄。書后附有《別錄》及《清代著述諸家姓名略》。
22.目錄學發(fā)微
余嘉錫所作,其認為目錄學的根本意義在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在此思想指導下,本書對目錄學的發(fā)展源流各種體制的利弊得失、歷代書目的類例沿革都作了詳盡的探討,被楊樹達先生譽為“透辟精審”之作。
23.版本
從嚴格意義上說,是刻板(也稱雕版)印書出現(xiàn)后為區(qū)別刻本和寫本而使用的名稱。因最初的印刷是以木板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稱“板本”。廣義的“版本”又可以指一切形式的書本。另我們似可對“版本”的定義作出如下表述:由特定工藝制作的、具有特定形式和內(nèi)容的圖書物質(zhì)形態(tài)。(中國古籍版本學)
24.寫本
又稱手寫本,是成書時以手寫形式流傳的本子,是印刷術發(fā)明以前書籍的主要版本形式,唐以前的紙書都是手寫本。
25.刻本
在木上刻字刷印而成的圖書。
26.手稿本
作者親筆所寫,多增刪修改,一般有署名和序跋,最能體現(xiàn)作品原貌,可據(jù)以深入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過程。
27.稿本
非作者親筆所寫,但經(jīng)過作者的校改,一般有作者印鑒。這種稿本又稱為清稿本,也能體現(xiàn)作品原貌。
28.抄本
又叫傳抄本,是根據(jù)底本傳錄而制成的副本。(中國古籍版本學)未經(jīng)作者過目,更無作者筆跡。有的可能是從稿本過錄,價值僅次于稿本。有的僅為轉(zhuǎn)抄,其價值則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有些難見的珍本便依賴抄本得以保存。根據(jù)時代可以分為唐抄本、宋抄本、明抄本、清抄本等。時代難以確定的古代抄本統(tǒng)稱為舊抄本。
29.善本
珍貴難得的古籍刻本、寫本,其具有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價值。不僅原本或接近原來的版本可稱善本,大凡經(jīng)過名家精校過后的版本都可視為善本。
30.孤本
舉世無雙的本子。如宋刻三十卷本臣注《文選》、宋刻《昌黎先生集考異》等都是孤本。(中國古籍版本學)
31.活字本
用活字排印的書本。根據(jù)制造活字原料的不同,可以分為泥活字本、磁活字本、木活字本、銅活字本、錫活字本、鉛活字本。
32.影印本
采用照相制版等工藝使原書或原稿得以再現(xiàn)的復制本。影印本具有能夠保持作品原貌、出版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價格相對便宜的優(yōu)點,它的版本價值主要依賴所影印的原本的價值。根據(jù)印版材料和工藝技術的不同,影印本可以分為石印本、膠印本、珂羅版印本等。
33.卷軸裝
又叫卷子裝。(中國古籍版本學)把抄了書的紙粘連起來,形成長卷,在其尾端裝上一根用木或竹做成的軸,收藏時用軸由尾端向前卷成一束,成為一卷。因此,卷軸裝的紙本又稱為卷子。卷軸裝雖然有容量大的特點,但卷面過長,翻閱極不方便。
34.旋風裝
又稱“龍鱗裝”。是將裁成一定大小的紙兩面書寫,或?qū)身摷堮殉梢豁搩擅鏁鴮?,然后將寫好的書頁的一端依次粘貼在一張卷紙上,裝上卷軸,就成為一本旋風裝的書籍。旋風裝不僅縮短了卷子的長度,而且增大了卷子的容量,且便于翻檢。但是旋風裝的散葉在卷曲后可能很難平復展開,反而增加了閱讀的困難,因而這種形式后來也沒有被普遍采用。
35.梵夾裝
本指古印度用梵文將經(jīng)文書寫在貝多樹葉上的裝幀,而后依次將貝葉經(jīng)順好,每頁穿一圓孔,用兩塊長條形竹板或木板上下相夾,然后用繩穿過圓孔,在再逐頁穿過每頁圓孔,最后穿過另一板圓孔。繩頭打起比圓孔大的疙瘩,以防脫出。這種裝幀方式是兩板相夾,又是梵文書寫,故稱梵夾裝。
36.經(jīng)折裝
一名折子裝。是唐代后期產(chǎn)生的一種新的裝訂形式。其制作方法是將寫好的長條折子,按照特定的行數(shù),就像折扇那樣均勻地折疊成長方形折子,再在前后分別加上兩塊硬紙片,保護封面和封底。(中國古籍版本學)
