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被困白登以來,漢朝和匈奴變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敵,但是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漢朝人和匈奴人之間卻往往存在著一種半強迫的婚姻關(guān)系,而匈奴自然就是強迫的一方。
大量漢朝人被匈奴強迫娶匈奴女子為妻,這事情聽起來很怪異,但真真實實的發(fā)生了。
一方面匈奴以軍事施壓為手段,迫使?jié)h朝采取和親政策,將漢朝貴族女子嫁到匈奴。
另一方面,匈奴通過戰(zhàn)爭以及外交俘獲或扣留了一些漢朝男子,而這些男子也大多被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
匈奴以強迫手段娶妻,很好理解,那么他們又為何會讓已然淪為戰(zhàn)俘,甚至奴隸的漢朝男子娶本族女子為妻呢?他們甚至恨不得給這些漢朝的人多娶幾房匈奴老婆。
根據(jù)《史記》、《漢書》記載,因各種原因流落到匈奴的漢朝人大都有娶妻生子的經(jīng)歷。
首先是博望候張騫。他奉漢武帝之名,出使大月氏,結(jié)果不幸中途被匈奴人俘虜,流落匈奴長達10多年。根據(jù)史料記載,張騫曾在匈奴娶了一個胡人為妻,'留騫十余歲,予妻,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從這里的'予'字來看張千雨,胡人妻子的婚姻自然不可能是自由結(jié)合的戀愛,或許為匈奴單于的強迫性賜婚。
無獨有偶,為漢守節(jié)十多年的使節(jié)——蘇武,也曾有過在匈奴娶妻生子的經(jīng)歷。當時蘇武不肯投降于匈奴,單于先是把他放在大窖中,絕不飲食,又讓他到北海牧羊,公羊產(chǎn)乳才能回來。盡管如此,仍允許他娶胡父為妻。從匈奴回來時,'胡妻適產(chǎn)一子通國',蘇武回到漢朝后,他的次子蘇通國留在了匈奴,但不久后蘇武的長子因參與謀反事件被殺。為了讓蘇武不至于絕后,因此漢朝以重金贖回了蘇通國,實現(xiàn)了父子團聚,同時也讓蘇通國繼承了蘇武的侯爵爵位。
除了使節(jié)以外,許多漢朝軍人也因各種原因被匈奴人抓獲。以李陵為例。他在兵敗后被匈奴人俘虜,而'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zhàn)又,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為了拉攏李陵,匈奴單于,甚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此后,李陵的后裔在匈奴生息繁衍,形成了強大的黠嘎斯族。唐朝時,黠嘎斯人甚至以同為隴西李氏為名,與唐朝攀上了本家?,F(xiàn)如今黠嘎斯人已經(jīng)演化成吉爾吉斯坦人。
除了李陵以外,漢朝外戚李廣利也曾被匈奴人俘虜,結(jié)果在匈奴、李廣利受到了極大的優(yōu)待。在漢朝他是皇帝的大舅子,在匈奴他娶了單于的女兒,成了匈奴國的駙馬,成為史無前例的雙重外戚。
與李廣利一樣,浞野侯趙破奴也當過匈奴人的階下囚,但與李陵李廣利不同,趙破奴在滯留了匈奴三年后找了個機會,和其子趙安國從匈奴逃回了漢朝,而趙安國很可能也是和胡人妻子產(chǎn)下的。
在匈奴,漢朝男子為何總會被強迫取匈奴女子為妻呢?