37.蝴蝶裝
由經(jīng)折裝演變而來。是以版心中線為準,版面向里對折,然后再一葉一葉重疊在一起,在折線處對齊,用漿糊粘再一起,另外三邊切齊,再用硬紙連背裹住作封面。打開書,可以看到一整頁,以版心為中軸,兩邊各半頁,頗似展翅蝴蝶,故稱蝴蝶裝。
38.包背裝
是對蝴蝶裝的一種改進。把印好的書頁在版心中線處背面對折,讓版心向外,單口向內(nèi),然后將單口粘連到裹背上,外面加上護葉和封面,這樣就產(chǎn)生了包背裝。這種形式的包背裝也有其缺點:一是單口與包背紙的粘連比較費事,且粘連不牢則容易脫離散亂;二是為了粘連牢固使用過多的漿糊則容易造成生蟲生霉,不利于書籍的保存。
39.線裝
是對包背裝的一種改進。其基本方法和包背裝一樣,所不同的是,包背裝用整紙裹背,而線裝只在前后各加一張護頁,連同正文用線裝訂在一起,不包書背。
40.版面界欄
版面四周的邊線,上方的叫“上欄”,下方的叫“下欄”,兩邊的叫“邊欄”或“左右欄”,它們確定了版面的大小。
41.行款
即行文的款式,包括行格和字數(shù),通常以半頁計算。
42.版心
也叫中縫、書口、版口,指每頁正中較窄的一格,格內(nèi)常常刻有書名、卷次、頁碼、字數(shù)和刻工姓名。(中國古籍版本學)
43.魚尾
版心全長四分之一處的魚尾形標志。以魚尾數(shù)量區(qū)分,有單魚尾、雙魚尾、三魚尾等;以魚尾的方向區(qū)分,有對魚尾和順魚尾。以魚尾的虛實圖案區(qū)分,有白魚尾、黑魚尾、線魚尾、花魚尾等。(中國古籍版本學)
44.牌記
又名碑牌、木記、墨圍,俗稱書牌子,是刻書的一種版本記錄,相當于今天的版權頁。牌記一般為長方形,也有作鐘形、鼎形、琴形等其他形狀。通常為一行或兩行字,用以說明刻書的時間、地點或刻書人、刻書鋪號等。
45.書衣
也叫書皮,指包在全書最外層的一張紙,這張紙較厚,有保護全書的作用。明末毛晉汲古閣的書衣多用宋箋藏經(jīng)紙或宣德紙,清初錢曾述古堂的書衣多用自造五色箋紙。
46.???/strong>
古又稱校讎或讎校。讎(chóu 仇),《正字通》:言相讎對也。《韻會》:猶校也。謂兩本相復校,如仇讎也。由此可知,讎,本義為以言對答,以后逐漸引申,遂與校字義近,而用于校核文字。
47.訛、脫、衍、倒
訛也稱誤,為文獻中最常見的錯誤現(xiàn)象。文獻在傳抄或刻印過程中脫漏一字或數(shù)字成為脫文,也稱奪文或闕文。原稿所無二傳抄或出版過程中誤增的文字稱為衍文,亦稱衍字、羨字。倒指文獻在流傳過程中產(chǎn)生文字前后次序顛倒錯亂的現(xiàn)象。
48.對校
對校就是將某一文獻的不同版本進行對比,從而發(fā)現(xiàn)并改正書面材料錯誤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先選擇一種版本作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逐字逐句地比較,把各本的異同記錄下來。
49.本校
將某種文獻的上下文進行對比,找出其內(nèi)容上與文字上的異同,從而確定與改正其錯誤的方法,稱為本校。分為據(jù)相同詞句、相同句式、對文、文義校勘。
50.他校
用其他文獻中的引文及相關文字來??蹦骋晃墨I稱他校。陳垣指出:“他校法者,以他書校本書。凡其書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書校之;有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書校之;其史料有為同時之書所并載者,可以同時之書校之。此等校法,范圍較廣,用力較勞,而有時非此不能證明其訛誤?!?/p>
51.理校
理校,即推理的校勘,是??惫ぷ鞯难a充方法。當我們發(fā)現(xiàn)了書面材料中的確存在著錯誤,可是又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供比勘時,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來加以改正。
52.底本
底本是校勘時選用為主的本子,再用種種方法對這個本子進行??碧幚?,這個本子就是??庇玫牡妆?。一般情況下也可叫“工作本”。選擇底本要盡量選用善本。
53.校本
凡經(jīng)校勘的書稱校本。校本是保存??背晒囊环N重要形式。校本有兩個優(yōu)點:一是前人據(jù)以校書的某些版本及有關資料可能已經(jīng)亡佚,常能在校本中覓得。二是凡勤于??闭叨酁閷<覍W者,他們的??背晒斎痪哂休^高的參考價值。
54.定本
書籍經(jīng)過???,分別異同,判斷是非,然后將自己認為正確的文字記錄下來,即成定本。凡重新整理編排的文獻常采用定本形式。
55.??庇?/strong>
記錄??眱?nèi)容與成果的文字,古人又名“異文”、“考異”或“辨證”、“辨誤”。其撰寫目的,一則說明校改的依據(jù)和理由,增加校本的可信性;二則備列異同,供讀者分析選擇。撰寫校勘記,是??惫ぷ髦械闹匾徊?。
56.句讀
古人著書,一般不加標點符號,人們在讀書時必須對如何停頓作出判斷,這項工作,古代稱為句讀在一句話的結(jié)尾點斷稱為“句”,為便于閱讀在一句話當中點分稱為“讀”。
57.標點
宋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標點一詞;張舜微先生認為:“當時所謂的“標點”,必然是除句讀外,還有符號。‘點’是指句讀說的;至于‘標’,只是將書中重要的或特殊的內(nèi)容,用各種符號打記下來以幫助記憶。有了這種符號,書中的要義,便可一望而知。傳中所說‘有不待論說而自見者’,道理便在這里?!?/p>
58.標點符號使用法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公布了《標點符號使用法》,適用于直行文稿,同年十月政務院下達指示,要求全國遵照使用。1956年4月通俗讀物出版社出版了再版,主要用于橫行文稿。
59.古籍點校通例
針對古籍整理,中華書局編輯部草擬了《古籍點校通例》(初稿),標點部分已發(fā)表于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小組編的《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112期,頗適用于古籍標點工作。
60.標點致誤原因
一、不明古漢語詞匯1.不明古音通假2.不明典故3.不明方言俗語;二、不明專有名詞1.不明人名2.不明地名3.不明官名;三、不明文獻名稱;四、不明引文1直接引用的話未加引號 2非直接引用的話加了引號 3將兩條引文誤合在同一引號中;五、不明語法1.不明詞類2.不明句式3.不明句子的成分和結(jié)構;六、不明文體;七、不明文意;八、文獻有誤。
61.標點方法
一、弄清全文和上下文義,二、參考已有的標點結(jié)果,三、要勤于查考,四、要注意利用文體特點。
62.訓詁
“訓”是解說,“詁”是古言。合起來講便成為一種注釋、翻譯古書的工作的代名詞。早期的訓詁還主要是詞、句的解釋,后來其范圍逐漸擴大,凡是對古書的注釋都可以叫做“訓詁”。
63.反切
是用兩個字合注另一個字的讀音,取前一個字的聲母和后一個字的韻母及聲調(diào),拼讀成被批注的音。
64.串講
或稱串解、釋句,就是解釋一句或幾句的意思。
65.通釋
即解釋全章全篇的大意。
66.義疏
起源于南北朝。其體例與“集解”大致相同,只是更為詳盡。義疏有許多別稱,如疏義、義記、義章、義宗、傳義、章疏、講疏等等,開唐疏先河。
67.注疏
注解和解釋注解的文字和稱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自漢以來,釋經(jīng)之書,有傳、經(jīng)、解、學等名目,今通謂之注。唐太宗詔孔穎達與諸儒,擇定五經(jīng)義疏,敷暢傳疏,謂之正義,今通謂之疏。南宋以前,經(jīng)疏皆各單行,至紹熙開始有合刊本,合稱注疏。
68.直解
全用白話文譯釋經(jīng)書的一種方式。
69.傳
是轉(zhuǎn)述的意思,是闡明經(jīng)義的。最早的傳,相傳是孔子所做的《易傳》,又稱十翼。
70.注
是注釋中最通行的一種名稱。以注名篇的注釋,內(nèi)容很廣,注音、釋義、闡述語法、說明表現(xiàn)方法或者修辭手段、闡釋其他文化知識均可涉及,也有側(cè)重一方的。