首先,上述被俘的漢朝人、皆為國之精英,匈奴人希望通過娶妻生子的手段,用家庭這條無形之所拴住他們,使他們長留匈奴,進而為匈奴國效力。事實上,這就是一種軟化漢朝男子意志的美人計。
其次,匈奴人或許希望利用這些女子監(jiān)視這些漢朝俘虜,免得他們逃跑或發(fā)動叛亂。
最后從習俗上來看,匈奴人的觀念十分開放,一點都不反感將本族女子嫁給漢人,就如《鹽鐵論》所說'匈奴處沙漠之中,生不食之地,天所賤而棄之。無壇宇之居,男女之別。'
此外,從繁衍的角度看,匈奴人或許希望通過這些漢朝男子增加匈奴的人力。
根據(jù)史書記載,匈奴雖然強盛,'人口不過漢之大郡'。漢朝時一個大郡的人口大約在150萬左右,而匈奴的人口也不會相差多少。為了與漢朝抗衡,便需要維持更多的人口。然而草原自然環(huán)境惡劣,戰(zhàn)爭頻繁,成年男子死亡率很高,出現(xiàn)許多孤母與寡婦,造成男少女多的局面,因此才會形成'妻后母'這樣收繼婚習俗,讓漢朝人在匈奴生息、繁衍、消化過剩的女性人口,也是增加人口的重要手段。還有這樣也可以吸收外部基因。
關(guān)于這一點看過故事多的朋友,應(yīng)該經(jīng)常聽到這種事。
在以前,游商游客路過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部落村落時,半夜會有女子鉆進房,不是人家賤,而是一個種群的繁衍需要。有些偏僻,有近緣結(jié)婚帶來的風險,需要外來基因改善,放在內(nèi)陸就是以宗族起名的村落,也大多不會拒絕外姓定居。
說起來理由一大堆,實際還是潛意識知道毒性近婚有危機,越偏僻,對外交通困難的越是這樣。因此,除了漢朝精英以來,匈奴人也會讓秦朝或漢朝普通百姓與匈奴女子通婚。
根據(jù)《史記》記載,衛(wèi)律為單于謀劃,'穿井筑城。治樓以藏古谷,與秦人共守之'。顏師古注說,秦時有人亡入匈奴者,今其子孫仍號秦人。秦末大亂時,曾有大量秦人逃亡匈奴。漢武帝時期距離秦末已有80多年,從'仍號秦人'來看,這些匈奴籍的秦人至少已經(jīng)繁衍了三代。不難推測,這些秦人一定會有與匈奴人通婚的情況。
一些人受到娶匈奴女子為妻的誘惑。在漢朝,經(jīng)常有漢人越過邊境,投靠匈奴的事例發(fā)生,甚至還有'聞匈奴中樂'的說法,可見跑過去的漢族男子在那邊可謂是不亦樂乎。漢元帝時,內(nèi)附的呼韓邪單于希望漢朝'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然而漢元帝卻說,修建長城不僅是為了防御匈奴,同時也是為了防止?jié)h人往走北出,逃入匈奴境內(nèi)。由此可見,邊境漢人防入匈奴情況的普遍性和嚴重性。
另外,漢匈交戰(zhàn)一旦抓到了敵方的人員,一定都會想盡辦法從敵方獲得更多的情報,一般地位高一點的人能掌握的情報也就更為珍貴。特別是如果匈奴人抓住的是將軍,他們能夠獲得的情報就更加重要。優(yōu)待漢人俘虜,可以讓這些漢人張嘴吐出漢人的相關(guān)情報,這樣匈奴再一次與漢人交戰(zhàn)的時候就更容易打勝仗。
其次就是被捕的這些漢人將領(lǐng)大多能力不錯,匈奴人如果將他們招降了,完全可以當做一大助力。漢人更容易知道漢人的思維,若是漢人帶領(lǐng)匈奴大軍,雖然更有希望擊敗敵軍。
匈奴人天生世代生活的地域,就是北方條件艱苦的地方。而南方有著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氣候,匈奴人畢生的愿望或許就是可以和漢人一樣,生活在這一方肥沃的土地。相對于南方的繁榮發(fā)展,北方的匈奴人文化程度肯定比南方要低很多。匈奴人一直對南方的漢人文明非常羨慕,這些出征在外的將領(lǐng),大多文化程度不低,如果文化程度低了,自然也是當不了將領(lǐng)的。
匈奴人借著這些漢人的俘虜,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漢人文化也能幫助自己發(fā)展,所以匈奴人對漢人俘虜都是非常尊敬的。這些漢人將領(lǐng)大多身在匈奴心在漢,而給他們?nèi)⑵奚泳湍軐⑺麄兝卫蔚乩υ谛倥吘挂坏┧麄冇辛死掀?、孩子想要回到漢朝,難度就更大了。
其實匈奴人跟漢朝的漢人同根同源,匈奴人想南下入侵漢朝,也是因為他們居住的地方實在是太不適合生存了。他們非常渴望脫離游牧生活,過上和南方漢人一樣的男耕女織的生活。而學習漢人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方向。
聯(lián)系客服