71.箋
就是表識的意思,指引申、發(fā)揮,或補充、訂正前人說法的一種注釋。箋的體例是從漢鄭玄開始的,實際是后世疏、正義的源頭。
72.章句
章句是在解釋詞義之外,再以分章析句的方式串講經(jīng)文大意,為的是使文章意義更為明顯。它是傳注的一種,但往往傳注比較簡明而章句則較為繁瑣。
73.集解
有兩種情況,名同異實。一如晉杜預《春秋經(jīng)傳集解》;一如魏何晏的《論語集解》。
74.疏不破注
疏即正義,是對“注”解釋,疏解時一般不突破原書的范圍即屬不破注。疏不破注是訓詁學的基本術語之一,指作疏者盡量依照注文的意思進行詮釋,不試圖去改變舊注的任何觀點,這在唐代成為注釋家的基本準則。疏即正義,是對“注”解釋,疏解時一般不突破原注,不另作主張。
75.如字
這個術語涉及多音字的問題。一字有多音,在特定的上下文里,這個字要依照它本來的讀音去讀,叫如字。
76.聲訓
之言、之為言,這兩個術語用來釋義,但釋者和被釋者之間還有語音關系,或是同音,或是音近,或是雙聲疊韻。這種注釋方法,稱為聲訓或者音訓。
77.某,某也
最常見的注釋格式;它采用判斷句的形式,直釋其義。這種格式,注釋的內(nèi)容很廣,單詞、詞組、句子、實詞、虛詞、名物、制度都可用這種格式注解。
78.以訓詁代本字
在引用古代文獻資料時,常常對古奧艱澀的字句今行譯釋,為古文的解釋、翻譯提供了可貴的經(jīng)驗:有的是對譯,有的是意譯,有的是增文譯釋。
79.信、雅、達
信、雅、達三者,是相互聯(lián)系而又各有側(cè)重的。所謂“信”,是真實,即孔子《周易·乾卦·文言傳》中所說:“修辭立其誠”。指譯文要忠實于原著,要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旨,不能任意發(fā)揮。在語言、表達方式、藝術手法、文體特征等方面,譯文與原文要最大限度地保持等值。譯文脫離原文,違背“信”,其實就不是翻譯,而是改寫了;所謂“達”,是通達。要求譯文要通達,通暢,通順,明白,文從字順。僅僅做到了“信”,字字對應,句句對譯,但生吞活剝,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行文規(guī)范,讀起來不通順,還是會讓人覺得晦澀難懂;所謂“雅”,則是要求譯文要典雅優(yōu)美,有文采。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說明好的文章是優(yōu)美的,有文采的。如果信、雅、達三者兼及,必是譯文中的最高境界了,然而很難。在三者中,“信”是基礎,如果失去“信”,譯文如果不忠實原文,就是再明白暢達,再優(yōu)美,再富有文采,也是不足取的。所以古典文獻的今譯,應當在“信”的基礎上,求“達”、求“雅”。
80.直譯
就是按照原文的詞序,逐字逐句對應地翻譯。詞語的意義、詞性,詞在句中的位置、句法結(jié)構,譯文與原文都是對應的。這是古文今譯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它能夠保持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比較容易反映原文的句型結(jié)構和語言風格,方便讀者借助譯文去理解原文。
81.意譯
就是在不改變原文原著文意的前提下,可以調(diào)整原文的語法結(jié)構,調(diào)整原文的詞序,也可以增減一些詞語和句子,以達到使譯文更符合原意,且更明確完善,更通順自然。要注意的是在意譯的時候,這些調(diào)整和增減絕不能隨心所欲,不能任意濫用。
82.八備
隋沙門彥宗撰《辨證論》曾有譯才須具“八備”之說。他談的是翻譯佛經(jīng)的人才,但其中“誠心愛法”、“耽于道術”、“不憚久時”、“不過魯拙”、“不好專執(zhí)”,以及“要識梵言,乃閑正譯”,“粗諳篆隸,不昧此文”,是從敬業(yè)精神和業(yè)務能力兩方面講述的,以之要求從事古典文獻的翻譯者,亦為不刊之言。只有具備敬業(yè)精神,具有嚴謹學風,又有熟悉、掌握古今漢語的能力,才能做好這一工作。
來源:守望考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